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新献 周婧 +5 位作者 姚武位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余朝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37-28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B组低于A...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B组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A组高于B组(P〈0.01)。24hAPPA组低于B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特征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鑫 徐新献 +5 位作者 周婧 姚武位 田绿 窦娟 潘怡 余朝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分为2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2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分为2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2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高龄老年高血压组低于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和(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老年高血压组高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1)。24hAPP老年高血压组低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82.80%和90.63%。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1 位作者 周婧 谭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3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将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2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及2个月后进行Fugl-...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将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2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及2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无论从运动功能还是从日常生活能力上,治疗效果非抑郁组明显好于抑郁组。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康复训练 老年人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新献 周婧 +4 位作者 姚武位 田绿 李鑫 窦娟 潘怡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251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50)、老年2组(70~79岁,n=88)和老年3组(≥80岁,n=113),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251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50)、老年2组(70~79岁,n=88)和老年3组(≥80岁,n=113),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老年3组高于老年1组(P〈0.01),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1),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1和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表明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婧 姚武位 徐新献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3期3595-359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特征及其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特征及其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大于79~92岁。分析两组患者BUN、Scr、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高龄老年高血压组Scr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Scr和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肾疾病/病因学 血尿素氮 肌酸酐/血液 胱抑素C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窦娟 徐新献 +4 位作者 何灵妍 姚武位 周婧 田绿 潘怡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3期3610-3612,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压参数。结果 24小时动态脉压(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参数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脉压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老年人 血压测定 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及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武位 李鑫 徐新献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090-3091,3094,共3页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70岁)77例、老年2组(70~<80岁)109例和老年3组(≥80岁)160...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70岁)77例、老年2组(70~<80岁)109例和老年3组(≥80岁)16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 ABPM)参数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老年3组和老年2组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均低于老年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老年3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显著高于老年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患者的24h ABPM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及24 h动态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绿 李鑫 徐新献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 AP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 AP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及24 h APP参数。结果 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分别为(74.85±11.11)、(71.88±10.52)、(68.80±9.06)mm Hg。24 h DBP老年1组高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24 h APP分别为(58.44±10.43)、(64.62±12.07)、(66.73±11.45)mm Hg。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和24 h APP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 APP随着增龄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和24 h APP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性别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婧 姚武位 徐新献 《系统医学》 2017年第9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46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CysC、BUN、SCr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Cys C分别为(0.90±0.04)mg/L和(1.22±0.08)mg/L。A组和B组SCr分别为(74.98±2.81)μmol/L和(87.03±5.88)μmol/L。A组和B组BUN分别为(6.53±0.32)mmol/L和(6.56±0.31)mmol/L。B组的Cys C高于A组(P<0.001);B组的SCr高于A组(P<0.05)。BUN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 C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老年高血压患者CysC和SCr随着增龄而增高,而BUN水平随着增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胱抑素C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9大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年第8期26-27,共2页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只是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那么...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只是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那么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一一道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常见病多发病 降压药物 人类健康 舒张压 收缩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事件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朝萍 徐新献 +3 位作者 谢瑜 张燕 朱承玲 刘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存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情况,则潜在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就老... 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存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情况,则潜在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就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事件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安全防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压昼夜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朝萍 徐新献 +4 位作者 谢瑜 张燕 朱承玲 梁晓琴 刘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132-133,共2页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真实客观反映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还可指导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及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中已得到广...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真实客观反映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还可指导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及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们对251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其血压昼夜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胃溃疡:一个中心,两套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4期19-19,共1页
胃溃疡如不及时诊治,可产生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某种“灵丹妙药”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 胃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梗阻 危害健康 促进愈合 灵丹妙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影响吗
14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5年第7期20-21,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塞等)是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并且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众多。人们已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气温(气候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塞等)是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并且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众多。人们已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气温(气候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人们还认识不足。影响有3点众多研究发现,气温(气候变化)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点:1.短期波动影响大有研究表明,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为,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临界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变化 短期波动 脑梗 高脂饮食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血管痉挛 适应气候 高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 能抗超级细菌的“老将”
15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3年第10期42-43,共2页
1956年,研究人员由印度尼西亚土壤中得到的东方链霉素菌中分离获得一种物质,它后来由美国Lilly公司开发成产品.同年获得FDA(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应用已逾半世纪。
关键词 超级细菌 万古霉素 Lilly公司 印度尼西亚 研究人员 批准上市 监督管理 链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含铝元素的药物对身体有害吗
16
作者 徐新献 《求医问药》 2011年第10期34-35,共2页
编辑同志: 三个月前,我被查出患有胃溃疡,医生建议我服用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但我听说.铝元素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关键词 铝元素 服用 身体 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 神经系统 胃溃疡 硫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的胃药可放心服用吗
17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7期34-34,共1页
我患有多年的老胃病,常吃胃药。但是,我听人家说金属铝对神经系统等有损害,但不少胃药中却添加了铝元素,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我想请问专家,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这些胃药可以放心服用吗?山东
关键词 铝元素 胃药 服用 神经系统 铝碳酸镁 人体健康 老胃病 硫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痛逐年加重,为什么
18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1期34-34,共1页
我68岁,多年胃病患者。1957年开始出现烧心、反酸,后出现胃痛,并有十二指肠球后溃疡、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史,服药效果不佳,胃病逐年加重,睡着时更甚,有如刀割,服止酸药可缓解症状。请问我胃痛病因是什么... 我68岁,多年胃病患者。1957年开始出现烧心、反酸,后出现胃痛,并有十二指肠球后溃疡、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史,服药效果不佳,胃病逐年加重,睡着时更甚,有如刀割,服止酸药可缓解症状。请问我胃痛病因是什么?应如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重度萎缩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胃病患者 服药效果 胃窦炎 止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和哮喘稍不注意就混淆
19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年第3期22-23,共2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将心衰分为...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将心衰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属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衰 哮喘 慢性心脏疾病 慢性心衰 临床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心室充盈 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 早用胰岛素,禁用口服药
20
作者 徐新献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4年第7期22-23,共2页
糖尿病,通常分为2种——1型和2型,不过这只是通常情况下,因为事实上,糖尿病还有第三种——孕产妇特有的妊娠糖尿病,还有第四种——肝源性糖尿病。为什么肝病会引起糖尿病呢?因为肝脏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对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起... 糖尿病,通常分为2种——1型和2型,不过这只是通常情况下,因为事实上,糖尿病还有第三种——孕产妇特有的妊娠糖尿病,还有第四种——肝源性糖尿病。为什么肝病会引起糖尿病呢?因为肝脏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对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肝源性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上以餐后高血糖和糖耐量减退为特征。据报道,慢性肝病患者约50%~80%存在糖耐量减低,20%~30%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胰岛素 口服药 继发性糖尿病 慢性肝病患者 禁用 妊娠糖尿病 糖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