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3~14岁儿童足部发育状态的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陈立潍 杨筱轩 +10 位作者 郑强 曹波 张雲鹏 李爽 尤建 谢超兰 白定群 赵辰 陈静 唐力 李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建立中国西南地区3~14儿童足部形态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评估儿童足部发育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中国西南地区3~14岁儿童共347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18人、女1558人,均使用"Foot Secret"三维... 目的建立中国西南地区3~14儿童足部形态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评估儿童足部发育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中国西南地区3~14岁儿童共347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18人、女1558人,均使用"Foot Secret"三维全足扫描仪扫描足部三维轮廓以获得足部参数,包括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的足弓体积、足弓指数及负重状态下的足长,根据不同状态下的足弓体积计算出足弓柔韧度,从多维度评估足部发育状态。采用百分位数(P2.5~P97.5)分别建立足弓体积、足弓指数、足弓柔韧度、足长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3~14岁儿童足长与足弓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足弓指数和足弓柔韧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01)。其中,男性、女性足长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146.7~182.0 mm、143.2~177.4 mm增长至14岁时的227.9~279.7 mm、209.1~250.2 mm。非负重状态下男性、女性足弓指数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0.21~0.37、0.20~0.37降低至14岁时的0.15~0.33、0.13~0.33。负重状态下男性、女性足弓指数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0.28~0.37、0.27~0.37降低至14岁时的0.21~0.35、0.20~0.35。非负重状态下男性、女性足弓体积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3155.4~15046.3 mm^(3)、2948.9~11547.0 mm^(3)增长至14岁时的13998.8~40494.1 mm^(3)、11372.3~36624.0 mm^(3)。负重状态下男性、女性足弓体积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1686.4~8163.3 mm^(3)、1801.1~7481.7 mm^(3)增长至14岁时的7043.7~31661.1 mm^(3)、7775.9~24505.2 mm^(3)。男女性足弓柔韧度参考范围分别从3岁时的0.13~0.71、0.13~0.74降低至14岁时的0.05~0.53、0.06~0.5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3~14岁儿童足部多维度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可为评估儿童足部发育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值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lson后外侧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5
2
作者 曾可培 罗志勇 +2 位作者 丁培根 高峰 曾清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Carlson后外侧、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外三科收治的9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资料,男性59例,女性33例;年龄25... 目的比较采用Carlson后外侧、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外三科收治的9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资料,男性59例,女性33例;年龄25~53岁,平均40.7岁;Schatzker分型Ⅱ型55例,V型37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4例,钝器挫伤31例,高处坠落伤17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后外侧入路组(n=46例)和后正中入路组(n=46例),均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手术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后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10.21±2.65)cm、骨折显露时间(20.53±4.16)min、手术时间(82.35±6.25)min、术中出血量(223.15±53.26)mL少于后正中入路组(16.03±3.74)cm、(32.01±5.26)min、(91.12±8.46)min、(269.54±68.49)mL,P<0.05。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53.26±12.49)、(68.12±15.37)、(79.35±13.05)、(85.12±7.54)分、Rasmussen评分(15.12±5.62)、(19.35±6.51)、(23.15±5.11)、(26.31±3.52)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指数(0.71±0.23、0.86±0.29、0.89±0.31、0.91±0.07)高于后正中入路组HSS评分(49.35±10.52)、(61.29±12.05)、(69.03±12.47)、(82.12±6.02)分;Rasmussen评分(13.26±4.16)、(17.15±6.09)、(19.24±4.15)、(24.15±3.70)分;EQ-5D指数0.65±0.16、0.73±0.21、0.77±0.26、0.79±0.19,P<0.05,视觉模拟评分(2.05±0.61)、(1.32±0.42)、(0.91±0.32)、(0.54±0.06)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3.95±1.05)、(2.11±0.71)、(1.82±0.56)、(1.53±0.42)分,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lson后外侧、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均可提供稳定的内固定,Carlson后外侧入路操作简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钢板 入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奚向阳 杜雨潇 《系统医学》 2020年第9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实施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实施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活动度及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48.89%)和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28.89%)和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0、7.330,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55.56%)和总满意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率(26.67%)和总满意率(82.22%),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0、7.380,P<0.05)。结论采用冰敷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直,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敷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 下肢骨折 膝关节僵直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杜雨潇 奚向阳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12例作为该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泮...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12例作为该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治疗时间等。结果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为91.07%、3.57%均优于对照组的60.71%、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0、6.930,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消化内镜检查复常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为(7.09±0.93)d、(4.32±0.59)d、(1.41±0.31)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4±1.39)d、(6.58±1.28)d、(3.81±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0、7.150、8.410,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同时改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奥曲肽 泮托拉唑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娟 郑强 邓敦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5期2381-2382,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股骨锁定钢板内固定,适时进行了手术。结...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股骨锁定钢板内固定,适时进行了手术。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口均甲级愈合,临床治愈后出院。15例患者在出院后1~7个月出现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均重新收治住院,予以原内固定物取出,断端清理,植骨锁定钢板重新内固定。二次手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股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通常与对锁定钢板的适应证掌握不当,骨折端过度剥离,骨质存在缺损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手术后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严辉 唐娟 黄埔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后是否发生肘内翻分为肘内翻组(28例)和非肘内翻...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后是否发生肘内翻分为肘内翻组(28例)和非肘内翻组(112例)。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伤后至手法复位时间、移位方向、是否折端发生旋转移位、是否发生肱骨远端尺侧骨骺损伤、固定位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中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肘内翻组伤后至手法复位时间>8 h、伸直尺偏型、折端发生旋转移位、发生肱骨远端尺侧骨骺损伤的患儿占比均高于非肘内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后至手法复位时间>8 h、伸直尺偏型、折端发生旋转移位、发生肱骨远端尺侧骨骺损伤均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87、8.793、4.162、7.360,均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伤后至手法复位时间>8 h、伸直尺偏型、折端发生发生旋转移位、肱骨远端尺侧骨骺损伤,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保守治疗 肘内翻 骨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对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影响
7
作者 李健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3期45-46,100,共3页
目的: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骨水泥的注入量的差异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0月,一共收治了200例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 目的: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骨水泥的注入量的差异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0月,一共收治了200例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2组患者均通过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的骨水泥注入量为少量,对照组患者术中的骨水泥注入量为多量,对2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椎体中央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进行比较,对2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和再次骨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椎体中央高度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3.31±0.59)分,(22.06±1.72)mm,7.58°±4.0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椎体中央高度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3.40±0.48)分,(21.89±2.06)mm,7.46°±3.89°,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椎体中央高度和后凸Cobb角和术前相比,P<0.05,但是2组以上治疗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为20.0%(20/100),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为4.0%(4/1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次骨折率为13.0%(13/100),对照组患者的再次骨折率为11.0%(11/10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中采用少量骨水泥,其治疗效果与多量骨水泥没有差异,但是应用少量骨水泥,骨水泥渗漏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压缩性胸腰椎骨折 影响作用
原文传递
维生素K_(2)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严辉 唐娟 黄埔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_(2)联合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_(3)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维生素K_(2)联合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_(3)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_(3)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维生素K_(2)治疗,持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骨代谢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L_(1-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高于对照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typeⅠcollagen telopeptide,CTX-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K_(2)联合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_(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血清骨代谢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_(2) 骨化三醇 阿仑膦酸钠片 碳酸钙D3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