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并发胃肠动力障碍现况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和效果评价
1
作者 李定中 丁佳 范剑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1-599,共9页
背景胃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随病情进展,极易引发胃轻瘫、肠动力下降,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加重代谢紊乱.目前,临床缺乏对糖尿病人群胃肠动力障碍风险因素的研究,难以对临床诊断及早期防控提供指导意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 背景胃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随病情进展,极易引发胃轻瘫、肠动力下降,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加重代谢紊乱.目前,临床缺乏对糖尿病人群胃肠动力障碍风险因素的研究,难以对临床诊断及早期防控提供指导意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情况,进一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10/2023-04我院T2DM患者468例,统计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发生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468例T2DM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率为44.84%;胃动力过缓(OR=4.553,P<0.05)、视网膜病变(OR=4.676,P<0.05)、周围神经病变(OR=3.652,P<0.05)、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OR=5.775,P<0.05)、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OR=3.627,P<0.05)、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lC)(OR=5.792,P<0.05)、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OR=3.939,P<0.05)、汉密尔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OR=3.545,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OR=4.108,P<0.05)、糖尿病病程(OR=6.384,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3.809,P<0.05)是T2DM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T2DM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36%、96.47%;校准曲线及DCA提示实际及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值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重合,且列线图在预测T2DM患者胃肠动力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T2DM患者存在胃肠运动障碍风险,且胃动力过缓、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FPG、2hPG、HbAlc、GS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糖尿病病程、BMI等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中加强预测模型构建,可筛选识别高危人群,为临床防控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 2型糖尿病 列线图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8-680,685,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78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78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和LDL-C指标分别为(6.21±0.30)mmol/L、(7.43±0.89)mmol/L、(6.13±0.64)%、(5.11±0.70)mmol/L、(0.19±0.28)mmol/L和(2.08±0.49)mmol/L,均低于干预前自身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确服药(94.38%)、合理饮食(89.89%)、坚持运动(92.13%)、戒烟戒酒(75.28%)、情绪控制(78.65%)、定期复查(86.52%)和自我监控(92.13%)遵医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体得分为(92.31±8.99)分,高于干预前自身和干预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血糖 血脂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糖尿病患者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牛颜丽 袁靖 吴国富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需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长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8例(简称强化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29例(简称预混组),观察时间为2周,比...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需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长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8例(简称强化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29例(简称预混组),观察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日用量分配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均以午餐后至睡前升高为主,两组治疗后空腹及三餐后、睡前血糖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胰岛素日用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1.43±13.97 vs 37.31±10.28,P>0.05)。强化组胰岛素日用量分配以午餐前、晚餐前为主,而睡前基础量最少;预混组以午餐前用量最大,早餐前次之,晚餐前最少。(3)强化组与预混组相比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6.43±1.77)d vs(7.90±2.11)d,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采用长效+短效胰岛素或者采用预混胰岛素均可较好的控制血糖,但前者可使血糖更快的达标,且低血糖发生危险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娜 《中国医院统计》 2014年第1期34-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本院糖尿病专科收治的住院病人86例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9...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本院糖尿病专科收治的住院病人86例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9.07%,两组有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Riditz=36.954,P=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DMQLS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总分、生理、心理、社会、疾病和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好转,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和急救物品6大方面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鹏飞 张爱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用ELISA法测定 6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4名正常糖耐量 (NGT)者和 2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的血清水平,发现IGT患者sVCAM 1浓度明显高于NGT者,提示IGT患者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  用ELISA法测定 6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4名正常糖耐量 (NGT)者和 2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的血清水平,发现IGT患者sVCAM 1浓度明显高于NGT者,提示IGT患者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糖耐量受损 血管细胞 黏附分子 IGT SVCAM-1 水平 发现
原文传递
动态血糖监测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64
6
作者 吴国富 麦一峰 +3 位作者 罗薇 于春艳 吴银环 焦江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4,共2页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每例记录48-72 h,共计完整记录220 d。以睡前血糖≤4.4 mmol/L,≤5.0 mmoL/L,≤5.6 mmol/L,≤6.1 mmol/L,≤6.7 mmol/L,≤7.2 mmol/L,评估这些患者的夜间低血糖(《2....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每例记录48-72 h,共计完整记录220 d。以睡前血糖≤4.4 mmol/L,≤5.0 mmoL/L,≤5.6 mmol/L,≤6.1 mmol/L,≤6.7 mmol/L,≤7.2 mmol/L,评估这些患者的夜间低血糖(《2.8 mmol/L)的发生情况。26例患者39夜发生夜间低血糖,他们的睡前血糖为(4.4±2.6)mmol/L(2.2-12.6 mmoL/L)。在睡前血糖≤6.7 mmol/L时ROC曲线下面积达最大值(0.359±0.046),其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1.7%。CGMS是诊断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 夜间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银环 吴国富 牛颜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2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和U-mALB的测定,根据患者的HbAlc检测结果分为三组:A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2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和U-mALB的测定,根据患者的HbAlc检测结果分为三组:A组(〈6.5%)、B组(6.5%。8.0%)、C组(〉8.O%)。比较三组与尿微量自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在A、B、C各组间U.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56、15.465、9.154,均P〈0.01);HbAlC与U—mALB呈正相关(r=0.591,P〈0.05)。结论监测HbAlC和U—mALB,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