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亚主要含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刘丽
张凯逊
+6 位作者
于刚
郁林军
邱海华
周妍
葛贝琦
Bakhtier NURTAEV
Shukhrat SHUKUROV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从而加深对中亚地区区域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尽管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是在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富油气盆地,二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盆地的盐下均发育了形成于同裂谷期—拗陷期的优质烃源岩,具有厚度巨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等特征。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含盐层系控制了这两大盆地的油气时空分布,这套含盐层系将盆地划分为盐上和盐下2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油气主要富集于阿姆河盆地盐下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和滨里海盆地盐下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藏组合。膏盐岩盖层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与盐下古隆起构造部位的有利储集相带构成了大型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此外,深大断裂、膏盐岩尖灭带和盐构造活动形成的盐窗为盐下烃源岩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运移通道,这些因素是盐上能否形成油气规模聚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构造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河盆地
滨里海盆地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储层岩石平均毛管压力J函数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行
贾春生
+4 位作者
彭小龙
郁林军
陶正武
段力
陶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7-50,共4页
由于J函数只是半经验公式,并且其改进模型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因此本次研究从岩石毛管束模型首次实现了J函数的推导以便知晓其由来。在深入分析J函数应用受到限制下,从毛管压力曲线数学模型改进J函数的应用表达式,得出其拟合趋势应该...
由于J函数只是半经验公式,并且其改进模型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因此本次研究从岩石毛管束模型首次实现了J函数的推导以便知晓其由来。在深入分析J函数应用受到限制下,从毛管压力曲线数学模型改进J函数的应用表达式,得出其拟合趋势应该为幂函数形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为其应用指明了方向。最后对J函数求取相渗的理论表达式进行了推导,这样基于J函数的相渗计算更方便、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
J函数
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冷先刚
张志国
+3 位作者
陈建文
蒲磊
吴小宁
时建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层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建立混合水电阻率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因素影响下水淹层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以期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和加密调整区块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水淹层
混合地层水
电阻率
原始地层水
注入水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角洲前缘模式下水平井河道微相精细刻画
4
作者
段骁宸
胥瀚文
+3 位作者
朱锦江
卓小婧
章宏波
陈余陇卓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23期149-150,共2页
依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结合沉积学原理,纵向上以连续取芯井识别单砂体沉积界面,结合沉积界面岩性响应特征,建立单砂体划分方案,采用单砂体对比追踪模式,完成单砂体区域对比与划分,进而明确不同层次沉积单砂的纵向接触关系及单砂体厚度分...
依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结合沉积学原理,纵向上以连续取芯井识别单砂体沉积界面,结合沉积界面岩性响应特征,建立单砂体划分方案,采用单砂体对比追踪模式,完成单砂体区域对比与划分,进而明确不同层次沉积单砂的纵向接触关系及单砂体厚度分布区间;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相互交汇又分叉,使得水下沉积变的十分复杂,河道规模的识别难度增大,单一的方法不能完全识别出河道规模,本次通过水平井、定向井测井曲线、高程差异、岩性变化等方法,多方法、多角度综合考虑进行河道规模识别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沉积
单砂体识别
河道微相刻画
单河道规模
原文传递
题名
中亚主要含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刘丽
张凯逊
于刚
郁林军
邱海华
周妍
葛贝琦
Bakhtier NURTAEV
Shukhrat SHUKUROV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
院
中国
地质
科学院
地质
力学
研究所
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地质
研究
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塔里木
油田
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乌兹别克斯坦
地质
与矿产资源国家委员会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新特提斯洋演化对中亚东南缘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控制及其油气富集响应”(DZLXJK202406)资助。
文摘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从而加深对中亚地区区域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尽管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是在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富油气盆地,二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盆地的盐下均发育了形成于同裂谷期—拗陷期的优质烃源岩,具有厚度巨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等特征。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含盐层系控制了这两大盆地的油气时空分布,这套含盐层系将盆地划分为盐上和盐下2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油气主要富集于阿姆河盆地盐下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和滨里海盆地盐下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藏组合。膏盐岩盖层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与盐下古隆起构造部位的有利储集相带构成了大型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此外,深大断裂、膏盐岩尖灭带和盐构造活动形成的盐窗为盐下烃源岩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运移通道,这些因素是盐上能否形成油气规模聚集的关键。
关键词
盐构造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河盆地
滨里海盆地
中亚
Keywords
salt structur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mu Darya Basin
Pre⁃Caspian Basin
Central Asia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层岩石平均毛管压力J函数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行
贾春生
彭小龙
郁林军
陶正武
段力
陶建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
地质
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中石化河南
油田
国际工程
公司
北京派特罗尔
油田
服务有限
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7-5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60)
(2011ZX05049004003)资助
文摘
由于J函数只是半经验公式,并且其改进模型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因此本次研究从岩石毛管束模型首次实现了J函数的推导以便知晓其由来。在深入分析J函数应用受到限制下,从毛管压力曲线数学模型改进J函数的应用表达式,得出其拟合趋势应该为幂函数形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为其应用指明了方向。最后对J函数求取相渗的理论表达式进行了推导,这样基于J函数的相渗计算更方便、有代表性。
关键词
毛管压力
J函数
相渗
Keywords
capillary pressure
J func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冷先刚
张志国
陈建文
蒲磊
吴小宁
时建超
机构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长庆油田
勘探开发
研究
院
长庆油田
苏里格
研究
中心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003)
文摘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层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建立混合水电阻率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因素影响下水淹层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以期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和加密调整区块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水淹层
混合地层水
电阻率
原始地层水
注入水
矿化度
Keywords
log interpretation
water-flooded reservoir
mixed formation water
resistivity
original formation water
injected water
salinity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角洲前缘模式下水平井河道微相精细刻画
4
作者
段骁宸
胥瀚文
朱锦江
卓小婧
章宏波
陈余陇卓
机构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23期149-150,共2页
文摘
依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结合沉积学原理,纵向上以连续取芯井识别单砂体沉积界面,结合沉积界面岩性响应特征,建立单砂体划分方案,采用单砂体对比追踪模式,完成单砂体区域对比与划分,进而明确不同层次沉积单砂的纵向接触关系及单砂体厚度分布区间;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相互交汇又分叉,使得水下沉积变的十分复杂,河道规模的识别难度增大,单一的方法不能完全识别出河道规模,本次通过水平井、定向井测井曲线、高程差异、岩性变化等方法,多方法、多角度综合考虑进行河道规模识别与判断。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沉积
单砂体识别
河道微相刻画
单河道规模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亚主要含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
刘丽
张凯逊
于刚
郁林军
邱海华
周妍
葛贝琦
Bakhtier NURTAEV
Shukhrat SHUKUROV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储层岩石平均毛管压力J函数研究
赵行
贾春生
彭小龙
郁林军
陶正武
段力
陶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冷先刚
张志国
陈建文
蒲磊
吴小宁
时建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角洲前缘模式下水平井河道微相精细刻画
段骁宸
胥瀚文
朱锦江
卓小婧
章宏波
陈余陇卓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