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伟超 佟明 +2 位作者 李自智 金艳阳 曹庆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67-167,170,共2页
目的探究多媒体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进入我院泌尿外科见习学生190名,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95例)与研究组(9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研究组予以多媒体技术及CBL... 目的探究多媒体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进入我院泌尿外科见习学生190名,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95例)与研究组(9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研究组予以多媒体技术及CBL模式教学,观察2组案例分析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案例分析各项成绩,如临床思维能力(91.62±3.68)分与对照组(86.49±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临床见习过程采取多媒体技术与CBL模式联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见习学生案例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泌尿外科 CBL教学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路径的泌尿外科临床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关有良 田洪阳 +1 位作者 张强 张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名泌尿科临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序法,将其分成对照组(60名)和观察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综...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名泌尿科临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序法,将其分成对照组(60名)和观察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结果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后,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的总成绩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将临床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临床教育 临床路径 传统教学 满意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成财 盛玉文 王朝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结石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良好,有较高的碎石成功率,且术后并发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碎石 泌尿系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术 碎石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春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取本院泌尿外科实习护生42 例,随机分研究组(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带教模式)各21 例,评估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护理质量与医师对护理满意度... 目的研究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取本院泌尿外科实习护生42 例,随机分研究组(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带教模式)各21 例,评估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护理质量与医师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与综合成绩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操作、适应能力、团队操作与服务态度分值均高,医师对护理满意率高,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造口实施护理带教期间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能加强实习护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次分阶段 护理带教模式 泌尿造口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带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成财 盛玉文 王朝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6期55-55,57,共2页
目的:研究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采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及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研究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采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及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结石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良好,有着较高的碎石成功率,且术后并发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碎石 泌尿系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术 碎石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思考——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为例
6
作者 周诗雪 梁春光 +5 位作者 王瑞 姜兆权 刘涛 徐曌旭 周明月 孙琦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研究在《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课程中融合思政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锦州某医科大学126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把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实践等环节,对课程进行专家论证,并分析学生职业... 目的研究在《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课程中融合思政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锦州某医科大学126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把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实践等环节,对课程进行专家论证,并分析学生职业素养和教学效果。结果根据专家组论证,构建的《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课程思政方案具备较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教学实施后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对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达到93.9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课程中融合思政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并且获得了较高的学生认可度和教学专家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职业素养 课程思政 教学效果 护理教育 护理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7
作者 王成财 盛玉文 王朝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泌尿系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泌尿系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Kiyak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温波 刘奔 +2 位作者 夏露 于晨熹 黄树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bladder tumor,TUE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82例锦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bladder tumor,TUE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82例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UEBT组38例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mor,TURBT)组44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指标及病理情况。结果:TUEBT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00±3.55)h、(4.34±0.81)d、(5.29±0.96)d,少于TURBT组的(27.57±3.87)h、(5.32±0.83)d、(6.32±0.8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EBT组手术时间为(29.55±4.13)min,长于TURBT组的(25.30±4.01)min;TUEBT组血红蛋白减少量为(2.00±0.38)g/dL,少于TURBT组的(2.30±0.32)g/dL;TUEBT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3.16%(5/38),低于TURBT组的34.09%(15/44);TUEBT组复发率为10.53%(4/38),低于TURBT组的29.55%(13/44);TUEBT组肌层缺失率为0(0/38),低于TURBT组的31.82%(14/44);TUEBT组符合二次经尿道切除术(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标准例数为22例、TURBT组为33例,其中因肌层缺失而需ReTUR的TUEBT组为0、TURBT组为14例,TURBT组明显多于TUEBT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UEBT能够完整剜除肿瘤,保留肌层,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降低ReTUR概率,对NMIBC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手术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与TURBT相比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CT值预测结石成分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崔守玉 刘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97-999,1016,共4页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CT值预测结石成分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84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实验组则对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CT值预测,随后...