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黎姣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5期5125-5126,共2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护理和人本主义护理等心理护理。结果护理组的神...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护理和人本主义护理等心理护理。结果护理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经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脑卒中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绩效管理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江英 周春香 向巧君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4期77-79,83,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绩效管理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神经内科工作人员16名纳入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21年3月—2022年3月神经内科工作人员16名纳入绩效管理组,实施平衡记分卡...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绩效管理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神经内科工作人员16名纳入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21年3月—2022年3月神经内科工作人员16名纳入绩效管理组,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护理绩效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绩效管理组的工作压力水平、责任意识水平、健康教育水平、安全防护水平、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平衡记分卡的护理绩效管理运用在神经内科管理服务中,可有效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减少工作压力,增强安全防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平衡记分卡 护理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诊治哪些疾病
3
作者 唐波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8期47-47,共1页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使脑组织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产生各种脑损害的症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发性神经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表...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使脑组织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产生各种脑损害的症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发性神经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逐渐出现的手足部麻木感、无力、肌肉萎缩等。急性脊髓炎急性出现的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有关的脊髓炎症性病变。病前1~2周多有感冒、腹泻史,急性出现双下肢或四肢瘫痪、大小便排出困难或失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急性脊髓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治 周围神经损害 炎症性病变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4
作者 洪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问题,总结相应解决对策。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反馈的信息,对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问题,总结相应解决对策。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反馈的信息,对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进行分析,然后总结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所选取的患者对于护理安全问题及隐患方面的看法不一,大多数均表示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包括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医院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完善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等。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护患沟通,完善病房环境及设施,完善并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等最大限度的解决神经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保证护理安全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 对策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本阳 张智博 +1 位作者 唐璇 彭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凋亡通路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半胱天冬酶-8(Caspase-8)及Flice(即Caspase-8)抑制蛋白(FLICEProfilin,FL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线栓法制备...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凋亡通路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半胱天冬酶-8(Caspase-8)及Flice(即Caspase-8)抑制蛋白(FLICEProfilin,FL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实验组中FADD、Caspase-8及FLI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FADD、Caspase-8及FLIP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0.001)。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数增加,Fas-FADD-Caspase-8凋亡通路可能为其重要凋亡通路之一,抗凋亡因子FLIP mRNA和蛋白表达短暂升高,可能有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 FADD CASPASE-8 FL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智博 陈本阳 +2 位作者 唐璇 彭旭 唐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抗凋亡因子FLI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0只)和参芎注射液治疗组(干预组,40只),...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抗凋亡因子FLI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0只)和参芎注射液治疗组(干预组,40只),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分别检测caspase-8、FLIP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caspase-8、FLIP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减少,caspase-8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P<0.01),FLIP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 h和12 h时间点明显增强(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能通过减弱caspase-8表达及增强FLIP表达,从而拮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细胞凋亡 参芎注射液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参与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涵静 张智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10-513,共4页
