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关井测压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贺治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藏多属岩性油藏,受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影响,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由于产量较低,常规的起泵测静压点、环空恢复和起泵测压力恢复等压力监测手段测试工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井筒储集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藏多属岩性油藏,受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影响,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由于产量较低,常规的起泵测静压点、环空恢复和起泵测压力恢复等压力监测手段测试工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井筒储集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井下关井测压新技术可大大减小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缩短测试周期,提高试井效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适合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试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田 井下关井 井筒储集效应 续流 测试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3期32-32,共1页
在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形势下,低渗透油藏储量的开发已成为今后我国乃至全球油田开发的主题。因此,已开发的低渗透油田如何改善开发效果,未动用的低渗透储量如何尽快有效地投入开发,对保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开发 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_1^(1(2))小层单砂体界面识别及划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欢 安明胜 +3 位作者 王波 张天杰 胡桂林 王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34-36,4,共3页
安塞油田长61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层内单砂体稳定性却相对较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泥质夹层发育。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对其结构形态进行细致研究,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2)1小层为研究对... 安塞油田长61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层内单砂体稳定性却相对较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泥质夹层发育。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对其结构形态进行细致研究,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2)1小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深入剖析单砂体的形成背景及规律,并最终建立了有效的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单砂体 界面 野外露头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管线内挤衬防腐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琼玮 朱方辉 +3 位作者 刘故箐 周志平 刘伟 李岩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年第6期44-46,50,共4页
长庆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地面集输管网数量大,管径<DN150的管道主要为碳钢材质。为控制新、旧管道的内腐蚀,近年来研究推广了环氧纤维内挤衬防腐技术,规模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针对技术应用中的涂层本体寿命、管线内缺陷影响... 长庆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地面集输管网数量大,管径<DN150的管道主要为碳钢材质。为控制新、旧管道的内腐蚀,近年来研究推广了环氧纤维内挤衬防腐技术,规模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针对技术应用中的涂层本体寿命、管线内缺陷影响、涂层检测评价和后修复等4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管线 内挤衬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尖山油田长2低渗透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江苗 唐文江 +1 位作者 焦创赟 杨双定 《国外测井技术》 2005年第4期17-20,25,共5页
本文从沉积学及岩石学等方面详细研究了胡尖山油田长2储集层的特征,阐明了区内储集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沉积环境及后期的成岩作用等因素对物性的控制作用,并与安塞油田长2储层做比较,指出胡尖山油田长2低渗透储集层... 本文从沉积学及岩石学等方面详细研究了胡尖山油田长2储集层的特征,阐明了区内储集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沉积环境及后期的成岩作用等因素对物性的控制作用,并与安塞油田长2储层做比较,指出胡尖山油田长2低渗透储集层具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2油层组 低渗透储集层 特征 胡尖山油田 储集层特征 安塞油田 结构特征 岩石类型 控制作用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特低渗油田动态裂缝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发荣 王洪伟 +2 位作者 安明胜 张欢 胡晓丽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8期77-79,7,共3页
安塞油田油水井人工裂缝方向单一,裂缝长度是动态变化的,且具有规律性,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裂缝动态变化特征对油田开发技术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井资料分析计算出注水井动态裂缝延伸速度和采油井动态裂缝闭合速度... 安塞油田油水井人工裂缝方向单一,裂缝长度是动态变化的,且具有规律性,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裂缝动态变化特征对油田开发技术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井资料分析计算出注水井动态裂缝延伸速度和采油井动态裂缝闭合速度,并阐述了动态裂缝的变化对井网部署和单井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认为井网与裂缝进行匹配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油藏潜力。周期性重复压裂,可以不断延长采油井人工裂缝长度,提高单井产量,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人工裂缝 动态裂缝 延伸速度 闭合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二次加密井网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安明胜 陈其河 +2 位作者 刘超 张天杰 张斌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33-136,8,共4页
