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与新媒体传播双重视域下高校美育实践的改革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 高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与迭代,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而与此同时,协同“人—技”和谐共处成为了当下的普遍难题。媒介技术大爆发前夜,重提美育的价值,以现代媒介工具作为新的美育手段就成为一个越来越引发学界、业界...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与迭代,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而与此同时,协同“人—技”和谐共处成为了当下的普遍难题。媒介技术大爆发前夜,重提美育的价值,以现代媒介工具作为新的美育手段就成为一个越来越引发学界、业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问题。智媒体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出现审美能力不足、审美趣味不高等现象问题,加强与改进高校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移动美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美育实践创新发展的新手段、新方向,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方式为切入点,探讨高校美育发展之路,探讨以学生为导向的、指向真实生活体验的美育模式、样态,从而使高校美育落到实处且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媒体传播 高校美育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前文字时代图像遗存看动画设计艺术的起源
2
作者 刘玉亭 刘俊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中国境内发现了众多前文字时代的陶器纹饰、房屋或墓葬地画、岩(壁)画等图像遗存。其中,许多单个物像和成组图案呈现出动态的画面,突出了动画“动”的本质,体现了动画运动变化的本体形态。它们源于日常生活并富有想象力,被赋予了某种特... 中国境内发现了众多前文字时代的陶器纹饰、房屋或墓葬地画、岩(壁)画等图像遗存。其中,许多单个物像和成组图案呈现出动态的画面,突出了动画“动”的本质,体现了动画运动变化的本体形态。它们源于日常生活并富有想象力,被赋予了某种特殊含义,或表达对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祈望和吉祥预兆的渴求,或反映图腾意识,或表示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出原始的动画思维,突显了以符号表达情感的艺术创造本质。同时,这些遗存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线条本身、物像的造型以及画面的意境均符合艺术特征。这些图像遗存可谓动画艺术的雏形,对后世动画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字时代 图像遗存 动画艺术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之旧址活化——以重庆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为例
3
作者 周梦寒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第7期160-162,共3页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旧址活化是指通过对文物建筑内外空间进行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进而发挥旧址价值。以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内的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为例,探讨城市更新的重要板块——文物旧...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旧址活化是指通过对文物建筑内外空间进行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进而发挥旧址价值。以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内的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为例,探讨城市更新的重要板块——文物旧址的活化利用,从文化策划和空间媒介视角提出旧址活化类项目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旧址活化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在会展业的传播路径探析:第四届山西文博会例证
4
作者 马溪 张红梅 《青年创新创业研究》 2021年第4期42-45,共4页
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然影响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会展产业。基于拉斯韦尔“5W”理论,从传播者要素、传播渠道要素、传播受众要素、传播内容要素、传播效果要素等方面,对第四届山西文博会新媒体传播... 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然影响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会展产业。基于拉斯韦尔“5W”理论,从传播者要素、传播渠道要素、传播受众要素、传播内容要素、传播效果要素等方面,对第四届山西文博会新媒体传播做分析,发现第四届山西文博会存在主办方难成合力、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传播媒介融合不足、目标受众定位模糊和未建立效果评价体系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组机构、做好“把关人”,坚持内容为王、鼓励新媒体原创,细化目标受众、制定个性化服务,构建科学的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第四届山西文博会 拉斯韦尔“5W”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展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素质结构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潇 张红梅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2期77-79,共3页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首先说明了会展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然后阐述了会展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会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情况、高校会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会展 创新型人才 素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重庆绿色会展发展路径探析
6
作者 向晓凤 张红梅 《青年创新创业研究》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现代会展业是新兴生产性服务行业,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必然会受到“双碳”目标的影响。如何改变发展模式,应对产业转... “双碳”目标的提出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现代会展业是新兴生产性服务行业,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必然会受到“双碳”目标的影响。如何改变发展模式,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化发展成为“双碳”背景下会展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对象,在参考相关学者提出的“绿色会展”概念及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展业上中下游的绿色要素,构建绿色会展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场馆、绿色组展、绿色服务、管理促进机构四方面,分析“双碳”背景下重庆绿色会展发展的状况,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绿色会展发展情况做对比,发现当前重庆绿色会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为我国会展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绿色会展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探析
7
作者 余宁 张红梅 吴华安 《青年创新创业研究》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旨在对重庆市应用型高校经过数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的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系统总结梳理,以重庆市11所应用型转型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各个高校的产教融合实践,总结重庆市应用型高校各具特色的产教融合主要做法,凝练形成共建教... 本文旨在对重庆市应用型高校经过数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的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系统总结梳理,以重庆市11所应用型转型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各个高校的产教融合实践,总结重庆市应用型高校各具特色的产教融合主要做法,凝练形成共建教学项目、共建订单班、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四种代表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产教融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社”融合发展的机制、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琴 李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8,共12页
“三社”融合发展是贯彻“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实践,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据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在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 “三社”融合发展是贯彻“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实践,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据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在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进而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提升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完善共生模式的分配力、增强共生环境的外驱力以及优化共生界面的传导力等是推动“三社”融合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三社”融合发展问题纳入共生理论的解释框架,为深化“三社”融合发展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理论生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融合 共生理论 作用机制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琴 李敬 刘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8-33,共6页
