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氧化应激紊乱的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克刚 梁烨 +3 位作者 李天资 陆高翔 蓝家富 梁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收治的52例SAP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用SAP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用CBP治疗5天,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淀粉酶(AM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收治的52例SAP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用SAP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用CBP治疗5天,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淀粉酶(AM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WBC、AMS、SOD、CAT、GSH-PX和MDA水平均有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有AMS水平改善(P<0.01)。结论 CBP治疗SAP对患者的氧化应激功能紊乱有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氧化性应激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4-25,3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2组均接受相同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进行A-PACHEⅢ评分、动脉血气分...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2组均接受相同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进行A-PACHEⅢ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分析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患者从入院第5天开始氧合指数较确诊时显著升高,APACHEⅢ评分显著降低;死亡组患者从入院第5天开始氧合指数较确诊时显著降低,APACHEⅢ评分显著增高。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氧合指数均显著低于存活组,APACHEⅢ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 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的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参考,对于判断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 氧合指数 老年重症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河 首志雄 +1 位作者 陈帅 宁军 《内科》 2012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中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5例,以行常规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中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5例,以行常规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72 h后APACHEⅡ评分、胰腺CT积分及各种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早期纠正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兆胤 黄克刚 +1 位作者 陈帅 李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同意行PICCO监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PICCO监测下输液,对照组3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管输液...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同意行PICCO监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PICCO监测下输液,对照组3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管输液。观察两组患者输入液体量、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evO2、PaO2/FiO2、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血管外肺水(EVLW)、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每搏量变异(Sw)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6h补液后,两组患者MAP、CVP、ScvO2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入液体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FiO2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24h、7d的GEDV和EVL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的ITBV和SVV比入院时、治疗后24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入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可以减少补液量,降低肺水肿发生率,减少ICU入住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轮廓心输出量 重症胰腺炎 补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武军 郭利洁 黄志卫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目的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PACHEⅡ评分(9.84±2.35)分和MODS评分(4.97±1.53)分均低于参照组(t=5.653、3.26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和CRP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 (128.43±18.62)ng/mL、TNF-α(88.96±17.56)ng/mL和CRP(75.31±21.29)mg/L均低于参照组(t=8.044、11.592、10.653,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受损的脏器功能,清除炎症介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细胞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志卫 陆玲 《右江医学》 2017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水平的情况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临床选取80例肺炎患者,其中40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为A组,4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为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水平的情况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临床选取80例肺炎患者,其中40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为A组,4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为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评价重症肺炎患者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score)、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同时对患者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与LPO、SOD、GSH-Px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血清LPO显著高于B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LP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866,P<0.001),SO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s=-0.620,P<0.001),GSH-Px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s=-0.734,P<0.001);患者LPO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s=0.641,P<0.001),SOD水平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rs=-0.613,P<0.001),GSH-Px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rs=-0.727,P<0.001)。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患者,且血清过氧化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全身反应 氧化-抗氧化平衡 APACHE-Ⅱ评分 CP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EEP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密闭式吸痰术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梁德金 刘秋英 +2 位作者 覃凤兰 黄平芳 何秋娟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10期14-18,共5页
目的:探究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密闭式吸痰术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2024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收治的160例有创机械通气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高PEEP... 目的:探究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密闭式吸痰术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2024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收治的160例有创机械通气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高PEEP联合密闭式吸痰术)、B组(予以高PEEP联合开放式吸痰术组)、C组(予以低PEEP联合密闭式吸痰术组)及D组(予以低PEEP联合开放式吸痰术组),每组40例。比较四组总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肺动脉顺应性(Cdyn)、呼吸系统阻力(Rrs)及气道闭合压(P0.1)]、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A组、B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A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C组及D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B组、C组及D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C组及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肺功能、心肌酶、EVLWI及PV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后,A组Cdyn显著高于B组、C组及D组,Rrs及P0.1均显著低于B组、C组及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A组心肌酶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C组及D组,B组均显著低于C组及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EEP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密闭式吸痰术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术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血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君锋 黄武军 《系统医学》 2025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影响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肺复苏,依据是否抢救成功分为观察组(抢救成功,n=50)与对照组(抢救失败,n=2... 目的探究影响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肺复苏,依据是否抢救成功分为观察组(抢救成功,n=50)与对照组(抢救失败,n=2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搏骤停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热、合并高乳酸血症、合并高血糖、合并低氧血症、合并高钠血症、抽搐、心搏骤停地点是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2、1.326、1.587、2.141、2.362、2.148、2.345,P均<0.05)。结论影响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原因较多,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高热、合并症、抽搐、心搏骤停地点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2在重症患者的应用护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小丽 刘丽秀 +6 位作者 钟文娥 甑小博 赖秋凤 唐红 王碧玲 洪基凤 李峥 《蛇志》 2016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2)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5例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行PICCO2监测,并进行相关观察及护理。结果 45例病人使用PICCO2监测的平均时间为(144.35±68.57)h,7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自...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2)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5例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行PICCO2监测,并进行相关观察及护理。结果 45例病人使用PICCO2监测的平均时间为(144.35±68.57)h,7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自动出院,均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加强重症病人PICCO2监测的护理,有利于滴定式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平芳 黎业钊 王华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6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6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PC。