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奥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臧晓珍 王军 +3 位作者 李迎杰 韩丹 张进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艾司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一组(艾速平),治疗二组(耐信),对照组(泮托拉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点国产艾司奥美拉唑(艾速平),进口艾司奥...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艾司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一组(艾速平),治疗二组(耐信),对照组(泮托拉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点国产艾司奥美拉唑(艾速平),进口艾司奥美拉唑(耐信)和泮托拉唑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评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3天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及出血量均较第1天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治疗1、3 d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治疗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均费用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治疗一组比治疗二组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 h总止血率为71. 1%。治疗一组24 h止血率为76. 7%,治疗二组24 h止血率为90. 0%。两组比较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 05)。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 h总止血率为46. 7%。与治疗组比较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国产艾速平与进口耐信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艾速平的住院费用低于耐信,具有价格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大出血 艾司美拉唑 泮托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在消化系统护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邬丹丹 庞晓旭 李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5期38-42,共5页
目的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学上使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ing,CBL)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学院2018级的两个班级同学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接受翻转... 目的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学上使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ing,CBL)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学院2018级的两个班级同学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接受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模式。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学中开展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案例学习教学法 消化系统疾病 护理学 考核成绩 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邬丹丹 李琳 庞晓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消化系统疾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针对课程特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章节的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改革,分析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状况。方法2016年9月—2017年6月纳入本校2018届护理学学员74名,依照随机数... 目的消化系统疾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针对课程特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章节的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改革,分析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状况。方法2016年9月—2017年6月纳入本校2018届护理学学员74名,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7名,参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接受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就两组学员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素质、技能操作及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可改善患者学习质量,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消化系统疾病 护理教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乾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9期79-79,81,共2页
目的: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使用半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 目的: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使用半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泮托拉唑能够缓解症状,不良反应少,临床用药不需要调整剂量,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老年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松素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姚书霞 史璇 +2 位作者 韩松 杨小蕾 王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5-2530,共6页
目的:探讨乔松素调控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AMI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AMI组、Pinocembrin组(5 mg/kg尾静脉注射)、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2.0 mg/kg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乔松素调控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AMI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AMI组、Pinocembrin组(5 mg/kg尾静脉注射)、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2.0 mg/kg尾静脉注射),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FS)及血清LDH、cTnⅠ、IL-6、IL-β、TNF-α水平,TTC染色、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及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TLR4/NF-κB/NLRP3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细胞数量减少,部分心肌纤维断裂,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LVEDD、LVESD、血清LDH、cTnⅠ、IL-6、IL-β、TNF-α水平、心肌组织TLR4、MyD88、p-NF-κB p65、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VEF、FS显著降低(P<0.05);与AMI组比较,Pinocembrin组与TAK-242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细胞损伤及炎症浸润减轻,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LVEDD、LVESD、血清LDH、cTnⅠ、IL-6、IL-β、TNF-α水平、心肌组织TLR4、MyD88、p-NF-κB p65、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降低(P<0.05),LVEF、FS显著升高(P<0.05);Pinocembrin组与TAK-242组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乔松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轻AMI引起的心肌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松素 急性心肌梗死 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亮氨酸重复结构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家媛 李楚荞 +2 位作者 黄淑敏 郭莲怡 曹海龙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27-230,238,共5页
