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爱梅 曲巍 王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结合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及应用实践,探讨结合学校特色,按模块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现传统实验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会,更好地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虚拟仿真 教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琴 曲巍 王爱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5期26-27,共2页
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锦州医科大学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探讨如何从管理与运行机制、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实验课程改革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改革,深化医学实... 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锦州医科大学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探讨如何从管理与运行机制、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实验课程改革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改革,深化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全面提升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中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爱梅 曲巍 王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9期5-7,共3页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普通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讨如何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办法等主要环节入手...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普通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讨如何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办法等主要环节入手进行深入改革,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验技术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崔明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第6期228-229,共2页
虚拟实验应用于基础医学实验,具有安全且节省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实现实验智能化控制等优点,但也具有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协作精神等弊端。相关研究人员在基础医学实验中要协调好虚拟实验与传... 虚拟实验应用于基础医学实验,具有安全且节省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实现实验智能化控制等优点,但也具有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协作精神等弊端。相关研究人员在基础医学实验中要协调好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的关系,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具有的优势,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 基础医学实验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琴 王爱梅 温有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7-50,共4页
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锦州医科大学从2011年开始持续推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化以功能为模块的课程整合、构建阶梯式课外实验模块、强化实验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 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锦州医科大学从2011年开始持续推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化以功能为模块的课程整合、构建阶梯式课外实验模块、强化实验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岗位胜任力 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小件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意义
6
作者 李文慧 刘学 +3 位作者 刘建生 张健夫 李春桃 刘学元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满足高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解剖实验技术人员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利用解剖学技术制作小件标本。小件标本制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作为主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作为辅助者,这种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从传授到引导的教... 为满足高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解剖实验技术人员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利用解剖学技术制作小件标本。小件标本制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作为主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作为辅助者,这种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从传授到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意识地将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融入小件标本制作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还促进了临床思维的初步形成,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今后走向临床或科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项目的开展使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后的尸体标本再利用,为教学及科研增加标本储备的同时,还减少了尸体标本的耗损,以达到实验教学与资源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实验教学 标本制作 解剖学技术 教学改革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局解实验教学“无言良师”综合利用率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慧 曾瑞霞 +3 位作者 侯续伟 张海龙 刘建生 刘学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61-164,共4页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丰富和高质量的实验标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多层次、多专业、多轮次的教学形式下,标本需求量大、损耗率高,而尸体标本材料来源日益困难。为此,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局部解剖学实验教...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丰富和高质量的实验标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多层次、多专业、多轮次的教学形式下,标本需求量大、损耗率高,而尸体标本材料来源日益困难。为此,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对“无言良师”获得全新的认知,感受“无言良师”的大爱,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局部解剖学标本的制作,将局部解剖学实践操作后的“无言良师”变废为宝,所制标本不仅可用于今后的实验教学,还能为实验室及陈列室的建设增加标本储备,同时锻炼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激发了其创造力;通过第二课堂实验教学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该活动的开展还能提高“无言良师”的综合利用,节约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无言良师 课程思政 第二课堂 标本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教学改革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超 包晓红 +2 位作者 蒲丽娟 王顺 肖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3-4,共2页
为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大模块"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并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为本科生搭建了自主实践、科研创新的平台... 为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大模块"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并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为本科生搭建了自主实践、科研创新的平台,达到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医学生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分子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包晓红 董颖 +1 位作者 吴囡 孟智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1期46-48,共3页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实施对分子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是一门将抽象理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实施对分子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是一门将抽象理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课程特点,制作相关理论和操作视频,以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了翻转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总结证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微课”的线上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囡 王冰 +2 位作者 董颖 孟智超 黄艳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5期21-24,共4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和更新,各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日新月异。研究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微课、翻转式教学、思维导图构建、案例导入等形式有机融入到《分子医学实验技术》...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和更新,各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日新月异。研究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微课、翻转式教学、思维导图构建、案例导入等形式有机融入到《分子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进行线上实验教学改革设计并实施,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有效锻炼。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较以往呈显著上升,并因课程特色突出、教学效果良好被评为校线上实验教学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微课 线上 能力 思考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切片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鹤 包翠芬 +2 位作者 王雅光 王涛 刘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6期6-8,共3页
组织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功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课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传统的组织学实验课以观察玻... 组织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功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课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传统的组织学实验课以观察玻片标本为主,“讲授-示教-答疑”的教学模式有诸多的弊端,急需改进。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切片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也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以数字切片为基础,我校全面改革了组织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文章简要做一总结,为信息化时代组织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实验教学 数字切片 信息化教学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i微视频+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董颖 吴囡 +2 位作者 孟智超 刘凌 张轶博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33-36,共4页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是集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科研探索和医学应用于一体的基础医学学科,该课程对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为加强实验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既往实验教学经验,制作了实...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是集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科研探索和医学应用于一体的基础医学学科,该课程对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为加强实验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既往实验教学经验,制作了实验室规则类、实验前后工作类、操作与原理关联理解类、基本操作技能类、关键实验步骤及特殊现象类等五类Mini微视频。