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靶向诊疗一体化探针多模态成像及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汪瑶台 邹建中 +3 位作者 杨海燕 王璐 蒋富杰 郝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制备生物靶向诊疗一体化探针,观察其靶向肿瘤的能力,探讨其体外多模态成像的能力与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增效作用。材料与方法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和全氟己烷(PFH)的阳离子纳米粒,将纳米粒与双歧杆菌通过静电吸附法相连,检测... 目的制备生物靶向诊疗一体化探针,观察其靶向肿瘤的能力,探讨其体外多模态成像的能力与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增效作用。材料与方法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和全氟己烷(PFH)的阳离子纳米粒,将纳米粒与双歧杆菌通过静电吸附法相连,检测两者的连接率。组织切片验证生物靶向探针靶向肿瘤的能力。以阳离子纳米粒组为实验组,磷酸缓冲液(PBS)组为对照组,对比验证生物靶向探针多模态成像以及增效HIFU的能力。结果完成生物靶向诊疗一体化探针的制备,其中阳离子纳米粒径为(330.75±0.75)nm,双歧杆菌与阳离子纳米粒体外连接率高达(99.14±0.55)%。切片显示,该探针对肿瘤具有较好的靶向性,体外成像实验表明,纳米探针具有荧光,光声成像能力。激光辐照前后阳离子纳米粒组声强差值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67±4.73)dB比(5.33±4.51)dB,t=13.612,P<0.001]。HIFU辐照后,PBS组与纳米粒组灰度变化(t=-18.272,P<0.001)、凝固性坏死体积(t=-7.301,P=0.002)、能效因子(t=5.451,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备的生物靶向诊疗一体化探针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不仅可以运用于肿瘤诊断,还能协同HIFU增强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有望实现肿瘤的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模态成像 双歧杆菌 纳米粒子 高强度聚焦超声 靶向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乏氧环境的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诊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璐 蒋富杰 +5 位作者 杨海燕 王狄森 汪瑶台 唐瑜 王琦 邹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6-954,共9页
目的探讨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基于乏氧微环境诊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s,PFH)和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的LPT纳米粒。培养双歧杆菌,检测基本表征。利用静电吸附法连接菌和纳米粒以制备生... 目的探讨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基于乏氧微环境诊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s,PFH)和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的LPT纳米粒。培养双歧杆菌,检测基本表征。利用静电吸附法连接菌和纳米粒以制备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连接情况。超声诊断仪、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粒经HIFU(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辐照后体外超声成像以及杀伤乳腺癌细胞效果;组织匀浆法检测双歧杆菌靶向肿瘤能力,活体荧光成像观察纳米粒靶向肿瘤情况。建立4T1乳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靶向组和非靶向组(n=3)观察纳米粒体内超声成像效果;体内治疗时随机分空白对照组、PBS+HIFU组、LPT+HIFU组、LPT+双歧杆菌+HIFU组(n=3),记录小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变化,14 d后行HE染色。结果成功制备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LPT纳米粒粒径(218.93±6.56)nm、电位(55.00±4.97)mV,双歧杆菌电位(-28.10±7.52)mV,二者连接率为(99.04±0.40)%。HIFU辐照后纳米粒具有较好超声成像效果。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纳米粒在乏氧条件下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好杀伤效果(P<0.05)。组织匀浆结果验证双歧杆菌可靶向肿瘤组织,活体荧光成像显示纳米粒富集在肿瘤部位。靶向组纳米粒经HIFU辐照后实现了体内超声成像,比较各组肿瘤体积以及HE切片结果,LPT+双歧杆菌+HIFU组抑瘤效果最明显(P<0.05)。结论基于乏氧微环境的生物靶向载药纳米粒能有效诊疗乳腺癌,为乳腺癌诊疗一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双歧杆菌 乏氧激活前药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129/J小鼠外阴上皮内瘤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丽萍 刘毅 +1 位作者 范秀芳 李成志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8,共5页
为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对小鼠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研究治疗前后VEGF表达变化,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入40只129/J型鼠腹部皮下,7周时建立外阴上皮内瘤变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VulvarInteraepithelialNeoplasia,VINI~II)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聚... 为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对小鼠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研究治疗前后VEGF表达变化,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入40只129/J型鼠腹部皮下,7周时建立外阴上皮内瘤变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VulvarInteraepithelialNeoplasia,VINI~II)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聚焦超声治疗组和假照组,治疗前后检测皮肤病理及VEGF表达变化。