结直肠癌(CR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富亮氨酸重复结构(LRR)与CRC发生、发展过程有关。不同类型的LRR可能对CRC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Toll样受体(TLR)、NOD样受体(NLR)、LRRC19及LRR的免疫球蛋白样蛋白(ISLR)介导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 结直肠癌(CR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富亮氨酸重复结构(LRR)与CRC发生、发展过程有关。不同类型的LRR可能对CRC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Toll样受体(TLR)、NOD样受体(NLR)、LRRC19及LRR的免疫球蛋白样蛋白(ISLR)介导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Lgr5干细胞直接调控CRC发生的相关通路,F-box/LRR-重复蛋白2(FBXL2)则是肿瘤抑制因子。该文就LRR参与CRC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富亮氨酸重复序列 肠道微生态 肠道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驰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96-99,共4页
H.pylori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了解并做到根除H.pylori临床意义重大。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耐药流行现状及治疗前景等方面予以综述。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宋丹丹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关系到公众健康的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我国的感染率居高不下。全面了解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以及目前研究开发的...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关系到公众健康的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我国的感染率居高不下。全面了解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以及目前研究开发的新的治疗途径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新的治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鲁明月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
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在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易发生肝源性糖尿病,该病可能进一步加重肝损害。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是需要临床重视并积极治疗的疾病。本文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盼盼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7-101,共5页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种类繁多,不同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熟悉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更清晰地认识急性胰腺炎,这对我们在临床上诊治急性胰腺炎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旨在不同病因急性胰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种类繁多,不同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熟悉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更清晰地认识急性胰腺炎,这对我们在临床上诊治急性胰腺炎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旨在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病因 发病机制 局部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梦培 李静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00-102,共3页
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肝细胞及功能损害最后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并发症。本文将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肝硬化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盈盈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已确认其感染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但近年来常规四联疗法的根除率降低及复发率增高,口腔是除胃以外的另一个Hp的主要储存场所,口腔中的Hp与胃内Hp有一定的同源性,牙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已确认其感染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但近年来常规四联疗法的根除率降低及复发率增高,口腔是除胃以外的另一个Hp的主要储存场所,口腔中的Hp与胃内Hp有一定的同源性,牙周治疗对口腔Hp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可使胃内Hp的根除率增加及复发率降低,本文就口腔Hp对胃Hp根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口腔 根除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海琦 李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无痛肠镜下行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常规肠镜下行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完全切除率、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心...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无痛肠镜下行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常规肠镜下行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完全切除率、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操作过程中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T 1、T 2、T 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安全有效,可提高完全切除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无痛肠镜 常规肠镜 高频电凝切除术 临床疗效 完全切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多糖经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雪 左中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经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IOP组(给予大鼠桦褐孔菌多糖300 mg·kg^-1)10只和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经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IOP组(给予大鼠桦褐孔菌多糖300 mg·kg^-1)10只和抑制剂组(给予大鼠桦褐孔菌多糖300 mg·kg^-1+锌原卟啉20 mg·kg^-1)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10 g·L^-1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桦褐孔菌多糖采用灌胃法给药;抑制剂组在桦褐孔菌多糖灌胃前24 h将锌原卟啉经腹腔注射给大鼠。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并于12周后禁食不禁水12 h后进行实验。将分离到的新鲜视网膜,石蜡包埋,切片,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样品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并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HO-1阳性染色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HO-1、Nrf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IOP组、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糖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后,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GS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OP组视网膜组织中SOD、GSH含量高于糖尿病组及抑制剂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及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抑制剂组和IOP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分别为(2300±100)个·mm^-2、(1400±100)个·mm^-2、(1505±95)个·mm^-2、(2250±95)个·mm^-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糖尿病组HO-1、Nrf2及COX-2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IOP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Nrf2蛋白表达高于糖尿病组,COX-2蛋白的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均为P<0.01);抑制剂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Nrf2蛋白表达低于IOP组,COX-2蛋白的表达高于I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桦褐孔菌多糖能够通过激活Nrf2通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桦褐孔菌多糖 氧化应激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转激活对氨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雪梅 贾桂枝 +1 位作者 楚明会 戴红良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655-3658,共4页
