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綦江区2020年气候分析
1
作者 伍欣 陈旭良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1年第4期294-299,共6页
本文对重庆市綦江区国家基本站2020年度(2019年12月31日20时至2020年12月31日20时)气温、降水、日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气候多年均值(2011~2019年)资料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四季气候特点,结果表明2020年全区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偏多,... 本文对重庆市綦江区国家基本站2020年度(2019年12月31日20时至2020年12月31日20时)气温、降水、日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气候多年均值(2011~2019年)资料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四季气候特点,结果表明2020年全区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正常,出现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天气;四季的主要气候要素与多年同期对比增减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析 气温 降雨 日照 暴雨 连阴雨 强降温 高温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綦江区乡村旅游与气候分析
2
作者 田茂举 旷兰 +2 位作者 海川 米洪洁 彭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220-223,227,共5页
通过对綦江地区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夏季,綦江属于重庆典型高温区;冬季极端低温多出现在横山、丁山、石壕等高海拔地区;气温令人比较舒适的季节为春季和秋... 通过对綦江地区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夏季,綦江属于重庆典型高温区;冬季极端低温多出现在横山、丁山、石壕等高海拔地区;气温令人比较舒适的季节为春季和秋季;相对湿度整年都令人适宜;日照时数在6—9月相对较多;多年年平均风速均小于2.7 m/s,属于比较舒适的人体风速体感;人体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性较明显;每年3—5、9—11月为人体舒适月份,6—8月、12月—次年2月为人体相对不舒适月份;舒适度指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倒“V”型;舒适日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的“M”型;舒适日数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春秋季较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其中,春、秋季节的舒适日数占全年的6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气候资源 重庆市綦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地形因子的重庆市短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李强 庞玥 刘祥 陶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讨短时强降水频次和强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基于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利用重庆地区加密观测的2017~2021年5~9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重庆市不同地形下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年... 为探讨短时强降水频次和强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基于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利用重庆地区加密观测的2017~2021年5~9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重庆市不同地形下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年均频次高值区和≥60 mm/h的站点主要位于渝西北的华蓥山、渝东北的大巴山、渝东南的武陵山附近。对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的站均频次,月间变化呈显著单峰型,且7月发生频次最多;日内变化呈双峰型,主波峰以03:00~05:00时发生频次最多、次波峰以16:00~19:00时发生频次较多。偏北、偏西较其他坡向的频次略微偏多;平坡、缓坡较其他坡度的频次多;海拔500~1000 m、>1500 m较其他海拔的频次多;起伏度≤30 m、30~200 m较其他起伏度频次多;当坡度≤15°、海拔≤1000 m、起伏度≤200 m时,出现了降水强度≥100 mm/h的站点,说明适当的山地地形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强度的增加。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短时强降水临近预警、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观测 重庆市 山地地形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21年重庆市暴雨监测数据的CMPAS产品精度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4 位作者 翟丹华 李奇临 刘俸霞 海川 葛的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针对2021年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市35个国家气象站及1822个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为基准,评价了国家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刻、地形、降水等级,0.01°空... 针对2021年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市35个国家气象站及1822个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为基准,评价了国家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刻、地形、降水等级,0.01°空间分辨率的NRT、RT降水融合产品的精度均优于0.05°分辨率的FAST、FRT降水产品,T等级评分在前4个降水等级呈下降趋势,当降水等级≥20 mm/h时略有回升;FAST、FRT产品的相关系数C和偏差B的空间分布较一致,NRT、RT产品的分布较一致,但分布范围的形态和细节上略有区别,其中,FAST、FRT、NRT、RT产品的C_(COR)≥0.90的站点百分比分别为73.94%、78.36%、93.54%、93%,C_(COR)≥0.95的站点分别为34.73%、38.88%、77.98%、75.66%;|B_(COR)|≤0.1的站点百分比分别为60.04%、60.69%、78.19%、77.87%;FAST、FRT、NRT、RT产品与AWS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范围和量级分布较吻合,但范围形态和细节处理上以NRT、RT产品最为接近,4种产品均以偏小为主;坡向上各产品精度变化并不明显,各产品在坡度、海拔、起伏度较大的情况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融合产品 区域性暴雨 精度评价 最近邻点插值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晚熟柑橘冻害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余学 佘静平 石姣姣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2期108-111,147,共5页