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CT值预测结石成分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84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实验组则对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CT值预测,随后进行相应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以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尿酸为主的结石CT值情况,比较两组在体外冲击次数、一次碎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以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尿酸为主的结石CT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外冲击次数分别为(1160.23±164.08)次、(1483.18±192.74)次,实验组更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0.48%(38/42)、73.81%(31/42),实验组更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42)、19.05%(8/42),实验组更低(P<0.05)。结论:在上尿路结石CT值预测结石成分的基础上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有利于减少体外冲击次数,提高一次碎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治疗 CT值预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可行性 结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47
10
作者 周旭 王成达 张大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83-585,共3页
肾结石也称为尿石症,是指尿路中出现固体物质(肾结石),多见于男性。肾结石通常在肾脏中形成,并留在尿流中[1]。一块小的石头可能会通过而不会引起症状。但如果结石较大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输尿管阻塞,从而导致下背部或腹部严重疼痛。... 肾结石也称为尿石症,是指尿路中出现固体物质(肾结石),多见于男性。肾结石通常在肾脏中形成,并留在尿流中[1]。一块小的石头可能会通过而不会引起症状。但如果结石较大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输尿管阻塞,从而导致下背部或腹部严重疼痛。而复杂性肾结石常见于直径>2.5 cm的肾结石,还有多发性肾结石、孤立肾结石、异位肾结石等[2]。较小的结石可通过排结石药或大量饮水、上下跳跃等物理方式去除,但是对于复杂性肾结石,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为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多发性肾结石 外科手术 孤立肾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 输尿管阻塞 尿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D-J”管在预防复杂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狭窄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佟杨 张大田 +1 位作者 田洪阳 张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D-J”管对预防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因复杂性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0例)及对照组(n=40例)...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D-J”管对预防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因复杂性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0例)及对照组(n=40例),于钬激光碎石术后分别留置双“D-J”管和单根“D-J”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腰痛数字评分、膀胱刺激症、肉眼血尿、结石残留率、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膀胱刺激症、腰痛评分、血尿、发热等带管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4周后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研究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放置双“D-J”管可有效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并对带管期间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钬激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彤崴 高丽利 +4 位作者 蔡宏宇 王成财 傅德望 周盾 高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肾微小病变患者65例为对照组。均留取病变的穿刺活检组织和患者空腹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肾微小病变患者65例为对照组。均留取病变的穿刺活检组织和患者空腹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变组织和血清中lncRNA TUG1的表达。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和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变组织和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变组织与血清lncRNA TUG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变组织和血清中lncRNA TUG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lncRNA TUG1在不同病变类型、不同硬化肾小球硬化占比患者病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病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变组织与血清lncRNA TUG1表达呈正相关(r=0.693,P=0.02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变组织与血清lncRNA TUG1表达下降且呈正相关,检测血清lncRNA TUG1表达可能对预测病变的形成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及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成城 张大田 王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结石病区PCNL患者84例,根据术中制造人工肾积水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2例。输尿管组逆行...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结石病区PCNL患者84例,根据术中制造人工肾积水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2例。输尿管组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双J管组留置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手术7 d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肾功能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Hb)、住院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双J管组术后7 d Hb水平高于输尿管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疼痛(VAS)低于输尿管组(P<0.05);双J管组手术7 d后肾功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肾脏损伤分子比(KIM-1)水平高于输尿管组(P<0.05);2组术后发热、胸膜损伤、切口感染率无统计意义(P>0.05);双J管组置管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输尿管组(P<0.05)。结论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用于PCNL术中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提升患者肾功能和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管 人工肾积水 经皮肾经碎石取石术 肾功能水平 双J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原位碎石和移位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石磊 刘奔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原位碎石和移位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原位碎石治疗...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原位碎石和移位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原位碎石治疗,对照组实施移位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周围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两组尿酸、肌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原位碎石和移位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较好的效果,原位碎石的结石清除率较高,手术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但会增加输尿管狭窄风险,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 移位碎石 原位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深 关有良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输尿管结石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坦索罗辛联合气压弹... 目的探讨老年人输尿管结石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坦索罗辛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组)39例和对照组(单纯气压弹道碎石组)39例。治疗按照常规行气压弹道波碎石治疗,术后联合探索罗新(0.4 mg,每晚1次,共4 w)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4 w结石残余率5.1%(2/39)要低于对照组23.1%(9/39);治疗组术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栓剂)使用率及腰腹痛发生率25.6%(10/39)、25.6%(10/39)要低于对照组51.3%(20/39)、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联合运用坦索罗辛可提高清石率、降低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及腰腹痛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老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气压弹道碎石 老年人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疗效评估