目的探讨氨致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激活间的关系。方法以3 mmol/L氯化铵刺激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建立高血氨模型,EGFR选择性抑制剂AG1478,src选择性抑制剂P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选择性抑制剂GM6001分别... 目的探讨氨致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激活间的关系。方法以3 mmol/L氯化铵刺激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建立高血氨模型,EGFR选择性抑制剂AG1478,src选择性抑制剂P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选择性抑制剂GM6001分别于加入氯化铵前30 min加入,以检测上述信号分子在氨致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中的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p38MAPK的表达及活化,以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p38MAPK与EGFR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氨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可被EGFR选择性抑制剂AG1478所阻断,亦可被src选择性抑制剂PP1所阻断,但不受基质金属蛋白酶选择性抑制剂GM6001的影响。对于EGFR-p38MAPK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结论氨刺激可通过EGFR转激活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P38MAPK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多数据库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国岩 李晓飞 +1 位作者 吴贺明 郭莲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Oncomine、GEPIA数据库分析TIMPs家族成员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选择TIMP1为研究对象。GEPIA进一步分析TIMP1与胃癌病理分期相关性,Kaplan-Meier绘图仪分析TIMP1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Oncomine、GEPIA数据库分析TIMPs家族成员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选择TIMP1为研究对象。GEPIA进一步分析TIMP1与胃癌病理分期相关性,Kaplan-Meier绘图仪分析TIMP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应用CRISP/Cas9技术敲除TIMP1基因,CCK-8实验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胃癌细胞AGS组与TIMP1基因敲除组的抗凋亡基因Bcl-2及促凋亡基因c-Myc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Oncomine、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胃癌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表达量与胃癌病理分期呈负相关;Kaplan-Meier绘图仪分析显示TIMP1高水平表达的胃癌患者较低水平表达胃癌患者生存预后更差。TIMP1基因敲除后,胃癌细胞增殖明显减少,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水平下降,促凋亡基因c-Myc mRNA表达水平上升。GO分析结果显示,TIMP1主要富集在细胞粘附分子结合、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外结构组织等基因功能上;KEGG分析发现,TIMP1主要涉及粘着斑、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信号通路。结论:TIMP1在胃癌中呈高水平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期、生存预后相关;敲除基因后,肿瘤细胞增殖减少,有望成为新的胃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IMP1 Oncomine GEPIA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通过ERK及JNK通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雪梅 钱越 戴红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6,280,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染料木黄酮能显著抑制PC14细胞的增殖,其抗增殖活性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MAPK...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染料木黄酮能显著抑制PC14细胞的增殖,其抗增殖活性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MAPK家族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SB203580及SP600125均可显著抑制PC14细胞增殖;染料木黄酮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RK及JNK的磷酸化。结论染料木黄酮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及JN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PC14细胞 增殖 ERK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息肉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昕 李静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胃息肉是起源于粘膜下层的隆起性病变。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及适应症的增加,胃息肉检出率逐年增加。本文主要介绍胃息肉的分类、检查措施及治疗手段,并总结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胃息肉的病因学、发展机制、治疗及随访策略等进行... 胃息肉是起源于粘膜下层的隆起性病变。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及适应症的增加,胃息肉检出率逐年增加。本文主要介绍胃息肉的分类、检查措施及治疗手段,并总结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胃息肉的病因学、发展机制、治疗及随访策略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诊断学教学改革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9期6-8,共3页
目的评价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中心诊断学教学改革。方法用“随机法”将医院附属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82例医学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诊断学教学模式... 目的评价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中心诊断学教学改革。方法用“随机法”将医院附属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82例医学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诊断学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各项教学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学院学生实施以医师胜任力为导向的诊断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胜任力 教学中心 诊断学教学 改革评价 教学成绩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金朋 孙百英 田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胃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胃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癌138例的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灶5 cm以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Vasohibin-1的表达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Vasohibin-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asohibin-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1.73%(99/138)和31.16%(4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86,P〈0.001);Vasohibi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P=0.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癌组织浸润深度、TNM分期无关;Log-rank检验显示Vasohibin-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10%,明显低于Vasohibin-1阴性表达患者(χ^2=25.185,P〈0.001)。结论 Vasohibi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