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因素与POI 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仟润 王风笛 +4 位作者 陈月璐 张越 马靖淼 胡钟升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伴高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为特征。其全球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因较复杂。临床发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类固醇分泌细胞抗...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伴高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为特征。其全球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因较复杂。临床发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类固醇分泌细胞抗体、卵巢抗体等在POI患者有高阳性率,因此免疫因素可能在POI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本文就POI与免疫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细胞免疫 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笛 陈月璐 +3 位作者 张越 马婧淼 罗晓芳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女性生育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生殖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生殖道...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女性生育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生殖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生殖道微生物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肠道微生物 生殖道微生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巴南地区产前检查乙肝、梅毒和HIV感染状况
3
作者 冯莉 姚欣 伍文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孕期妇女产前检查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梅毒和HIV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疾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孕期妇女产前检查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梅毒和HIV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疾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妊娠12周内妇女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抗HIV,采用甲胺苯红不加热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聚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检测梅毒,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愿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建卡的1 789名孕妇中检测HBsAg的1 746人,梅毒的1 743人,抗HIV的1 740人,受查率分别为97.60%、97.43%、97.26%。HBV、梅毒、HIV的感染率分别为5.21%、0.75%、0.06%。不同年龄组别间HBsAg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5岁组检出抗HIV阳性1例、<25岁组和>35岁组均未检出阳性例数。结论重庆地区孕妇产前检查HBV、梅毒、HIV工作开展良好,HBV、梅毒、HIV有一定感染率,作好产前HBV、梅毒、HIV的检查和干预,有利于控制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梅毒 HIV 孕妇
原文传递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对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琼 王亚宁 游艳琴 《西部医学》 2015年第3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5例有引产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110例为研究组,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的95例为...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5例有引产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110例为研究组,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的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阴道分娩率。结果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率为80%(88/110例),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58%(55/9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作用明显,Bishop评分提高4分,增加了阴道分娩率,是一种有效的促宫颈成熟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宫颈成熟 子宫颈扩张球囊 地诺前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莉 钟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1期1061-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46例;复方醋酸棉酚片联合腹腔镜治疗组43例,术后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mg/d...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46例;复方醋酸棉酚片联合腹腔镜治疗组43例,术后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mg/d,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2.09%,单纯手术组有效率39.13%,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复方醋酸棉酚片可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方醋酸棉酚片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症监护室失禁性皮肤炎相关危险因子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秀琴 柴秀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34-36,40,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监护室失禁性皮肤炎(IAD)的危险因子。方法纳入本院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129例,提取患者个人资料、健康状况资料、临床资料,收集会阴部皮肤状况评估量表(PAT)、压疮评估量表(Braden量表)等数据。结果研究发现,BMI、腹泻...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监护室失禁性皮肤炎(IAD)的危险因子。方法纳入本院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129例,提取患者个人资料、健康状况资料、临床资料,收集会阴部皮肤状况评估量表(PAT)、压疮评估量表(Braden量表)等数据。结果研究发现,BMI、腹泻、抗生素使用、最近1周排便次数、使用皮肤保护用品,PAT总分及各项目、Braden量表中的感觉知觉程度、潮湿程度、移动力、摩擦力均为影响IAD风险因子。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PAT总分与BMI能预测失禁性皮肤炎的发生。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针对高风险患者提供完整的护理可预防IA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性皮肤炎 会阴部皮肤状况评估量表 危险因子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TLR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华强 郭春芳 +1 位作者 谢黎明 潘永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7(TLR4、TLR7)蛋白在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67例确诊C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CSCC组)、3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CIN组)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7(TLR4、TLR7)蛋白在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67例确诊C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CSCC组)、3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CIN组)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组标本中的TLR4、TLR7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CSCC组织标本中TLR4、TLR7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SCC组的TLR4、TLR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60%、76.12%,均显著高于CIN组的46.67%、40.00%和正常组的13.33%、1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的TLR4、TLR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TLR4蛋白阳性表达与CSCC患者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显著的关系(P<0.05);TLR7蛋白阳性表达与CSCC患者的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显著的关系(P<0.05)。结论 TLR4、TLR7蛋白在CSCC患者宫颈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瘤变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程莉 钟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3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mg/d;B组41例,口服米非司酮15mg/d。均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 目的观察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mg/d;B组41例,口服米非司酮15mg/d。均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同时检测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孕激素、雄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A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7.8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药物,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棉酚片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叶 毛英 万成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0岁及以上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妇科患者69例,记录其术前合并症、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开腹手术与腹...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0岁及以上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妇科患者69例,记录其术前合并症、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31例,开腹手术组38例。