建立VINI~II小鼠模型16例,结果显示聚焦超声治疗组7例皮肤基本恢复正常,VEGF表达降低,与假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聚焦超声治疗小鼠外阴内上皮瘤样病变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瘤变 聚焦超声疗法 129/J型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联合SonoVue损伤含较大血管肝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秦艳 李全义 +3 位作者 王琦 龚晓波 李发琪 白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HIFU联合SonoVue辐照含有较大血管的靶组织时形成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0只南江黄羊正常肝脏进行直线扫描,选择含有3mm血管肝脏组织作为靶区,试验组HIFU辐照前静脉注射SonoVue,对照组不注射SonoVu... 目的:探讨HIFU联合SonoVue辐照含有较大血管的靶组织时形成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0只南江黄羊正常肝脏进行直线扫描,选择含有3mm血管肝脏组织作为靶区,试验组HIFU辐照前静脉注射SonoVue,对照组不注射SonoVue。于治疗24h后过量麻药处死动物,测量肝脏损伤长、宽以及厚,比较有SonoVue组和无SonoVue组凝固性坏死出现率以及凝固性坏死体积有无差异。结果:损伤深度为30mm,靶组织内含有3mm血管时,HIFU联合SonoVue能够有效的形成损伤,有SonoVue组和无SonoVue组凝固性坏死出现率以及凝固性坏死体积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靶组织内含有较大血管时,SonoVue能够提高HIFU治疗效率,有效的形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增效 SONOVUE 血管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星星 何焕玲 +3 位作者 吴丽美 左国伟 苗静琨 周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为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hBMP)1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hBMP12重组腺病毒(AdBMP12)以及含重组hBMP12(recombinant hBMP12,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 为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hBMP)1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hBMP12重组腺病毒(AdBMP12)以及含重组hBMP12(recombinant hBMP12,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与相应对照组相比,AdBMP12和含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穿膜数均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干预3d后开始逐渐增加,至第9d仍可观测到.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无论是以腺病毒介导基因转入还是重组蛋白直接作用方式,hBMP12都可以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碱性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剂量与生物学焦域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贺雪梅 熊欣 +2 位作者 邹建中 李发琪 龚晓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4-656,共3页
目的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其产生的生物学焦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头频率1.6MHz)定点辐照方式消融离体牛肝组织,消融深度固定为20mm。声功率为60~200W,对应每级声功率,消融时间分别为1~20s。相同剂量重... 目的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其产生的生物学焦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头频率1.6MHz)定点辐照方式消融离体牛肝组织,消融深度固定为20mm。声功率为60~200W,对应每级声功率,消融时间分别为1~20s。相同剂量重复3次。消融毕观察靶区形态特征,测量坏死区域长、宽径,计算形态指数和面积。结果生物学焦域形态具有多样性,形态指数随消融剂量增大而变小。生物学焦域与超声消融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y=0.0164X1.0591,R2=0.9238,P<0.05)。结论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生物学焦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融过程中选择消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生物学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喹莫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小鼠黑色素瘤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英华 伍烽 +4 位作者 W.R.Chen 卫佳 吴丽美 李星星 周兰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黑色素瘤细胞B16皮下接种小鼠建模,设荷瘤对照组(A组)、IMQ组(B组)、HIFU组(C组)及IMQ联合...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黑色素瘤细胞B16皮下接种小鼠建模,设荷瘤对照组(A组)、IMQ组(B组)、HIFU组(C组)及IMQ联合HIFU组(D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时间;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与B16细胞共培养,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B16细胞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 d,65 d,29 d,均明显短于D组的113 d(P<0.01);A组、B组、C组脾淋巴细胞毒性分别为(23.00±1.73)%,(35.33±5.03)%,(37.50±2.21)%,均明显低于D组的(55.33±7.64)%(P<0.01);A组、B组、C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质量浓度分别为(427.57±42.55)pg/mL,(778.45±27.85)pg/mL,(756.26±81.33)pg/mL,明显低于D组的(965.56±46.29)pg/mL(P<0.01);A组、B组、C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278.45±21.72)pg/mL,(399.37±35.29)pg/mL,(365.86±36.95)pg/mL,均明显低于D组的(565.56±46.29)pg/mL(P<0.01)。