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取水许可知识图谱问答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德晶 张军 +3 位作者 曹卫华 管党根 许婧 黎育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39,共6页
随着水资源取水许可领域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水资源取水许可信息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复杂的信息检索需求,制约了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打破系统间信息孤岛,提升取水许可信息检索效率,建立了长江流域取水许可知识图谱,基于... 随着水资源取水许可领域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水资源取水许可信息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复杂的信息检索需求,制约了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打破系统间信息孤岛,提升取水许可信息检索效率,建立了长江流域取水许可知识图谱,基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提出了包含实体提及识别、实体链接、关系匹配等功能的知识图谱问答流水线方法,结合取水许可领域数据特点采用BM25算法进行候选实体排序,构建了长江流域取水许可知识图谱问答系统,并基于BS架构开发了Web客户端。实验表明:该系统在测试集上达到了90.37%的准确率,可支撑长江流域取水许可领域检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许可 知识图谱 预训练语言模型 问答系统 水资源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RAG的涉水法律法规智能知识问答技术
2
作者 张志鑫 明晨曦 +3 位作者 刘颉 刘哲 李岸昀 曾德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当前以自然语言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为涉水法律法规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有的大模型主要是在通用数据集上训练的,在涉水法律法规领域上的知识问答容易出现回答内容相关度较低、回答... 当前以自然语言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为涉水法律法规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有的大模型主要是在通用数据集上训练的,在涉水法律法规领域上的知识问答容易出现回答内容相关度较低、回答不准确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基于联合检索增强生成(JRAG)的涉水法律法规智能知识问答技术框架,该方法主要由知识存储、知识检索以及问答生成等环节组成。为了提高知识检索的效果,在知识检索环节提出词向量-关键词联合检索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检索内容与用户问题匹配的能力。为了验证JRAG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套涉水法律法规问答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与最新中文大模型,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Yi、ChatGLM3等进行对比,JRAG在评估指标真实性、完整性、相关性和有效性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可为其他业务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知识问答 涉水法律法规 联合检索增强生成 词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智慧河湖岸线管理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鹏 郑长安 +1 位作者 刘达 李岸昀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长江流域河湖岸线资源丰富,有效的河湖岸线保护与管理对保持河势稳定、维护堤防安全、保障行蓄洪空间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问题发现不及时、问题研判不智能、问题处置不协同等河湖岸线管理短板,总结了河湖岸线管理数字化基础... 长江流域河湖岸线资源丰富,有效的河湖岸线保护与管理对保持河势稳定、维护堤防安全、保障行蓄洪空间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问题发现不及时、问题研判不智能、问题处置不协同等河湖岸线管理短板,总结了河湖岸线管理数字化基础,探究了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涉河项目智联研判和智享协同等信息化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岸线 智慧河湖 长江流域 信息化 遥感解译 智能研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及思考
4
作者 马莹 程晖 王晞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智慧水利是当前水利发展的主要方向,各类信息技术联合应用是水资源合理分配调用、优化水治理机制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智慧水利的建设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智慧水利的快速发展提... 智慧水利是当前水利发展的主要方向,各类信息技术联合应用是水资源合理分配调用、优化水治理机制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智慧水利的建设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智慧水利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智慧水利 应用 发展趋势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防洪场景可视化仿真优化关键技术
5
作者 柳嘉 甘勇 +2 位作者 乔延军 义崇政 张志鑫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
为满足流域防洪可视化仿真需求,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下防洪要素表达及其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如何构建大范围的轻量化三维仿真场景,针对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下的不同水系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表达方式与性能优化技术思路,如宏... 为满足流域防洪可视化仿真需求,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下防洪要素表达及其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如何构建大范围的轻量化三维仿真场景,针对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下的不同水系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表达方式与性能优化技术思路,如宏观下流域海量水系矢量表达内存优化技术,中微观场景下集成一维与二维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成果的仿真技术,探索了虚拟仿真VR设备与防洪场景的同步联动。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流域场景下防洪成果的一体化仿真呈现,有助于在防洪工作中快速获得准确直观的决策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防洪 可视化仿真 防洪要素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利网信科技创新工作探索
6
作者 李晓濛 韩鹏煜 刘媛 《长江技术经济》 2025年第2期125-128,134,共5页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为例,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梳理了长江水利网信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分析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包含体制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为例,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梳理了长江水利网信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分析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包含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及成果管理等维度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治江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长江水利网信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实践与探索
7
作者 程晖 蒋黎明 +1 位作者 马莹 杨明磊 《低碳世界》 2022年第9期145-147,共3页
本文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分析了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提出了核查登记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核查登记中存在... 本文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分析了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提出了核查登记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核查登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取水工程 核查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GEarth在线服务分开叠加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8