患恶性肿瘤或合并肺部疾病患者多选择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附件切除术者选择腹腔镜手术多于选择开腹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科大型手术较多选择开腹途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术前合并症,加强术中、术后监控,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在全身麻醉前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成福 毛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0-981,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在全身麻醉前用药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全麻麻醉,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在全身麻醉前用药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全麻麻醉,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记录入室即刻、注射后20、40min的心率、血压和口干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给药后20、40min两组血压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各时点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各时点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给药后各时点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后两组口腔和气道分泌物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不增加患者心率和升高血压,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身麻醉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全身麻醉 术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外周血致炎细胞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影响
11
作者 万成福 毛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外周血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5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Ⅰ组,n=18)、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18)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 目的探讨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外周血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5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Ⅰ组,n=18)、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18)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Ⅲ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开始后1h、术毕、术后1d和3d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均无明显性变化(P>0.05);较诱导前,手术1h、术毕时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Ⅰ、Ⅱ组升高较早,且持续时间长至术后3d。Ⅲ组于术后1d即恢复到诱导前水平;相对于麻醉诱导前,3组外周血中CD4+CD25+表达水平在手术1h、术毕时明显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1h、术毕、Ⅲ组CD4+CD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外周血中致炎细胞因子,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纠正过强的免疫反应。同时还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有利于机体各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硬膜外麻醉 TNF-Α IL-1Β CD4+CD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病毒感染的有创宫内诊治进展
12
作者 程莉 钟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853-2855,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 产前诊断 宫内治疗 侵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峰 陈琼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606-4608,共3页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ur,E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中很罕见的一种类型,具有特殊的组织和免疫形态表现,因其发病罕见,起病机制不清,组织形态与绒毛膜癌(cho...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ur,E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中很罕见的一种类型,具有特殊的组织和免疫形态表现,因其发病罕见,起病机制不清,组织形态与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有相似性,且对化疗不敏感,故临床诊治比较困难。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我院收治的1例ETT病例进行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现及治疗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trophoblastic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绒毛膜癌 EPITHELIOID PLACENTAL 组织形态 TUMOUR SQUAMOUS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18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至足月妊娠1例
14
作者 黄静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患者,28岁,住院号218901。因停经18^2+ w,阴道流血2d于2006年8月12日第1次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孕3产0。
关键词 妊娠 膜早破 足月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例经产妇生育情况及母儿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中容 周永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0-9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产妇的孕期保健,预防分娩期并发症,减少围产儿死亡。方法:将近两年住院分娩的234例经产妇孕期保健、产时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情况与同期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分娩年龄平均为32.93岁,平均孕次4.9次,未定期或未作孕检者... 目的:探讨经产妇的孕期保健,预防分娩期并发症,减少围产儿死亡。方法:将近两年住院分娩的234例经产妇孕期保健、产时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情况与同期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分娩年龄平均为32.93岁,平均孕次4.9次,未定期或未作孕检者占58.11%,剖宫产率为48.71%,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孕产妇死亡率为0.43%,围产儿死亡率为38.46‰。与同期初产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高,提示应高度重视经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保健 并发症 围产儿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旷海燕 孙世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0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这4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6±5.1)分;治疗后,这4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8±2.3)分。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这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基本治愈的患者有18例,为显著进步的患者有10例,为进步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为恶化的患者有1例,无死亡病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有2例,发生上消化出血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结论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穿孔31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樊国主 李良容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穿孔 人工流产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及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18
作者 孟中容 王琼 李健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亚急性 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治疗效果 三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19
作者 范文健 刘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2...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0.48%)显著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71.43%)高;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86%)也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6.19%)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疗效,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效果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20
作者 范文健 刘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1-1,共1页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方法: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的风险分析对比;实验组50例患者中。结果:有1例出现切口裂开;有2例出现感染;没有患者出现产后抑郁;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切口裂开;12例...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方法: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的风险分析对比;实验组50例患者中。结果:有1例出现切口裂开;有2例出现感染;没有患者出现产后抑郁;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切口裂开;12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出现产后抑郁。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通过对比分析可得知;实验组患者风险发生率5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50(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问题的评估预防效果显著;值得大家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 常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