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美国母胎医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咨询建议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蒲才秀 漆洪波 陈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ongenital heart block,CHB)、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死胎等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且与非SLE患者比,SLE孕产妇病死率升高超过20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胎儿生长受限 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胚胎停育 孕产妇病死率 FETAL 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囊胚形态评估数据集构建与质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浩 张孝东 +25 位作者 孙莹璞 孙海翔 邓成艳 黄学锋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卢文红 沈浣 师娟子 张松英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全松 曾勇 钟影 邵小光 柯林楠 毛歆 韩倩倩 黄国宁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3-851,共9页
囊胚形态人工智能(AI)评估是AI医疗器械发展的新兴方向,也是AI在辅助生殖领域的重要应用。AI在新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数据集的构建与质控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囊胚形态学AI评估在数据采集、标注、质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 囊胚形态人工智能(AI)评估是AI医疗器械发展的新兴方向,也是AI在辅助生殖领域的重要应用。AI在新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数据集的构建与质控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囊胚形态学AI评估在数据采集、标注、质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参考AI医疗器械、辅助生殖医疗器械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本文以囊胚形态AI评估数据集为主题,对数据集构建与质控要求进行了探讨,对数据集质量特性进行了解析,旨在指导数据集制造责任方加强数据集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地为产品研发、测试、临床试验等环节提供质量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囊胚形态评估 数据集构建 数据集标注 数据集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产房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不同连接装置治疗效果比较
3
作者 王琪 钟晓云 吴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比较极早产儿产房内复苏时使用双鼻孔鼻导管或面罩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早产儿共249例,依据出生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同连接方式分为双鼻导管组(124例)和面罩... 目的:比较极早产儿产房内复苏时使用双鼻孔鼻导管或面罩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早产儿共249例,依据出生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同连接方式分为双鼻导管组(124例)和面罩组(125例),比较2组的复苏效果、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复苏时经双鼻导管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提供持续气道正压的早产儿,生后1 h内血气分析pH值高于面罩组(P<0.05)、PaCO_(2)值低于面罩组(P<0.05),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时的吸氧浓度低于面罩组(P<0.05),2组早产儿心率>100次/min的时间、经皮氧饱和度(SpO_(2))>80%的时间、复苏时气管插管率以及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早产儿Ⅲ~Ⅳ度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Ⅱ期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内使用双鼻孔鼻导管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提供持续气道正压在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轻酸中毒等方面优于面罩,且不增加早产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用于极早产儿产房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产房内复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田银 赵艳华 +1 位作者 黄国宁 李竞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4-2029,共6页
背景:近年,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卵母细胞成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培养基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尚无统一方案。目的:用不同成熟培养基对生发泡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其对卵母细胞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用G-... 背景:近年,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卵母细胞成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培养基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尚无统一方案。目的:用不同成熟培养基对生发泡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其对卵母细胞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用G-1^(TM)PLUS培养基、CZB培养基和M16培养基对生发泡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并以体内成熟卵母细胞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对于各组成熟后卵母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评估线粒体功能,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成像系统检测钙震荡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组之间第一极体排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G-1^(TM)PLUS组体外受精率(52.86±11.24)%高于M16组(37.76±6.70)%和CZB组(30.62±5.51)%;CZB组的囊胚率(36.23±6.63)%低于对照组(78.16±4.17)%、G-1^(TM)PLUS组(55.75±7.63)%和M16组(53.36±6.33)%;③与对照组相比,仅CZB组的纺锤体长宽比增加;④CZB组线粒体功能差于对照组、G-1^(TM)PLUS组及M16组,并出现CZB组线粒体异常凝集现象;⑤受精后CZB组及M16组的钙震动频率显著高于G1组和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G-1^(TM)PLUS、CZB及M16培养基的体外成熟率无差异,但G-1^(TM)PLUS培养基有更高的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培养基 钙震荡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及与父母生育年龄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努 王岚 +1 位作者 周文正 周晓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4-1800,共7页
分析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新生儿异常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及与父母生育年龄的关联性。研究对象来源于重庆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纳入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个案,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提取父母信息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采... 分析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新生儿异常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及与父母生育年龄的关联性。研究对象来源于重庆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纳入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个案,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提取父母信息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0—2022年子代低出生体重儿(LBW)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生育年龄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联性。本研究共纳入3155542名新生儿,出生体重(3305.8±410.5)g。Joinpoint回归模型显示,2010—2016年LBW发生率呈递减趋势(APC=-4.26%,P<0.05),2020—2022年呈递增趋势(APC=8.99%,P<0.05);2015—202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递减趋势(APC=-3.37%,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父母年龄均为20~34岁组相比,其他年龄组合中子代发生LBW的风险均升高;父母任一方<20岁时,子代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与参照组相比均降低,父母均≥20岁时,子代发生巨大儿的风险随父母年龄升高而升高。综上,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子代LBW发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巨大儿发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父母均为低龄和高龄时,子代发生LBW的风险升高,父母均高龄也是子代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应同时关注父母高龄对子代出生体重的影响,并进一步控制低龄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生育年龄 低出生体重儿 巨大儿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亚太地区肿瘤专家小组《德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指南》解读
