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二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南川 朱渝 +2 位作者 唐永刚 邱孝明 刘大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8个有代表性单病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历史对照法选取单病种1 785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Clinical Pathway组,CP组)和同期1 548例非临床路径管理组(Non-Clinical Pathway组,NCP组),对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患...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8个有代表性单病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历史对照法选取单病种1 785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Clinical Pathway组,CP组)和同期1 548例非临床路径管理组(Non-Clinical Pathway组,NCP组),对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比较。结果 CP组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比NCP组低(P<0.05),患者满意度CP组明显高于NCP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降低单病种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单病种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入路直接前方减压治疗Denis B型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修洋 徐希彦 +1 位作者 丁雪勇 文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采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行椎管内直接前方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8例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接受该手术,涉及节段L1~3... 目的:采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行椎管内直接前方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8例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接受该手术,涉及节段L1~3。先采用后方短节段经皮固定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再从髂肋肌外侧旁,经髂肋肌与腰方肌间隙,通过椎间孔到达伤椎后方的上终板附近,直接推顶复位及取除椎管前方占位的骨块直接减压。术后随访18个月,从影像学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采用该术式完成全部纳入患者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27.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8±42.0)mL。影像指标中,伤椎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4.0°±6.2°恢复至术后18个月的9.7°±2.7°;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由(43.3±9.4)%恢复至(66.3±7.5)%;椎管矢状径占位比值由(54.7±8.3)%恢复至(10.9±4.2)%。疗效评估指标中,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的(6.1±1.2)分降至(1.4±1.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由86.1±4.2降至27.3±12.3,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评级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腰椎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进行椎管前方直接减压,治疗Denis B型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这种新的微创减压入路能进行有效的椎管内前方直接减压,与经皮螺钉固定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肋肌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神经减压 微创手术 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唐杨 王梁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肥大及早期肾脏损害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检测13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24 h动态血压、心脏重量指数(LVMI)、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U)及其他血脂等血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肥大及早期肾脏损害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检测13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24 h动态血压、心脏重量指数(LVMI)、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U)及其他血脂等血生化指标。按照患者的AASI分为两组:AASI低水平组(AASI≤0.51)76例,AASI高水平组(AASI〉0.51)61例。比较两组各参数指标的差别;并对各参数指标与AASI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AASI低水平组相比,AASI高水平组尿微量白蛋白量增高(P=0.007)。线性回归结果显示,AASI增加可升高与尿微量白蛋白(β=0.761,P=0.001)及心脏质量指数(β=0.466,P=0.004)。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AASI升高可增加左心室肥大(OR=1.96,95%CI=1.67~3.98,P=0.003)及早期肾脏功能损害(OR=2.28,95%CI=1.76~4.44,P=0.008)的患病风险。结论:AASI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及早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高血压病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 左心室肥大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肩胛下肌劳损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凡 杜全印 麻肇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64-65,共2页
提高对肩胛下肌劳损的认识、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可有效预防由肩胛下肌劳损所致的肩关节不稳。
关键词 肩胛下肌 劳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梁谦 唐杨 +1 位作者 李修洋 刘大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62-764,共3页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探讨细胞因子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其中62例处于缓解期,74例为活动期,5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探讨细胞因子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其中62例处于缓解期,74例为活动期,5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r(IFN-r)的变化情况,并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DSA28评分及C反应蛋白相关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缓解期IL-1β、IFN-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活动期IL-1β、IFN-r与对照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缓解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IL-8、IL-10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CRP、DSA评分与IL-6、IL-8及IL-10均呈正相关,6IL-1β、IFN-r与CRP、DSA评分无相关性。结论: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DS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作用研究
6
作者 廖启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9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探讨PFN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DHS治疗的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PFN进行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PFN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DHS治疗的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PFN进行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中≥60岁与<60岁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FN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加椎间支撑骨治疗早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梁谦 蔡南川 +2 位作者 刘大军 廖启云 李修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4085-4087,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骨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早期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E级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采取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加椎间支撑骨治疗,手术情况良好,增加E级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胸椎 腰椎 骨折 椎间支撑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松解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功能康复58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梁谦 李修洋 +1 位作者 蔡南川 唐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中药热疗、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方法:将11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局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低频脉冲等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热疗、关节粘连手法松解... 目的:探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中药热疗、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方法:将11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局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低频脉冲等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热疗、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治疗。观察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膝关节评分为(71.34±17.32)、关节活动度评分为(111.34±23.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7.34±17.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45±16.42,100.34±12.43,70.42±16.32)。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活动度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结论:下肢骨折术后采用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措施,可显著改善和提升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粘连 手法松解术 下肢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呵护“第二心脏”,从选鞋开始
9
作者 李修洋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2年第2期77-77,共1页
常言道,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脚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是人的“第二心脏”,汇集了很多穴位和经络,人的五脏六腑都能在脚上找到反射区。而鞋子作为保护脚的主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有些人一天下来,即便没有干什么事... 常言道,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脚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是人的“第二心脏”,汇集了很多穴位和经络,人的五脏六腑都能在脚上找到反射区。而鞋子作为保护脚的主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有些人一天下来,即便没有干什么事也经常会觉得疲惫不堪,甚至会焦虑不安、食欲下降,这就很可能与穿错鞋有关。那么选一双什么样的鞋才最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心脏 五脏六腑 焦虑不安 食欲下降 身体健康 反射区 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杰 李修洋 +1 位作者 王梁谦 曹国永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7-1118,112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 hip,TO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TOH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3例TOH患者的... 目的分析、总结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 hip,TO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TOH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3例TO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髋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TOH临床特点为主要表现为患髋关节周围疼痛及因疼痛引起的跛行步态,负重时疼痛加重,关节内收、外展及旋转活动轻度受限,MRI及X光片检查提示异常,3例患者均经MRI检查,1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TOH。结论熟练掌握TO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有助于TOH的早期诊断,可明显减少其误诊、误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颈椎保养
