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3年长兴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1
作者 刘静 罗康 +2 位作者 闫福 施长苗 李胜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9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长兴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9—2023年长兴县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该县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 目的:探究长兴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9—2023年长兴县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该县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监测2019—2023年长兴县食源性疾病2582例,包含男性病例1313例,女性病例1269例;18~39岁年龄组(1268例,49.11%)为高发病人群;职业以农民最多(1322例,51.20%);在2月(213例)、7月(319例)有2个发病高峰;可疑食品暴露以肉与肉制品为主(555例,21.49%);主要暴露场所为家庭(1621例,62.78%);在已查明致病因素的1078例病例中,病原微生物(1039例,96.38%)是主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相较于冬季,秋季(OR=2.44;95%CI:1.43~4.17)、夏季(OR=3.08;95%CI:1.84~5.17)、春季(OR=3.37;95%CI:1.97~5.76)发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逐步上升;0~17岁年龄段人群发生重症病例可能性较高;食用多种食品(OR=2.66;95%CI:1.21~5.86)、混合食品(OR=2.55;95%CI:1.10~5.93)、菌类及其制品(OR=7.79;95%CI:2.84~21.32)、蛋与蛋制品(OR=2.94;95%CI:1.02~8.46)、网购食品(OR=2.11;95%CI:1.10~4.05)更易出现重症病例。结论:应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发病高峰期和食品来源加强病原体检测,同步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同时加强相关监管部门通力协作、强化管理,构建完善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到就餐环节的“全链条”闭环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特征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兴县2017—2022年托幼儿童与学生水痘流行特征及疫苗接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晓晓 欧阳乐 +2 位作者 李雪静 李胜 刘淼淼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湖州市长兴县托幼儿童和学生水痘流行特征及病例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长兴县2017—2022年患水痘学生的三间分布情况(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进行描述和... 目的分析近年来湖州市长兴县托幼儿童和学生水痘流行特征及病例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长兴县2017—2022年患水痘学生的三间分布情况(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对患水痘学生病例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包括免疫接种史、接种年龄与发病间隔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上述期间长兴县共报告托幼儿童和学生水痘病例180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27.33/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232.27,P<0.01);发病高峰为每年的10—11月,其次为每年的5—6月;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45.92/10万高于女性的306.91/10万;10~<15岁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89.49/10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学生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远高于托幼儿童;突破性病例占比为50.0%(901/1801),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时年龄≥2岁的平均疫苗保护时间为(7.6±3.2)年,明显短于<2岁者的(8.8±2.7)年,且呈随首次接种年龄增大,疫苗保护时间逐渐缩短的现象。结论长兴县托幼儿童和学生水痘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高峰呈双峰分布,发病年龄集中在10~<15岁;突破性水痘病例占比较高;首次接种疫苗≥2岁者,保护效果欠佳。建议有关部门提高重视,做好联动,加大对水痘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高两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延迟适龄儿童水痘疫苗第1剂次、第2剂次接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特征 托幼儿童 学生 疫苗 保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刘弢 +3 位作者 张敏 张传会 施长苗 闫福 《预防医学》 2021年第9期928-931,共4页
目的应用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风险评级表法和赋值定量法评估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并比较4种方法的评估结果。方法选择某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为评估现场,分别采用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风险评级表法和赋值... 目的应用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风险评级表法和赋值定量法评估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并比较4种方法的评估结果。方法选择某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为评估现场,分别采用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风险评级表法和赋值定量法评估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等级换算为风险比值进行比较。结果该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其他粉尘和二氧化锡,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比值法评估喷金和焊接岗位的二氧化锡为高风险,其他岗位危害因素为低风险或可忽略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喷金和焊接岗位的二氧化锡以及涂硅岗位的苯均为高风险,涂硅岗位的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为中等风险,粉末包封和粉末切脚岗位的其他粉尘为低风险;风险评级表法评估所有职业危害因素为没有风险/风险非常低或低风险;赋值定量法评估结果均为不可容忍的风险。综合指数法与接触比值法、风险评级表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143,P=0.182;Kappa=0.111,P=0.206);接触比值法与风险评级表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273,P=0.121)。结论 4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不一致;综合指数法可识别出不同岗位的高风险因素,更适用于评估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人群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研究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静 徐沛维 +4 位作者 陈志健 邵斌 施长苗 李胜 王晓峰 《预防医学》 2021年第9期906-909,912,共5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工业中常用的塑化剂和溶剂,人体主要通过饮食摄入、皮肤接触和空气吸入三大途径暴露吸收。人体生物样本尿、血、唾液、精液和母乳等普遍含有PAEs及其代谢产物,不同PAEs代谢产物在不同生物样本中的浓度不同。普通人...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工业中常用的塑化剂和溶剂,人体主要通过饮食摄入、皮肤接触和空气吸入三大途径暴露吸收。人体生物样本尿、血、唾液、精液和母乳等普遍含有PAEs及其代谢产物,不同PAEs代谢产物在不同生物样本中的浓度不同。普通人群中儿童PAEs暴露水平高于成人,女性PAEs暴露水平高于男性;职业人群PAEs暴露水平高于普通人群。本文对国内外普通人群及职业暴露人群的PAEs相关人体生物监测研究作综述,为减少PAEs暴露、降低相关健康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生物监测 暴露水平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