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住院病人猝死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闫生亮 施全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骨科 住院病人 猝死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文莉娟 庄卫红 +1 位作者 王燕军 李媛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目的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7月1日骨科护理工作人员30名,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 目的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7月1日骨科护理工作人员30名,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护理人员则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且研究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管理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平 王媛 韩自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7期128-128,共1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78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比较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组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护患纠纷...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78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比较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组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其他科室、其他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人性化护理 应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第一掌背血管轴型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4
作者 马玉林 夏宁晓 +3 位作者 董敬舒 刘定汉 王振华 王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30-231,共2页
在手部急性创伤中,最常见的是拇指皮肤缺损而致肌腱、神经、血管和指骨外露,伤情往往较复杂,难以处治。传统的方法是用胸、腹或臂部带蒂皮瓣封闭创面。手术繁琐,术后外形笨拙,缺乏感觉,病人痛苦大。自1979年Foucher首次报道应用食指背... 在手部急性创伤中,最常见的是拇指皮肤缺损而致肌腱、神经、血管和指骨外露,伤情往往较复杂,难以处治。传统的方法是用胸、腹或臂部带蒂皮瓣封闭创面。手术繁琐,术后外形笨拙,缺乏感觉,病人痛苦大。自1979年Foucher首次报道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利用“互联网+急救”提升三级医院急救中心患者就诊时效性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晏波 蒋明富 刘昱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97-50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急救”对三级医院急诊患者就诊时效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随机抽取银川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在2020年5至7月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该院救护车采用常规急诊流程救治的73...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急救”对三级医院急诊患者就诊时效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随机抽取银川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在2020年5至7月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该院救护车采用常规急诊流程救治的73例患者;研究组为随机抽取该院2021年5至7月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该院救护车采用“互联网+急诊”急诊流程救治的69例患者。对照分析2组患者就诊流程的时效性、接触会诊频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院内接诊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平均收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急诊救治期间医生有接触会诊频次与患者出入急诊大厅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急诊救治期间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充分利用“互联网+急救”可以显著提升三级医院急诊患者就诊时效,同时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及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互联网+急救 急诊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内外科联合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国栋 杨春燕 +4 位作者 张新宁 张丽 杨帆 王伟 梁志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研究内外科联合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期为2级53例、3级44例、4级35例,将其分为2组(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患者在术前内分泌科对其采取控制血糖、血压,抗感染治疗,创面换药,... 目的研究内外科联合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期为2级53例、3级44例、4级35例,将其分为2组(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患者在术前内分泌科对其采取控制血糖、血压,抗感染治疗,创面换药,积极调整身体营养状况,输血及输注白蛋白等治疗措施,血管外科对患者采取疏通下肢血管供血等措施,增强患者肢体远端供血、供氧,再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配合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在伤口愈合率及保肢率,得出结论。结果经过2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结果对比,综合治疗组患者保肢率76%,对照组患者保肢率35%(P<0.05),保肢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第一次创面修复术后伤口愈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结论内外科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综合治疗 保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9
7
作者 丁磊 丁伟伟 +5 位作者 闫生亮 焦文勇 王陵江 徐鉴 唐国军 石光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00-7105,共6页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弓根钉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单侧置钉 椎弓根通道植骨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丁磊 马玉林 +4 位作者 马国强 罗小军 殷刚 刘秉锐 马宗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76-779,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两组采用手术夹闭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30min致脊髓缺血,然后松开再灌注,其中一组在缺血前1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两组采用手术夹闭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30min致脊髓缺血,然后松开再灌注,其中一组在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DG20mg/kg(DG干预组),一组仅造成脊髓缺血损伤(损伤组);另一组打开腹腔后即关腹,不进行缺血再灌注(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24、72、16 8h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前角Caspase-3光密度变化情况;72、168h处死动物前先采用Behrmann 5点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功能。