井网加密调整是动用油藏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一次加密已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次加密井网,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安塞油田长6油藏裂缝发育特征,... 井网加密调整是动用油藏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一次加密已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次加密井网,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安塞油田长6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了基础井网及一次加密井网的实施效果,提出了缝网匹配是决定加密效果的关键,并对二次加密井网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加密时,可采取油井间缩小井距加密方式,原基础井网完全转变为小排距、小井距的排状注水井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特低渗透油藏 一次加密 二次加密 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油田259井区长3_2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8
作者 何崇康 刘军峰 邓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11期14-18,共5页
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岩心、薄片、测录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峰油田259井区长3_2油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长3_2油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主要发育三角... 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岩心、薄片、测录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峰油田259井区长3_2油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长3_2油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席状砂等微相类型,长3_2油层各小层之间的砂体展布特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延南西-北东向伸展,河道在研究区中部汇合,后再分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长32油层 沉积微相 展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致密砂岩的非均质性及对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21
9
作者 尤源 刘建平 +3 位作者 冯胜斌 贺静 梁晓伟 牛小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8-174,共7页
应用CT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块状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扫描,发现外观均质的块状砂岩内部表现出明显的CT响应差异,并且由样品顶端至底端CT吸收值呈现出逐渐变低的递变趋势。据此对该砂岩样品不同部位取样,并进行铸体薄片分析。... 应用CT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块状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扫描,发现外观均质的块状砂岩内部表现出明显的CT响应差异,并且由样品顶端至底端CT吸收值呈现出逐渐变低的递变趋势。据此对该砂岩样品不同部位取样,并进行铸体薄片分析。结果显示,该致密砂岩样品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在整体致密、可见孔隙少,压实和胶结作用明显的背景下,不同部位孔隙特征有差异。最显著的差异是样品底端广泛发育微裂缝,以条状延伸和顺层展布为主,并多见有机质充填。分析认为长7块状砂岩重力流滑塌成因机制造成微裂缝广泛分布,差异溶蚀造成孔隙分布不均匀。这种块状致密砂岩内部的微观非均质性,尤其是广泛发育的微裂缝对致密油勘探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了储层微"甜点"的存在,也指出了储层改造潜在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 长7油层组 块状砂岩 CT技术 微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天然裂缝差异性研究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克文 史成恩 +1 位作者 万晓龙 李书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成像测井以及压裂施工曲线等资料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特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裂缝分布规律性明显.西南物源储层天然裂缝没有东北物源和湖盆中心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成像测井以及压裂施工曲线等资料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特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裂缝分布规律性明显.西南物源储层天然裂缝没有东北物源和湖盆中心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研究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压裂缝控制作用,在天然裂缝发育区,由于人工压裂缝可能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较大的有效渗流面积,因此,油田开发井网部署不仅要研究最大主应力方向,而且还要研究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放大井排距下仍能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提高单井控制储量,降低水淹风险,这对指导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储层 长6储层 天然裂缝的差异性 人工压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超声联合处理高凝原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芳玲 文星 +3 位作者 杨虎 徐麟博 王啸熠 陈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9-1451,1456,共4页
