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秦岭灰池子花岗质复式岩体的源岩讨论——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伍平 王涛 王晓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灰池子复式岩体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体 ,它由 3个深成岩体组成 .花岗岩具有高SiO2 (6 6 .86 %~ 73 .48% ) ,Al2 O3(14.44 %~ 16 .32 % )和Na2 O (4 .17%~4.78% ) ,低TiO2 (<0 .74% ) ,MgO(<1.18% )和K2 O(<3... 灰池子复式岩体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体 ,它由 3个深成岩体组成 .花岗岩具有高SiO2 (6 6 .86 %~ 73 .48% ) ,Al2 O3(14.44 %~ 16 .32 % )和Na2 O (4 .17%~4.78% ) ,低TiO2 (<0 .74% ) ,MgO(<1.18% )和K2 O(<3.33 % )的特征 .花岗岩轻稀土元素富集 (2 7.45 <w(La) N/w (Yb) N<72 .99) ,Eu为负—弱正异常 ,微量元素Y的质量分数为(3.70~ 9.77)× 10 -6,Yb为 (0 .30~ 1.14)× 10 -6,Sr为 (310~ 775 )× 10 -6,w (Sr) /w(Y)为47.87~ 114.36 ,大离子亲石元素 (Rb ,Ba ,Th ,Sr等 )相对富集 ,高场强元素 (Nb ,Ta ,Ti,Zr)相对亏损 .同位素组成比较均匀 ,0 .5 12 31<w(14 3Nd) /w(14 4Nd) <0 .5 12 38,0 .70 783<w(87Sr) /w(86Sr) <0 .70 880 ,0 .95Ga <tDM<1.0 9Ga ,- 0 .81<ε(Nd ,437Ma) <0 .93 ,且 18<ε(Sr,437Ma) <32 ,这些特征与Adakitic质岩相似 .笔者认为灰池子花岗岩是由深部下地壳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Adakitic质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kitic质岩 下地壳 花岗质复式岩体 晚加里东-早海西期 北秦岭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热演化与生烃阶段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荣西 廖永胜 周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对胜利油气区济阳坳陷地质构造和沉积埋藏史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典型钻井岩芯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其镜质体反射率剖面特征 ,运用热动力学原理经线性回归确定出本区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的古地温梯度 ,其分别为 3.49~ 3.92℃ / 10 0... 在对胜利油气区济阳坳陷地质构造和沉积埋藏史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典型钻井岩芯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其镜质体反射率剖面特征 ,运用热动力学原理经线性回归确定出本区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的古地温梯度 ,其分别为 3.49~ 3.92℃ / 10 0m、4.33~ 4.6 7℃ / 10 0m和 3.76℃ / 10 0m。中生代本区出现的高热异常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板底垫托作用有关。同时确定出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抬升之前 ,石炭 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分别为R° =0 .5 2 %~ 0 .5 8%和R° =0 .90 %~ 1.11% ,它们分别已进入生烃门限和生气阶段 ,但生烃产物不同程度地遭受构造抬升作用的破坏 ,这对正确评价本区石炭 二叠系油气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 烃源岩 石炭-二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岩石·岩屑·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平均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佩轩 田素荣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论证了中国丰度及地壳表层物质成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所提供的高精度分析数据 ,经严格统计计算 ,发表新疆地区及其一级构造单元表层岩石、岩屑、水系沉积物的 39种元素背景平均值。
关键词 新疆 一级构造单元 岩石 岩屑 水系沉积物 背景平均值 地球化学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_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5
4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2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登红 徐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冷热台系统观测基础上,通过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揭示出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金顶及外围矿床成矿主阶段原生流体包裹体含烃富CO_2,成分变化大。流体成分的耦合关系研究,并配合O、C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中部分CO_2来自地幔...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冷热台系统观测基础上,通过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揭示出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金顶及外围矿床成矿主阶段原生流体包裹体含烃富CO_2,成分变化大。流体成分的耦合关系研究,并配合O、C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中部分CO_2来自地幔,部分是沉积地层中碳酸盐岩和有机质分解成因,H_2O和烃主要起源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和地层有机质。地幔源CO_2对贱金属元素的搬运可能贡献突出,而烃类对金属元素的沉淀意义重大。成矿流体成分具有幔源(富CO_2和金属元素)和壳源(盆地流体富烃类和H_2O)两种流体混合的特征,暗示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可能是成矿作用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铜矿田 流体包裹体 云南 成矿流体 含烃富CO2 壳幔流体混合 兰坪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余明刚 邢光福 +4 位作者 沈加林 陈荣 周宇章 隗合明 陶奎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83-1690,共8页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3个火山地层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雁荡山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7.2~105.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确定其层位应归属永康群小平田组,这为整个浙东、乃至与闽东之间的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SHRIMP测年 火山岩 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 浙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构造属性探讨 被引量:35
6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2 位作者 王建强 王锋 银燕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4-391,共8页