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后,观察组腘窝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双下肢膝下10 cm、膝上15 cm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PC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下肢肿胀情况,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 神经重症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利洁 黄武军 +3 位作者 符兆胤 张河 黄乙江 黄志卫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炎症因子,以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的各项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内毒素、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续血液滤过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SAP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炎症,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滤过 大黄通便颗粒 重症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利军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70例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5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70例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5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BUN水平明显降低,CCr水平及每小时尿量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MAP和SVRI均升高,CI和HR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血流动力学 去甲肾上腺素 重症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振芳 彭先美 +1 位作者 欧平雪 刘建鹏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72-375,379,共5页
目的分析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情况,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 目的分析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情况,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因素。结果与撤机成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比较,撤机失败患者ICU住院、带管、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所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与性别、入住ICU时间、BMI、平均动脉压无关(P>0.05);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_(2)有关,≥65岁、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多器官衰竭者、血清白蛋白<210×10^(9)/L、CK-MB≥6 U/L、cTnI≥120μg/L、机械通气时间≥10 d、APACHEⅡ评分≥20分、SOFA评分≥5分、PETCO_(2)≥40 mm Hg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发生率较高(P<0.05)。以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情况为因变量(成功=0,失败=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_(2)为影响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_(2)均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呼吸衰竭 早期肺康复 撤机失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早期与胰岛素抵抗变化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克刚 梁烨 +5 位作者 李天资 卢冠铭 李近都 陆高翔 蓝家富 梁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早期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揭示AP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通过52例AP患者与30名健康成人在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等进行比较研究,阐明A...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早期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揭示AP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通过52例AP患者与30名健康成人在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等进行比较研究,阐明AP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结果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甘油三酯(TG)、FBG和FINS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胰腺炎(MAP)与SAP比较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患者IR患病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胰岛素抵抗观察指标与SAP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P患者早期胰岛素抵抗局限于糖和胰岛素代谢紊乱为主,而SAP患者早期其糖、胰岛素和脂蛋白代谢均有紊乱现象,临床上应当关注AP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胰岛素抵抗(IR) 机制 血糖 血脂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帅 黄志卫 +2 位作者 陆湛 钟文娥 李任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30例。肠内组在机械通气48 h内根据病情通...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30例。肠内组在机械通气48 h内根据病情通过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在机械通气7 d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7 d后再通过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7 d营养费用、1周撤机成功率、28天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治疗7 d后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662、0.528,P>0.05);肠内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7 d营养费用明显低于肠外组(t=2.153,15.520,P<0.05);肠内组胃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肠外组(x^2=12.857,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其他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肠外组(x^2=4.091、4.472,P<0.05);2组患者的1周撤机成功率、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67、0.295,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缩短机械通时间,降低营养费用,减少VAP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患者胃肠道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对ICU重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小丽 李峥 +5 位作者 刘丽秀 甑小博 赖秋凤 徐东珍 唐红 钟文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入住ICU治疗的符合脓毒性休克患者69例,由患者或家属自愿选择监测方式,分为观察组(PiCCO2监测组)33例...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入住ICU治疗的符合脓毒性休克患者69例,由患者或家属自愿选择监测方式,分为观察组(PiCCO2监测组)33例和对照组(传统监测组)36例,记录两组患者入ICU治疗6h、3d后液体总人量、APACHEⅡ评分及人ICU时与治疗3d后血浆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中心静脉压(CVP)前后差值水平及两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ICU天数、28d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ICU天数短于对照组,入ICU3d前后NT—pro—BNP变化差值(ANT—pro-BNP)大于对照组、入ICU 3d前后CVP变化差值(ACVP)的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ICU6h和3d总液体入量及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O2监测结合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可有效指导容量复苏和后续治疗,缩短感染性休克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ICU时间,有利于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危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2监测 脓毒性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裕积 宾雁飞 +1 位作者 梁毅 何志义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例AFO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两例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均以发... 目的分析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例AFO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两例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均以发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肺部CT均可见大片状渗出性病灶以及支气管含气征,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以及经皮肺活检取样获病理确诊,均可见肺泡内有大量纤维组织,符合AFOP表现。两例患者初期抗生素治疗无效,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CT显示肺部病灶基本吸收。结论AFOP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极易被误诊,明确诊断需依据病理学结果,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临床表现 肺部影像学特征及诊疗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文娥 杨秀芳 徐东珍 《河北中医》 2023年第9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 观察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MDRB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治疗... 目的 观察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MDRB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治疗。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痰液黏稠度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液黏稠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改善时间、白细胞计数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饮合清气化痰汤治疗机械通气MDRB感染患者,能通过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痰液黏稠度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感染 多重耐药菌 易感因素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文娥 王菊廷 +1 位作者 何淑贤 徐东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0例多重耐药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0例多重耐药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应用密闭式吸痰,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上呼吸机10 d时进行细菌学培养,观察培养结果和两组患者对周围患者交叉感染情况,并收集各种指标数据,对两组被感染者的同源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同源感染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采取密闭式吸痰方式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显著,不仅有效缩短了被同源感染时间,而且显著降低了同源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患者 机械通气 预防交叉感染 感染率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及Ⅰ~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惠 王菊廷 谭小丽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及Ⅰ~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及Ⅰ~Ⅲ期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予传统换药护理,观察组(52例),予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 目的探讨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及Ⅰ~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及Ⅰ~Ⅲ期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予传统换药护理,观察组(52例),予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能有效快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节约换药费用,临床价值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惠尔敷料 慢性伤口 压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