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张绍荣
游敏惠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公室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编号:05jwsk065)
重庆邮电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A2006-39)
重庆邮电大学教改项目"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编号:JG061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一种新型大学生组织。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绿色上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要提高群体对网上信息的鉴别力,增强网络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努力构建起教育的职责分工、信息反馈和科学评估机制。
-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内容
机制
-
Keywords
cyber virtual community of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ce
the content
the system
-
分类号
G5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对大学教学管理创新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红卫
滕金生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6-37,共2页
-
文摘
承担国家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大学,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管理创新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在大学教学管理中需坚持“人本管理”思想,有效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
关键词
大学
教学管理
管理创新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守红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创新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关键词
思想教育工作
网络时代
大学生
通信技术
人类未来
社会进程
网络影响
高校学生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N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浅谈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滕金生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1-192,共2页
-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5jwsk065)的资助
-
文摘
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期给相关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影响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城镇化过程中青年大学生成才的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红卫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0-191,共2页
-
文摘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时代舞台。青年大学生应正确把握和全面认识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才。高校应为大学生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关键词
城镇化
大学生
成才
-
分类号
G64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构建刍议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周敏
周守红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助理研究员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创新水平。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和师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
-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规范
-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知识观转型与高校实践教学变革
被引量:7
- 7
-
-
作者
杜惠平
王桂林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3,共3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知识内容的认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评价的观点正在发生转型。知识观转型作用下的高校实践教学变革的途径是:实践教学目标着眼于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全人发展;实践教学内容体现非理性因素参与并关注默会知识的教学经验;实践教学形式以做中学为指导的多样化组织形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
-
关键词
知识观转型
高校
实践教学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45
- 8
-
-
作者
张绍荣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党办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78,共3页
-
基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 0YJCZH228)
2011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编号:2011ZD0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教育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呈现出内容复杂多样,方式开放互动,受众广泛普及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影视精品和红色基地文化建设,丰富传播内容;注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新传播形式;坚持系统规划和循序渐进,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新媒体
红色经典
红色文化
教育
传播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研究
被引量:4
- 9
-
-
作者
周守红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思想政治素质、网络信息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思想教育业务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思想教育工作者
素质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258.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构想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滕金生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
文摘
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思想政治文化以其独特的导向、育人、凝聚、激励、辐射功能,反映“大学人”这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它统帅着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其实际建设中,主要应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来进行。
-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 11
-
-
作者
滕金生
周敏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重庆邮电大学人事处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4期8-10,共3页
-
文摘
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之纲,而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的青年教师,其师德建设更是影响到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影响到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的复兴。然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却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目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途径。
-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研究
-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产教融合下新工科ICT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15
- 12
-
-
作者
王桂林
林金朝
胡学刚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经济的地方高校工科ICT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181002)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相关前沿技术的突破并广泛应用于产业相关领域,从而带来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工科”的提出正是为了适应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并培养出其所需要的人才。面临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侧之间的矛盾,产教融合提供了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重庆邮电大学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打造、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对ICT新工科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
-
关键词
新工科
ICT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4
[一般工业技术]
-
-
题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途径选择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周守红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校办
-
出处
《政工研究动态》
2008年第23期26-28,共3页
-
文摘
养成大学生道德自律,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辨别能力,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高校网络德育
途径选择
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自律
思想觉悟
基础工程
传统德育
思想动态
西方价值观念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