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视觉条件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一晗 刘中强 +3 位作者 魏乔叶 刘明冬 陈科奕 李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0-1057,共8页
背景:频闪视觉训练可以迫使感觉重新加权,通过增强对于本体感觉信息的敏感性而使其重新恢复原有权重,这可能是改善本体感觉的有效方法。目的:确定低频、高频和正常视觉条件下的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 背景:频闪视觉训练可以迫使感觉重新加权,通过增强对于本体感觉信息的敏感性而使其重新恢复原有权重,这可能是改善本体感觉的有效方法。目的:确定低频、高频和正常视觉条件下的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学生中招募3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随机分为低频视觉训练组(n=12)、高频视觉训练组(n=12)和正常视觉训练组(n=12),均进行渐进跳跃稳定平衡训练,其中低频视觉训练组、高频视觉训练组在训练过程中佩戴频闪眼镜,频闪频率分别为1.75,5 Hz,每周训练3次,连续训练4周。训练前及训练完成后1周内,评估所有受试者的踝关节本体感觉、动态姿势稳定性和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结果与结论:①踝关节本体感觉具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P<0.05);与训练前相比,低频视觉训练组和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踝关节本体感觉有明显改善(P<0.05);训练4周后,低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较正常视觉训练组有明显改善(P<0.05);②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组别×时间因素主效应(P<0.05);与训练前比较,3组训练4周后的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均提高(P<0.05);训练4周后,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的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高于正常视觉训练组(P<0.05);③与训练前相比,低频视觉训练组、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前向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内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外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P<0.05),正常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前向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外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结果表明,无论频率如何,在频闪视觉条件下进行平衡训练均可以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本体感觉、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及动态姿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频闪视觉 平衡训练 感觉重新加权 本体感觉 动态姿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模型进化与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一晗 魏乔叶 刘中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7-1023,共7页
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LAS)是参加运动或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损伤之一[1]。Doherty等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首次LAS后一年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的患病率为40%,主要表... 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LAS)是参加运动或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损伤之一[1]。Doherty等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首次LAS后一年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的患病率为40%,主要表现为频繁发作的关节不稳与反复的踝扭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并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2—5]。尽管对CAI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其损伤分型与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对CAI分类模型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对CAI的病理机制与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CAI的康复评定与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 踝关节扭伤 慢性踝关节不稳 肌肉骨骼系统 医疗负担 康复评定 康复训练方法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本体感觉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一晗 魏乔叶 +1 位作者 庞宇 刘中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43-2952,共10页
目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本体感觉异常、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反复性踝扭伤,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本体感觉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重要方面,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相比是否存在本体感觉的缺陷尚不明晰。因此,文章旨在分析功能性... 目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本体感觉异常、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反复性踝扭伤,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本体感觉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重要方面,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相比是否存在本体感觉的缺陷尚不明晰。因此,文章旨在分析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本体感觉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host,Ovid,EMbas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有关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本体感觉特征的观察性研究,暴露因素为运动觉、关节位置觉、力觉中至少一项本体感觉缺陷,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与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制定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关运动觉、关节位置觉、力觉与设定目标的绝对误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观察性研究,其中4项队列研究,6项病例-对照研究,16项横断面研究,均为中等以上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存在内翻运动觉缺陷(SMD=0.53,95%CI:0.36-0.71,P<0.0000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对侧肢体存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的缺陷(SMD=1.60,95%CI:0.77-2.43,P=0.0002);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的缺陷(SMD=0.66,95%CI:0.25-1.07,P=0.002);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主动外翻关节位置觉缺陷(SMD=3.68,95%CI:1.85-5.52,P<0.000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被动外翻关节位置觉缺陷(SMD=-0.61,95%CI:-1.19至-0.02,P=0.04);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跖屈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SMD=0.80,95%CI:-0.19-1.79,P=0.1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背屈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SMD=0.86,95%CI:-0.01-1.74,P=0.05);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冠状面运动的力觉缺陷(SMD=1.35,95%CI:0.85-1.85,P<0.00001),并且亚组分析显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外翻力觉误差大于与内翻力觉误差(P=0.44)。结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对侧肢体相比存在内翻运动觉缺陷,而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内翻运动觉、主被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外翻关节位置觉、内翻和外翻的力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 运动觉 关节位置觉 力觉 主动运动范围辨别评估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踝关节 观察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