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特色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
作者 刘斌志 苏海瑞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相关的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以及域外经验等为主的研究框架。已有研究在...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相关的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以及域外经验等为主的研究框架。已有研究在成果不断丰富、视角不断开阔、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成果范围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核心能力不够明确、学科话语体系滞后等局限。未来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研究要丰富研究内容,增加研究维度;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式;反思研究宗旨,聚焦核心能力;构建学科话语体系,提升学科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社会工作 核心能力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服务中营会疗法的理论模式与核心技术
2
作者 刘斌志 彭娜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伴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强调,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服务的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意义感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感,并在与自然教育与外展服务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营会疗法。文... 伴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强调,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服务的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意义感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感,并在与自然教育与外展服务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营会疗法。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发现,作为一种新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营会疗法建基于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与布迪厄场域理论,心理学的具身认知理论与体验式学习理论,教育学的生活教育理论、拓展训练理念以及休闲学相关理论,初步形成了治疗导向、关系导向、发展导向及社会导向四个服务模式,并通过感知阈限评估、高峰体验训练、活动情景隐喻、动态引导反思等核心技术的运用,发挥个体潜能激发、群体合作促进以及社区意识凝聚的积极作用,最终发展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营会疗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营会疗法 理论模式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我国金融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斌志 孙晨旭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20,共16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工作在积极促进人民金融能力与社会资本的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金融社会工作领域,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中得到了实施与运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工作在积极促进人民金融能力与社会资本的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金融社会工作领域,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中得到了实施与运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全球经验以及本土实践八个方面。总体而言,金融社会工作研究在成果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扩展以及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更存在研究质量有待提升、研究体系有待健全、研究内容有待完善以及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的局限。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未来的金融社会工作研究要不断扩展研究视野、响应人民需求、提升研究质量,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社会工作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以及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金融社会工作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旧疗法: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生命回顾与自我整合
4
作者 刘斌志 黎相婷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5年第3期1-9,41,共10页
随着人们更加频繁地借助怀旧缓解焦虑和抵抗不确定性,社会工作服务越发重视怀旧疗法的运用。基于怀旧疗法的历史溯源和应用考察,社会工作与怀旧疗法有望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灵活运用叙事性怀旧、工具性怀旧、传递性怀... 随着人们更加频繁地借助怀旧缓解焦虑和抵抗不确定性,社会工作服务越发重视怀旧疗法的运用。基于怀旧疗法的历史溯源和应用考察,社会工作与怀旧疗法有望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灵活运用叙事性怀旧、工具性怀旧、传递性怀旧以及整合性怀旧四种服务模式,还需要遵循风格匹配、情境链接、回忆救赎、叙事解构、认同重构以及托物寓意的实践框架和行动步骤,同时要把握审美匹配、怀旧锚定、时空隐喻、生命故事等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疗法 社会工作 程序指引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会疗法: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具身认知与历奇体验
5
作者 刘斌志 彭娜 《中国社会工作》 2024年第16期33-36,共4页
“营”在古代指军队驻扎之地,现代指团体、组织等在野外设置的短期活动和游憩的场所,也有居住、缠绕、建造等含义。“会”则表示聚合、见面,作为名词可指团体、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营会疗法最初以露营体验、野外冒险、“童子军”教育... “营”在古代指军队驻扎之地,现代指团体、组织等在野外设置的短期活动和游憩的场所,也有居住、缠绕、建造等含义。“会”则表示聚合、见面,作为名词可指团体、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营会疗法最初以露营体验、野外冒险、“童子军”教育的形式,应用于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医学临床等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该疗法不仅可以促进服务对象的感知体系相协调、提升其自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心、培养创造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助于心灵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心 团队合作能力 具身认知 社会工作服务 行为矫正 自主意识 服务对象 显著成效
原文传递
传记疗法: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生命叙事与自我重塑
6
作者 刘斌志 黎相婷 《中国社会工作》 2024年第30期17-19,共3页
古往今来,优秀的名人传记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心理学率先尝试从个体记忆角度开发出心理传记疗法,通过引导来访者叙述个体生命故事,并对其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和原型场景进行诠释,进而对生命故事进行重新编排、补充和诠释... 古往今来,优秀的名人传记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心理学率先尝试从个体记忆角度开发出心理传记疗法,通过引导来访者叙述个体生命故事,并对其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和原型场景进行诠释,进而对生命故事进行重新编排、补充和诠释,促进来访者重构生命故事和自我概念,最终达成心理疗愈的目标。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的丰富资源,促进服务对象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增能、自我重构以及自我实现,最终达到个体心理及社会疗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人传记 生命叙事 社会工作服务 心理传记 自我认知 个体记忆 个体心理 服务对象
原文传递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斌志 叶欢欢 《老龄科学研究》 2023年第5期27-39,共13页
近年来,中国本土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得到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和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全球经验以及本土实践等八个方面。已有研究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中国本土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得到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和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全球经验以及本土实践等八个方面。已有研究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总结和提炼不够、创新性缺乏、过于依赖西方理论、视野较为狭窄等不足。未来该领域研究要强化本土理论建构,提升理论创新性,推动本土化进程,注重跨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高校“佛系”教师心态:行为表征、生成机理与伴生风险
8
作者 刘斌志 宋之航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第4期79-91,共13页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的现象,质性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佛系”心态一方面表现为“享受式”“逃避式”“无奈式”生存样态;另一方面体现为事件发生、认知处理、行为实施、主体反思、信念形成五个生成机理,而其核心动力是...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的现象,质性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佛系”心态一方面表现为“享受式”“逃避式”“无奈式”生存样态;另一方面体现为事件发生、认知处理、行为实施、主体反思、信念形成五个生成机理,而其核心动力是高校教师自身的非理性信念。针对高校教师“佛系”心态可能带来的教师信仰危机、学生成长风险、社会舆论压力以及教育“下行化”后果,要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价值理念引领、社会政策引导和教师能力建设,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五位一体”全人全程全面发展的和谐局面,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佛系心态 行为表征 生成机理 伴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