6
作者 汤雪琴 郑雪艳 +2 位作者 王巧玲 刘莉 李本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1期3801-3805,共5页
对2023年8月亚太地区肿瘤专家小组发布的《德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监测和管理德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提供实用建议。
关键词 乳腺癌 德曲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ORCH results of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in neonates
7
作者 Cen Chao He Liying +1 位作者 Tao Xueying Liu Ya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367-1372,共6页
AIM: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in neonates and perinatal toxoplasmosis,others,rubella,cytomegalovirus,and herpes simplex virus(TORCH)infections,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RC... AIM: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in neonates and perinatal toxoplasmosis,others,rubella,cytomegalovirus,and herpes simplex virus(TORCH)infections,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RCH infection in neonates with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METHODS:Retrospective study.A total of 612 neonates with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detected during ophthalmic 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TORCH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se neonates,and the results were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The neonates with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were grouped by sex and ag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RCH infec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 positive rates were compared.RESULTS:Among the 612 neonates with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was observed for cytomegalovirus(CMV-IgG)(96.7%),followed by rubella virus(RV-IgG)(73.9%).Mixed infections with two or three viruses were also observed,with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for mixed infection of RV-IgG and CMV-IgG reaching 71.2%.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RCH infection among neonates of different sex(P>0.05).However,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V-IgG and CMV-IgM infections with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among neonate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P<0.05).CONCLUSION:Perinatal TORCH infec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causing retinal exudative changes in neonates.The differences in various infections are not related to sex but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age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NATES TORCH infection retinal exu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升高伴肾功能不全2+年,孕30+2周脐血流异常30分钟
8
作者 李健鑫 陈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1 病例摘要患者,35岁,因血压升高伴肾功能不全2+年,孕30+2周脐血流30分钟,于2022年1月19日第3次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G5P1,2001年因社会因素于外院足月剖宫产1女,人工流产3次,自述术前检查血压均不高。2019年5月于广州某三甲医院因计划... 1 病例摘要患者,35岁,因血压升高伴肾功能不全2+年,孕30+2周脐血流30分钟,于2022年1月19日第3次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G5P1,2001年因社会因素于外院足月剖宫产1女,人工流产3次,自述术前检查血压均不高。2019年5月于广州某三甲医院因计划外受孕24+周孕中期引产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摘要 市妇幼保健院 人工流产 三甲医院 脐血流 计划外 孕中期引产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工智能预测人类胚胎整倍性为例讨论算法解释性的意义
9
作者 张孝东 王浩 +3 位作者 郭小妮 韩伟 韩树标 黄国宁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有望辅助医生提升胚胎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胚胎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什么时段比较有意义?还是整个发育过程都需要考虑?部分研究团队采用静态图像分析丢失诸多重要信息;另一部分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有望辅助医生提升胚胎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胚胎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什么时段比较有意义?还是整个发育过程都需要考虑?部分研究团队采用静态图像分析丢失诸多重要信息;另一部分团队利用算法驱动的"黑盒"模型计算胚胎发育视频,解释性有限。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由于固有的复杂性易被滥用,为了更精准地应用AI,本文以AI预测人类胚胎整倍性为例讨论算法解释性的意义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胚胎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黑盒 整倍性
原文传递
胚胎实验室全流程管理的核心监控指标
10
作者 黄国宁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6-690,共5页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胚胎实验室作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全流程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监控指标,确保实验室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最高标准。本文旨在...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胚胎实验室作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全流程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监控指标,确保实验室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最高标准。本文旨在探讨胚胎实验室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其在当前实践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实验室 管理 关键绩效指标