结论 IMQ联合HIFU治疗能有效延长黑色素瘤小鼠生存期,提高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Th2向Th1逆转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高强度聚焦超声 黑色素瘤 小鼠 免疫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增加HIFU消融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悬 邹建中 +6 位作者 蒋冰蕾 徐蝶 罗勇 熊洁 汪瑶台 唐瑜 郝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对HIFU消融荷瘤鼠肿瘤组织的影响。方法培养双歧杆菌,并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体外连接率。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荷瘤鼠模型,将48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对HIFU消融荷瘤鼠肿瘤组织的影响。方法培养双歧杆菌,并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体外连接率。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荷瘤鼠模型,将48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前后2次经尾静脉注射不同物质(间隔2天),其中A组(PBS组)2次均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B组(双歧杆菌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PBS,C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PBS、阳离子脂质纳米粒,D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第2次注射完成后24 h,对荷瘤鼠肿瘤组织行HIFU辐照,分析肿瘤组织灰度变化。分别于HIFU辐照前1 h和辐照后1天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并测算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体积和能效因子(EEF),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双歧杆菌革兰染色呈蓝紫色的长棒状,表面电位-29 mV;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80.21±60.20)nm,表面电位25 mV。各组间灰度变化值(F=143.40)、凝固性坏死体积(F=243.20)、EEF(F=5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灰度变化值及凝固性坏死体积A组<B组<C组<D组,EEF:A组>B组>C组>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荷瘤鼠心、肝、脾、肺、肾组织及A、C组肿瘤组织中均无双歧杆菌生长;B、D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双歧杆菌。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可增强HIFU对荷瘤鼠肿瘤组织的消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属 阳离子脂质纳米粒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表面消融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素英 邹建中 +3 位作者 马大钊 王琦 曾涛 文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表面消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获取胸主动脉。采用仿组织蛋清体模,在预定消融靶区埋入兔胸主动脉,根据其与声轴成角分为0°、45°和90°组,并设空白对... 目的探讨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表面消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获取胸主动脉。采用仿组织蛋清体模,在预定消融靶区埋入兔胸主动脉,根据其与声轴成角分为0°、45°和90°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0个。在B超监控下采用PHIFU行表面消融,每组治疗参数设置相同。消融过程中对血管面靶区测温,消融后逐层切开体模行肉眼和超声观察,计算每组总体积(V)并进行比较,对辐照区血管行病理检查。结果空白对照组体模边缘为完整强回声带,而0°、45°、90°组血管周围部分呈低回声。空白对照组血管后面最高温度为(98.60±5.76)℃,0°组为(98.90±7.09)℃,45°组为(71.10±13.85)℃,90°组为(70.20±9.14)℃;空白对照组与45°组、9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对照组总坏死体积为(40 709.70±3 193.31)mm^3,0°组为(40 029.02±3 580.17)mm^3,45°组为(34 562.59±3 883.26)mm^3,90°组为(36 737.01±3 278.68)mm^3;空白对照组与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理检查示部分弹性纤维断裂,45°和90°组可见碎裂的细胞核。结论当靶区血管与声轴夹角为0°时,对靶区能量沉积影响最小,夹角为45°、90°时对血管壁破坏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角度 声轴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表面消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实时被动空化检测系统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昊 李雁浩 +2 位作者 桂逢烯 叶方伟 谭坚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794,共7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所致空化效应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HIFU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空化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数据分析与治疗过程中实时反馈,可进一步提高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现有HIF...