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UTAU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红霞 赵呈领 +1 位作者 蒋志辉 梁云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5,共12页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本研究在充分借鉴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模型(UTAUT)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从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四个维度...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本研究在充分借鉴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模型(UTAUT)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从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四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以及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努力期望对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使用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和绩效期望对学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使用行为具有正向积极的影响;现阶段学前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向高,但实际行为低;年龄、教龄、学历等变量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有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接受度,信息化环境是基础,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信息化领导力是推力,学习团队是合力;培训是方法,应用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师 信息化教学 使用意向 使用行为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网络控制系统H_∞容错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高丰 蒋伟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H_∞容错控制.首先,分析并处理了网络控制系统中时滞与不等间隔采样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等间隔采样下的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切换模型.通...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H_∞容错控制.首先,分析并处理了网络控制系统中时滞与不等间隔采样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等间隔采样下的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切换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运用H_∞控制方法,以及设计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控制器,获得了基于LMI描述的系统时滞依赖稳定性判据.然后,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模型和传感器故障下的网络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把结论运用到传感器出现故障的网络控制系统,得到了系统在H_∞容错控制下的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与其他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积分二次约束性 不等间隔采样 传感器故障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叫调度协议下的网络控制系统鲁棒H_∞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高丰 彭可 +1 位作者 夏明霞 龙慧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2-1277,共6页
针对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鲁棒H_∞控制。首先,建立了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网络控制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系统切换模型。通过运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鲁棒H_∞控制理论,得到了闭环系... 针对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鲁棒H_∞控制。首先,建立了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网络控制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系统切换模型。通过运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鲁棒H_∞控制理论,得到了闭环系统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然后,把结论推广到了不确定网络控制系统,并获得了系统的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一个与其他文献方法相比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轮叫调度协议 不等间隔采样 鲁棒H∞控制 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和Kingview的机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董胡 黄子昕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为更好地对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了以单片机AT89S52和Kingview软件为主的机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能根据设定自动采集机房内多点温度数据进行显示并判断是否超限报警。测量结果既可在机房现场显示也可利用单片机串... 为更好地对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了以单片机AT89S52和Kingview软件为主的机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能根据设定自动采集机房内多点温度数据进行显示并判断是否超限报警。测量结果既可在机房现场显示也可利用单片机串行口经RS-232总线送至远距离的上位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房温度监测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计算机机房的温度测量与远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 单片机 热电偶 温度测量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集群环境下基于并行计算的图聚类信息高效处理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博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3期29-35,67,共8页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图聚类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无法适应于日益复杂的分布式集群环境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高效率图聚类信息处理方案。在分布式集群计算环境下对超大规模、超大区域范围图数据信息的稀疏化分析与处理机制上,通过对M...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图聚类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无法适应于日益复杂的分布式集群环境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高效率图聚类信息处理方案。在分布式集群计算环境下对超大规模、超大区域范围图数据信息的稀疏化分析与处理机制上,通过对Minhash算法以Map Reduce架构理论进行改进,使其实现对数据的并行化分析处理,确保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分布式集群计算环境下高效处理图聚类数据信息。实验表明,改进方案不仅可行,而且能够对图聚类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稀疏化处理,具有一定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映射规约 图聚类 最小哈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终端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振中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24期94-96,共3页
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与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对此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根据云终端的工作原理,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种适合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应用案例,总结并分析了其优缺... 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与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对此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根据云终端的工作原理,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种适合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应用案例,总结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终端 多媒体教学 云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胡 《微型电脑应用》 2017年第5期13-14,24,共3页