结果:损伤组与干预组72h时后肢功能评分分别为4.2±0.45分、5.8±1.1分;168h时分别为5±0分、6.2±1.3分,两组相同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aspase-3表达位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术后3、24、72、168h,正常对照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为0.13±0.04、0.15±0.06、0.13±0.06、0.15±0.06,损伤组为0.18±0.04、0.18±0.03、0.20±0.04、0.20±0.05,DG干预组为0.17±0.06、0.15±0.02、0.16±0.04、0.15±0.02,损伤组各时间点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DG干预组在24、72、168h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G可下调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CASPASE-3 甘草酸二铵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现状及应激相关因子HSP70、IFN-γ关联性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丰松 曾琴琴 +2 位作者 高山 贾红 孙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现状及应激相关因子热应激蛋白(HSP)70和干扰素(IFN)-γ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癌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现状及应激相关因子热应激蛋白(HSP)70和干扰素(IFN)-γ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癌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以评价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SP70、IFN-γ表达水平。结果共调查158例肺癌早期患者,其中男111例(70.2%)、女47例(29.8%)。患者SCL-90各项因子均高于常模,以焦虑、恐怖、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平均分较高(P<0.05)。血清HSP70表达水平在中度不适的肺癌早期患者表达水平最高(P<0.05),血清IFN-γ表达水平随着应激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HSP70与躯体化因子呈正相关,与恐惧因子呈负相关,IFN-γ与恐惧因子呈负相关。结论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术后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意义重大;HSP70、IFN-γ水平作为反映心理应激的监测指标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心理应激 热应激蛋白(HSP)70 干扰素(IFN)-Γ 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与不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刚 徐鉴 +1 位作者 胡银梅 郭建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161-1164,1169,封4,共6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不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并确诊的4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2]:分为A型(23例)及B1型(9例)、B2型(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不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并确诊的4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2]:分为A型(23例)及B1型(9例)、B2型(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20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A组),另20例行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B组),两组均对固定节段实施后外侧植骨融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X线片测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6月及1年的伤椎高度及伤椎后凸角(Cobb)的变化,应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疼痛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A组P=0.033,B组P=0.036);与术前比较,A、B组术后的后凸Cobb角均减小(A组P=0.022,B组P=0.026),即两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术后均较术前恢复。两组间术后1周、6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A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均小于B组(P均<0.05)。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降低(A组P=0.005,B组P=0.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达到有效的固定效果,相比较于跨伤椎的短节段椎弓根4钉内固定术,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在维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减少复位后椎体高度丢失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椎弓根 内固定 伤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帆 梁志军 +1 位作者 郭建斌 高山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介绍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病例。结果 3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对拇指外形满意。结论利用示指背侧岛状... 目的介绍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病例。结果 3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对拇指外形满意。结论利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拇指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广泛损伤的修复与康复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玉林 董敬舒 +3 位作者 刘定汉 夏宁晓 楼仁娣 王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0-11,共2页
报道30例腕部损伤患者,伤情比较相同。其中12例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不作或仅作不正规的理疗;18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仔细修复各种组织结构,术后系统地进行康复治疗。经随访3个月~2年,传统方法治疗组优良率仅为8.3%;采用显微外科... 报道30例腕部损伤患者,伤情比较相同。其中12例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不作或仅作不正规的理疗;18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仔细修复各种组织结构,术后系统地进行康复治疗。经随访3个月~2年,传统方法治疗组优良率仅为8.3%;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及康复治疗组优良率达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损伤 修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文勇 徐鉴 +2 位作者 胡银梅 严青 张莲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8期949-951,977,共4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的33例患者,行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固定术。通过统计学分析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根据Oswestr...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的33例患者,行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固定术。通过统计学分析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系统评估。应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内固定失败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P=0.032)、后凸Cobb角(P=0.022)明显均较术前恢复。术后不同时间VSP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常规手术少,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依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良率87.8%。结论 Wiltse入路跨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低、且通过直接对骨折产生的后凸应力起到撬拔作用,矫正椎体高度的丢失,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是胸腰段椎体骨折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入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伤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志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包括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4岁(6~56岁)。结果... 目的探讨两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包括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4岁(6~56岁)。