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1
作者 方草 谭昊 孙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62-64,68,共4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制剂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包...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制剂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包括头孢曲松钠、硝普钠、呋塞米、华法林,中药制剂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2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制剂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西药组的84.00%(χ^(2)=4.396,P=0.036)。治疗14 d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高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低/高于西药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高/低于西药组(P<0.01);2组心悸、气促、咳嗽、咯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制剂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vs.12.00%,χ^(2)=0.706,P=0.401)。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血气指标,减轻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加重期 参附注射液 西药治疗 血液流变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补肺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的疗效
2
作者 方草 谭昊 孙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96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应用组,各48例。西药组患者... 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96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应用组,各48例。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应用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参芪补肺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时长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相关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Ig)G、IgM、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应用组总有效率较西药组高(97.92%vs.81.25%,χ^(2)=7.144,P=0.008)。治疗12周后,2组FEV_(1)、FVC及FEV_(1)/FVC高于治疗前,且联合应用组高于西药组(P<0.01);2组咳嗽、咯痰、喘息、气促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应用组低于西药组(P<0.01);联合应用组IgG、IgM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2组QOL评分与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应用组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期间联合应用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4.17%,χ^(2)=1.227,P=0.268)。结论参芪补肺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咳嗽等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参芪补肺汤 肺功能 生活质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9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伟国 周玉林 +1 位作者 罗长斌 罗彦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43-44,4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13例,挤压伤3例,根据Letournel分类,其中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5例,横行骨折5例,横行伴后壁骨折4例,双柱骨折3例,后壁伴后...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13例,挤压伤3例,根据Letournel分类,其中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5例,横行骨折5例,横行伴后壁骨折4例,双柱骨折3例,后壁伴后柱骨折4例,T型骨折2例,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月,按美国骨科学会评价标准,复位优21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移位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同时进行骨折片的精确复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改良U形接骨板的承载能力(英文)
4
作者 祝天经 孙晓保 +1 位作者 陈宏 罗长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69-4372,共4页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表明U形接骨板可以对骨折断端进行持续加压,使骨折部位处在最佳应力环境中,促进骨折愈合。目的:测试并评估改良型U形接骨板的承载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1990-12/2001-04在中南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完成...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表明U形接骨板可以对骨折断端进行持续加压,使骨折部位处在最佳应力环境中,促进骨折愈合。目的:测试并评估改良型U形接骨板的承载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1990-12/2001-04在中南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普通接骨板为江苏金鹿集团产品, AO钢板和动力加压接骨板为瑞士MATHYS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U型接骨板为在普通接骨板中部增设一个U形臂(专利号012497304)。方法:通过力学测试,了解U形接骨板的抗弯、抗扭能力,验证理论计算,并与普通接骨板、AO钢板和动力加压接骨板作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抗弯承载能力, 抗扭承载能力。结果:U形接骨板较普通型AO钢板及动力加压接骨板在矢状面的抗弯承载能力分别提高107.5%及21.5%,抗扭承载能力分别提高406%及58%;较LC-DCP(限制接触型AO钢板)抗扭承载能力提高31.9%。结论:与现用AO钢板及加压接骨板相比,自制改良U形接骨板具有更大的强度和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板 承载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肱骨干骨折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车国良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4期37-38,共2页
目的:评价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对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A组用髓内钉固定,B组用钢板内固定,对比其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B组骨折愈合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 目的:评价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对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A组用髓内钉固定,B组用钢板内固定,对比其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B组骨折愈合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A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P<0.05)。结论: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对成人肱骨干骨折而言各具优势,临床应用时需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固定 钢板内固定 成人肱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Pilon骨折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李义刚 +1 位作者 张有明 高剑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对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性切口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随...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对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性切口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治疗优良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t分别为23.260,4.702,3.493;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7.314,P<0.01)。观察组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观察组骨折治疗优良率更高(χ2=4.021,P<0.05)。结论应用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愈合快、复位效果好、骨折治疗优良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 传统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 PILON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经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政治 黄晶 +1 位作者 常佳 杨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2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方法自2013-01—2014-01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方法自2013-01—2014-01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均〈100 ml。32例均获平均12个月随访,1例稍有髋外翻。1例出院后1个月发生感染,经二期处理后愈合,其余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对于闭合复位PNF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骨折复位、手术操作以及术中软组织保护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1 位作者 薛锋 石伟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7期740-741,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T-LEP)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获随访8-24个月,平均16.5个月...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T-LEP)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获随访8-24个月,平均16.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4周(7-14周)。3例出现术后切口红肿渗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定:优5足,良3足,一般1足。结论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能恢复跟骨前部的正常解剖形态,骨折固定牢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骰关节 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髋臼骨巨细胞瘤随访24年
9
作者 周玉林 祝天经 +1 位作者 徐萌 陈湘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15-316,共2页
临床资料 女性,45岁.1988年因左髋痛和跛行,照片发现左髋臼部骨质破坏约4cm×7cm,拟诊为骨巨细胞瘤(图1).1989年分2次行骨肿瘤刮除、骨胶填塞术.术中取组织活检确诊为左髋臼部骨巨细胞瘤(II级).术后疼痛消失,可弃拐跛行.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髋臼 随访 临床资料 骨质破坏 术后疼痛 组织活检 骨肿瘤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技术与MRI技术测量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47-48,共2页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经过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引起一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性压迫疾病。通常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其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之上,通过电生理学检测来确立的[1,2]。但是,电生理检测只能评价正中神经功能状...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经过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引起一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性压迫疾病。通常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其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之上,通过电生理学检测来确立的[1,2]。但是,电生理检测只能评价正中神经功能状况,不能反映其周围的解剖毗邻。为了更好地指导治疗,临床医生需要准确地了解腕管及腕管内的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 正中神经 高频超声 MR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