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特异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表达以促进单核细胞黏附
1
作者 孟祥琼 陈婷 +3 位作者 谢宏晨 杨诚忠 范旭 谭小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rAEC)为细胞模型,分为常氧(21%O2)对照组和缺氧(1%O2或5%O2)处理组。通过分析缺氧8 h HUVEC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差异表达的CADM3。通过细胞黏附实验、siRNA干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ADM3在缺氧HUVEC与单核细胞特异性高黏附中的作用;通过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和shRNA干扰调节HIF-1α表达,分析HIF-1转录活性对CADM3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HUVEC中CADM3表达增加,在缺氧6~8 h达到最高,随后下降;靶向CADM3的si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ADM3的表达降低,缺氧HUVEC和U937细胞的黏附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21%O2)溶剂对照组比较,DFX(100μmol/L)处理的HUVEC中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增加;靶向HIF-1α的sh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下降,但CADM3蛋白表达均无变化。缺氧rPEC中CADM3的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均增加,与rPEC细胞比较,rAEC细胞中未检测到CADM3的蛋白表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μg/mL)处理后,常氧或缺氧培养的rPEC细胞中HIF-1α和CADM3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缺氧rPEC与外周血白细胞中CD11b+细胞的黏附比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ADM3抗体孵育后,与Blank组比较,缺氧rPEC与U937细胞的黏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以特异地非HIF-1依赖的方式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ADM3的表达,促进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特异性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黏附 肺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顶体反应检测在辅助生殖中应用价值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万凌 杨继高 +2 位作者 张天枫 刘晓淋 马婧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12期2570-2575,共6页
目的探讨流式法检测Ca^(2+)诱发精子顶体反应(IAR)在辅助生殖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262对夫妇的临床数据,其中体外受精(IVF)135例,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127例。依据... 目的探讨流式法检测Ca^(2+)诱发精子顶体反应(IAR)在辅助生殖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262对夫妇的临床数据,其中体外受精(IVF)135例,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127例。依据卵子受精率及其正常受精率大于等于或低于30%,以及妊娠结局分组,分别统计分析IVF与ICSI助孕各组间临床资料、精液参数、IAR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与回归分析分别确定预测卵子发生低正常受精的IAR截断值和独立因素。结果IVF助孕时,卵子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高(≥30%)组中IAR值均显著高于<30%组(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精液参数、IA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80%为预测IVF助孕时卵子发生低正常受精(<30%)的IAR截断值,并为其独立因素。ICSI助孕时,卵子受精率高(≥30%)组与低(<30%)组比较,精子浓度差异显著(P<0.05);正常受精率高低两组间,妊娠及未妊娠组间精液参数、IA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IAR>22.80%时,IVF助孕发生卵子低正常受精率(<30%)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ICSI助孕时无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IAR结果可预测IVF助孕时卵子低正常受精(<30%)情况发生,但不能预测其妊娠结局。ICSI助孕时IAR值与卵子受精率,卵子正常受精率及妊娠结局均无显著相关性。流式法检测IAR在辅助生殖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体反应 体外受精 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