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及其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治疗措施,并对现有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52例(52眼)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于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病原因,比较患...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及其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治疗措施,并对现有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52例(52眼)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于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病原因,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14例14眼(26.92%)的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 Pa),38例38眼(73.08%)的眼压为6~21 mm 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4.8±2.9)mm Hg,低于治疗前的(42.7±5.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42例42眼(80.77%)视力上升,8例8眼(15.38%)视力下降,2例2眼(3.85%)视网膜脱落;治疗后,患者视力为(0.210±0.029),高于治疗前的(0.080±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睛受到较为严重的外伤后,眼内的组织常常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损伤,而由此导致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在治疗上无疑更增加了治疗困难。对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防止眼部伤情的恶化及蔓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芪三酚对糖尿病白内障模型大鼠体质量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不做处理,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进行建模,使用芪三酚对治疗组大鼠进行干预,并对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情况、...目的:研究芪三酚对糖尿病白内障模型大鼠体质量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不做处理,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进行建模,使用芪三酚对治疗组大鼠进行干预,并对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情况、体质量、身长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对三组大鼠右眼眼球进行HE染色。结果:空白组大鼠晶状体透明,无混浊现象;治疗组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和白内障整体评分均优于模型组( P <0.05);第3、5wk时,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身长高于模型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低于模型组( P <0.05);5wk后,相比模型组大鼠,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 P <0.05)。结论:芪三酚能够改善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减轻疾病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调控大鼠血糖、生化指标水平,缓解白内障进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及其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治疗措施,并对现有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52例(52眼)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于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病原因,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14例14眼(26.92%)的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 Pa),38例38眼(73.08%)的眼压为6~21 mm 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4.8±2.9)mm Hg,低于治疗前的(42.7±5.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42例42眼(80.77%)视力上升,8例8眼(15.38%)视力下降,2例2眼(3.85%)视网膜脱落;治疗后,患者视力为(0.210±0.029),高于治疗前的(0.080±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睛受到较为严重的外伤后,眼内的组织常常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损伤,而由此导致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在治疗上无疑更增加了治疗困难。对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防止眼部伤情的恶化及蔓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文摘目的:研究芪三酚对糖尿病白内障模型大鼠体质量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不做处理,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进行建模,使用芪三酚对治疗组大鼠进行干预,并对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情况、体质量、身长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对三组大鼠右眼眼球进行HE染色。结果:空白组大鼠晶状体透明,无混浊现象;治疗组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和白内障整体评分均优于模型组( P <0.05);第3、5wk时,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身长高于模型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低于模型组( P <0.05);5wk后,相比模型组大鼠,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 P <0.05)。结论:芪三酚能够改善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减轻疾病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调控大鼠血糖、生化指标水平,缓解白内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