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1
作者 牛玉军 陈荣霞 +3 位作者 谷娜 吴凤霞 杨晓军 何翠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了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US)、膀胱造影、CT及MRI检查并结合膀胱镜、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术前均作... 目的:研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了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US)、膀胱造影、CT及MRI检查并结合膀胱镜、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术前均作出了正确影像诊断及分型,US、IVP及膀胱镜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的诊断效果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囊肿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膀胱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脑梗塞介入性溶栓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静 孙一兵 +4 位作者 张锦祥 孙柏松 黄胜友 马仁飞 余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介入性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将介入导管置入病变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在导管内缓慢注入尿激酶或精制腹蛇抗栓酶。治疗前后分别行DSA脑血管造...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介入性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将介入导管置入病变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在导管内缓慢注入尿激酶或精制腹蛇抗栓酶。治疗前后分别行DSA脑血管造影,并在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2周分别作神经功能评定。结果血管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9例,血流量增加6例,无变化5例。治疗后1小时运动改善19例,感觉改善12例,言语改善9例。2周后基本痊愈9例(39.1%),显著进步12例(52.2%),进步2例(8.7%)。结论介入性动脉溶栓针对性强,局部溶栓药物浓度高,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观察,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溶栓治疗 脑梗塞 尿激酶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应实 张晓鹏 +4 位作者 段红杨 黎庶 韩铭钧 何翠菊 李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9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向周围脏器浸润中的CT诊断标准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 ,术前行实时螺旋CT扫描。结果 :34例食管中、上段癌19例 ,食管下段癌15例 ;气管、支气管受侵8例 ,主动脉受侵5例 ,心包受侵5例 ,主...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向周围脏器浸润中的CT诊断标准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 ,术前行实时螺旋CT扫描。结果 :34例食管中、上段癌19例 ,食管下段癌15例 ;气管、支气管受侵8例 ,主动脉受侵5例 ,心包受侵5例 ,主动脉和心包联合受侵2例 ;34例CT图像中能够明确有食道癌病变31例 ;食管中上段癌17例 ,食管下段癌14例 ;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9例 ,手术证实8例受侵 ,这9例中邻近病灶上下层面可见脂肪层6例 ,手术证实全部受侵 ;肿瘤与主动脉间脂肪层存在19例 ;脂肪层消失15例 ,其中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小于45°6例 ,手术证实均无受侵 ,大于90°2例 ,手术证实均受侵 ,45°~90°之间7例 ,手术证实3例受侵 ;肿瘤与心包间脂肪层消失9例 ,手术证实5例受侵 ,5例受侵病例中邻近病灶上下层面有脂肪层存在3例 ,始终无脂肪层存在2例。结论 :食管癌对气管、支气管和主动脉浸润的CT判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而对于心包受累的判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T 病理 周围脏器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脑供血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洪武 李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脑供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脑供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和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GOS评分5分的比例为57.50%,对照组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F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治疗后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可增加脑血管供血,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法舒地尔 颅内宽颈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对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洪武 李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B7-H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坯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收治时间2012年... 目的:探讨^(125)I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B7-H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坯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收治时间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联合组应用TACE+^(125)I植入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方法保持一致。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79.6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8.93%(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的9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1年、2年生存率81.48%、62.96%与对照组的76.79%、46.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3年生存率42.59%高于对照组的23.21%(P<0.05)。结论:^(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用TACE,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肝动脉 栓塞 治疗性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进 李镝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278-2279,共2页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锦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58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将两者联合检查及单项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锦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58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将两者联合检查及单项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排螺旋CT的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0%和79.3%,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4%,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可提高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I鉴别小肾癌与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劲松 韩津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3期478-480,共3页
肾细胞癌作为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经常需要与肾良性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鉴别。对于存在大量脂肪的AML而言,两者之间的鉴别通常比较容易,而对于乏脂肪的AML而言,两者在影像上鉴别比较困难,术前小肾癌和肾良性肿瘤的误诊率为1.7%-... 肾细胞癌作为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经常需要与肾良性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鉴别。对于存在大量脂肪的AML而言,两者之间的鉴别通常比较容易,而对于乏脂肪的AML而言,两者在影像上鉴别比较困难,术前小肾癌和肾良性肿瘤的误诊率为1.7%-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肾实质 反相位 小肾癌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增强扫描动脉期 动态增强扫描 A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艳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诊断的情况和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磁共振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就其检测诊断的结果进...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诊断的情况和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磁共振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就其检测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79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其磁共振的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X线的检查率(0),比较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检查,其检出准确率高,能够准确的检出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磁共振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艳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7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三维CT影像重建,以分析骨折的部位、骨折段的转移方式及骨折范围,为手术提供参考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中,手术...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三维CT影像重建,以分析骨折的部位、骨折段的转移方式及骨折范围,为手术提供参考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有88例,22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患者是拒绝治疗;12例患者因骨折咬关系较好、移位不明显、面部塌陷不明显等情况而采取临床保守治疗。所有手术患者,术后复查三维CT显示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关系均恢复良好、颌面部基本对称。结论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好参考价值,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与临床预后,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影像技术 颌面部 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CT血管成像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