作者 柳嘉 陈翠珍 +2 位作者 刘敏 张志鑫 刘达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3期105-108,114,共5页
在使用OSGEarth三维地球引擎进行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时,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LOD)技术通过动态调整地形和模型的细节层次,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负载和资源消耗。但在分开叠加影像层与地形层在线服务数据时,... 在使用OSGEarth三维地球引擎进行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时,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LOD)技术通过动态调整地形和模型的细节层次,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负载和资源消耗。但在分开叠加影像层与地形层在线服务数据时,由于两类数据服务层级精度不匹配,渲染时将出现白块、断层塌陷等视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重采样自动创建子瓦片的方案,对影像图层与地形图层的精细层级不同的问题进行双线性重采样,有效解决白块和断层塌陷等现象,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GEarth 分开叠加 子瓦片 白块 断层塌陷 实时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析技术在涉河建设项目合规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达 乔延军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23期147-150,共4页
岸线管理场景中,涉河建设项目的合规分析研判主要依赖人工方式开展,存在智能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空间位置信息有关的水域岸线管控要求,对其计算模型实现开展了研究,探索了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开展合规分析应用的方法,并设计开发了... 岸线管理场景中,涉河建设项目的合规分析研判主要依赖人工方式开展,存在智能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空间位置信息有关的水域岸线管控要求,对其计算模型实现开展了研究,探索了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开展合规分析应用的方法,并设计开发了软件模块,为河湖岸线日常监管提供分析服务。实践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能为岸线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结果和提示信息,提高问题发现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涉河建设项目 岸线管理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水利研究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莹 王晞 马瑞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着重分析智慧水利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根据“互联网+智慧水利”在建设过程中的大体思路,针对信息化专业技术手段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与经验进行总结,为水利信...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着重分析智慧水利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根据“互联网+智慧水利”在建设过程中的大体思路,针对信息化专业技术手段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与经验进行总结,为水利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水利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涉河建设项目合规性研判模型
11
作者 李岸昀 许婧 黄仁勇 《人民长江》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准,以虚拟地物形式将拟建项目精准映射至数字孪生场景,从而构建了领域知识驱动的合规研判模型。将该研判模型应用到数字孪生长江建设中,并在长江流域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给出的研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识别出了传统人工研判中的盲区。研究成果可在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中推广应用,并可为其他领域类似的复杂审批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建设项目 数字孪生流域 行政许可 领域知识驱动 虚拟地物 数字阴影 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系统
12
作者 王祥 张志鑫 +3 位作者 牟浩东 刘天航 张玉松 张玉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0-237,共8页
变化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技术分支。为提高长江沿岸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管效率,以影像配准为基础,结合自注意力与特征信息提取,提出了长江沿岸建筑物变化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影像处理、影像配准、变化检测为一体,实现了全流... 变化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技术分支。为提高长江沿岸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管效率,以影像配准为基础,结合自注意力与特征信息提取,提出了长江沿岸建筑物变化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影像处理、影像配准、变化检测为一体,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处理的功能。结果表明:①设计的系统在影像配准上将精度误差控制在2个像素内,达到了像素级精度。②该系统在变化检测测试数据集上的F 1值取得了优于75%的结果,证明该系统的精度较高。研究成果也可应用于大型水库岸线保护监测等场景中,提升库区治理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人工智能 影像配准 变化检测 岸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大坝安全保卫法律制度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明 李庆 韩鹏煜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52-56,共5页
我国水库大坝众多,其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及公共安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对大坝安全管理作出了全面规定,但有关大坝安全保卫的规定主要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中且存在一定空白。比较分析了制定水库大坝安全保卫法规的不同立法形式及优... 我国水库大坝众多,其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及公共安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对大坝安全管理作出了全面规定,但有关大坝安全保卫的规定主要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中且存在一定空白。比较分析了制定水库大坝安全保卫法规的不同立法形式及优缺点,提出修改完善现行水库大坝安全保卫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大坝 安全保卫 立法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河流信息共享方法研究——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岸昀 刘莉芳 韦人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3,共9页
信息共享是国际河流途经各国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础。在梳理流域管理信息共享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莱茵河、多瑙河等国际河流案例,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共享的特性和问题;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分析澜湄各国需求,为建立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国际河流途经各国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础。在梳理流域管理信息共享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莱茵河、多瑙河等国际河流案例,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共享的特性和问题;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分析澜湄各国需求,为建立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国际河流合作的囚徒困境,提出非对称水信息共享机制,设计了集门户网站、数据汇集与交换、交流与共享于一体的共享系统。研究表明:在国际河流信息共享工作中,协调机构和信息共享机制是工作开展的基础,非对称水信息共享权是信息流动的驱动力,水信息内在联系和各国需求差异是影响共享效果的关键因素;设计的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功能丰富,可提供优质的水信息服务。研究成果对澜湄水资源合作具有促进作用,可为其他国际河流开展信息共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合作 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机制 非对称水信息共享权 跨境河流 澜沧江-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