有关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的构造属性问题,前人的观点大多认为该时期为(类)前陆盆地,笔者对此提出置疑,主要有3个方面的依据:首先,对西缘汝箕沟、石沟驿和崆峒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的3套粗碎屑沉积进行了重新认识。汝箕沟延长组确... 有关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的构造属性问题,前人的观点大多认为该时期为(类)前陆盆地,笔者对此提出置疑,主要有3个方面的依据:首先,对西缘汝箕沟、石沟驿和崆峒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的3套粗碎屑沉积进行了重新认识。汝箕沟延长组确实为边缘相沉积,但其附近层位板内玄武岩的出现,表明该区晚三叠世为拉张环境下的沉积。最新研究表明,石沟驿地区延长组沉积厚度并不大,不超过1500m。崆峒山砾岩沉积可能受西南部的秦祁造山带影响所致,不能作为盆地西部沉积的代表。其次,通过编制晚三叠世延长组地层等厚图及一系列东西向地层剖面对比,发现该时期以往认为的盆地西部从南至北的巨厚沉降带并不存在。最后,通过地震剖面、平衡剖面和裂变径迹测试数据分析,指出西部现今存在的横山堡后冲构造带和马家滩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并未形成于晚三叠世,其最早形成于晚侏罗世。故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构造属性并非为前陆盆地,而是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的组成部分。该认识对盆地西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构造属性 晚三叠世 地层展布 地震剖面 裂变径迹 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差异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2 位作者 姚亚明 王锋 银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南至北不同地区的差异抬升时期及抬升速率。方法利用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分析,研究盆地西缘的构造差异抬升。结果西缘北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以来有两次较大的抬升时期,分别为晚白垩世和始新世,抬...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南至北不同地区的差异抬升时期及抬升速率。方法利用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分析,研究盆地西缘的构造差异抬升。结果西缘北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以来有两次较大的抬升时期,分别为晚白垩世和始新世,抬升速率分别为29.5 m/Ma和46.5 m/Ma。中部石沟驿地区抬升时期较早,为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抬升速率分别为40.0m/Ma和21.9 m/Ma。南部的差异抬升最为强烈,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在炭山地区表现明显;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南部地区发生整体抬升;中新世末期六盘山地区发生快速抬升。罗山、炭山地区相对抬升速率和后期抬升速率为46.3 m/Ma和25 m/Ma,六盘山地区则分别为22.5m/Ma和283.3 m/Ma。结论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晚三叠世并没有抬升事件,故西部前陆盆地的形态始显现于晚侏罗世。西部的差异抬升导致了不同地区前陆盆地构造发展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磷灰石 锆石 裂变径迹 差异抬升 抬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起源及壳幔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伍平 路凤香 +2 位作者 李献华 周瑶琪 章大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片麻岩对比研究 ,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与这些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有许多地球化学相似之处 ,而与长英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各种片麻岩差别较大。作者认为早白垩世燕山板内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和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均为这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它们属于幔源岩浆喷发与大规模玄武zh质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岩石圈地幔 底侵作用 同质异相体 辽西 燕山造山带 火山岩 起源 壳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刘建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0,共6页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 ,...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 ,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张窑院矿区 ,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时间上 ,沉积成矿相对较早的铝土矿层 ,因其长期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 ,矿石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 ,土状和峰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豆、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 ,矿石中镓平均含量的变化总与铝土矿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并且 ,探讨了铝土矿中镓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铝土矿床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表生富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与金矿带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强 杨兴科 +1 位作者 张连昌 姬金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该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变形带,该带近EW向波状延伸,长600 km,宽10(20 km,分为南北两个子带。独特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东天山金成矿带的主体部分。脆-韧性转换变形是与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一类构造...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该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变形带,该带近EW向波状延伸,长600 km,宽10(20 km,分为南北两个子带。独特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东天山金成矿带的主体部分。