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光伏新能源的一键报警救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龚恒翔 朱新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4期34-35,共2页
户外遇险救助行为中,多种因素导致救援出现时间延迟,导致损失扩大。文章设计里一种新的一键报警救助装置,它由监控后台和多个报警柱构成。报警柱采用光伏新能源供电,地埋蓄电池储能,利用现有网络或自组网络方式实现报警柱与监控后台的... 户外遇险救助行为中,多种因素导致救援出现时间延迟,导致损失扩大。文章设计里一种新的一键报警救助装置,它由监控后台和多个报警柱构成。报警柱采用光伏新能源供电,地埋蓄电池储能,利用现有网络或自组网络方式实现报警柱与监控后台的双向交互通信。不仅可以进行报警呼救,而且监控后台操作人员可以主动查看报警柱周围情况。在重庆北碚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一套测试系统,包括一个监控后台和四个报警柱,最远距离超过5km,试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新能源 报警 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晋娟 程文娟 龚恒翔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43,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喷雾热解法,在400℃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锶掺杂量的氧化锌(SZO)薄膜,通过XRD、SEM、EDX、UV-Vis吸收谱和PL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可见光催化性能。XRD显示,所有薄膜样... 采用超声辅助喷雾热解法,在400℃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锶掺杂量的氧化锌(SZO)薄膜,通过XRD、SEM、EDX、UV-Vis吸收谱和PL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可见光催化性能。XRD显示,所有薄膜样品皆为六角纤锌矿结构且呈现c轴择优取向,没有观察到其他杂相的衍射峰。UV-Vis吸收谱显示,锶掺杂使得氧化锌薄膜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性能增强。样品的室温PL谱中,均可观察到380 nm附近的紫外发光峰和500 nm附近的绿发光峰,并且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绿发光峰明显增强。光催化测试结果显示,前驱体溶液中n(锶)/n(锌)为3%时,制得的SZO薄膜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掺杂ZnO 喷雾热解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的研究与设备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泽 梁开明 +4 位作者 张宏林 黄森 李欢欢 彭川黔 龚恒翔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第5期126-127,共2页
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项目。该实验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通过数显表读取力对应的电压值。但是,通过数显表只能看到液膜断裂前后瞬时拉力对应的电压值,不能看到力随位移变化的曲... 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项目。该实验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通过数显表读取力对应的电压值。但是,通过数显表只能看到液膜断裂前后瞬时拉力对应的电压值,不能看到力随位移变化的曲线,不便于直观理解力的变化过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容易将电压极大值与液膜断裂前瞬间的电压值混淆,从而导致测量值不准确。因此,对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传统装置进行改进,将实验装置与计算机结合,由计算机直接采集和处理数据,提高了实验的可视化和自动化程度,便于学生理解力的变化过程,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表面 张力系数 拉脱法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相机模拟前端驱动处理电路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廖飞 龚恒翔 +3 位作者 梁霄 韦清臣 尹斌军 王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48-153,共6页
为解决定制型线阵相机模拟前端驱动处理电路可复用和可移植问题,在分析TCD1700系列线阵CCD器件工作原理、时序参数相关性和异同点基础上,对线阵相机模拟前端驱动处理电路进行集成化、IP核化设计,给出了设计逻辑、接口及寄存器定义,使用v... 为解决定制型线阵相机模拟前端驱动处理电路可复用和可移植问题,在分析TCD1700系列线阵CCD器件工作原理、时序参数相关性和异同点基础上,对线阵相机模拟前端驱动处理电路进行集成化、IP核化设计,给出了设计逻辑、接口及寄存器定义,使用verilog语言,利用quartus II和modelsim平台进行了设计建模和仿真测试。最后在cyclone IV器件平台进行了实现和验证,并将设计的电路用于盛液管和液位界面检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前端处理电路对液位及盛液管特征信息提取准确,电路噪声抑制效果良好,可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相机 模拟前端 驱动处理电路 IP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热解喷涂法制备钽掺杂锐钛矿TiO_(2)(001)薄膜
5
作者 吴非凡 李冬梅 +4 位作者 向星承 赵丹 周俊 龚恒翔 肖黎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89-96,共8页