溶酶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脑缺血时溶酶体内溶酶体酶释放参与神经细胞凋亡,即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溶酶体途径的凋亡。溶酶体酶包括组织蛋白酶和脂质水解酶,当溶酶体膜破裂时它们会被释放到细胞浆,最终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细胞凋亡。... 溶酶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脑缺血时溶酶体内溶酶体酶释放参与神经细胞凋亡,即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溶酶体途径的凋亡。溶酶体酶包括组织蛋白酶和脂质水解酶,当溶酶体膜破裂时它们会被释放到细胞浆,最终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细胞凋亡。本综述讨论了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新进展,探讨了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溶酶体酶参与凋亡途径的细胞死亡方式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提示了选择性的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是治疗中风和促进康复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 神经元凋亡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谱系酶3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妙 张智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混合谱系酶3(MLK3)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AP3Ks)中的一员,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中,可以激活不同的MAPK途径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活性的变化在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激活JNK或p3... 混合谱系酶3(MLK3)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AP3Ks)中的一员,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中,可以激活不同的MAPK途径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活性的变化在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激活JNK或p38MAPK通路介导神经细胞凋亡,并且对MLK3活性的抑制可以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及相应的脑损害。因此,深入、系统的研究MLK3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酶3 神经细胞 凋亡 神经变性疾病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永 唐红宇 +4 位作者 王爱民 王家祺 曹天然 颜建辉 欧阳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桥接治疗法)、对照组53例(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前循环梗死血管(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率91.49%,对照组前循环梗死血管再通率50.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 d、治疗28 d、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mRS标准,观察组的预后良好87.23%,对照组预后良好52.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优于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与神经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敏 张智博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6期867-869,共3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三级酶联反应途径,由MAPK激酶激酶(MKKK)、MAPK激酶(MKK)、MAPK组成一条连续的激活途径。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是MAPKs信号通路中一条经典且重要的途径。在5个ERK家族成员中,ERK1与ER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三级酶联反应途径,由MAPK激酶激酶(MKKK)、MAPK激酶(MKK)、MAPK组成一条连续的激活途径。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是MAPKs信号通路中一条经典且重要的途径。在5个ERK家族成员中,ERK1与ERK2的作用较其他要更广泛,对二者的研究也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 神经元/细胞学 细胞凋亡 ERK1/2通路 信号通路 神经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婷 张智博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4期546-548,共3页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是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临床主要应用于真菌感染及肿瘤的治疗,它既是经典的自噬促进剂,同时也是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是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临床主要应用于真菌感染及肿瘤的治疗,它既是经典的自噬促进剂,同时也是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特异性的抑制剂.近年研究发现,Rap还具有较好的脑保护、神经营养及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对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相关.…… 作者简介:谢婷(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E-mail:tinawill@126.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信号处理 计算机处理 细胞凋亡 自噬 神经保护药 综述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神经康复与预后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爱民 谭红 王雪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48-48,5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24h内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2-10/2004-05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次序进入超早期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两组的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方法相同,超早期康...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24h内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2-10/2004-05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次序进入超早期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两组的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方法相同,超早期康复组的患者在入院当天就接受康复训练,一般康复组等临床病情稳定(脑梗死3~10d,脑出血10~20d)介入康复。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应用Fugl-Meyer法(共50项,每项2分,满分100分,<50分为有严重运动障碍)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修订的Barthel指数(共10项,每项0~15分不等,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评估脑卒中后抑郁情况,同时计算经济花费。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Fugl-Meyer评分:治疗后超早期康复组高于一般康复组(58.35±12.43,48.12±15.67,P<0.05)。②修订的Barthel指数:治疗后超早期康复组高于一般康复组(77.38±22.45,60.13±18.92,P<0.05)。③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治疗后超早期康复低于一般康复组(10.23±4.89,18.21±6.41,P<0.05)。④经济花费:超早期康复组低于一般康复组[(1.98±0.87),(2.35±0.79)万元,P<0.01]。⑤超早期康复组患者在训练前后血压和心率无变化。结论入院24h内进行适当训练强度的超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住院花费,且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神经康复 预后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血管性痴呆46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颖 王爱民 +1 位作者 谭红 柳四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264-4265,共2页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菲 王爱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9期96-97,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异常情况,探讨DPN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在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7-2012-10我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的152例糖尿病患者,... 本文通过分析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异常情况,探讨DPN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在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7-2012-10我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的152例糖尿病患者,详细记录自发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情况及神经系统体检结果.