Mini微视频是时长在10 s~2 min的针对教学薄弱环节进行总结的知识碎片内容,不等于微课,将其与网络平台有机融合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功能,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满足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也能极大促进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 Mini微视频 网络平台 教学 自主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群体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吴囡 董颖 +2 位作者 包晓红 王冰 张轶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索"小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名学生为实验组,在传统课程结束之后增设"小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另随机抽取20名同学作为对照组,仅实施传统授课模式。观察两组实验报告撰... 目的探索"小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名学生为实验组,在传统课程结束之后增设"小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另随机抽取20名同学作为对照组,仅实施传统授课模式。观察两组实验报告撰写差异及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差异。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及实验报告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群体 互动式 教学模式 操作考核 实验报告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位一体”的医学机能学实验“金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利 刘卓 +1 位作者 李胜陶 牟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医学实验教学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以“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相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医学机能学整合实验,带来了全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 医学实验教学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以“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相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医学机能学整合实验,带来了全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也开拓了全新的实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和理念。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机能学整合实验课程改革,面向临床医学、运动康复、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模块化课程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升级创新,以及新型医学机能学实验平台的构建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全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新内容,也为建设医学机能学实验“金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医学机能学实验 人体机能学实验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和雨课堂在分子医学技术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智超 吴囡 +1 位作者 董颖 刘超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365-366,共2页
以高校医学专业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环节衔接三个方面对“微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应用设计。通过“微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以高校医学专业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环节衔接三个方面对“微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应用设计。通过“微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拓展、教学相长的氛围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 微课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德育于解剖学教学中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慧 席焕久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德育的极端重要性;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介绍了5个方面的体会:结合人类进化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解剖学科发展史坚定文化自信,将解剖学家的家国情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 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德育的极端重要性;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介绍了5个方面的体会:结合人类进化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解剖学科发展史坚定文化自信,将解剖学家的家国情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从人的形态学差异中学习认识论,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等。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专业课堂,促进德育教学。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解剖学教学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玲 孙媛 +3 位作者 高春华 隋海娟 于海英 杨育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8-3492,共5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及红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红芪多糖组灌胃相应剂量红芪多糖,空白组和LPS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给...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及红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红芪多糖组灌胃相应剂量红芪多糖,空白组和LPS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后,LPS组和红芪多糖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心肌病小鼠模型,空白组则腹腔注射蒸馏水。造模后8 h,超声评估小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和NF-κB蛋白抑制蛋白α(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心功能降低(P<0.01),心肌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炎性因子释放增多(P<0.01),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p-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1);红芪多糖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各指标功能,且作用效果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红芪多糖对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脂多糖 脓毒症心肌病 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Atg12和LC3-Ⅱ在脑缺血再灌注大脑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晓薇 韩瑞祎 +4 位作者 闵鹤鸣 李丹丹 肖学进 包翠芬 包翠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时大脑皮质自噬相关蛋白-12(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12,Atg12)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时大脑皮质自噬相关蛋白-12(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12,Atg12)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antibodyⅡ,LC3-Ⅱ)的激活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脑组织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IR组),且CIR组下设CIR 0、6、12、24、48、72h共6个亚组。除sham组和CIR 24h组为每组20只外(其中10只用于模型鉴定),其余为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脑组织含水量来鉴定脑缺血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皮质Atg12和LC3-Ⅱ的表达规律。结果:与sham组比较,CIR 24h组可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和明显的脑水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g12和LC3-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开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49±4.18)%、(18.54±3.62)%],在24~48 h达高峰[(33.63±3.26)%、(29.62±1.73)%],72 h之后逐渐减弱[(24.90±3.96)%、(20.36±3.5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tg12和LC3-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开始表达[表达量为(0.372 3±0.076 5)、(0.148 4±0.011 5)],在24~48 h达高峰[(0.741 7±0.071 8)、(0.451 3±0.019 0)],72 h之后逐渐减弱[(0.365 0±0.042 0)、(0.245 1±0.030 3)]。结论:脑缺血时Atg12和LC3-Ⅱ在调节脑缺血的脑组织自噬方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相关蛋白-12 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啟艳 孙媛 +4 位作者 高春华 孟楚浛 隋海娟 于海英 张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8-3603,共6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40 mg/kg)和红芪多糖低、高剂量组(60、12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5 d,给药1 d后皮...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40 mg/kg)和红芪多糖低、高剂量组(60、12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5 d,给药1 d后皮下注射ISO 14 d进行造模。给药结束后24 h,计算小鼠心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FFA、ATP、AMP水平,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NP、BN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指数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生,FFA水平升高(P<0.01),ATP/AMP比值降低(P<0.01),ANP、BNP mRNA表达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红芪多糖可改善ISO诱导小鼠的各项指标(P<0.05,P<0.01),且高剂量效果更佳。结论红芪多糖对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调控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中BV2小胶质细胞的极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婷钰 王兴航 +2 位作者 迟晓晨 李昆芳 包翠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目的通过脂多糖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g1是否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蛋白对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组、罗格列酮组、GW9662组。对照... 目的通过脂多糖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g1是否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蛋白对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组、罗格列酮组、GW9662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加入1 mg/L脂多糖,其他组在加入脂多糖处理后,再分别加入0.4 mmol/L人参皂苷Rg1、10μmol/L罗格列酮或10μmol/L GW9662。CCK-8法检测各组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PARγ、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 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人精氨酸酶1(ARG-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IL-1β、IL-6、IL-8和TNF-α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增高,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NOS和p-NF-κB p65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PARγ和ARG-1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组细胞增殖率降低,IL-1β、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iNOS和p-NF-κB p65阳性表达明显减弱,PPARγ和ARG-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抑制脂多糖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PARγ/NF-κB通路从而促进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BV2细胞 极化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