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运动干预与呼吸系统疾病
1
作者 殷月 冷思逸 +2 位作者 靳攀 陈子扬 蒲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34-3042,共9页
背景:肠道菌群是位于人体胃肠道中的一种多样化和动态的微生物群落总称,对维持人体免疫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提出“肠-肺轴”概念,提示肠道菌群与肺密切相关,且运动可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呼吸系统疾病。目的:综述了肠道... 背景:肠道菌群是位于人体胃肠道中的一种多样化和动态的微生物群落总称,对维持人体免疫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提出“肠-肺轴”概念,提示肠道菌群与肺密切相关,且运动可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呼吸系统疾病。目的:综述了肠道菌群与肺炎、肺癌、哮喘病和慢性肺阻塞疾病等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不同运动方式对肠道菌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运动调控肠道菌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检索1944-2024年间CNKI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肠道菌群、肠道细菌、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癌、哮喘病和慢性肺阻塞疾病、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等;英文检索词包括“Intestinal flora,Gut bacteria,Respiratory illness,Pneumonia,Lung cancer,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robic exercise、Resistance training”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101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在肺炎、肺癌、哮喘病和慢性肺阻塞疾病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②不同运动方式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菌群多样性和抑制全身慢性炎症在肠道菌群的调控中发挥有益效应;抗阻运动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并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也可提升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肠道菌群组成。③运动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表现进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④运动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改善肠屏障通透性和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 肺癌 哮喘病 慢性肺阻塞疾病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与细胞焦亡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秋月 靳攀 蒲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7-1675,共9页
背景:细胞焦亡参与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滑膜炎症以及疼痛,在骨关节炎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动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调控骨关节炎的发生,已成为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热点。目的:总结细胞焦亡在骨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以及运动介导细胞... 背景:细胞焦亡参与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滑膜炎症以及疼痛,在骨关节炎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动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调控骨关节炎的发生,已成为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热点。目的:总结细胞焦亡在骨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以及运动介导细胞焦亡在改善骨关节炎中的机制。方法:以“pyroptosis,osteoarthritis,chondrocyte pyroptosis,synovial cell pyroptosis,exercise”和“细胞焦亡,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焦亡,滑膜细胞焦亡,运动”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与中国知网数据库1992-202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关节炎是以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滑膜炎症和软骨下骨重塑等为特点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易引起骨的器质性病变、疼痛并引发功能障碍。②细胞焦亡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性死亡机制,其特征为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炎症因子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细胞焦亡可导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进而激活核因子κB转录,增加焦亡蛋白的产生,进而加剧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因此细胞焦亡可作为骨关节炎防治的新方向。③运动可通过下调焦亡蛋白信号通路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等途径抑制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的焦亡,从而在骨关节炎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氧和无氧运动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进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通过抑制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改善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无氧运动可通过提高肌肉质量进而对骨关节炎产生有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骨关节炎 运动 运动调控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及运动干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启航 蒲锐 +4 位作者 陈子扬 冷思逸 宋永晶 刘辉 杜光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50-4256,共7页
背景: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参与骨质疏松的病理进程,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动可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目的:总结肠道菌群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的作用与机制,探讨运动... 背景: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参与骨质疏松的病理进程,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动可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目的:总结肠道菌群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的作用与机制,探讨运动介导肠道菌群在调控骨质疏松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以“Intestinal flora,intestinal bacteria,metabolites of intestinal flora,bone metabolism,osteoporosis,exercise”和“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肠道菌群代谢物,骨代谢,骨质疏松和运动”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0-2023年间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变化以及氧化三甲胺和胆汁酸等肠道菌群代谢物水平变化,能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的生物标记物。②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和产生过量脂多糖、氧化三甲胺,诱导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细胞因子、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及加剧氧化应激等,进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以及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迁移;重塑肠道菌群稳态能抑制炎症反应、下调氧化应激,进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以及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迁移,防治骨质疏松。③运动能调控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屏障功能、促进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分泌、下调血清脂多糖水平、降低氧化应激,进而抑制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调节骨细胞营养代谢,从而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代谢物 骨代谢 骨质疏松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肠道菌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冷思逸 蒲锐 +3 位作者 陈子扬 杨启航 宋永晶 刘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219-5226,共8页
背景:肠道菌群主要负责维持宿主防御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此外,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且运动可对肠道菌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着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的:总结肠道菌群对1型糖尿病、乳糜泻、炎症性肠病... 背景:肠道菌群主要负责维持宿主防御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此外,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且运动可对肠道菌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着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的:总结肠道菌群对1型糖尿病、乳糜泻、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强直性脊柱炎等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并围绕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运动调控肠道菌群对自身免疫性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参考与依据。方法:以“Intestinal flora,intestinal bacteria,autoimmune diseases,type 1 diabetes,celiac disease,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multiple sclerosis,ankylosing spondylitis,exercise”和“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乳糜泻、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运动”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6-2022年间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9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1型糖尿病、乳糜泻、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且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②不同运动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有氧运动可增加机体中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丰度,改善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降低机体代谢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但有氧运动调控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途径和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无氧运动对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尚存争议,可能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运动干预的时间强度异质性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层次挖掘,但研究均表明无氧运动可通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耐受能力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进而改善机体健康。③运动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稳态和改善血糖稳态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运动促进机体健康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自身免疫性 1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症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控肠道菌群防治肌少症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冷思逸 刘辉 蒲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04-1711,共8页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丧失的衰老性综合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骨骼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上调、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加速肌细胞凋亡进而加快肌...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丧失的衰老性综合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骨骼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上调、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加速肌细胞凋亡进而加快肌肉衰老。研究表明,运动能作为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会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例如提高颤螺菌属和环状螺旋菌属的表达以及增加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的相对丰度等),改善肠道菌群稳态。新近研究表明,运动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在肌少症的防治中发挥有益效应。该文详细阐述了肠道菌群对肌少症中的诊疗作用及其机制,并围绕不同运动形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运动干预防治肌少症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肌少症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运动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物在肥胖调控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启航 蒲锐 +4 位作者 陈子扬 冷思逸 宋永晶 刘辉 杜光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4,共7页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调控肥胖的发生发展,可成为防治肥胖新靶点。目的:总结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代谢物调控肥胖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肥胖的防治提供参...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调控肥胖的发生发展,可成为防治肥胖新靶点。目的:总结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代谢物调控肥胖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Intestinal microbiota,intestinal bacteria,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tes,short-chain fatty acids,bile acids,lipopolysaccharide,trimethylamine N-oxide,medium-chain fatty acids,tryptophan derivatives,obesity”和“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氧化三甲胺、中链脂肪酸、色氨酸衍生物、肥胖”为检索词,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8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厚壁菌与拟杆菌的比值变化可作为肥胖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并通过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阿克曼氏菌等益生菌定植可延缓肥胖的发生。②肠道菌群主要以肠道菌群代谢物为介导参与对肥胖的调控,如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41,4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信号通路调控脂肪生成,进而延缓肥胖的发生发展;胆汁酸可通过促进G蛋白偶联受体5和法尼醇X受体的活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机体组织的能量消耗;此外,脂多糖、氧化三甲胺、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衍生物还可通过各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肥胖的发生发展。③同一菌群代谢物在调控肥胖具体过程中因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不同,进而产生异质性作用,在高脂饮食影响下,乙酸可通过诱导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食欲亢进和肝脏胰岛素抵抗,进而加速肥胖的生理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肠道菌群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胆汁酸 脂多糖 氧化三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