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ijkstra算法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泽文 唐平 +2 位作者 曾祥君 肖仁平 赵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2-168,共7页
为避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中环网的复杂解网运算,提出了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在电网中某条输电线路故障后,在所有变电站检测记录初始行波到达时间。然后,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建立最短路径... 为避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中环网的复杂解网运算,提出了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在电网中某条输电线路故障后,在所有变电站检测记录初始行波到达时间。然后,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建立最短路径距离矩阵,并利用最短路径矩阵和初始行波到达时间计算故障距离,建立故障距离矩阵。最后,对故障距离矩阵中的元素进行有效性识别,并综合所有有效故障距离得到精确的故障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复杂环网的解网运算,可有效提高网络定位的可靠性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定位 行波 DIJKSTRA算法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输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怡然 黄龙 +2 位作者 叶睆 曾祥君 徐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42,83,共8页
为了解决故障发生在双回线路(或多回线路)或故障线路两端某个变电站行波定位装置时间记录失败时,可能出现的双端行波定位算法失灵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复杂输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依次假设电网中每一条线路为故障线路,采用保留故... 为了解决故障发生在双回线路(或多回线路)或故障线路两端某个变电站行波定位装置时间记录失败时,可能出现的双端行波定位算法失灵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复杂输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依次假设电网中每一条线路为故障线路,采用保留故障线路的Dijkstra算法得到经过故障线路的计算路径。若计算路径存在冗余,则根据网络定位算法直接得到故障定位结果;若计算路径不存在冗余,则对输电网络实施单端行波定位装置增配方案,确保网络中任一行波定位装置时间记录失败时故障定位的可靠性。其次,论文还提出了一种复杂测量网络简化方法,能够简化网络定位算法的计算过程,提高定位计算的速度。最后对株洲实际电网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定位可靠性高,工程实用性强,能够解决复杂输电网的故障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 DIJKSTRA算法 故障定位 行波 多回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与PSO-GRNN的行波精确检测方法
3
作者 王帅 李泽文 +2 位作者 吴骢羽 邹睿奇 肖雨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共11页
针对变电站设备产生反射行波,行波信号测量时存在入射波与反射波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与粒子群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PSO-GRNN)算法的行波精确检测方... 针对变电站设备产生反射行波,行波信号测量时存在入射波与反射波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与粒子群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PSO-GRNN)算法的行波精确检测方法。首先,对混叠行波和真实入射行波信号分别进行S变换,得到两者的S矩阵;然后,对混叠行波和真实入射行波信号的S矩阵进行维数重构,将其转化为向量,并作为PSO-GRNN算法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训练学习,建立分离混叠行波信号的网络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从混叠行波信号中分离出入射行波信号的S矩阵并进行S逆变换,得到纯净入射行波。仿真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入射行波陡度高、时频特征更突出,为提高现有行波保护的可靠性与行波定位的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行波检测 S变换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S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ITD的故障行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泽文 刘柏罕 +3 位作者 熊毅 赵廷 郭田田 谭木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5,133,共6页
针对变电站提取行波信号存在强噪声干扰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固有时间尺度分解(SRITD)的行波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共振法处理检测信号,有效提高了行波信号的信噪比,再利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方法分析行波信号,实现行波... 针对变电站提取行波信号存在强噪声干扰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固有时间尺度分解(SRITD)的行波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共振法处理检测信号,有效提高了行波信号的信噪比,再利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方法分析行波信号,实现行波信号特征信息的准确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变电站强噪声干扰下能有效提取行波信号,准确检测行波信号包含的故障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行波 随机共振 固有时间尺度分解 噪声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时钟与网络时钟互备的广域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廷 李泽文 +2 位作者 邹彬 贺子凝 任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02-207,共6页
为满足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对广域时间同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卫星时钟与网络时钟互为备用的新型广域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卫星时钟、晶振时钟和网络时钟误差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卫星时钟与晶振时钟相结合的高精度同步时钟授时方法,提... 为满足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对广域时间同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卫星时钟与网络时钟互为备用的新型广域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卫星时钟、晶振时钟和网络时钟误差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卫星时钟与晶振时钟相结合的高精度同步时钟授时方法,提出了基于IEEE 1588协议网络时钟的报文路径时延改进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时钟与网络时钟的分布自治式广域时间同步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广域时间同步方案可实现广域网内各时间节点的精确、可靠时间同步,能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的时间同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卫星时钟 晶振时钟 网络时钟 广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光伏并网输电线路的故障暂态分析与保护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泽文 肖仁平 +3 位作者 杜昱东 任申 唐平 颜勋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0-130,共11页
