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QRS波心动过速时V1导联“左兔耳征”诊断室速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罗昭林 钟杭美 +8 位作者 耿召华 于学军 徐瑛 何云 王国强 张源萍 陈国才 胡建波 鲁雪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38-350,共13页
尽管宽QRS波心动过速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图形及V_1导联上"左兔耳征"图形诊断室速的特异性很高,但临床经验表明,不能迷信所谓的"特异性图形指标",而要利用心电向量图正... 尽管宽QRS波心动过速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图形及V_1导联上"左兔耳征"图形诊断室速的特异性很高,但临床经验表明,不能迷信所谓的"特异性图形指标",而要利用心电向量图正确理解QRS波形态的形成机制以及其他影响波形的合并因素。本文介绍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5个病例,其在CRBBB的基础上,分别合并有重度右心室肥大、侧后壁心肌梗死、A型心室预激及逆钟向转位,在心电图V_1导联上表现出室速时所特有的"左兔耳征"图形;从心电向量图的角度阐述了这种图形的形成原理;经分析认为,在CRBBB时,凡是伴有导致左心室除极向量明显向前偏移的因素,在出现室上速时,心电图就会出现酷似室速的"左兔耳征"的图形表现。这提示我们在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时,必须重视这种图形,密切结合临床认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QRS波心动过速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兔耳征 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行球囊技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精确定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云 宋明宝 +2 位作者 吴凤 冯杰 钱德慧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8期451-454,共4页
目的评估伴行球囊技术(BB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精确定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使用BBT的PC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PCI术中支架随心动周... 目的评估伴行球囊技术(BB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精确定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使用BBT的PC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PCI术中支架随心动周期出现前后明显串动现象,术中应用BBT限制支架串动而实现精确定位。结果共61例患者在PCI中应用了BBT,59例患者应用BBT成功,成功率为96.72%,未发生球囊和导丝嵌顿、夹层、慢血流等并发症。其中57例(93.44%)患者使用预扩张球囊作为伴行球囊,37例(60.66%)患者增加了计划外导丝数量(用于导引伴行球囊),49例(80.33%)增加了计划外压力泵(用于加压伴行球囊)。2例(3.28%)患者应用BBT失败,其中1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因导丝缠绕,伴行球囊无法送至支架近端,支架串动无明显改善,改用漂浮导丝技术成功完成手术;另1例发生在左前降支开口,因体位暴露不充分,支架覆盖部分主干,左回旋支开口受影响,改双支架策略。13例(21.31%)患者应用了血管内超声检查,没有支架变形和纵向压缩,支架贴壁和膨胀性良好。12例(19.67%)患者采用了近端优化技术。平均随访15.4个月,随访率100%,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靶病变血运重建和心肌梗死)。结论BBT是PCI术中一种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的支架精确定位技术,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伴行球囊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声学造影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厚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申斌 耿召华 +2 位作者 陈瑜 刘晓丽 蒋演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与左心声学造影(left ventricle opacification,LVO)在测量左心室室壁厚度中的差异,利用LVO结果以指导2DE在临床准确测量室壁厚度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与左心声学造影(left ventricle opacification,LVO)在测量左心室室壁厚度中的差异,利用LVO结果以指导2DE在临床准确测量室壁厚度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113例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行2DE与LVO检查的结果,按照18节段划分左心室室壁,以LVO测量结果为参考标准,两种检查方法测量舒张期及收缩期室壁厚度,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者测量结果在18节段中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测量的舒张期室壁厚度在1、2、7、8、11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量收缩期室壁厚度时,1、2、7、8、9、11、12、13、14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E在测量舒张期室间隔基底段及中段、前侧壁中段和收缩期大部分节段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有非常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在其余节段室壁厚度的测量中存在误差,应使用LVO技术进行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声学造影 左心室室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成林 侯铮 +1 位作者 王雅佗 黄骥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首次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首次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H-Hcy组(Hcy≥15μmol/L)89例及对照组(Hcy<15μmol/L)71例。记录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Hcy组患者置入的支架数为(2.54±1.29)枚,高于对照组的(2.03±1.06)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患者术后1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39%,高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及患者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Hcy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川湘 胡建波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424-428,共5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治疗已显示可预防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良左心室(LV)重塑。但目前尚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治疗已显示可预防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良左心室(LV)重塑。但目前尚不了解在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之前开始MRA治疗是否会带来减少心肌梗塞大小和防止不良LV重塑的额外益处。作者旨在调查在再灌注之前开始的MRA治疗是否能减少STEMI患者的心肌梗塞(MI)大小并防止不良的LV重塑。在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从该院心内科筛查了连续性STEMI患者60例,同意STEMI患者在12 h内就诊且冠状动脉近端闭塞并伴有0级心肌梗塞溶栓,在立即接受达初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以1∶1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MRA治疗组或安慰剂组,接受MRA治疗的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恢复之前先接受200 mg(10 m L)的肾上腺素钾静脉推注,随后口服螺内酯25 mg,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3个月时通过心血管磁共振得出的MI大小。MRI结果显示,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最终MI大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结束时,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大小或心肌抢救次数也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LVEF较治疗期间有改善的趋势,而且MRA组的LVEDV和LVESV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更佳。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在再灌注之前启动MRA治疗对降低STEMI患者的MI大小没有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后3个月时,对患者的LV重塑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 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 CM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