微课程不仅是师生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创造了便捷条件。结合现在的数字化微时代的发展现状,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期望其成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微课程不仅是师生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创造了便捷条件。结合现在的数字化微时代的发展现状,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期望其成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教育资源,并对微课程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设计 开发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证据信息融合的行人运动状态识别模型
8
作者 张博 《微型电脑应用》 2015年第10期20-24,4,共5页
采用粒子滤波的方式对人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数据不够,造成系统运行结果差强人意,鲁棒特性较差。基于这样的问题,算法结合了色彩、空间和细节特征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来完成外观模型的建立,在对其时... 采用粒子滤波的方式对人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数据不够,造成系统运行结果差强人意,鲁棒特性较差。基于这样的问题,算法结合了色彩、空间和细节特征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来完成外观模型的建立,在对其时域特性和详细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使用RGB颜色模式完成对应的模型;经过LBP处理之后,对进行优化的TD-LBP模型进行进一步说明,除去亮度小范围变化给纹理区分带来的影响;并且,引入了空间概念,目的在于依据人的特点,同时通过亮度的方式将一定的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成为3个子区域,接着把不同子区域内的证据信息进行提取。经过实验证明之后,采用的这个模型在综合了直方图作为辅助之后,能够完成复杂情况下的行人跟踪分析,所采用的TD-LBP算法也比LBP算法更加的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特征 运动识别 采样 多证据信息融合 TD-LBP 人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6期237-238,共2页
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高校在学科信息资源实际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传统方法因其局限性无法解决相关问题。而引入知识地图管理工具,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方案,能有效解决某些突... 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高校在学科信息资源实际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传统方法因其局限性无法解决相关问题。而引入知识地图管理工具,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方案,能有效解决某些突出问题,从而促进高校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地图 高等学校 学科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比较 被引量:52
10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李红霞 胡萍 黄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5,共10页
满意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衍生出不同的情境。本研究基于教育传播的视角将在线学习情境分为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两种,从教师、学生、技术三方面... 满意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衍生出不同的情境。本研究基于教育传播的视角将在线学习情境分为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两种,从教师、学生、技术三方面来构建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mart PLS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已建构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并探讨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对各维度感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录播情境中在线学习平台的质量对学习者的满意度没有直接影响,学习者感知的教师专业知识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支持是影响他们感知成就目标和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播模式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支持对满意度的影响显著,社会能力和认知动机因素也对学习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情境 录播情境 在线学习 学习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64
11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周凤伶 梁云真 黄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41,共9页
学习力是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STEM教育致力于跨学科知识融合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突出表现在其核心特征、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原... 学习力是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STEM教育致力于跨学科知识融合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突出表现在其核心特征、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原则、教育应用对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互惠力、学习创造力的提升方面。该文构建了基于STEM教育的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模型,该模型以STEM课程为核心、以课外活动为延伸、以教师素养为保障,对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力课程设计原则、流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学习力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李红霞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6期46-54,共9页
微信作为具有强交互性、强黏贴性等特点的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倍受关注。为此,依据PST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并从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全面剖析该模式... 微信作为具有强交互性、强黏贴性等特点的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倍受关注。为此,依据PST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并从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全面剖析该模式的理论价值。为探讨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的实践可行性,开展了基于该模式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能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在学习效果、互动交流、微信的操作等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也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PST理论 社交网络 社交学习 互动探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能量谱熵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胡 钱盛友 《测控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了提高传统谱熵算法在信噪比较低环境下的端点检测效果,将短时能量特征与谱熵特征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谱熵特征,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贝叶斯信息准则结合对改进的能量谱熵特征门限进行估计,最后采用双门限算法进行端点检测。... 为了提高传统谱熵算法在信噪比较低环境下的端点检测效果,将短时能量特征与谱熵特征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谱熵特征,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贝叶斯信息准则结合对改进的能量谱熵特征门限进行估计,最后采用双门限算法进行端点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 dB的白噪声环境下,改进的能量谱熵算法的端点检测正确率为76.9%,远高于短时能量算法和谱熵算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具有更优的端点检测效果与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能量 谱熵 端点检测 双门限检测 信噪比 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算法求解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光勇 徐雨明 +1 位作者 李肯立 孙士兵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69-2672,共4页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是一个NP难问题。针对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给出了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求解算法。首先根据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设计了参与化学反应的分子编码和目标函数;同时把贪心算法...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是一个NP难问题。针对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给出了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求解算法。首先根据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设计了参与化学反应的分子编码和目标函数;同时把贪心算法思想创造性地融入到化学反应优化算法的四个重要反应算子中,以加快局部较优解的搜索过程;最后通过模拟化学反应中分子势能趋于稳定的过程,在问题的解空间中搜索其最优解。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求解无向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有效的,并且在求解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组合优化 无向图 化学反应优化 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胡 谭乔来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年第8期160-164,共5页