针对高凝点原油粘度和凝点高、流动性差的特点,采用化学降凝和超声降凝及其联合处理法研究其对高凝点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在13种降凝剂,在加量为质量分数为500 mg/L时,EVA可使原油凝点由原来的48℃降低至12℃,降凝效果最好;在75℃... 针对高凝点原油粘度和凝点高、流动性差的特点,采用化学降凝和超声降凝及其联合处理法研究其对高凝点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在13种降凝剂,在加量为质量分数为500 mg/L时,EVA可使原油凝点由原来的48℃降低至12℃,降凝效果最好;在75℃,EVA加量400 mg/L,超声输出功率为40 W,反应时间为0.5 h条件下,高凝点原油的凝点可由48℃降低至4℃,降凝率和降粘率均达超过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凝点 降凝剂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83区块致密油藏老井暂堵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向平 齐银 +2 位作者 李转红 韩兴林 卜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近年来体积压裂技术的进步使该类油藏的单井产量大幅提高,但早期开发的长庆油区安83区块采用常规压裂技术开发,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为提高该类型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分析安83区块致密油藏特征以及开发动...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近年来体积压裂技术的进步使该类油藏的单井产量大幅提高,但早期开发的长庆油区安83区块采用常规压裂技术开发,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为提高该类型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分析安83区块致密油藏特征以及开发动态,提出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思路;利用研究区岩石力学、地应力测试及天然裂缝的相关数据,研究实现复杂裂缝网络系统的缝内净压力条件,建立动态裂缝宽度随时间和排量变化图版,并进行暂堵时机、泵注排量和暂堵剂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缝端暂堵、缝内多级暂堵和大排量、低砂比、大液量滑溜水低粘度液体体系的老井暂堵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缝内净压力,在裂缝侧向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提高裂缝与基质的接触体积,扩大了侧向剩余油的动用程度;在安83区块C7致密油藏应用100余口井,平均单井产量较压裂前提高4~5倍,有效地改善了安83区块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重复压裂裂缝暂堵 混合水压裂缝内净压力 体积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区油井压裂时机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克文 万晓龙 +2 位作者 贾军红 王永康 李书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针对部分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后,油井压裂缝高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声发射测试及有限元模拟方法分别对超前注水前、后的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超前注水后,储、隔层应力差更低,不利于控制压裂缝高.在对该类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 针对部分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后,油井压裂缝高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声发射测试及有限元模拟方法分别对超前注水前、后的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超前注水后,储、隔层应力差更低,不利于控制压裂缝高.在对该类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该类油藏油井压裂时机进行了研究,认为油井在未注水前压裂,有利于控制缝高,压裂试油结束后注水,待地层压力达到超前注水设计压力水平后投产,可提高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压裂时机 裂缝高度控制 超前注水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车-莫古隆起控藏作用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贾庆素 尹伟 +1 位作者 陈发景 熊作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5,共9页
车-莫古隆起是中晚侏罗世准噶尔盆地处于小型陆内前陆坳陷演化阶段形成的一个前缘隆起,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隆起形成发育(J2x—J3)、隆起埋藏(K—E)和隆起消失(Nt—Q)3个主要阶段。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隆起与生烃凹陷的时空配置关系在宏... 车-莫古隆起是中晚侏罗世准噶尔盆地处于小型陆内前陆坳陷演化阶段形成的一个前缘隆起,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隆起形成发育(J2x—J3)、隆起埋藏(K—E)和隆起消失(Nt—Q)3个主要阶段。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隆起与生烃凹陷的时空配置关系在宏观上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格局,车-莫古隆起对准噶尔盆地中部中生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早期(J2x末—J3)成藏,并部分遭受破坏;②中期(K1末—E末)为主要成藏期;③晚期(Nt晚期—Q)油气藏调整。车-莫古隆起区有利勘探区带首选南翼永进地区,其次是车莫古隆起北翼沙窝地、庄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在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文昊 高榕 +3 位作者 常莉静 岳潘东 王百 吕亿明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使用的涡轮流量计受启动流量影响,不适应于低液量水平井测试。研制了适用于小流量测试的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并与温度、压力、含水测试传感器组成井下存储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该仪器随油管下入水平井段,无需电...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使用的涡轮流量计受启动流量影响,不适应于低液量水平井测试。研制了适用于小流量测试的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并与温度、压力、含水测试传感器组成井下存储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该仪器随油管下入水平井段,无需电缆和爬行器,可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连续工作一个月,提高了低液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室内实验和现场先导性试验表明,井下浮子流量计应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可行,为低渗透油田水平井产液剖面的流量测试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井 产液剖面 低液量 浮子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登峰 李海平 +5 位作者 李玮 徐静刚 董云鹏 柳小明 陈隽璐 徐学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区域地质及野外地质剖面研究表明,新疆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的东、中、西3段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及含矿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对其重新划分厘定。