10
作者 程劲松 李镝 +2 位作者 刘东 韩雪立 范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CT血管成像用于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方法。方法将体重指数<28 kg/m2、心率≤70次/min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老年患者53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管电压100 k Vp行前瞻性...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CT血管成像用于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方法。方法将体重指数<28 kg/m2、心率≤70次/min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老年患者53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管电压100 k Vp行前瞻性心电图(ECG)门控检查,B组以管电压100 k Vp行回顾性ECG门控检查,C组以管电压120 k Vp行前瞻性ECG门控检查。比较3组冠状动脉支架近端管腔CT值、支架内的CT值、支架腔内吸收值增加比率、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等。结果 53例患者共置入95枚冠状动脉支架,A组及B组的支架近端管腔CT值、支架内CT值均大于C组,3组支架腔内吸收值增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噪声均大于C组,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低于B组及C组,但采用改良Likert 4分法评价图像质量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有效剂量(ED)较B组降低约50.7%,较C组降低约28.3%。结论采用100 k Vp管电压、前瞻性ECG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不仅减少了患者受辐射的剂量,而且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 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一例
11
作者 张斌 施雪峰 杜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57-758,共2页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是一种罕见疾病,一般发生在有子宫良性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合并远离子宫部位的转移,如肺、主动脉旁淋巴结、四肢横纹肌、皮肤及疤痕等处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其中以肺部多...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是一种罕见疾病,一般发生在有子宫良性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合并远离子宫部位的转移,如肺、主动脉旁淋巴结、四肢横纹肌、皮肤及疤痕等处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其中以肺部多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结节 肿块 转移瘤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栓塞术控制膀胱大出血9例
12
作者 高凡 刘奔 +2 位作者 林涛 王雪影 王荣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2-202,共1页
我院1990~2000年,采用髂内动脉选择性血管栓塞方法控制9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髂内动脉栓塞术 膀胱大出血 X线监测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劲松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试验组,同期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容积重建、最大密...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试验组,同期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重组,比较其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各段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斑块性质。结果 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13例(87.6%)检出颈动脉斑块,对照组72例患者中34例(47.2%)检出颈动脉斑块,试验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检出颈动脉轻度狭窄53处(24.2%),中度狭窄88处(40.2%),重度狭窄72处(32.9%),完全闭塞6处(2.7%),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颈总动脉以软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外段以混合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内段以钙化斑块为主(颈总动脉段χ~2=6.33,P<0.05,颈内动脉颅外段χ~2=6.12,P<0.05,颈内动脉颅内段χ~2=8.54,P<0.05),各类型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和/或非钙化性斑块的溃破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病变,为早期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胃底癌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谷娜 刘洋 牛玉军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7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贲门胃底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经胃镜诊断为贲门胃底癌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行MSCT平扫、增强双期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局限贲门区5例;贲门胃底区43例,其中侵犯下段食管12例,侵...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贲门胃底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经胃镜诊断为贲门胃底癌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行MSCT平扫、增强双期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局限贲门区5例;贲门胃底区43例,其中侵犯下段食管12例,侵至胃体小弯侧14例,胃体及胃窦均受累6例。病灶厚度11~42 mm,中位厚度20 mm。病灶分层强化41例,单层强化7例。周围淋巴结转移26例,肝脏转移5例。浆膜侵犯9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贲门胃底癌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影像误诊2例分析
15
作者 张斌 杜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7-,共1页
关键词 粘液瘤/放射摄影术 胰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误诊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程劲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型骨肉瘤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内型骨肉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1%,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结论 X... 目的探讨髓内型骨肉瘤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内型骨肉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1%,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X线摄影术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17
作者 杜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9期47-47,共1页
目的讨论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扫描表现。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不典型肝血管瘤患者(全部手术,得到病理证实)72例,分析其CT检查扫描时,CT表现的不典型征像。结果 72例患者共发现84个病灶,单发60例,多发12例;所有病灶呈圆形或... 目的讨论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扫描表现。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不典型肝血管瘤患者(全部手术,得到病理证实)72例,分析其CT检查扫描时,CT表现的不典型征像。结果 72例患者共发现84个病灶,单发60例,多发12例;所有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平均(2.1±0.4)cm;57例病灶在肝脏右叶,15例病灶在肝脏左叶。平扫时,边缘模糊63个,边缘清晰21个;密度不均匀45个,密度均匀39例。增强扫描时,12个有环状强化,45个强化不均匀,11个病灶周围充血,3个病灶不均匀,25个有低密度囊样结构,延迟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血管瘤在CT诊断时,根据其不典型表现可作出较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肝血管瘤 病理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凤祥 王荣江 刘景勃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9-250,共2页
颈椎病在现代社会中比较常见,其诊断有多种方法。其中X线和CT是诊断颈椎病的标准,MRI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对1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MRI的影像检查,48例经X线及CT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颈椎病患者 MRI 诊断 价值 应用 CT检查 影像检查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磁共振检查距发病时分为<6h组,6h~组,24h~组,48~72h组,选取病灶中心以及对应的检测部位5×5像素大小区域,测定...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磁共振检查距发病时分为<6h组,6h~组,24h~组,48~72h组,选取病灶中心以及对应的检测部位5×5像素大小区域,测定器ADC值,计算rADC值。结果不同时间点组内健侧和患侧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患侧显著低于健侧。组间ADC值以及r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脑梗死超急性期就能显示出清晰异常信号,对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7期187-188,共2页
目的讨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6例,用BI-RADS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进行分类评价,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讨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讨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6例,用BI-RADS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进行分类评价,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讨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超声检查得到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各级乳腺病能进行较科学系统的描述和评估,对明确病变诊断有指导作用,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影像报告 数据系统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