近年来重庆市晚熟柑橘冻害的发生不仅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同时与立地条件有较大相关。针对此情况,基于冻害个例,应用信息扩散理论,建立了冻害临界温度、低温持续时间和坡度三要素构成的晚熟柑橘冻害指标。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 近年来重庆市晚熟柑橘冻害的发生不仅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同时与立地条件有较大相关。针对此情况,基于冻害个例,应用信息扩散理论,建立了冻害临界温度、低温持续时间和坡度三要素构成的晚熟柑橘冻害指标。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指标对冻害程度的评价等级与实际情形较为吻合,相较于目前采用较多的以最低温度判断冻害等级更符合重庆实际情况。该指标可应用于重庆市晚熟柑橘在越冬期的冻害监测和评估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冻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綦江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2 位作者 谭建国 海川 彭馨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2期24-30,共7页
利用綦江近年的观测资料、Micaps、地闪资料,分析綦江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发生前的物理量(K指数、SI指数、CAPE指数等)预报(预警)指标。结果表明,綦江各街镇每年均有不同频次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多年累计频次呈西北向东南逐... 利用綦江近年的观测资料、Micaps、地闪资料,分析綦江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发生前的物理量(K指数、SI指数、CAPE指数等)预报(预警)指标。结果表明,綦江各街镇每年均有不同频次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多年累计频次呈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的趋势,与綦江西南高、东北低的地貌特点较为一致。短时强降水都发生在春、夏、秋季,且多发生在14时-次日08时之间。綦江短时强降水主要有深厚湿层型、上干下湿型两种,且发生前往往会有K指数大值区、SI指数负值大值区、θse大值区、低层涡度大值区以及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大值区,只要SI指数呈负值、K指数>30、经过修正后的CAPE值>700这三项中有两项满足时,且中低层垂直风切变较小时,对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当SI指数的负值绝对值越大、K指数越大、CAPE值越大,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 短时强降水 K指数 SI指数 CAPE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合川区大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红梅 粟明品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190-191,193,共3页
近年来,大暴雨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城市内涝,出现交通、水电、网络等设施的中断,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分析了引发城市内涝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因素、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等,并提出了针... 近年来,大暴雨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城市内涝,出现交通、水电、网络等设施的中断,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分析了引发城市内涝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因素、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气象服务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特征 城市内涝 灾害防御措施 重庆市 合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曾浪琅 赵久丽 +2 位作者 佘静平 王珍珍 黄思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10-12,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重庆市綦江区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发生率也更高,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綦江区气候变化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重庆市綦江区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发生率也更高,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綦江区气候变化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梳理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 病虫害 影响 綦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盛雷电活动特征研究
9
作者 杨浩 石美芬 +1 位作者 周念珠 夏航 《建筑电气》 2024年第10期56-60,共5页
