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确立刑法谦抑的司法观——以检察公诉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晓波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5,共4页
刑法谦抑作为贯穿刑事诉讼领域的基本理念,对于检察公诉观的转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应当通过刑法谦抑的思维基础有效指引检察公诉的司法理性观,通过刑法谦抑的外在表现有效指引检察公诉的司法宽和观,通过刑法谦抑的内在禀赋有效指引检... 刑法谦抑作为贯穿刑事诉讼领域的基本理念,对于检察公诉观的转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应当通过刑法谦抑的思维基础有效指引检察公诉的司法理性观,通过刑法谦抑的外在表现有效指引检察公诉的司法宽和观,通过刑法谦抑的内在禀赋有效指引检察公诉的司法人道观,积极构筑刑法谦抑指引下的和谐公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谦抑 公诉观 司法理性 司法宽和司法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案件中的检察能动性研究
2
作者 周礼文 丁晓波 王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检察能动是指检察机关在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领域,不拘泥于现有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地行使检察权,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司法审判的形式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实质公平的司法理念。检察能动性的发挥是经济法案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经济法案... 检察能动是指检察机关在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领域,不拘泥于现有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地行使检察权,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司法审判的形式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实质公平的司法理念。检察能动性的发挥是经济法案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经济法案件中发挥检察能动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当然,检察能动性的发挥,应当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既要明确检察能动的向度,也要明确检察能动性发挥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检察能动性 经济法案件 公益经济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障碍及其克服 被引量:32
3
作者 颜运秋 周晓明 丁晓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100,共9页
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是反垄断法实施的两大支柱,这两个方面应同等重视,不能有所偏废。两年以来,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效果不太理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反垄断私人诉讼不发达。应努力改进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费用承担、损害赔偿、诉讼程序... 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是反垄断法实施的两大支柱,这两个方面应同等重视,不能有所偏废。两年以来,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效果不太理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反垄断私人诉讼不发达。应努力改进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费用承担、损害赔偿、诉讼程序规则等方面的制度,以扫清影响私人诉讼实现的障碍。在现阶段,应以消费者私人诉讼作为切入点,先积累案例经验,然后颁布相关的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以此对现有制度障碍进行突破或者建立新的制度,循序渐进,促使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实施 私人诉讼 私人执行 公共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视域中的软法规范刍议 被引量:5
4
作者 颜运秋 曾明 龚劲松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管理的衰落与公共治理的兴起,将法分为硬法和软法两种基本形式并非没有根据,对软法规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界的浓厚兴趣。事实上,经济法作为一种回应型法,软法规范大量存在并具有非国家强制性、创制方式的弹性与民主...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管理的衰落与公共治理的兴起,将法分为硬法和软法两种基本形式并非没有根据,对软法规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界的浓厚兴趣。事实上,经济法作为一种回应型法,软法规范大量存在并具有非国家强制性、创制方式的弹性与民主性、非司法中心主义、法律位阶的非层次性等特点,使得其与经济法视域中的硬法规范区别开来。同时它与经济法视域中的硬法规范相得益彰,共同规范和调整着经济法关系。但软法规范的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软法的泛化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为此,有必要将软法规范赋予硬法的某些特征使软法朝着硬法化方向转化;增强某些软法规范的刚性使其朝着可诉化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软法规范 硬法规范 硬法化 可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看我国古代的反腐倡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灿 陈广益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8,共4页
贪官污吏的大量存在是封建社会腐败的重要表现,他们的大行其道是司法不公、民不聊生的源头。蒲松龄借《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古代封建社会官虎吏狼、贪婪暴虐、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通过对我国古代贪污腐败的主要表... 贪官污吏的大量存在是封建社会腐败的重要表现,他们的大行其道是司法不公、民不聊生的源头。蒲松龄借《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古代封建社会官虎吏狼、贪婪暴虐、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通过对我国古代贪污腐败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腐败的方式,以期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重要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反腐倡廉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
6
作者 诸江 叶胜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7-80,共4页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对于核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公众都有防范的责任。从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来看,核企业在预防和应对核能风险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企...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对于核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公众都有防范的责任。从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来看,核企业在预防和应对核能风险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责任的适用原则和构成进行规范是我们尽量避免和减少核事故风险发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核事故 风险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出资人代表激励机制立法研究
7
作者 蒋科 叶胜宇 《时代法学》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激励当符合国家公职人员的相关原理及规则。然而,当前的制度设计基于其公司董监事的私法身份,依据经济学上以私有产权...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激励当符合国家公职人员的相关原理及规则。然而,当前的制度设计基于其公司董监事的私法身份,依据经济学上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以市场化激励为主导的激励机制,使其异化为公司的普通董监事而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对此,需从法学的视角反思其理论基础,明确国资委与其董监事代表人之间公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构建以履行公务职责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回归对其公务激励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激励机制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生态化视角下高校贪腐的预防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广益 杨灿 《时代法学》 CSSCI 2011年第5期69-74,共6页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腐败的预防和治理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高校腐败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不仅是依法治校、教育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腐败的预防和治理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高校腐败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不仅是依法治校、教育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极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法治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生态化 高等学校 贪污腐败 预防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区域法制配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星灿 陈广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3-68,共6页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保障长株潭地区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研究不足,而解决长株潭试验区法制不健全就需要借鉴国际国内区域法制合作模式以完善区域内"两型"法制建设。完善长株潭地区法制配套,可以从以下四方...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保障长株潭地区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研究不足,而解决长株潭试验区法制不健全就需要借鉴国际国内区域法制合作模式以完善区域内"两型"法制建设。