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压参数。结果 24小时动态脉压(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参数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脉压与性别无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 AP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 AP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及24 h APP参数。结果 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分别为(74.85±11.11)、(71.88±10.52)、(68.80±9.06)mm Hg。24 h DBP老年1组高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24 h APP分别为(58.44±10.43)、(64.62±12.07)、(66.73±11.45)mm Hg。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和24 h APP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 APP随着增龄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和24 h APP与性别无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压参数。结果 24小时动态脉压(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参数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脉压与性别无关。
文摘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 AP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及24 h APP参数。结果 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分别为(74.85±11.11)、(71.88±10.52)、(68.80±9.06)mm Hg。24 h DBP老年1组高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24 h APP分别为(58.44±10.43)、(64.62±12.07)、(66.73±11.45)mm Hg。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和24 h APP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 APP随着增龄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和24 h APP与性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