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莫亚青 苏国春 +1 位作者 李捷 何蓉霜 《右江医学》 2019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7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7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法(FMA)和ADL量表(Barht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早期康复 中风后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与镇肝熄风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韦殷 龙威力 +6 位作者 凌建伟 何荷 班志娟 江惠 黄洁 梁丽君 刘晓华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辅助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镇...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辅助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治疗2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3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价治疗效果,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改良版)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ASS)评价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56.7%,治疗1组、治疗2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上、下肢A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并且治疗1组、治疗2组上述指标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或镇肝熄风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镇肝熄风汤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韦殷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观察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推拿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推拿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于牵引结合推拿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 牵引 推拿疗法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91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韦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68-669,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网球肘的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在疼痛部位外贴麝香追风膏,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网球肘的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在疼痛部位外贴麝香追风膏,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优良率为61.4%,2组比较P<0.01。结论: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疗效好,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摩疗法 中药熏洗 网球肘 独活 牛膝 桑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级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映莲 韩满玲 《右江医学》 2010年第5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星级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韦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1期1871-1872,共2页
将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和超短波联合治疗;对照组1,采用超短波单独治疗;对照组2,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5w后,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治... 将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和超短波联合治疗;对照组1,采用超短波单独治疗;对照组2,采用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5w后,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66.67%和对照组2的63.33%,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与中药外敷及超短波联合治疗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较好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推拿 中药外敷 超短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韦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2例诊断为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理疗、对症治疗及后续的广播体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2例诊断为肩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理疗、对症治疗及后续的广播体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均是10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推拿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好,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超短波 理疗 肩背部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疗法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研究近况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殷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3期458-461,共4页
慢性颈痛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病症,其涵盖病种广泛,主要包括颈项段脊柱的骨性病变及颈项软组织性病变等以引起颈肩部慢性、顽固性僵硬不适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他的肩背。
关键词 传统疗法 慢性颈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针刺治疗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惠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1例针刺,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平补平泄,留针40min,隔日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1例针刺,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平补平泄,留针40min,隔日治疗。治疗组41例穴位埋线,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裁剪2-0#羊肠线1~2cm,75%酒精浸泡,2%碘酒、75%酒精消毒,专用埋线针针芯,镊取羊肠线套在针管针尖缺口,轻推羊肠线进入针管,与针尖齐平,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快速刺入皮下埋入,2周1次;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睡眠、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正常睡眠、治疗总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不得卧 穴位埋线 针刺 恢复正常睡眠 治疗总时间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少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其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独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其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独的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P〈0.05);通过临床疗效的评价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胆汁返流性胃炎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温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捷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7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电温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选取该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膀胱训练方法)和实验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分析电温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选取该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膀胱训练方法)和实验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温针八髎穴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治疗前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5、2.114、2.963、1.152、1.933、1.000,P=0.056、0.056、0.067、0.089、0.158、0.336),治疗后实验组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0.899、18.033、27.102、5.365、10.216、15.307,P=0.002、0.011、0.002、0.001、0.000、0.022);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7,P=0.064),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温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温针 八髎穴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牵引病人舒适改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2
作者 伍晓玲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1726-1726,共1页
关键词 病人 改变 腰椎牵引治疗 护理措施 舒适 相关因素 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 影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证脑卒中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苏国春 种海燕 +2 位作者 韦殷 吴昊锋 潘静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证脑卒中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黄连温胆汤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黄连温胆...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证脑卒中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黄连温胆汤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评定中医症候积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质量、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睡眠不安、心烦懊恼、头晕胸闷、舌红苔黄)以及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总时间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0%、10.00%,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证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和睡眠质量,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痰热扰心证 睡眠障碍 黄连温胆汤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肢体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文琦 韦殷 +1 位作者 黄玉凤 龙威力 《河北中医》 2022年第4期665-669,673,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肌力、肢体功能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肌力、肢体功能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电针联合手法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图指标[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的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徒手肌力测试(MMT)、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29/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的RMS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iEMG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胫骨前肌、股四头肌RMS、iEMG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T评分及FMA上肢、下肢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I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Vs、Vm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能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肌力水平,促进胫骨前肌及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调节脑动脉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刺法 舒筋整复手法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国春 种海燕 +2 位作者 韦殷 吴昊锋 潘静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该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谷维素片及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该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谷维素片及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CDR评分及MMSE评分、HAMD和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1,P<0.05);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R评分(8.31±1.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26.81±2.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10.31±2.13)分、HAMA评分(7.10±1.8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认知功能,减轻心理负面情绪,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 黄连温胆汤 艾司唑仑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威力 何荷 班志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9期122-123,共2页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SHS具有独特优势,并已证实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地促进患肢的功能康复,本文对针灸治疗该病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张少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80例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治疗后组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除了治疗I组和II组的上腹胀症状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80例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治疗后组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除了治疗I组和II组的上腹胀症状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治疗后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的评分(P<0.05);三组治疗前之间的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III组治疗后各症状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I组和治疗II组(P<0.05)。治疗III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I组和治疗II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使用治疗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浅表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宋小洁 班志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20,共3页
观察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间歇性导尿)与实验组(31例: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 观察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间歇性导尿)与实验组(31例: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康复护理管理2周后生活质量[QLQ-52量表(86.08±2.11)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23%)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间歇性导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现实步态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对跌倒恐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红生 林树体 +2 位作者 梁朝莹 劳世高 何荷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343-350,共8页
目的:研究模拟现实步态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及对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2例,男72例,女20例,年龄(33.25±4.63)岁,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单... 目的:研究模拟现实步态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及对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2例,男72例,女20例,年龄(33.25±4.63)岁,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模拟现实步态训练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稳定度及步态特征的差异,采用TSK-11及MFES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对跌倒恐惧的影响。结果: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增大,且观察组活动度[(105.58±14.22)°、(126.39±15.66)°]大于对照组[(95.69±12.04)°、(105.28±11.32)°(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的稳定度(Pivotshift试验阳性3个月和6个月阳性率分别为32.56%和79.07%;Lachman试验3+阳性率为48.48%和81.40%)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干预后6月时观察组为(82.53±10.36)分,高于对照组的(75.28±9.34)分;干预后患侧及健侧触地时长逐渐缩小,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触地时长更短(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MFES评分分别为(7.62±1.06)分和(9.58±10.33)分,高于对照组[(5.03±0.98)分、(7.38±9.62)分,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TSK-11评分分别为(21.61±3.27)分和(18.52±2.36)分高于对照组[(25.31±4.06)分、(7.38±9.62)分,P<0.05]。结论:模拟现实步态训练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步态及跌倒恐惧的心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现实步态训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功能重建 恐动症 跌倒恐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