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神经系统体检包括痛觉、位置觉、音叉振动觉、膝反射、跟腱反射、足背动脉搏动体征.152例患者中,男76例,女76例;年龄38~88岁,平均(63.2±11.4)岁;病程1~308a,平均(9.1±7.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神经电生理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IPK3低表达调控miR-124/STAT3轴抑制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莹 邓炎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 HIPK3)低表达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微小RNA-124(mi R-124)与HIP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目的探讨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 HIPK3)低表达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微小RNA-124(mi R-124)与HIP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靶向关系;将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Aβ组(给予Aβ刺激)、Aβ+si STAT3-NC组(转染si STAT3-NC后给予Aβ刺激)、Aβ+si HIPK3组(转染si HIPK3后给予Aβ刺激)、Aβ+si HIPK3+antimi R-NC组(共转染si HIPK3和inhibitor-NC后给予Aβ刺激)、Aβ+si HIPK3+antimi R-124组(共转染si HIPK3和mi R-124 inhibitor后给予Aβ刺激)、Aβ+si HIPK3+antimi R-124+si STAT3-NC组(共转染si HIPK3、mi R-124 inhibitor和si STAT3-NC后给予Aβ刺激)和Aβ+si HIPK3+antimi R-124+si STAT3组(共转染si HIPK3、mi R-124 inhibitor和si STAT3后给予Aβ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HIPK3和mi R-124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和凋亡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IPK3可与mi R-124靶向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 R-124可靶向调控STAT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Aβ组海马神经元中HIPK3表达水平、STAT3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而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和mi R-12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β+si HIPK3-NC组比较,Aβ+si HIPK3组中上述各指标明显逆转(P<0.05);与Aβ+si HIPK3+antimi R-NC组比较,Aβ+si HIPK3+antimi R-124组中各指标呈明显变化(P<0.05),且趋势与Aβ+si HIPK3组相反;与Aβ+si HIPK3+antimi R-124+si STAT3-NC组比较,Aβ+si HIPK3+antimi R-124+si STAT3组中各指标呈明显变化(P<0.05),且趋势与Aβ+si HIPK3+antimi R-124组相反;而Aβ组与Aβ+si HIPK3-NC组之间、Aβ+si HIPK3组与Aβ+si HIPK3+antimi R-NC组之间以及Aβ+si HIPK3+antimi R-124组与Aβ+si HIPK3+antimi R-124+si STAT3-NC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c HIPK3低表达可抑制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调控mi R-124/STAT3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环状RNA HIPK3 微小RNA-12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轴 海马神经元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与自噬在退行性神经病变中作用
16
作者 张创 张智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是溶酶体木瓜蛋白酶家族中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和更新细胞内的蛋白。Cathepsin L在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维持细胞内蛋白的动态平衡,从而参与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自...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是溶酶体木瓜蛋白酶家族中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和更新细胞内的蛋白。Cathepsin L在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维持细胞内蛋白的动态平衡,从而参与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自噬体(Autophagosome)是通过粗面内质网中无核糖体附着区所脱落的双层膜结构,包裹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和部分胞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自噬功能当前倍受关注,是研究热点之一,自噬的完成依赖于正常的溶酶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 自噬 退行性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设立临床心理护士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清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4期161-163,共3页
总结了目前心理护理的状况,设置临床心理护士的必要性,以及临床心理护士的培养方法。认为临床心理护士的设立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协调以及患者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 医院 临床心理护士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刘群 刘鹏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遵循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实践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遵循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实践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践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χ^(2)=6.444,P=0.011)。治疗后,2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践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践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4%vs.6.90%,χ^(2)=0.650,P=0.420)。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显著调节患者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血小板功能 神经功能 炎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在多系统萎缩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娟 廖清香 +2 位作者 肖利君 刘伊男 谭红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利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睡眠障碍。方法6例MSA患者和6例对照者进行PSG监测,比较两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觉醒次数、各睡眠分期占比、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目的利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睡眠障碍。方法6例MSA患者和6例对照者进行PSG监测,比较两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觉醒次数、各睡眠分期占比、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LMSI)等指标。结果MSA患者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1);入睡后清醒时间、浅睡眠N1期比例、微觉醒指数、AHI、PLMSI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5例MSA患者出现快动眼睡眠肌张力失迟缓(RSWA),4例出现喘鸣,2例出现大喊大叫及拳打脚踢现象。结论MSA患者存在较严重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睡眠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智博 彭旭 +1 位作者 唐璐 刘毅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心理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Barthel...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心理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l个月、6个月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HMAD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