16
作者 李鹏飞 佟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研究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LRC)后两种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取不同尿流改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行LRC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IN)或输尿管皮肤造口(CU)的男性膀胱... 目的 研究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LRC)后两种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取不同尿流改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行LRC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IN)或输尿管皮肤造口(CU)的男性膀胱癌患者43例,根据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分为IN组(21例)和CU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3个月内)及生活质量。结果 IN组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CU组,出血量也多于C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C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但接近于生理性排尿,术后的生活质量较高,而CU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也少,适合不宜进行长时间手术的高龄患者,在临床应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 腹腔镜 尿流改道 原位回肠新膀胱 输尿管皮肤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17
作者 周擎宇 姜华茂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 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20例)及前列腺正常上皮RWPE-1细胞、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和DU... 目的 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20例)及前列腺正常上皮RWPE-1细胞、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和DU145中EZH2的表达,将PC-3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处理,低、中、高剂量GSK126组细胞分别应用EZH2甲基转移酶抑制剂(GSK126),浓度5、25、50μmol/L溶于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噻唑蓝(MTT)法进行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EZH2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GSK126组前列腺癌PC-3细胞中EZH2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中剂量GSK126组降低较其他两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12、36和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GSK126组B细胞淋巴瘤(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均降低,OD值、凋亡率及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均升高,中剂量GSK126组较其他两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ZH2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呈高表达,EZH2抑制剂GSK126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EZH2表达,抑制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前列腺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必妥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功能学的影响
18
作者 于卓玄 姜树旭 +3 位作者 李昶毅 何东岳 赫振 傅德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爱必妥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10、20、40、80μg/mL)爱必妥作用于PC-3细胞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爱必妥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10、20、40、80μg/mL)爱必妥作用于PC-3细胞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RT-PCR检测EGF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爱必妥作用24 h后均可以抑制PC-3的细胞增殖活力(P<0.001),且药物抑制作用与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爱必妥均抑制PC-3细胞的侵袭能力(P<0.001),且药物抑制作用与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爱必妥均导致PC-3细胞的总凋亡比例增加(P<0.01),且这种促凋亡能力与与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爱必妥均可以抑制Bc1-2蛋白表达(P<0.05),同时促进Bax蛋白表达(P<0.05),且抑制和促进作用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爱必妥均可以抑制EGFR mRNA表达(P<0.05),且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同样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爱必妥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凋亡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3 爱必妥 EGF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NLR与tPSA对高PSA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王晨 刘奔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32-36,49,共6页
目的探究β-2微球蛋白(β-2 MG)、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或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目的探究β-2微球蛋白(β-2 MG)、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或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且tPSA>4 ng·mL^(-1)的患者210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n=110)及PCa组(n=100),采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评价单一和(或)多指标联合诊断高PSA人群中PCa的效能。结果PCa组tPSA、游离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性粒细胞、β-2 MG、NLR水平高于BPH组(P<0.05);PCa组前列腺体积、淋巴细胞水平低于BPH组(P<0.05)。tPSA、β-2 MG和NLR是PC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这三者联合均高于单一指标、两两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结论tPSA+β-2-MG+NLR联合预测的诊断模型效能较高,可早期预测PSA升高患者是否患有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Β-2微球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PT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军 曹庆飞 +6 位作者 叶雄俊 陈伟男 赵海岳 佟明 王银银 黄晓波 常智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ell-cycle-related and expression-elevated protein in tumor,CREP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纳入90例于2014至2016年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并经组织...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ell-cycle-related and expression-elevated protein in tumor,CREP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纳入90例于2014至2016年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并经组织学证实的肾癌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些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REPT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REPT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Fuhrman分级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EPT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6.7%(42/90)的患者癌组织中CREPT表达为高水平,而在癌旁组织中所有患者CREPT表达均为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PT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01)和Fuhrman分级(P<0.001)有关联,但与性别(P=0.149)、年龄(P=0.605)、肿瘤大小(P=0.673)和组织学类型(P=0.756)无关。截至2018年12月,有85例患者完成随访。Kaplan-Meier分析显示,CREPT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均低于CREPT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与CREPT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结论CREPT在肾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分级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