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所致空化效应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HIFU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空化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数据分析与治疗过程中实时反馈,可进一步提高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现有HIFU临床治疗系统的基础上,将两个被动空化检测探头与HIFU换能器集成。在Matlab环境下开发了独立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基于以太网通信和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上位机的自动测试,融合被动空化检测系统与HIFU临床治疗系统,对空化所致声发射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HIFU辐照离体组织实验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各种声功率条件下的超声辐照离体组织监测过程中,次谐波幅值与宽带噪声的均方根被实时可视化,用于监测空化的发生;次谐波与宽带噪声均方根的积分曲线斜率用于表征组织焦域处的相对空化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空化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为深入研究实际临床治疗中空化效应和实时反馈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空化 虚拟仪器技术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不同范围兔VX2乳腺癌的效应及转归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潇铃 王琦 +3 位作者 杨敏 廖洪建 张志飞 杜永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1-926,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不同范围肿瘤后的转归及免疫效应。材料与方法采用包埋法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35只(对照组5只,3个消融组各10只),消融组在超声监控下分别行HIFU不同范围(50%、80%、100%)消融,... 目的通过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不同范围肿瘤后的转归及免疫效应。材料与方法采用包埋法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35只(对照组5只,3个消融组各10只),消融组在超声监控下分别行HIFU不同范围(50%、80%、100%)消融,比较超声与解剖学测量的消融体积,并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及血浆ELISA检测比较各组消融后肿瘤细胞损伤、凋亡与增殖表达及血浆细胞因子(IL-2R、TGF-β1)变化情况。结果50%、80%、100%消融组通过超声及解剖后测得的肿瘤消融率结果一致(F=2.46、1.00、1.28,P均>0.05);组织切片显示80%消融组肿瘤细胞损伤明显,且可引起靶区交界处的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效果明显;ELISA显示较50%消融组及对照组,80%及100%消融组在消融后血浆中免疫抑制因子IL-2R及TGF-β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瘤兔生存期。结论当HIFU消融兔VX2乳腺癌的范围达80%及以上时,能显著抑制肿瘤增殖及生长,且能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效应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相变纳米微球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宗桂 张玉荣 +3 位作者 刘欢 罗曼 王琦 李发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验证其对HIFU的增效作用。离体实验采用2... 目的探讨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验证其对HIFU的增效作用。离体实验采用250 W、10s的连续波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在体实验采用200 W、5s的连续波辐照活体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组织。测量、计算HIFU辐照后靶区的凝固性坏死体积、能效因子(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变纳米微球在溶液中呈球状、均匀分布,粒径均一。离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牛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未经处理的牛肝组织(t=28.80、19.55、14.30,P=0.01、0.02、0.02)。在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新西兰大白兔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t=9.41、13.52、15.67,P=0.02、0.01、0.01)。结论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IFU消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液滴汽化 声空化 生物学效应 1 1 2三氯三氟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两性霉素B纳米粒对白念珠菌生物膜杀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敏 谢霜 +2 位作者 董宇 杜永洪 李岱容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评价低频超声联合两性霉素B纳米粒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协同杀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两性霉素B纳米粒(amphotericin B-loaded nanoparticles,AmB-NPs)。XTT减低法评价经超声与AmB-NPs联合作用后对成熟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目的评价低频超声联合两性霉素B纳米粒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协同杀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两性霉素B纳米粒(amphotericin B-loaded nanoparticles,AmB-NPs)。