11
作者 李修洋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0年第9期59-59,共1页
颈椎病,现在已成为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共患的一种疾病。调查显示,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而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接近100%,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有颈椎病。
关键词 颈椎病 保养 中老年人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跷二郎腿6祸害
12
作者 李修洋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6期70-70,共1页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现在不管是在办公场所、休闲娱乐场所,还是在自己家里,跷二郎腿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诚然,跷着二郎腿可能是比正襟危坐要来得舒服,但长时间跷着二郎腿健康隐患却很多。
关键词 二郎腿 办公场所 娱乐场所 健康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腿,是一辈子的事
13
作者 李修洋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0年第10期59-59,共1页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研究表明,从20岁开始,如果不积极运动,人体骨骼中有“钢筋”之称的钙就会逐渐流失,人的骨关节,特别是双腿就会出问题,比如容易摔倒、骨折。
关键词 养腿 人体骨骼 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安彬 莫开胜 廖启云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研究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3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69±5.32)岁,均采用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 目的研究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3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69±5.32)岁,均采用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9.76±3.65)月,记录术后VAS评分、后凸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采用ASIA分级评价脊髓损伤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37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8.87±22.82) min,出血量(287.76±48.87) ml,住院(13.31±3.76) d;术后7 d、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SI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无神经损伤加重、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椎旁肌入路置钉联合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手术的创伤小,减压、内固定效果优良,是可靠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入路置钉 后正中椎板剥离减压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SRC-3、PGC-1α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梁谦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4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匹配选择64例骨质疏松症且未合并骨折者作为对照A组及64例健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4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匹配选择64例骨质疏松症且未合并骨折者作为对照A组及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腰椎骨密度,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D值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BMD值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RC-3、PGC-1α水平分别为(0.186±0.056)ng/m L、(1.84±0.53)ng/m L,均低于对照A组[(0.347±0.068)ng/m L、(2.95±0.47)ng/m L]和对照B组[(0.713±0.072)ng/m L、(4.88±0.71)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SRC-3和PGC-1α水平均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CF患者的BMD值与血清SRC-3和PGC-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7,0.526,P<0.05)。结论:OVCF患者的血清SRC-3和PGC-1α水平较低,且BMD与其密切相关,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了OVCF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α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南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98-2700,共3页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3(MAPLC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62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2例骨样骨瘤术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Beclin1、...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3(MAPLC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62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2例骨样骨瘤术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Beclin1、MAPLC3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Beclin1、MAPLC3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eclin1、MAPLC3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TNM分期、分级及Ki67指数相关。观察组Beclin1和MAPLC3、MAPLC3和PTEN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Beclin1、MAPLC3和PTEN均低表达,且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Beclin1、MAPLC3和PTEN的表达对判断骨肉瘤患者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3(MAPLC3) 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梁谦 申文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0例,观察组35例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疗效... 目的:分析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0例,观察组35例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疗效、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58.5±6.3)min、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89.9±7.3)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的手术用时(86.6±7.5)min、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87.7±7.4)、并发症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的关节外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能缩短手术用时,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 关节外骨折 微创 钢板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关节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文瀚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目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保留与不保留关节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1例行以保留关节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 目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保留与不保留关节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1例行以保留关节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行以不保留关节囊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下床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发现,手术时间、皮肤切口长度、下床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对比,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保留关节囊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近期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被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保留关节囊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19
作者 刘安彬 卢卫忠 +1 位作者 张静 胡志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51-52,共2页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自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两院共收治75岁以上(年龄75~101岁, 平均82.2±7.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96例。其中有全身性伴发疾病患者89例,包括糖尿病26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38例、心律失...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自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两院共收治75岁以上(年龄75~101岁, 平均82.2±7.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96例。其中有全身性伴发疾病患者89例,包括糖尿病26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38例、心律失常19例,脑血管疾病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贫血23例,多数患者伴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96例患者均行髋部手术治疗,包括人工关节置换59例、骨折内固定手术37例。随访1~5年,平均16.0±8.0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优良率93.7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6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只要认真处理伴发疾病和合并症,一般均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理性骨折
20
作者 刘安彬 卢卫中 麻肇东 《中原医刊》 2006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估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理性骨折和即将发生的病理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干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肱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病理性骨折10例,潜在病理性骨折2例;顺行穿钉法9例,逆行穿钉法3例,2例患者用骨水泥加强,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评估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理性骨折和即将发生的病理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干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肱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病理性骨折10例,潜在病理性骨折2例;顺行穿钉法9例,逆行穿钉法3例,2例患者用骨水泥加强,所有患者均进行辅助治疗(放疗或化疗)。结果4例出现并发症,2例为逆形穿钉时术中发生骨折,1例为术后锁钉处骨折,1例患者出现远端锁钉困难。另有2例局部病变进展恶化。75%的患者使用带锁髓内钉使肱骨获得稳定。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转移性肿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逆行穿钉法增加术中并发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髓内 骨折 病理性 肱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