文章基于2019年我国23个省份1402个县(市、旗)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和空间截面杜宾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增长(... 文章基于2019年我国23个省份1402个县(市、旗)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和空间截面杜宾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增长(即“富裕”)效应和分配(即“共同”)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城镇化水平两个渠道推动县域共同富裕。最后,全国及三大地区层面的共同富裕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且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共同富裕 多重中介模型 空间截面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及其农户增收效应研究——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程莉 周芳雅 王琴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81-91,共11页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农业和典型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与典型服务业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四...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农业和典型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与典型服务业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四省市农业与典型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转变。重庆、四川农业与服务业各行业的融合水平较高,云南、贵州则相对较低;针对较高融合水平的川渝地区,重庆在农业与文化产业、农业与物流业、农业与金融业上融合程度都较好,四川则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上具有相对优势;针对融合程度较低的云贵地区,云南除了农业与金融业融合相对滞后外,在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文化产业、农业与物流业的融合上均领先于贵州。计量检验显示,长江上游地区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文化产业、农业与物流业、农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效应均显著。因此,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应结合长江上游地区实际和空间发展特点,统筹处理好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及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推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效发挥其对农民增收的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农户增收 长江上游地区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组合预测模型优化及科技人才需求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颖 苟小义 曾波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7,共14页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是国家合理制订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基于科技人才需求的数据特征,构建适用于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的新型离散灰色模型FODGM(r,1,kθ,u),该模型实现了系统发展灰信息非线性规律的较好反映以及累加阶数作用范围全...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是国家合理制订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基于科技人才需求的数据特征,构建适用于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的新型离散灰色模型FODGM(r,1,kθ,u),该模型实现了系统发展灰信息非线性规律的较好反映以及累加阶数作用范围全实域拓展,缓解了原始序列中极值对模型性能的影响,能够有效模拟科技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科技人才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科技人才需求量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2026年我国科技人员全时当量将达729.258万人年,科技人才需求端压力较大。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缓解我国科技人才需求端压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 离散灰色模型 模型结构 非线性修正项 参数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琴 李敬 +1 位作者 丁可可 雷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4,共6页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48.98%;(3)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受到数字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而言,高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要素配置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旅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琴 于秋月 丁可可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2年第1期31-42,共12页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9年的农业与旅游业统计数据,构建面板自回归模型,讨论农业和旅游业彼此间的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进一步探讨...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9年的农业与旅游业统计数据,构建面板自回归模型,讨论农业和旅游业彼此间的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强度,并归纳出耦合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显示:(1)农业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即东中部地区的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是双向促进关系,而西部地区则是农业单向促进旅游业;(2)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发展态势,且呈现典型的阶梯式分布特征,即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为更好地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提出在理念上重视农业与旅游业相互作用的战略关系,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对农旅融合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PVAR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细胞》对科普动画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亭 《科技传播》 2021年第13期10-12,共3页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动画成为科普出版作品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国内科普动画普遍存在说教性质强烈、题材受众范围小、内容专业性不够、缺少专业科普团队等不足。国内可借鉴日本科普作品《工作细胞》的成功经验,从丰富情节设计,...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动画成为科普出版作品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国内科普动画普遍存在说教性质强烈、题材受众范围小、内容专业性不够、缺少专业科普团队等不足。国内可借鉴日本科普作品《工作细胞》的成功经验,从丰富情节设计,扩大受众群体,加强团队合作,推行激励措施,培养科普人才等方面推动科普动画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细胞 科普动画 动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抖音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林阳 张文博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0期65-67,共3页
随着短视频的日益普及,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软件逐渐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互联网4.0时代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视听习惯,并缩短了各个国家和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短视频在国际传播、文化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展现... 随着短视频的日益普及,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软件逐渐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互联网4.0时代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视听习惯,并缩短了各个国家和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短视频在国际传播、文化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本文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下抖音短视频的特点,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为基础,探究抖音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 短视频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古装偶像剧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
作者 刘玉亭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7期240-243,共4页
古装偶像剧是年轻观众热爱的剧种之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产古装偶像剧的蓬勃发展。凭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国产古装偶像剧在海外知名视频网站播出,掀起了追剧热潮。虽有了更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目前绝大多数国产... 古装偶像剧是年轻观众热爱的剧种之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产古装偶像剧的蓬勃发展。凭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国产古装偶像剧在海外知名视频网站播出,掀起了追剧热潮。虽有了更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目前绝大多数国产古装偶像剧缺少创新和突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提出现今国产古装偶像剧存在的问题:剧集制作重量不重质,剧情设定雷同老套,同质化严重;采用流水线模式制作,妆造、取景复刻爆款,缺乏特色;演员的台词功底不足,表演敷衍固化,没有真正为角色服务;剧集中宣扬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曲解误传,没有深度挖掘和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各大平台方应该正视问题,真诚创作,尊重观众的审美和诉求,追求作品质量,精益求精;制作团队应该追求品质,潜心打造剧集,精心打磨剧本,提高剧集制作水平;演员要锐意进取,提升演技;还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尚未被大众了解的传统文化,并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优质的、受欢迎的、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剧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装剧 偶像剧 国产剧 传统文化 文化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7
作者 包玉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第5期66-68,共3页
文章就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讨论,在了解其当前发展情况的同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工业设计 人机交互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北碚“乡村现代化”建设时期电影放映活动考(1927-1949)
18
作者 江月 余宁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1,共10页
20世纪20—40年代,面对中国乡村贫穷落后的现实,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成功尝试。在乡村建设中,电影被视为先进/现代的大众媒介,寄寓着卢作孚的教育理想和家国想象,它是不同阶段北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有效增加了... 20世纪20—40年代,面对中国乡村贫穷落后的现实,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成功尝试。在乡村建设中,电影被视为先进/现代的大众媒介,寄寓着卢作孚的教育理想和家国想象,它是不同阶段北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有效增加了卢作孚乡村治理的能力,释放了民众的主体性,对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和民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理论与实践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鲜明的问题意识对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广泛考察与深度挖掘史料,描述并阐释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进行的电影放映活动,既是对北碚乡村建设内在纹理的进一步清理,亦是对民国电影文化生态细部的填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碚 卢作孚 乡村现代化 电影放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