利用重庆万盛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2年人工观测的雷暴资料和重庆市闪电监测网2008~2020年系统监测的万盛闪电定位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方程、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雷暴日和雷电日进行统计和差... 利用重庆万盛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2年人工观测的雷暴资料和重庆市闪电监测网2008~2020年系统监测的万盛闪电定位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方程、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雷暴日和雷电日进行统计和差异性分析,得到万盛的雷电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活动特征 雷暴日 线性回归趋势方程 气候倾向率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评价模型 时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一起冬季雷击事故防护措施研究
10
作者 杨浩 石美芬 +1 位作者 周念珠 夏航 《海峡科学》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以2023年12月31日重庆一起冬季雷击事故为例,根据事故现场勘查情况,结合气象条件分析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及闪电定位资料,确定雷击事故发生时受灾企业正处于强对流天气活动中心区域。通过还原雷击过程,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该企业未安装... 以2023年12月31日重庆一起冬季雷击事故为例,根据事故现场勘查情况,结合气象条件分析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及闪电定位资料,确定雷击事故发生时受灾企业正处于强对流天气活动中心区域。通过还原雷击过程,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该企业未安装浪涌保护器、未做等电位连接、无雷击电磁脉冲屏蔽措施,导致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后,产生的闪电电涌沿线路侵入室内且不能及时泄放,从而造成电脑、网络交换机、地磅采集器等设备的电子器件被过电压冲击而损坏。根据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预防和减少雷击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事故 原因分析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县大风特征及对设施大棚影响区划分析
11
作者 刘俸霞 臧慧锋 +3 位作者 魏海茹 旷兰 廖伟雄 刘可欣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年第3期40-42,共3页
基于夏县国家站1994—2023年,以及8个区域站2015—2023年的大风资料,采用线性回归、IDW等方法分析了大风的年、季、月特征及其对设施大棚影响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1994—2023年夏县大风日数共98d,总体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d... 基于夏县国家站1994—2023年,以及8个区域站2015—2023年的大风资料,采用线性回归、IDW等方法分析了大风的年、季、月特征及其对设施大棚影响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1994—2023年夏县大风日数共98d,总体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d/10a,1990s-—2010s减少幅度为1.1d/10a。2)大风天气过程多出现在春季,占大风总日数的64.3%,秋季最少,仅占10.2%。3)大风日数月变化呈双峰型:1—3月增加,4—8月回落,9—11月又上升,12月再减少。3月大风频率最高,占全年的29.6%,1月近30a未出现过大风。4)设施大棚风灾风险呈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主要是因为气流越过中条山脉在其陡峭的西坡倾泻而下产生了强烈的下击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日数 特征分析 风险区划 设施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6年重庆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6
12
作者 方德贤 董新宁 +4 位作者 邓承之 吴钲 海川 高松 黄安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7-340,共14页
利用2008~2016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0.1°分辨率的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小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呈西低东高分布,大值中心位于重庆东北... 利用2008~2016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0.1°分辨率的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小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呈西低东高分布,大值中心位于重庆东北和东南部,且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特别是夏季,西部降水明显增强,总降水呈两高(西部、东部)一低(中部)的分布;降水频次、降水强度与地形的相关性较高,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区(海拔高度>1000 m)降水频次多大于盆地和丘陵区(海拔高度<1000 m),降水强度与之相反,且小时强降水多发生在迎风坡前侧的过渡区域,说明高海拔区域易出现降水,但降水强度不强,而地形抬升则是触发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导致山前降水明显大于山峰。(2)重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量、降水强度和小时强降水频次均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6~7月,降水频次呈双峰型分布,一个峰值出现在5~6月,另一个峰值出现在10月,7~8月为低频期,与副高控制下的连晴高温天气有关。(3)重庆地区降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降水以夜雨为主,且降水峰值出现时间表现为向东延迟的特征,重庆西部日峰值出现在凌晨02:00(北京时,下同),中部出现在清晨05:00,东北部出现在早上08:00。从不同季节来看,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清晨,而夏季受午后局地对流性天气的影响,在下午17:00左右存在一个次峰值。(4)强降水的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空间上存在三个大值中心,受西南涡及地形的相互作用,夏季在缙云山以西的盆地区域,小时强降水频次明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降水 短时强降水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k模型在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肖蕾 陈茜茜 海川 葛的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78,共5页