脆-韧性转换变形是与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一类构造现象,其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变形转换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行为,是带内成矿流体活动的主导因素,成矿流体的活动又促进了岩石矿物变质、变形作用,因此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成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脆-韧性变形 金矿带 成矿预测 变形作用 成矿流体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杜家沟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浅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刘建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2,共4页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贵金属 ,它的回收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杜家沟铝土矿床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镓在不同层位的矿石中平均含量变化显著 ,镓含量随着矿层平均厚度...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贵金属 ,它的回收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杜家沟铝土矿床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镓在不同层位的矿石中平均含量变化显著 ,镓含量随着矿层平均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 ,铝土矿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 ,蜂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豆、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家沟 铝土矿床 分布规律 表生富集作用 矿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明刚 邢光福 +4 位作者 沈加林 陈荣 周宇章 隗合明 陶奎元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体为一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复活破火山,由4个火山岩性段和1个中央侵入体构成,经历了4期喷发、2次塌陷、1次侵入、现代地貌形成等共8个演化阶段。火山岩为以流纹质和粗面英安质为主的高钾钙...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体为一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复活破火山,由4个火山岩性段和1个中央侵入体构成,经历了4期喷发、2次塌陷、1次侵入、现代地貌形成等共8个演化阶段。火山岩为以流纹质和粗面英安质为主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中央侵入体为橄榄安粗岩系列石英正长斑岩,它们的A/CNK值集中在0.9~1.2之间,为铝饱和或铝过饱和类型。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δEu值为0.11~0.32,表明岩浆经历了以斜长石为主的强烈结晶分异作用;火山岩(87Sr/86Sr)i为0.7079~0.7161,εNd(t)为-6.90^-7.70,中央侵入体石英正长斑岩(87Sr/86Sr)i为0.7086~0.7098,εNd(t)为-7.10^-7.68,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阶段分异演化的产物,物质来源主要为陆壳,但也有地幔物质参与。它们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不是典型的岛弧或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而是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岩浆成因 破火山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单元簇的模糊逻辑推理及其在区域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振飞 赵世华 +1 位作者 马智民 姬金生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论述了 GIS支持下的一种基于“单元簇”概念和模糊逻辑推理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方法及其在区域矿产预测中的应用。针对以往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单元划分方法对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 ,用单元的空间组合 (“单元簇”)代替单元作为定量... 论述了 GIS支持下的一种基于“单元簇”概念和模糊逻辑推理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方法及其在区域矿产预测中的应用。针对以往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单元划分方法对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 ,用单元的空间组合 (“单元簇”)代替单元作为定量类比的基本单位 ,从而能较充分地利用地质变量的局部空间结构信息 ;将单元作为 GIS区图元 ,利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单元及单元簇的管理和操作 ;建立两个层次即变量对单元和组成单元对单元簇的模糊推理规则 ,经两次模糊推理计算出所有未知单元的找矿有利度 ,为进一步圈定找矿远景区提供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 模糊逻辑推理 GIS 新疆 地理信息系统 单元簇 地质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成铅锌(银)金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志华 苏生瑞 +5 位作者 周美夫 赵太平 张传林 黑爱芝 梁云 赵晓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成矿带 热水沉积 铅锌矿床 金矿床 南秦岭 金矿田 成因 产出 国家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土矿中镓的浸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2 位作者 刘健 刘建朝 李绍卿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0,共3页
采用盐酸溶液介质 ,研究了从铝土矿石中浸取镓的工艺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铝土矿石碎样在温度为 5 0 0℃时恒温煅烧 3h ,然后用 6mol/L的盐酸浸取 12h ,浸取的固液比为1∶2 .5的条件下 ,镓的浸取率可达
关键词 铝土矿 酸浸率 浸取工艺 煅烧温度 恒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集值在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佩轩 刘健 《陕西地质》 2000年第2期44-50,共7页
有用物质可否成为矿床 ,取决于某元素含量与最低工业品位的比值。使用浓集值可以预测和判定找矿矿种 -成矿元素 ,发现新的矿产地。
关键词 浓集值 工业品位 元素含量 成矿元素 矿床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治理黄河的建议
17
作者 杨志华 苏生瑞 +1 位作者 李勇 苏春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黄河治理 三门峡水库 泥沙量 防洪作用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石的红外光释光饱和剂量
18
作者 陈淑娥 李虎侯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20-1021,共2页
以红外光为激发光源 ,测得拉长石、歪长石、叶钠长石、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的α -饱和剂量分别为 4 5 0 0、140 0 0、6 80 0、2 4 0 0 0、30 0 0 0Gy ,β -饱和剂量分别为 2 30、4 0 0、10 0、4 0、2 2 0Gy。如果用这些矿物进行红外光释光... 以红外光为激发光源 ,测得拉长石、歪长石、叶钠长石、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的α -饱和剂量分别为 4 5 0 0、140 0 0、6 80 0、2 4 0 0 0、30 0 0 0Gy ,β -饱和剂量分别为 2 30、4 0 0、10 0、4 0、2 2 0Gy。如果用这些矿物进行红外光释光测年 ,其测年上限分别为 16万年、2 8万年、7万年、2— 3万年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光释光 红外光释光 饱和剂量 矿物 发光特征 年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