结果采用健侧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3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9例。皮瓣均完全成活,质地柔软,色泽正常。健侧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患者术后耐受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健侧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可作为安全的替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腓肠神经 皮瓣 交腿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系统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永军 郑丽 刘昱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医师应用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差异性。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住175例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医师分两组阅片行Neer分型测试,一组为曾受肩关节损伤培训组(专业组),另一组为普通创伤科医师组(普通组),测试分两部分共... 目的分析不同医师应用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差异性。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住175例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医师分两组阅片行Neer分型测试,一组为曾受肩关节损伤培训组(专业组),另一组为普通创伤科医师组(普通组),测试分两部分共4次,第一部分在普通X线片下进行,第二部分阅片附加提供CT片,统计学分析用Kappa检验分析组间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医师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4次测试的最高Kappa值均出自专业组,专业组的组间可信度Kappa值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6,P=0.006)。前后4次测试显示出良好的组内可重复性,Kappa值专业组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9,P=0.008)。结论规范的肩关节专业化培训及CT影像学辅助可提高NEER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NEER分型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PICP、ICTP及钙、磷、镁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进峰 王一农 金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去势手术,常规饲养2个月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5mL/(kg.d)的生理盐水灌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按10、40mg/(kg.d)枸杞多糖灌胃,已烯雌酚组按0.1mg/(kg.3d)的已烯雌酚腹腔注射。3个月后取血清行PICP、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5组大鼠血清PICP、ICTP、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092、21.018、11.901、4.180、15.022和3.850,P均<0.05)。血清PICP和ICT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下降;与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比较,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下降。血清钙和镁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剂量组下降更显著。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高骨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骨质疏松 大鼠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系统临床应用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昱江 李雅慧 黄永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析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将医师分为两组即专科组(曾行肩关节外科专科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和普通组(未行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分别对上述资料进行阅片... 目的分析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将医师分为两组即专科组(曾行肩关节外科专科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和普通组(未行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分别对上述资料进行阅片分型测试,测试分2步共4次,第1步在普通X线片下进行,第2步阅片附加提供CT片,分别在2周后各重复1次;统计学分析运用Kappa检验分析组间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采用t检验比较专科培训组与普通组医师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4次阅片Neer分型组间取得较好的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专业组分型可靠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肩关节专业化培训及CT影像学辅助可提高Neer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种改良的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宁晓 马玉林 +3 位作者 董敬舒 刘定汉 王振华 王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指端缺损是手部常见的组织损伤,但往往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因此,修复术后往往出现不少问题。以往修复方法虽较多,但若处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自从Kutler于1947年首先采用指V—Y侧方推进皮瓣法,1970年Atasoy等提出指... 指端缺损是手部常见的组织损伤,但往往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因此,修复术后往往出现不少问题。以往修复方法虽较多,但若处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自从Kutler于1947年首先采用指V—Y侧方推进皮瓣法,1970年Atasoy等提出指掌侧V—Y推进皮瓣法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缺损 皮瓣移植 V-Y皮瓣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体侧后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1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自耀 田宁 陈宝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7期587-588,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骨折 植骨治疗 体内 后方 椎体 后路椎弓根 固定复位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治疗踇趾嵌甲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志军 岳学锋 +3 位作者 杨帆 吕国栋 王伟 张新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治疗踇趾嵌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踇趾嵌甲症患者,其中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组33例,传统甲缘侧切整形术组35例,全甲拔除术组30例。术前3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 目的观察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治疗踇趾嵌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踇趾嵌甲症患者,其中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组33例,传统甲缘侧切整形术组35例,全甲拔除术组30例。术前3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3组术式的术后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换药次数,术后6个价患者疼痛、感染、畸形及复发率。结果改良组及传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术后换药时间、疼痛感、愈合时间均优于拔甲组(P<0.05);改良组及传统组复发率和治愈率优于拔甲组(P<0.05);术后6个月测量患趾趾甲宽度并与对侧比较,改良组术后趾甲宽度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组术后趾甲宽度明显小于健侧趾甲宽度(P<0.05)。结论改良甲缘侧切整形术治疗踇趾嵌甲症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复发率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趾甲美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缘侧切整形术 改良 嵌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