结合蒲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洪水特性,利用Tank模型模拟了该流域2019~2020年10次暴雨洪水过程,构建了适用于该流域的概念性暴雨致洪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箱模型能直观地模拟出石角水文站不同... 结合蒲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洪水特性,利用Tank模型模拟了该流域2019~2020年10次暴雨洪水过程,构建了适用于该流域的概念性暴雨致洪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箱模型能直观地模拟出石角水文站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基础水位条件下的水位变化过程曲线,能减少面雨量阈值的不确定性,预报精度为乙等;根据模拟结果逐级发布气象风险预警,技巧评分和命中率为100%;平均预警发布时间提前3 h以上,可代入预测降水进一步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k模型 中小河流洪水 气象风险预警 洪水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辨率的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的对比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奇临 旷兰 +2 位作者 魏麟骁 朱浩楠 王娜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比检验1 km与5 km分辨率的国家级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高温月份的数据质量,为两种产品在业务上的合理应用和高温天气过程中数据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km与5 km气温产品数值均以偏小为主,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 通过对比检验1 km与5 km分辨率的国家级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高温月份的数据质量,为两种产品在业务上的合理应用和高温天气过程中数据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km与5 km气温产品数值均以偏小为主,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3℃、1.1℃。站点观测气温偏高时,两种产品的平均值误差均增大,1 km产品在各高温区间的平均误差始终小于5 km产品;随海拔的升高,两种产品的准确率均降低,且均在气温观测值为[20,25]℃区间内准确率最高;在不同海拔高度区间,1 km产品准确率均比5 km的产品准确率要高,5 km产品准确率呈现夜间高于白天的特征。两种实况产品受高温天气及高海拔影响较大,未来可以结合重庆本地复杂的地形特征,选择最优的数据融合方案做本地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质量检验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高分辨率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在重庆复杂地形下的精度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2 位作者 李强 李奇临 刘俸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1,共11页
利用2020-2021年两套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FAST和FRT产品、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各站点地形因子对两套产品进行相关性和误差检验,为复杂地形下的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FAST、... 利用2020-2021年两套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FAST和FRT产品、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各站点地形因子对两套产品进行相关性和误差检验,为复杂地形下的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FAST、FRT产品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较好,呈正相关,误差较小,产品整体比观测值偏低,两者略有差别。(2)在月、季时间尺度上,春季的精度最好,汛期5-9月的误差和离散程度最大。(3)随着降水等级增大,产品的误差、相关性以及TS等级评分的分布越离散,误差绝对值逐渐增大,TS等级评分逐渐降低,相关性则先降低后增大,其中降水等级0.1~1.9mm、≥20mm的相关性较好。(4)在地形因子上,产品精度略有差别,其中斜坡上产品的精度最优,其余依次为平坡、陡坡以上和缓坡;起伏度大于70m产品的精度最优;随着海拔增加,产品精度先降低,当海拔大于700m时,产品精度提升;坡向为西南、东的产品精度更优,其中西南坡向最优。FAST和FRT降水产品在重庆地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自动站点稀少地区的降水数据提供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数据 CMPAS 精度评价 地形因子 最近邻点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水文模拟建立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的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亚萍 刘德 +2 位作者 廖峻 周奇 田茂举 《暴雨灾害》 2012年第4期351-35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水文模拟建立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临界累积面雨量指标(简称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的方法,由水位-流量曲线估计不同风险等级相应的临界参考流量,将2009年5月1日—9月30日綦江五岔、东溪、石角水文站的08:00BST报汛流量和雷... 