XTT减低法评价经超声与AmB-NPs联合作用后对成熟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态学改变,并检测生物膜分泌蛋白酶和磷脂酶活力。结果与对照组及游离AmB药物相比,超声联合AmB-NPs能明显降低生物膜活性(P<0.01);生物膜厚度变薄,结构疏松,蛋白酶和磷脂酶活力明显下降。结论低频超声联合AmB-NPs对白念珠菌生物膜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白念珠菌生物膜 两性霉素B 纳米粒 协同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影响的体模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大钊 邹建中 +3 位作者 杨素英 文静 曾涛 王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靶区内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块含血管的仿组织体模分为A组(血管位置)和B组(血管角度),A组按血管中心与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顶面)距离d分为A_1(d=0)、A_2(d=10mm)、A_3(d=20mm)亚组,B... 目的探讨靶区内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块含血管的仿组织体模分为A组(血管位置)和B组(血管角度),A组按血管中心与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顶面)距离d分为A_1(d=0)、A_2(d=10mm)、A_3(d=20mm)亚组,B组按血管长轴与声轴之间夹角角度α分为B_1(0~5°)、B_2(60°~65°)、B_3(90°~95°)、B_4(115°~120°)亚组。另设A_4、B_5亚组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血管内径、管壁厚度,观察辐照后损伤形态,计算能效因子(EEF)。结果 A、B各亚组间血管内径、管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损伤形态:A_1、B_1亚组靶区完全消融,无残留;余各亚组血管深侧靶区有残留。A组中A_4亚组、A_1亚组、A_2亚组(由小到大排列)EE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_1与A_3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B_5亚组、B_2亚组、B3亚组(由小到大排列)EE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_2亚组与B_4亚组、B_5亚组与B_1亚组的E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中心距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10mm、靶区内血管与声轴角度90°~95°对靶区消融影响最大,效率最低,消融时应注意调整以提高消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血管 体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纳米粒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体外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正樾 冯潇铃 +2 位作者 廖洪建 张志飞 杜永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1-967,共7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靶向三阴性乳腺癌(TNBC)纳米粒(NP)AS1411/PFH-NP,评估其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TNBC的价值。方法以双乳化法将十四氟己烷(PFH)装载于PLGA@PEG,以AS1411核酸适配体与PFH-NP连接,制备AS1411/PFH-NP,观察其物理特性... 目的制备特异性靶向三阴性乳腺癌(TNBC)纳米粒(NP)AS1411/PFH-NP,评估其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TNBC的价值。方法以双乳化法将十四氟己烷(PFH)装载于PLGA@PEG,以AS1411核酸适配体与PFH-NP连接,制备AS1411/PFH-NP,观察其物理特性、靶向能力及体外超声显像能力,评价HIFU联合AS1411/PFH-NP消融离体牛肝组织及杀伤MB-231 TNBC细胞的价值。结果成功制备AS1411/PFH-NP,其形态较佳,对MB-231 TNBC细胞具有良好靶向能力。AS1411/PFH-NP组CEUS图像灰度值大于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NP组(t=17.24、5.60,P均<0.05)。经HIFU+AS1411/PFH-NP消融后,牛肝组织凝固性坏死体积大于经HIFU+PBS(t=7.99,P<0.01)及HIFU+NP消融后(t=4.33,P<0.05);且HIFU+AS1411/PFH-NP消融能效因子显著低于HIFU+PBS(t=5.41,P<0.01)及HIFU+NP消融(t=4.82,P<0.01)。HIFU+AS1411/PFH-NP组MB-231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特异性靶向TNBC AS1411/PFH-NP可提高HIFU体外消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肿瘤 纳米微粒 液态氟碳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IFU辐照晶状体致凝固性坏死与空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刘珊 伍烽 +3 位作者 周文英 耿聪 陈飞 邹建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研究相同剂量,不同辐照参数的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uls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PHIFU)辐照牛眼晶状体所致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过程及其与空化效应的关系,探讨何种方式辐照效果最佳。方法:用不同声功率和占空比的PHIFU(... 目的:研究相同剂量,不同辐照参数的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uls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PHIFU)辐照牛眼晶状体所致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过程及其与空化效应的关系,探讨何种方式辐照效果最佳。