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会造成有用语音信号的损失,信噪比改善情况不理想.通过分析小波去噪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结合小波软、硬阈值函数去噪的优点,克服了硬阈值函数的不连续及软阈值函数存在偏差的缺... 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会造成有用语音信号的损失,信噪比改善情况不理想.通过分析小波去噪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结合小波软、硬阈值函数去噪的优点,克服了硬阈值函数的不连续及软阈值函数存在偏差的缺点.该方法首先对清浊音信号进行判断,接着采用变化的阈值对清浊音信号的小波系数进行不同的阈值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非常适用于强噪声背景下的语音增强,无论在保留含噪语音信号中的清音信息,还是在信噪比改善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软阈值法、谱减法和听觉感知小波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语音增强 阈值函数 信噪比 谱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环境下改进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董胡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6年第3期71-74,共4页
端点检测在语音识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语音识别系统的正确率。为了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窗谱估计的改进谱减法和能量谱熵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窗谱估计改进谱减... 端点检测在语音识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语音识别系统的正确率。为了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窗谱估计的改进谱减法和能量谱熵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窗谱估计改进谱减法对含噪语音进行去噪以提高语音信号信噪比,接着对去噪后的语音信号使用新的能量谱熵算法进行端点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同常见端点检测算法相比较,该算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端点检测正确率且有一定的鲁棒性,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窗谱估计 改进谱减法 谱熵 语音增强 端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编码P2P流媒体中的动态段粒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姗 袁远 彭宇行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2-1271,共10页
网络编码技术已证明能够提高P2P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但是现有系统采用固定段粒度编码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固定段粒度的缺点,且适应实际网络的随机特性,提出了动态段粒度的新概念,即源节点在编码时能够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 网络编码技术已证明能够提高P2P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但是现有系统采用固定段粒度编码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固定段粒度的缺点,且适应实际网络的随机特性,提出了动态段粒度的新概念,即源节点在编码时能够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从编码方式、取值范围及输出能力三方面回答了升阶和降阶编码实现动态段粒度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设计了一种动态段粒度调节策略,该策略中源节点能够根据播放缓冲量和源节点服务能力来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抖动和节点搅动时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P2P流媒体 动态段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层次化的联合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耀东 李仁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31-2440,共10页
目标检测与姿态估计在当前视觉研究中分属不同的任务,但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现实应用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层次树模型,该模型包含3类结点,分别描述整体目标、判别部件和组件(即语义部件).中间层的判别部件兼顾承上(目标)与... 目标检测与姿态估计在当前视觉研究中分属不同的任务,但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现实应用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层次树模型,该模型包含3类结点,分别描述整体目标、判别部件和组件(即语义部件).中间层的判别部件兼顾承上(目标)与启下(组件)的功能,一方面刻画整体目标的局部特征,另一方面隐含多组件的共现信息.相比当前最新的联合模型,层次树模型能够并行化处理检测与估计,避免串联化联合引发的错误传播.采用基于隐变量的结构化支持向量机训练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部件学习方法以自动地初始化和优化判别部件.实验设计了多任务识别和单任务识别2种评估场景,对比了本文模型与当前主流的联合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说明层次化模型具有更强的识别性能以及更高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识别模型 姿态估计 目标检测 部件模型 结构化支持向量机 隐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和APSO-QNN相结合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胡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针对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多种复杂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正确率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多特征和加速粒子群优化量子神经网络(APSO-QNN)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特征、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特征、频带方差... 针对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多种复杂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正确率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多特征和加速粒子群优化量子神经网络(APSO-QNN)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特征、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特征、频带方差特征及美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将这些特征量输入量子神经网络(QNN)进行学习并利用加速粒子群算法对量子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构建语音端点检测模型,实现对信号的类型的判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升了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而且降低了虚检率与漏检率,具有较强的抗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加速粒子群优化 量子神经网络 正确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跟踪滤波的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振中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2-1145,共4页
反调和彩色图像在成像精细,为了有效分析该类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需要进行边缘分割处理,传统的边缘分割方法采用融合时空域信息的噪点跟踪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信息过饱和,细节特征丢失。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跟踪滤波的反调和... 反调和彩色图像在成像精细,为了有效分析该类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需要进行边缘分割处理,传统的边缘分割方法采用融合时空域信息的噪点跟踪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信息过饱和,细节特征丢失。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跟踪滤波的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算法。构建彩色反调和图像的边缘特征空间向量模型,进行图像的边缘轮廓特征提取,采用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图像的边缘细节融合,引入模板匹配跟踪滤波滤除图像边缘的饱和信息,提高分割的准确度,分析图像分割2个模板之间的中心位置误差,作为图像分割性能测试指标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精度较高,误差较小,比传统方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调和彩色图像 图像分割 模板匹配 跟踪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