提出一种基于水文模拟建立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临界累积面雨量指标(简称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的方法,由水位-流量曲线估计不同风险等级相应的临界参考流量,将2009年5月1日—9月30日綦江五岔、东溪、石角水文站的08:00BST报汛流量和雷达联合地面雨量计估测的流域面雨量作为TOPMODEL降水-径流模型率定时的流量和降水输入;在TOPMODEL水文模拟的基础上,选取2009年峰值流量过程,设计不同的小时面雨量序列进行水文模拟,得到峰值流量与流域累积面雨量的关系,根据临界参考流量,建立不同气象风险等级的临界累积面雨量指标;用2010年相应流域洪峰过程对所建立的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气象风险等级指标推断的风险等级与实际洪峰对应的风险等级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风险 临界雨量 TOPMODEL 定量降水估测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DAS与CMPAS产品在重庆分区适用性差异检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奇临 刘昉 +4 位作者 廖伟 朱君 赵美艳 盖长松 旷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选取重庆市1969个自动观测站数据,对国家级网格实况分析产品CLDAS与CMPAS中12种要素产品进行评估,采用误差指标和分级评估法,分区域检验实况产品在重庆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LDAS2.1中小时2 m气温产品的夜间误差小于白天误差,各区域的适... 选取重庆市1969个自动观测站数据,对国家级网格实况分析产品CLDAS与CMPAS中12种要素产品进行评估,采用误差指标和分级评估法,分区域检验实况产品在重庆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LDAS2.1中小时2 m气温产品的夜间误差小于白天误差,各区域的适用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渝西、渝中、渝东南、渝东北,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73℃、0.74℃、0.81℃、1.05℃。CMPAS小时和日降水产品在渝东南的绝对误差最大,其余三个区域误差相差不大;二源和三源的小时降水产品误差相差不大,夏季误差增大明显,7月达到峰值,日降水产品则三源优于二源。CLDAS小时能见度产品在各区域间误差月变化趋势一致,以低估为主,但在低能见度天气下均为高估。总体而言,国家级CLDAS与CMPAS产品质量较高,均能反映重庆大气要素的变化特征,但应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选取适合的产品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CMPAS 质量评估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比分析研究
18
作者 田茂举 旷兰 +2 位作者 海川 米洪洁 彭馨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1年第6期706-717,共12页
本文根据重庆地区30年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几个指数,得出了各地区的各项指数特征:风寒指数、风效指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性较明显,且呈略微上升趋势;冬季舒适日数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中西部、东北部偏东... 本文根据重庆地区30年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几个指数,得出了各地区的各项指数特征:风寒指数、风效指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性较明显,且呈略微上升趋势;冬季舒适日数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中西部、东北部偏东和东南部偏南地区。温湿指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性较明显;3~5月、9~11月为人体舒适月,6~8月、12~2月为人体相对不舒适月;舒适指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倒“V”字型;舒适日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M”字型;舒适日数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其中,春、秋季舒适日数占全年69.42%;舒适日数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中西部偏南和重庆东北部偏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气候舒适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析
19
作者 彭馨 谭建国 《时代农机》 2018年第6期50-50,共1页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后期预报天气和气候最基本、最原始的资料,对气象预测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下文对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做了分析,并浅谈一些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数据资料 影响因素 实施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ERG降水产品在2021年台风“烟花”降水过程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洪兵 枚雪彬 夏羽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研究多卫星联合反演(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IMERG)降水产品对台风降水的适用性,以2021年台风“烟花”为例,利用我国东部地区563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FY-4A AGRI红外亮温资料和全球测雨卫星双频测雨雷达... 为研究多卫星联合反演(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IMERG)降水产品对台风降水的适用性,以2021年台风“烟花”为例,利用我国东部地区563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FY-4A AGRI红外亮温资料和全球测雨卫星双频测雨雷达(GPM DPR)资料,检验IMERG估测降水的能力,并分析误差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IMERG估测降水与实况相比空间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75。IMERG降水产品整体表现出一致的低估,但不同雨强表现不同,随着降水强度增大,其低估程度随之增大。IMERG降水产品对弱降水存在略高估。对于10 mm·h^(-1)以下的降水,IMERG估测值略大于实测值;对于40 mm·h^(-1)以上的强降水,IMERG估测值明显小于实测值。由最小二乘法计算的IMERG估测值和实测值计算的直线处于对角线下方可知,整体而言IMERG估测值小于实测值。IMERG融合降水产品中红外反演降水的误差比微波反演的更大,小时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为7.8 mm,并且忽略了台风“烟花”中的暖云降水。微波反演不同类型降水的精度存在差异,对粒子数浓度参数(dBNw)和粒子有效半径(D0)较为集中的层状降水反演效果优于dBNw和D0较为分散的对流降水。红外和微波反演的强降水均比实况偏小,导致IMERG估测降水值亦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烟花” GPM IMERG 降水检验 FY-4A AGRI 降水粒子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