分布于西段克兰及麦兹盆地的康布铁堡组(D1k),通过古生物化石及年代学资料确定其时... 区域地质及野外地质剖面研究表明,新疆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的东、中、西3段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及含矿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对其重新划分厘定。分布于西段克兰及麦兹盆地的康布铁堡组(D1k),通过古生物化石及年代学资料确定其时代为早泥盆世,实测地质剖面显示为一套浅变质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笫1岩性段(D1ka)以云母片岩为主;第2岩性段(D1kb)为钙质片岩、钙质砂岩、变凝灰质砂岩;笫3岩性段(D1kc)主要为变酸性流纹岩、凝灰岩;第4岩性段(D1kd)以变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而分布于东段青河地区、中段(南部)富蕴地区的康布铁堡组,实为一套混合岩化变质岩系,其时代缺少年代学资料限制,应从康布铁堡组中解体出去,依据进一步变质作用及年代学资料重新划分、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布铁堡组 泥盆系 阿尔泰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环境中高温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雨来 王楠 +1 位作者 周勇 杨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9-101,共3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际油气井工况环境,在70℃对Al-Zn-In-Sn-Mg牺牲阳极和Al-Zn-In-Cd牺牲阳极两组配方的试样进行恒电流极化,开展开路电位、工作电位和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测试。同时对腐蚀后的阳极表面形貌及产物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通过室内模拟实际油气井工况环境,在70℃对Al-Zn-In-Sn-Mg牺牲阳极和Al-Zn-In-Cd牺牲阳极两组配方的试样进行恒电流极化,开展开路电位、工作电位和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测试。同时对腐蚀后的阳极表面形貌及产物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l-Zn-In-Sn-Mg牺牲阳极开路电位较Al-Zn-In-Cd阳极负,具有较大的驱动电压。当对Al-Zn-In-Sn-Mg阳极施加恒电流极化后,其表面一直处于活化状态,溶解状态良好,电流效率高达5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环境 牺牲阳极保护 电化学性能 局部孔蚀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井撬装一体化洗井装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随望 杨印华 +1 位作者 郭发荣 陆小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39-242,13,共4页
注水井洗井是净化井筒、确保正常注水的重要手段。结合长庆油田洗井特点和现状,开展了撬装一体化洗井装置研究,研制了适合的撬装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和压力调节阀,并实现了洗井装置的车载,配合水泥泵车,实现了带压循环洗井,水处理效果较好... 注水井洗井是净化井筒、确保正常注水的重要手段。结合长庆油田洗井特点和现状,开展了撬装一体化洗井装置研究,研制了适合的撬装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和压力调节阀,并实现了洗井装置的车载,配合水泥泵车,实现了带压循环洗井,水处理效果较好,洗井效率较高,而且作业绿色环保。该装置的研制对于提高注水井洗井效果和环保作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一体化洗井装置 压力调节阀 带压循环洗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泡沫酸体系在大路沟二区的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齐亚民 刘玉梅 +1 位作者 王安宁 蒋文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52-155,8,共4页
针对绥靖油田大路沟二区储层酸化解堵增产措施存在问题,室内开发出一种起泡剂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大路沟二区泡沫酸酸液体系。评价表明,该泡沫酸酸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起泡和稳泡性、分流转向性能、低表/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酸液均... 针对绥靖油田大路沟二区储层酸化解堵增产措施存在问题,室内开发出一种起泡剂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大路沟二区泡沫酸酸液体系。评价表明,该泡沫酸酸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起泡和稳泡性、分流转向性能、低表/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酸液均匀布酸效果,降低储层残酸滞留,减少酸液储层伤害。截至2014年1月在大路沟二区进行了3口井现场试验,泡沫酸化后平均单井日增油1.28t,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85.6t,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酸化 泡沫扫描 分流转向 岩心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所产鼠李糖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洪胜 聂麦茜 +4 位作者 胡睿 李虹 秦兵维 蒋欣 杨虎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研究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所产鼠李糖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从鼠李糖脂的结构组分、性能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薄层实验证明两种鼠李糖脂均含有单糖脂和双糖脂。液质分析发现以橄榄油作碳源时,鼠李糖脂中双糖脂(Rha-Rha-C5-C... 为研究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所产鼠李糖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从鼠李糖脂的结构组分、性能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薄层实验证明两种鼠李糖脂均含有单糖脂和双糖脂。液质分析发现以橄榄油作碳源时,鼠李糖脂中双糖脂(Rha-Rha-C5-C6:1和Rha-Rha-C8-C8:2)比例更大,约为73.09%。而地沟油作碳源时,单糖脂(Rha-C10-C10和Rha-C16-C16:2)的比例更高,约为76.91%。橄榄油和地沟油为碳源的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55 mg/L和80mg/L。相同投加量时,前者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后者。NY3菌降解含油污泥时,投加双糖脂含量高的鼠李糖脂会使C16-C30直链烷烃的去除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NY3 鼠李糖脂 发酵碳源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