通过雾化热解喷涂法成功在铝酸镧单晶衬底上制备出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锐钛矿TiO_(2)(004)薄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Ta掺杂对TiO_(2)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a元素掺杂对TiO_(2)薄膜(004)晶面结晶度提高有促进作用,在Ta掺杂... 通过雾化热解喷涂法成功在铝酸镧单晶衬底上制备出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锐钛矿TiO_(2)(004)薄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Ta掺杂对TiO_(2)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a元素掺杂对TiO_(2)薄膜(004)晶面结晶度提高有促进作用,在Ta掺杂原子数分数为7.58%时,表现出最佳的结晶度(半峰宽0.26°);Ta元素掺杂降低了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整体上使TiO_(2)(004)薄膜光学带隙增大,但是随着Ta元素的增加,光学带隙有轻微下降趋势;Ta元素掺杂是提高TiO_(2)薄膜电学性质的有效手段,随着Ta掺杂原子数分数的提升,TiO_(2)薄膜最大载流子浓度可达1.92×10^(18) cm^(-3),霍尔迁移率从低掺杂原子数分数时的8.27 cm^(-2)·V^(-1)·s^(-1)提高到1.06×10^(2) cm^(-2)·V^(-1)·s^(-1),最低电阻率达到1.30×10^(-2)Ω·cm。本研究表明雾化热解喷涂法是一种低成本制备高结晶度TiO_(2)薄膜的可靠方法,且相关结果为取向性TiO_(2)薄膜的生长、结晶、光学及电学性质调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热解喷涂法 TiO_(2)薄膜 Ta掺杂 取向性生长 可见光透过性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效应测量单色光波长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誉洲 肖洪洋 +3 位作者 罗泽 李欢欢 彭川黔 龚恒翔 《科技资讯》 2019年第16期39-39,41,共2页
单色光波长测量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内容,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单色光光电效应截止电压与光频满足线性关系,该文用钠光灯作为标准参考光源,运用比较法通过光电效应来测量单色光波长,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测量单色光波长相对... 单色光波长测量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内容,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单色光光电效应截止电压与光频满足线性关系,该文用钠光灯作为标准参考光源,运用比较法通过光电效应来测量单色光波长,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测量单色光波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克常数 单色光波长 光电效应 光电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半导体激光器测量普朗克常量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泽 徐誉洲 +3 位作者 肖洪洋 李欢欢 彭川黔 龚恒翔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8期24-26,共3页
文章介绍了用激光器做单色光源,用于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单色性好、波长稳定、寿命长、价格便宜、驱动简单、不需预热等优点,是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中的理想光源,实验证明利用激光光源来测量普朗克常... 文章介绍了用激光器做单色光源,用于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单色性好、波长稳定、寿命长、价格便宜、驱动简单、不需预热等优点,是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中的理想光源,实验证明利用激光光源来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系统简单、测量方便、测量结果满足实验误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光电效应 普朗克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色LED光源测量普朗克常数
8
作者 肖洪洋 罗泽 +3 位作者 徐誉洲 李欢欢 彭川黔 龚恒翔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16期46-47,49,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发光二极管代替汞灯来测量普克朗常数的实验方法,汞灯存在预热时间长、光源亮度不易调节、环境污染等问题。单色发光二极管虽然频谱范围较宽,但其光电效应零点电压总是对应其频谱范围内某近似波长,对单色发光二极管近似波... 本文介绍了用发光二极管代替汞灯来测量普克朗常数的实验方法,汞灯存在预热时间长、光源亮度不易调节、环境污染等问题。单色发光二极管虽然频谱范围较宽,但其光电效应零点电压总是对应其频谱范围内某近似波长,对单色发光二极管近似波长进行定标后,针对不同光电暗盒普朗克常数测量误差不大于10%,单色发光二极管可作为普朗克常数测量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克朗常数 发光二极管 光电效应 近似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薄膜样品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设计
9
作者 严惠 瞿小林 +3 位作者 秦源涛 黄俊宇 肖黎 龚恒翔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06-212,共7页
为了探究管状薄膜样品的电热性能,设计搭建了一套专用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外部电路模块实现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多路温度记录仪获取样品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红外相机拍摄薄膜的温度变化图像。设计测试台机械结构能实现外径φ... 为了探究管状薄膜样品的电热性能,设计搭建了一套专用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外部电路模块实现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多路温度记录仪获取样品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红外相机拍摄薄膜的温度变化图像。设计测试台机械结构能实现外径φ3-50 mm,长度L 10-400 mm尺寸内样品的电热性能测试,实验测试了φ7 mm×L 49 mm的SnO_(2):F管状薄膜样品在输入电压14-21 V变化时的电热性能。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可对管状薄膜样品老化、电热循环测试后的性能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nO_(2):F管状薄膜样品在电热测试过程中电阻变化率约11.6%,平均发热效率达到0.859×10-4W/(℃·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性能 管状薄膜 循环特性 老化测试 电阻率
原文传递
一种SnO_(2):Sb薄膜玻璃样品的低辐射特性测试装置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小林 陈远豪 +3 位作者 严惠 陈刚 肖黎 龚恒翔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43-548,共6页