原文传递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管理指南(2023)”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丽 王岚 漆洪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相比双绒毛膜双胎,单绒毛膜双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更大,同时具有较高的胎儿畸形率、早产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回顾了正常和复杂性单绒毛膜... 相比双绒毛膜双胎,单绒毛膜双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更大,同时具有较高的胎儿畸形率、早产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回顾了正常和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系统评价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结果,发布了第440号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产科医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及时并恰当地识别和处理单绒毛膜双胎的各种并发症,从而降低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双胎 产前超声检查 胎盘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死宫内 胎儿生长受限
原文传递
Deciphering the mechanism of Liu Wei Di Huang Wan in treating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through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12
作者 Ping Shang Lin Liu Yi Fa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5-818,共14页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is a prevalent gynecological disorder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of affected individuals.Liu Wei Di Huang Wan(LWDHW),a Chinese herbal compound,ha...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is a prevalent gynecological disorder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of affected individuals.Liu Wei Di Huang Wan(LWDHW),a Chinese herbal compound,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alleviating the effects of POF.Howev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WDHW remains unclear.This study aimed to elucidate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WDHW in treating POF us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s.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LWDHW were initially screened through the TCMSP platform.At the same time,the relevant target genes associated with POF were identified using databases such as Disgenet,TTD,Drugbank,Gene Cards,OMIM,and Pharm GKB.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R language,Cytoscape,and STRING to construct and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regulatory network an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 maps.Subsequently,GO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R language.Finally,molecular docking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protein receptors of the core ge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mall-molecule ligands.The study revealed 49 components and 189 predicted targets(after de-duplication)of LWDHW,along with 4524 targets(after de-duplication)associated with POF.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163 potential genes were identified as common targets of LWDHW and POF,participating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response to chemical substances,molecular function regulation,and signaling receptor binding.Key biological pathways implicated included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and HIF-1 signaling pathway,among others.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a robust binding ability between the core genes of LWDHW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ingredients.In conclusion,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WDHW in treating POF.The identified common targets and associated pathways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LWDHW exerted its therapeutic effects,paving the way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It is worth noting that future studies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are essential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and establish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WDHW in the treatment of P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pharmacology Liu Wei Di Huang Wan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Molecular docking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伟 刘霜 +1 位作者 刘军霞 黄国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5-978,共4页
胚胎培养过程偶有发生微生物污染的案例。微生物污染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如精液、卵泡液和体外操作环境等。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霉菌和支原体。胚胎培养污染病例的报道较少,这使得许多中心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文章就胚胎培... 胚胎培养过程偶有发生微生物污染的案例。微生物污染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如精液、卵泡液和体外操作环境等。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霉菌和支原体。胚胎培养污染病例的报道较少,这使得许多中心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文章就胚胎培养过程中常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类型和镜下特点,污染后的处理措施及实验室如何避免污染的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为建立安全的体外胚胎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培养 微生物污染
原文传递
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杨霞 徐冬梅 吕江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讨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的诊治方法,以提高特殊复合妊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断为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特殊复合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的诊治方法,以提高特殊复合妊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断为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特殊复合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结局。结果5例患者有2例采取减胎术,有3例采取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5例患者均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1例早产,4例足月产,母婴结局良好。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宫内合并特殊部位复合妊娠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对宫内妊娠的期望值、异位妊娠部位及医疗资源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妊娠结局 特殊部位复合妊娠