完善长株潭地区法制配套,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以省级立法为主,制定适用于"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地方性主干法规:其次,建立区域合作法律机制和区域法律冲突救济法律机制;再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的授权,确定长株潭先行先试权的边界;最后,完善清理现有政策法规冲突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两型”试验区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博弈视角下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广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一种成本低却高效率的预防性、警诫性廉政机制,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政府为廉政而花费的巨额行政费用,督促官员奉公守法,防止其谋取不当利益,而且通过财产信息公开,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公共利...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一种成本低却高效率的预防性、警诫性廉政机制,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政府为廉政而花费的巨额行政费用,督促官员奉公守法,防止其谋取不当利益,而且通过财产信息公开,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公共利益优先的角度可以折射出官员隐私权的有限性。官员的一些已经与其行使公共权力产生了联系的隐私行为已不再是民法所保护的隐私,而成了国家政治的一部分。为了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对这部分隐私加以限制。但是,其不涉及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依然神圣不可侵犯。在财产公示制度实行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官员的隐私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官员隐私权 公众知情权 预防职务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生态化视角下我国律师惩戒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洪波 陈广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律师惩戒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我国现行"律师协会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下,通过借鉴国外律师惩戒制度...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律师惩戒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我国现行"律师协会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下,通过借鉴国外律师惩戒制度的先进经验,健全和完善一个统一高效、公正公平的惩戒制度,极具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法治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生态化 律师管理 律师惩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的自由观及现实意义
12
作者 邹娟 赵颖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8-51,共4页
黑格尔称"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法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法的理念,即"自由"。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思想理论可以看到"自由意志"经历了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阶段,其自由观运作的原因在于法律保障... 黑格尔称"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法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法的理念,即"自由"。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思想理论可以看到"自由意志"经历了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阶段,其自由观运作的原因在于法律保障自由、道德营造自由和伦理实现自由,客观的法律与主观的道德统一于伦理实体,构成完整的自由观运作机制。其法哲学中的自由理念在于使民众树立正确的"自由"价值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理性的行使个人权利,运用好法这把度尺,实现个人自由意志,真正践行好个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司法公正必备的法治意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谋明 裴文欢 胡萍 《时代法学》 2000年第6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司法公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条件下 法治意识 司法工作人员 司法保障 依法治国 公正意识 中国先进文化 司法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超期羁押的五大对策
14
作者 刘革强 《小康》 2006年第9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超期羁押 责任追究制度 长沙 人民检察院 羁押期限 湖南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推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依法独立办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珉乐 吴茵 谭泽林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7,共3页
依法独立办案是指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不借助纪检监察机关“双规”措施或其他联合途径,依法独立行使侦查权的办案方式。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依法独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成为反腐斗争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新形势下,检察... 依法独立办案是指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不借助纪检监察机关“双规”措施或其他联合途径,依法独立行使侦查权的办案方式。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依法独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成为反腐斗争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及时转变司法观念、工作机制、办案模式和侦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案件 办案方式 长沙 检察机关 “双规”措施 纪检监察机关 犯罪过程 独立行使
原文传递
刑法适用中司法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之互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晓波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共6页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在刑法适用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却同样重要。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保障人权、限制刑罚权的内在要求。刑法司法适用的过程是规范与事实磨合的过程,它离不开刑法司法解释,从而有必要对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在刑法适用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却同样重要。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保障人权、限制刑罚权的内在要求。刑法司法适用的过程是规范与事实磨合的过程,它离不开刑法司法解释,从而有必要对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的张力予以调节,即从刑法目的和价值的高度寻求二者的共通性,以社会实践的基本需求为基点分析二者统合的可能性,对罪刑法定原则之"法"与"定"重新认识,通过各种角度、方式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合法规制,将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在总体的抽象性包容关系中的压力与张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维度,最终达到良性互动与相对平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司法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良性互动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制度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龙兴盛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53,共6页
我国检察机关试行的刑事和解制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恢复正义的具体要求,有利于缓和冲突。然而,由于刑事和解内在的缺陷以及刑事和解制度的不完善,刑事和解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我们应当... 我国检察机关试行的刑事和解制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恢复正义的具体要求,有利于缓和冲突。然而,由于刑事和解内在的缺陷以及刑事和解制度的不完善,刑事和解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我们应当构建符合理性要求、良好运行的刑事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公正 效率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危机前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立法变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18
作者 吴云峰 龚经松 《经济法研究》 2010年第1期333-343,共11页
目次一、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考察二、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三、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启示一、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考察考察研究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主要是两个时间段,其一是'... 目次一、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考察二、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三、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启示一、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考察考察研究美国危机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主要是两个时间段,其一是'大萧条'时期,其二为20世纪末期的金融混业时期。在前时段内,美国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得以在法律上确立,这种体制维持了六十多年。在后时段内,美国分业经营的限制被取消,但分业监管的体制却保留了下来。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1.'大萧条'时期在'大萧条'之前,美国的金融业并没有在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设立明确的分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美国 体制 分业 路径 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