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学生中从膝部长骨干骺融合推算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5
1
作者 席焕久 《人类学学报》 1985年第3期264-267,共4页
本文根据西安市2612名学生的活体测量和1361例的X线拍片观察,得出了应用膝部长骨的干骺融合程度及某些线性度量推算身高与年龄的三十个回归方程和相应的误差,同时,对得出的方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干骺融合 年龄估算 身高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锁骨的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席焕久 王志君 夏桂兰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本文按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对长春地区出土的专供研究的108套(男、女各半)成人尸骨中的216侧锁骨进行了测量。结果报告如下:一、锁骨各径测量及两侧比较(见表1、2)二、镇骨各指数及两侧比较(见表3)以上两项指数,除长厚指数存在明显... 本文按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对长春地区出土的专供研究的108套(男、女各半)成人尸骨中的216侧锁骨进行了测量。结果报告如下:一、锁骨各径测量及两侧比较(见表1、2)二、镇骨各指数及两侧比较(见表3)以上两项指数,除长厚指数存在明显性差(P<0.05)外,其余指数及每项指数的左、右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体 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脑缺血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强 王冬阳 赵宝东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缺血 特异蛋白分子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明启 赵宝东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解剖学基础 电子显微镜 20世纪 紧密连接 细胞膜 血管腔 BBB E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皮神经变异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素伟 李德荣 任颖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肌皮神经变异 肱二头肌 肱肌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6
作者 刘学政 李永洋 萧鸿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 ,并观测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2 )的表达。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 ,将视网膜血管网和眼杯进行染色后 ,镜下观察。结果 TUNEL... 目的 探讨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 ,并观测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2 )的表达。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 ,将视网膜血管网和眼杯进行染色后 ,镜下观察。结果 TUNEL法标记的阳性周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表现为环形、新月形核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 ;ABC法染色发现Bax和Bcl 2基因蛋白均存在视网膜血管表达。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 ,内皮细胞亦存在凋亡 ,Bax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凋亡基因 周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
7
作者 刘学政 李莉霞 萧鸿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及视细胞 (视感受器 )的病变规律。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大鼠糖尿病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DR早期视网膜血管及视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 目的 探讨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及视细胞 (视感受器 )的病变规律。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大鼠糖尿病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DR早期视网膜血管及视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病程 1月组 ,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异染色质边集 ,视杆细胞膜盘模糊不清 ,间隙略有扩大 ;病程 3月组 ,上述改变加重 ,毛细血管扩张、基底膜增厚 ,视杆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浓集 ;病程 6月组 ,上述改变更加严重 ,但毛细血管由扩张转为狭窄、变形 ,甚至闭塞。结论 大鼠DR早期出现视网膜毛细血管和视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 光感受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胃前壁不同部位的传入神经支配HRP法研究
8
作者 周桂芬 崔以昕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2-23,共2页
胃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它对维持人的健康生活十分重要,而决定胃功能活动的主要结构是神经支配,因此学者们对胃的神经研究非常关注。近年来,应用逆行标记技术,对猫、大鼠、兔和猪等动物的胃壁传入神经的实验研究资料相当丰富,他们的研... 胃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它对维持人的健康生活十分重要,而决定胃功能活动的主要结构是神经支配,因此学者们对胃的神经研究非常关注。近年来,应用逆行标记技术,对猫、大鼠、兔和猪等动物的胃壁传入神经的实验研究资料相当丰富,他们的研究,一致认为胃的内脏感觉分别由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入神经 胃前壁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膜管联合BMP/HA修复大块骨缺损机制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晛 秦书俭 郁卫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探讨硅胶膜 (SGM )管与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羟基磷灰石 (HA)复合物联合修复兔长骨缺损的机制。方法 制备兔桡骨中段 1 2cm缺损模型 ,实验组缺损区外围包绕SGM ,其内分别填充BMP/HA、HA材料 ;对照组仅填充HA ;空白组骨缺损区... 目的 探讨硅胶膜 (SGM )管与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羟基磷灰石 (HA)复合物联合修复兔长骨缺损的机制。方法 制备兔桡骨中段 1 2cm缺损模型 ,实验组缺损区外围包绕SGM ,其内分别填充BMP/HA、HA材料 ;对照组仅填充HA ;空白组骨缺损区未填充。通过X线摄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骨缺损区的影像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术后 1个月 ,SGM +BMP/HA组骨缺损区有大量的类骨质形成。术后 2个月 ,SGM +BMP/HA组大量骨膜来源的分化细胞沿SGM管的内、外面及HA间隙向骨缺损区内生长 ,植入区可见大片的膜内成骨征象。术后 3个月 ,GM +BMP/HA组骨缺损区愈合。此时 ,SGM +HA组与对照组骨缺损区有少量新骨形成 ,空白组缺损区为纤维组织充填。结论 SGM管与BMP/HA联合修复骨缺损的机制为SGM的屏障作用使骨缺损区受到引导成骨和诱导成骨的双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膜 骨再生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中窝径路内耳道CT的定位
10
作者 李永新 殷善开 +3 位作者 席焕久 孙连玉 潘喜民 幺中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目的:借助CT 的薄层骨窗扫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寻找一种新的颅中窝径路内听道(internalauditory canal,IAC) 的定位方法。方法:首先对20 例成人干颅标本进行薄层骨窗CT扫描、测量并进行三维CT... 目的:借助CT 的薄层骨窗扫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寻找一种新的颅中窝径路内听道(internalauditory canal,IAC) 的定位方法。方法:首先对20 例成人干颅标本进行薄层骨窗CT扫描、测量并进行三维CT(3DCT) 重建;然后进行显微颞骨解剖、测量;最后进行模拟手术。结果:显微测量与CT 测量密切相关。结论:在确定的平面上,过颧弓根做与冠状轴成α角的连线,在此线上向内移行距离d 即定位出IAC。本研究通过CT 扫描测量与三维CT重建技术,术前就可以了解每位病人的具体颞骨解剖特点,根据测量的准确数据,就能够精确定位IAC,从而达到“一人一定位”的目标,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 颅中窝 定位 CT 内耳手术 I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