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隧道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民庆 黄鸿健 田四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1,85,共8页
研究目的:渝怀线圆梁山隧道、宜万线马鹿箐隧道发生了重大工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岩溶隧道的施工安全,已受到铁道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溶隧道的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各环节,... 研究目的:渝怀线圆梁山隧道、宜万线马鹿箐隧道发生了重大工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岩溶隧道的施工安全,已受到铁道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溶隧道的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各环节,以期对今后岩溶隧道的安全修建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结合以往隧道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岩溶隧道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对岩溶隧道的安全要素进行剖析,研究各安全要素的主要内容。研究结论:为规避岩溶隧道风险,设计、施工和管理各环节都应进行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设计阶段,应对岩溶隧道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依此进行相应的必要设计;施工阶段,应加强安全培训,将施工原则、施工方法、风险辨识、逃生系统有效地贯穿于施工过程中;对复杂的岩溶隧道应进行超前预测预报专项化管理,对岩溶的治理应进行程序化、制度化和专项费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安全 设计 施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南琛 张民庆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3,共5页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影响城市基坑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注浆技术已成为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影响城市基坑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注浆技术已成为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参数、工艺,以及注浆效果评定标准。研究结果: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通过在围护结构外施作注浆止水帷幕,以保证桩基的安全施工;通过对围护结构外进行桩间注浆,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开挖;在基坑开挖到含水构造时,通过施作基底注浆止水帷幕,以防止基底涌水和上鼓;基坑完成后,通常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桩间渗漏水,通过对桩间进行渗漏水治理,从而提高基坑防水等级,降低运营抽水费用。研究结论:对基坑工程的注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研究,提出基坑工程注浆效果检查项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注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张民庆 刘招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6,共5页
通过统计分析圆梁山隧道5 个深埋充填型溶洞的突水情况、涌出物介质,并结合溶洞涌水量和地表降雨量的关系对比,以及连通性试验和水质分析,总结归纳了圆梁山隧道岩溶的突水特征、岩溶类型和岩溶水动态特征。
关键词 圆梁山隧道 岩溶 突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突发性涌水治理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民庆 殷怀连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9,78,共4页
研究目的: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围岩破碎,为碎石土,局部溶隙、溶槽发育,有少量地下水,施工中按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采取台阶法开挖。在初期支护完成3个月后,由于受地表强降雨影响,致使隧道线路右... 研究目的: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围岩破碎,为碎石土,局部溶隙、溶槽发育,有少量地下水,施工中按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采取台阶法开挖。在初期支护完成3个月后,由于受地表强降雨影响,致使隧道线路右侧暗河(距隧道约10-20 m)水量增大、水压升高,继而导致隧道初期支护严重开裂-变形,突发大规模涌水。本文主要分析了F3断层突发性涌水机理,介绍了F3断层突涌水的治理措施。研究方法:突发性涌水后,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安全监视下,采取工字钢环向加固和横向支撑,并对线路右侧边墙进行钻孔放水泄压。水量稳定后,对F3断层段采取径向加固堵水注浆;拆除变形格栅钢架,采用 I20钢架替换;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研究结果:通过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加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等综合技术措施,F3断层治理后,仅在局部位置出现渗流水,水量1 m3/h,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结论:(1)通过别岩槽隧道F3断层涌水事故,当隧道周围(不超过100m)存在暗河通道等赋水条件, 隧道开挖揭示围岩破碎,那么,既使隧道开挖中未发生涌水,也难以保证初期支护完成后不发生涌水事故,甚至很难保证隧道完成后运营过程中不出现问题,随着“强本简末,为运营服务”隧道修建理念的提高,针对类似地质构造,做到提前防范,加强处理。(2)针对类似别岩槽隧道F3断层地质特点,采取径向注浆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及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断层 涌水 治理 宦万铁路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梁山隧道3#溶洞爆喷型突泥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曾蔚 张民庆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58-161,共4页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隧道,隧道全长11.068km。隧道主要穿越毛坝向斜核部、桐麻岭背斜和冷水河浅埋段,发育有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2002年9月10日,隧道下导坑施工到DK354+879(3#溶洞),突发爆喷型突泥,瞬间涌泥4200m3,...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隧道,隧道全长11.068km。隧道主要穿越毛坝向斜核部、桐麻岭背斜和冷水河浅埋段,发育有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2002年9月10日,隧道下导坑施工到DK354+879(3#溶洞),突发爆喷型突泥,瞬间涌泥4200m3,塞满下导坑244m空间,造成了人员伤亡。文章对3#溶洞爆型突泥进行了成因分析,并介绍了溶洞的施工,以期对今后遇到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梁山隧道 爆喷型突泥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