集中式光伏并网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光伏侧的故障暂态过程与系统侧完全不同,导致传统工频量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为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分析了集中式光伏并网输电线路光伏侧短路电流的故障特征,推导了光伏侧短路电流三个不同阶段的近似... 集中式光伏并网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光伏侧的故障暂态过程与系统侧完全不同,导致传统工频量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为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分析了集中式光伏并网输电线路光伏侧短路电流的故障特征,推导了光伏侧短路电流三个不同阶段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详细分析其功率控制暂态过程的变化特征。发现光伏侧的暂态电流为非旋转量,与系统侧衰减旋转量的波形特征截然不同。基于此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波形相关性的纵联保护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在各种故障类型和不同的过渡电阻下均能可靠动作,有望提高光伏并网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暂态电流 故障分析 波形相关性 集中式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动车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电源系统 被引量:7
7
作者 肖祥慧 曾祥君 戴作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2-929,共8页
针对目前电动车续驶里程短、电池易老化、爬坡能力差、能量回收效率低的缺陷,研究以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的超级电容作为辅助电源,实现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电源系统.从超级电容—蓄电池系统的结构出发,对电动车的行驶工况进... 针对目前电动车续驶里程短、电池易老化、爬坡能力差、能量回收效率低的缺陷,研究以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的超级电容作为辅助电源,实现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电源系统.从超级电容—蓄电池系统的结构出发,对电动车的行驶工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构建了超级电容充电模型和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电源系统模型.仿真和实际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源系统能有效回收制动能量,从而使蓄电池的低能量密度和低功率密度等缺陷得到弥补,进而提高电动车动力性能和电能的利用率,使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增长,能有效地降低蓄电池电压和电流幅值波动,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超级电容 蓄电池 复合电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DBILSTM的多因素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泽文 胡让 +3 位作者 刘湘 邓裕文 唐鹏 王杨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9,共8页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短期负荷预测中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多维输入变量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主成分提取,实现原始...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短期负荷预测中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多维输入变量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主成分提取,实现原始负荷的降维;然后通过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Adamax优化算法,对提取的主成分序列和负荷实际输出序列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网络模型。以中国某地区的负荷数据作为实际算例,验证该方法预测精度达到了99.44%,并与传统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预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间序列 负荷预测 Adama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矩阵相似度的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泽文 贺子凝 +2 位作者 郭田田 胡开庚 刘基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为提高传统暂态保护方法的可靠性,综合运用宽频带暂态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故障信息,提出一种输电线路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利用S变换提取宽频带暂态信号在不同时段不同频带下的故障信息,通过构造时频矩阵来反映暂态信号的时频变化特性;... 为提高传统暂态保护方法的可靠性,综合运用宽频带暂态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故障信息,提出一种输电线路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利用S变换提取宽频带暂态信号在不同时段不同频带下的故障信息,通过构造时频矩阵来反映暂态信号的时频变化特性;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时频矩阵的时频特征,并减少矩阵冗余量;将奇异值矩阵与样本库矩阵进行时频特征匹配,计算矩阵相似度;根据矩阵相似度判别区内外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暂态保护方法能准确快速识别区内外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暂态保护 S变换 时频特征 矩阵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波形斜率的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泽文 颜勋奇 +2 位作者 肖仁平 王梓糠 穆利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了提高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波形斜率的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通过分析时域内的单极接地短路故障、双极短路故障暂态特性,发现不同故障类型下暂态电流突变点的波形切线斜率不... 为了提高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波形斜率的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通过分析时域内的单极接地短路故障、双极短路故障暂态特性,发现不同故障类型下暂态电流突变点的波形切线斜率不受电容放电形式的影响,暂态电流波形切线斜率与故障点位置构呈反比例型函数关系。利用正、负极电压梯度判别故障类型与故障极,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利用线路两端故障暂态电流波形的切线斜率求解故障距离。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其能够在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距离、不同过渡电阻的情况下精确定位故障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故障定位 暂态电流 切线斜率 故障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黑盒反演的行波精确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柳 李泽文 +2 位作者 夏翊翔 黎文娇 穆利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8-135,共8页
针对故障行波信号经行波传感器传变后发生波形畸变、不能真实反映一次侧行波波形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步长最小均方误差(LMS)自适应反演算法的行波波形精确检测方法。首先,搭建IEEE 9节点标准测试模型和传感器模型,获取输电线路在... 针对故障行波信号经行波传感器传变后发生波形畸变、不能真实反映一次侧行波波形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步长最小均方误差(LMS)自适应反演算法的行波波形精确检测方法。首先,搭建IEEE 9节点标准测试模型和传感器模型,获取输电线路在不同故障位置、初相角、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的一、二次行波信号;接着,利用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训练一、二次信号,找到一、二次信号之间的传变关系,建立黑盒反演模型;然后,考虑到实际二次行波信号中存在噪声,引入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检测的二次行波进行预处理;最后,利用黑盒模型进行反演得到一次行波。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须借助传感器传递函数求解反演模型,可避免传递函数不精确对反演结果产生的影响,有效提高行波检测的真实性,推进行波技术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传感器 改进步长最小均方误差 小波阈值 波形反演 行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