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玻璃,其在可见光波段有比较好的透过率,保证了采光的需求,同时对中远红外波段具有较强的反射率。文中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测试周期短的低辐射玻璃样品辐射特性测... 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玻璃,其在可见光波段有比较好的透过率,保证了采光的需求,同时对中远红外波段具有较强的反射率。文中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测试周期短的低辐射玻璃样品辐射特性测试装置,可简单快速对样品进行优劣判断,加快研发进程。通过对制备的SnO_(2):Sb薄膜玻璃样品进行辐射特性分析,基本满足低辐射玻璃的性能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光源辐照3 h后,普通玻璃窗口的杜瓦瓶内温度由21.5℃升高到45.7℃,而SnO_(2):Sb薄膜玻璃窗口的杜瓦瓶内温度由21.5℃升高到43.3℃,比普通玻璃窗口的杜瓦瓶内温度低了2.4℃。在自然冷却阶段,拥有更高温度的普通玻璃窗口的杜瓦瓶更快地下降到室温。相关测试表明该装置具有一定可用性、实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Sb薄膜 低辐射玻璃 保温特性 辐射特性 雾化辅助CVD法
原文传递
基于SnO_(2)∶Sb薄膜沉积工艺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分析
11
作者 陈远豪 肖黎 +2 位作者 梁昌兴 罗月婷 龚恒翔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8,共6页
开发低成本高质量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的生长技术对现代光电产业发展十分重要。面对多维的薄膜生长工艺参数空间,在寻求最优薄膜生长参数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时间、材料成本是研究人员迫切关注的问题。基于雾化辅助CVD法在石英衬底上... 开发低成本高质量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的生长技术对现代光电产业发展十分重要。面对多维的薄膜生长工艺参数空间,在寻求最优薄膜生长参数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时间、材料成本是研究人员迫切关注的问题。基于雾化辅助CVD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SnO_(2)∶Sb薄膜,利用实验设计方法,获得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的SnO_(2)∶Sb薄膜实验数据集。应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SnO_(2)∶Sb薄膜透明导电性能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结合预测模型对整个工艺参数空间进行探索。利用有限27组工艺参数组合可在四维参数空间中找到高质量SnO_(2)∶Sb薄膜的有效制备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6.61%,方块电阻为21.1Ω·□^(-1),膜厚约380 nm。为基于雾化辅助CVD法制备薄膜材料的最优制备工艺探索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可有效节约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 SnO_(2) ∶Sb薄膜 工艺参数优化 雾化辅助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ATO-FTO双层膜的电热特性
12
作者 梁昌兴 罗月婷 +2 位作者 陈远豪 肖黎 龚恒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8-644,698,共8页
为改善氟掺杂氧化锡(FTO)基薄膜的电热性能,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USP)在石英衬底上制备ATO-FTO双层膜,研究ATO膜层厚度对双层膜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层膜为高度结晶的四方金红石结构,随着ATO膜层厚... 为改善氟掺杂氧化锡(FTO)基薄膜的电热性能,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USP)在石英衬底上制备ATO-FTO双层膜,研究ATO膜层厚度对双层膜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层膜为高度结晶的四方金红石结构,随着ATO膜层厚度的增加,双层膜沿着(200)晶面取向性增强,双层膜表面晶粒形貌由锥体状逐渐变为块状,且晶粒大小明显变大;当ATO膜层厚度从210 nm增加到860 nm,双层膜的方块电阻从11.03Ω/sq减小到4.75Ω/sq;电热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FTO或ATO薄膜,双层膜的电热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FTO和ATO薄膜在20 V外加电压所达到的最高平衡温度分别为265.7℃、210℃,发热效率分别为3.66×10^(-4)W/(℃·mm^(2))、3.85×10^(-4)W/(℃·mm^(2))。当双层膜中ATO膜层厚度为860 nm时,双层膜在20 V外加电压时最高平衡温度提高到440℃,发热效率提升为3.04×10^(-4)W/(℃·mm^(2))。在热循环测试过程中双层膜的最高平衡温度波动小于3.3%,展现出优异电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FTO双层膜 超声喷雾热解法 方块电阻 电热性能 发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超分辨率杨氏接触角图像测量系统
13
作者 刘金辉 廖飞 +4 位作者 梁霄 陈远豪 陈亚芳 黄新宇 龚恒翔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9期238-242,共5页
为提高接触角测量的精度,制备了一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超分辨率算法(SRCNN)的接触角测量系统,采用SRCNN图像重建得到高分辨率图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该系统实现量高法、多项式拟合法、Young-Laplace方程拟合法三种方法进行接触角重... 为提高接触角测量的精度,制备了一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超分辨率算法(SRCNN)的接触角测量系统,采用SRCNN图像重建得到高分辨率图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该系统实现量高法、多项式拟合法、Young-Laplace方程拟合法三种方法进行接触角重复性测量实验,其中多项式拟合法和Young-Laplace方程拟合法的动态精度分别可以达到±0.25°,±0.1°,较传统方法分别提高0.1°,0.2°,实现了高精度接触角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测量 Young-Laplace方程 图像超分辨率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