方法:用不同声功率和占空比的PHIFU(A组对照组:60 W-100%,B组:120 W-50%,C组:240 W-25%,D组:500 W-12%)辐照牛眼晶状体,辐照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系统实时拍摄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系统记录焦域处发出的声散射信息,分析辐照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各参数辐照效果。结果:各组均发生凝固性坏死,C、D 2组相应RMS幅值在辐照开始时就增高,其凝固性坏死出现平均时间分别为(2.63±0.71)s、(2.45±0.68)s。其中D组凝固性坏死出现所需时间最短,坏死体积最大,能效因子(energy efficiency factor,EEF)值最小,空化发生剧烈。结论:总剂量相同的PHIFU辐照下,声功率500 W,占空比12%的辐照效果最好。空化效应的发生要早于凝固性坏死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占空比 空化效应 凝固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换能器电阻抗谱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17
作者 肖建 黄文军 +3 位作者 刘雅璐 罗曼 王杰 宋丹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换能器作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电阻抗谱是确定FUAS系统工作参数的重要参考依据,故对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脉冲响应时域测量方法,将探测脉冲信号与HIFU换能器的工作时序...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换能器作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电阻抗谱是确定FUAS系统工作参数的重要参考依据,故对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脉冲响应时域测量方法,将探测脉冲信号与HIFU换能器的工作时序相融合,并基于LabVIEW平台构建了一套HIFU换能器电阻抗谱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HIFU换能器电阻抗幅值与相位的高重复性及准确性的实时测量。通过对长时工作在大功率、高占空比条件下HIFU换能器电阻抗谱的实时在线监测,表明该监测系统可准确反应HIFU换能器的特征频率漂移、阻抗幅值和相位的非线性变化。这为HIFU换能器电阻抗谱实时在线监测及驱动参数优化调节提供了技术方案,对HIFU换能器的设计优化和能量损耗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换能器 电阻抗谱 脉冲响应 实时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结合优化算法在传感器参数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18
作者 查军武 周宇峰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9期83-86,98,共5页
传感器的结构参数优化存在变量多、分析公式复杂和优化难度大等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发现不同结构参数对其性能有巨大影响。因此,参数设计的合理优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深度学习可根据已有的数据集构建预测模型... 传感器的结构参数优化存在变量多、分析公式复杂和优化难度大等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发现不同结构参数对其性能有巨大影响。因此,参数设计的合理优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深度学习可根据已有的数据集构建预测模型,同时利用相关优化算法寻求多个目标问题的最优解集,从而通过寻找到的结构参数数值进行优化设计,进而获得较好的性能,可为传感器的参数优化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优化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朱丽 陈文直 +4 位作者 陈锦云 温海燕 邓勇斌 张蓉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权:消融前高、等、低信号分别占1.2%、91.3%和7.5%;消融后依次占83.8%、16.2%、0;消融后高信号肌瘤消融率100%(67/67),等信号肌瘤消融率46.2%(6/13),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信号变化(均变成高信号)66个肌瘤,消融率100%(66/66),信号不变14个肌瘤,消融率50%(7/14),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T1加权高信号区域体积与消融体积直线相关(r=0.93,P<0.05)。T2加权信号变化与消融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早期MRI的T1加权高信号,可成为判断肌瘤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消融 磁共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熊洁 陈锦云 +2 位作者 王熙 胡亮 陈文直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包块型CSP的患者19例。19例患者均行1次HIFU治疗,术后行清宫术或门诊随访。以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包块型CSP的患者19例。19例患者均行1次HIFU治疗,术后行清宫术或门诊随访。以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包块血流灌注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β-HCG变化、清宫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HIFU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提示妊娠包块内血流灌注明显减少。17例患者于HIFU术后1~4天行清宫术,10例患者一次清宫术完全清除妊娠物,术中出血10~100ml[平均(36.36±34.71)ml],6例行第二次清宫术,术中出血40~400ml[平均(120.0±156.68)ml],1例HIFU+清宫术失败,转行介入栓塞术+清宫术;2例患者HIFU术后给予观察处理,1例术后4月妊娠物完全消失,1例患者行宫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1月后月经来潮,血β-HCG阴性,其中1例患者术后3月诊断宫内妊娠。结论:HIFU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包块型CSP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新型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U 切口妊娠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妊娠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