原文传递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产后出血和失血性休克(2022)》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健鑫 陈真 漆洪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3-638,共6页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一直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失血量≥500mL或剖宫产后失血量≥1000mL。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一直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失血量≥500mL或剖宫产后失血量≥1000mL。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综合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最大允许出血量 输血 指南 解读
原文传递
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自动乳腺容积扫描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与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 杨龙波 +3 位作者 林芸 冉素真 王敏 杨正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联合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与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169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行ABVS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及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观察超声... 目的观察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联合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与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169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行ABVS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及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观察超声声像图特征。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复杂型组15例和单纯型组154例,比较2组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比率及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69例患者中典型乳腺纤维腺瘤93例,表现为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76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60例(78.9%),边缘不光整30例(39.5%),微钙化16例(21.1%),方位不平行7例(9.2%),回声不均匀6例(7.9%),后方回声衰减6例(7.9%),血流较丰富5例(6.6%),阻力指数>0.72例(2.6%),汇聚征1例(1.3%)。复杂型组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14例,其中乳头状大汗腺化生5例,囊肿3例,上皮钙化4例,硬化性腺病1例,乳头状大汗腺化生+硬化性腺病1例;单纯型组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62例;复杂型组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比率(93.3%)高于单纯型组(40.3%)(χ^(2)=15.558,P<0.001)。复杂型组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内部回声不均质、微小钙化比率(35.7%、42.9%)均高于单纯型组(1.6%、16.1%)(χ^(2)=18.265,P=0.001;χ^(2)=4.909,P=0.027),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边缘小叶、方位不平行、血流较丰富比率(78.6%、28.6%、14.3%、14.3%、14.3%)与单纯型组(56.5%、16.1%、12.9%、8.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联合常规超声检查为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及微钙化,汇聚征少见;复杂型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较单纯型更易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质、微小钙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非典型 复杂型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超声
原文传递
空气污染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曾晓玲 陈卿 +2 位作者 杨桓 曹佳 周妮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最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可对母亲及其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空气污染暴露与GDM的发生有密切关联;然而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污染物暴露的窗口期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最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可对母亲及其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空气污染暴露与GDM的发生有密切关联;然而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污染物暴露的窗口期也尚不明确。有关机制的研究显示,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可能通过炎症、氧化应激、脂肪因子分泌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衡等多种机制影响GDM。本综述对近年来空气污染物暴露与GDM发病之间的关联,以及大气污染物导致GDM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预防污染物暴露、降低GDM的发生风险,改善母胎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妊娠期糖尿病 暴露窗口期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CR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18
作者 钟荧 罗红 +4 位作者 韩树标 周锋 宋琪 李天萍 孙海岚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联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营养干预后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 目的探讨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联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营养干预后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助孕治疗冻融胚胎移植的252例患者,依据体重指数和是否接受营养干预分为超重干预组、超重对照组、肥胖干预组、肥胖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结局相关指标及干预前后人体测量和体成分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超重干预组和肥胖干预组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等级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超重干预组的卵泡数[(17.89±4.97)个比(16.22±5.41)个,P=0.027]、活胎数[(0.64±4.77)个比(0.36±8.61)个,P=0.005]、活产率(47.19%比30.19%,P=0.015)均显著增加;肥胖干预组的活胎数[(0.89±3.79)个比(0.48±3.69)个,P=0.040]、活产率(64.29%比37.93%,P=0.047)显著增加。结论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联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减轻体重和体脂,对提高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率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 肠道微生态 超重 肥胖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先天性高位气道阻塞综合征行胎儿镜手术联合EXIT麻醉处理1例
19
作者 何芸 颜娅 雷晓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760,共2页
孕妇,年龄30岁,体质量73 kg。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孕24周彩超提示胎儿双肺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胸围/腹围比例增大,膈肌低平,心胸比例减小,考虑肺发育异常,不除外高位气道梗阻。孕29周MRI提示胎儿会厌... 孕妇,年龄30岁,体质量73 kg。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孕24周彩超提示胎儿双肺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胸围/腹围比例增大,膈肌低平,心胸比例减小,考虑肺发育异常,不除外高位气道梗阻。孕29周MRI提示胎儿会厌部梗阻,梗阻部位以下主气管最宽处约4.7 mm,双侧胸腔饱满,双侧膈肌变平,考虑先天性高位气道阻塞综合征(CHAOS)。考虑胎儿因气道梗阻,肺内液体积聚影响肺发育,拟行胎儿镜下胎儿气道梗阻激光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 气道梗阻 胎儿镜 液体积聚 实质回声 梗阻部位 心胸比例 麻醉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