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玉燕 黄长先 +5 位作者 周璐 张英 张安 詹柱 李群堂 邱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中医药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1例COVID-19重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中医药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1例COVID-19重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给予对症支持、氧疗、抗病毒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后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住院天数、入住ICU天数、住院费用、使用高流量氧疗时间、使用无创通气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危重转化率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①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相较于西医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入ICU后第14天,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相较于西医组患者在氧合指数、前白蛋白等指标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住院治疗期间氧合指数,并明显缩短COVID-19重型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P-D及CRP水平在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俊 向礼芳 +2 位作者 罗亚东 杨红燕 宋玉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67-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C反应蛋白(CRP)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ARDS患者82例为ARDS组,同时选择健康对照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C反应蛋白(CRP)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ARDS患者82例为ARDS组,同时选择健康对照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室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清SP-D及CRP。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SP-D及CRP用于ARD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DS组血清SP-D及CRP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的SP-D水平由低至高分别为:轻度ARDS[(19.23±7.06)ng/mL]、中度ARDS[(23.48±9.09)ng/mL]及重度ARDS[(29.91±7.10)ng/mL];CRP水平由低至高分别为:轻度ARDS[(247.05±130.18)mg/L]、中度ARDS[(298.94±168.11)mg/L]、重度ARDS[(491.45±210.26)mg/L)]。ARDS组患者中,SP-D及CRP均与乳酸、ARDS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呈负相关(P<0.05)。SP-D及CRP单独检测诊断ADR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及0.765,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0。SP-D及CRP单独检测用于鉴别诊断中重度ARDS与轻度ARDS的AUC分别为0.737及0.704,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92。结论血清SP-D及CRP的检测对ARDS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蛋白D C反应蛋白 诊断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用于重度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俊 向礼芳 +3 位作者 罗亚东 杨红燕 王婷婷 宋玉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重度AECOP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0 d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69...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重度AECOP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0 d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69例)和病死组(46例)。患者入住ICU后24 h内收集一般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GDF-1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GDF-15的预后价值。结果病死组血清GDF-15水平[(2199.01±471.59)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1656.63±342.7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491.82±131.47)ng/mL]明显高于生存组[(389.29±109.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水平单独预测重度AECOPD患者30 d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CRP的AUC为0.811,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791,SOFA评分的AUC为0.782。GDF-15联合CRP预测30 d病死的AUC为0.859,GDF-15联合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855,GDF-15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857。年龄(OR=1.078)、CRP(OR=1.014)、APACHEⅡ评分(OR=1.016)、GDF-15(OR=1.083)是30 d病死的危险因素,血氧分压(OR=0.830)是30 d内病死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GDF-15检测用于重度AECOPD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生长分化因子-15 C反应蛋白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丽 张安 +2 位作者 李群堂 崔勇袁 国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评价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医疗团队2020年1月至3月在支援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及重庆三峡中... 目的评价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医疗团队2020年1月至3月在支援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及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收治的65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血必净组(炎性细胞因子升高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和联合组(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监测结果提示免疫力低下者加用人免疫球蛋白)。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和危重程度评分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患者28 d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累积生存率。结果65例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中,仅接受常规治疗20例,加用血必净治疗22例,加用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23例。治疗前,联合组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3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3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较为均衡。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减轻,表现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分):5.20±2.74比6.20±1.93,LDH(μmol·s^(-1)·L^(-1)):4.1±1.0比4.7±0.9,均P<0.01〕,但仍存在肝脏损伤,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U/L:30.5(23.8,41.5)比21.0(17.0,34.0),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免疫力有所增强,CD4^(+)T细胞比例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加显著(4.86±6.31比-0.95±12.38,P<0.05),但仍存在"炎症风暴"且合并肝损伤,表现为IL-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g/L:2.57±1.15比1.92±1.04,P<0.05),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L:33.0(30.5,35.6)比36.2(32.1,41.4),P<0.01〕。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力,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T淋巴细胞计数、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LB、IL-6、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T淋巴细胞计数、CD4^(+)T细胞比例、IL-6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及血必净组更加显著〔T淋巴细胞计数(×10^(9)/L):310.68±359.28比46.54±240.01、81.59±256.76,CD4^(+)T细胞比例:14.53±14.49比-0.95±12.38、4.86±6.31,IL-6(ng/L):-25.53±39.05比-1.75±5.45、12.78±44.81〕,PaO2/FiO2改善程度较血必净组更加显著〔mmHg(1 mmHg=0.133 kPa):146.31±10^(9).73比59.41±8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可改善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风暴",增强免疫力,同时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重症肺炎 血必净 人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