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交通条件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志刚 叶永迪 刘兴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重载交通条件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不同考核指标采用了正交试验,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是具有较厚的、模量适中的基层材料,并且具有厚的、模量...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重载交通条件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不同考核指标采用了正交试验,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是具有较厚的、模量适中的基层材料,并且具有厚的、模量适中的稳定土底基层和强度较高的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交通 有限元分析 正交试验 沥青层层底弯拉应变 路基顶面压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干湿循环-荷载综合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分析
2
作者 周志刚 何斯华 +2 位作者 黎凯 黄红明 章泽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2,共9页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周期的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强度会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加,并且在短期的酸雨侵蚀试验中,试件内部的中性化程度很低;在pH=3的酸雨环境中,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试件由外而内不断劣化,其强度随之降低;在同样的酸雨环境中,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综合作用对试件强度的削弱更为明显,而且两者作用的顺序不同亦会对试件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演化模型,通过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旧路改造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残余强度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湿循环 荷载循环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结合料高低温性能指标评价研究
3
作者 魏建国 梁钰熹 +2 位作者 黄美燕 周育名 彭竹仪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29,共13页
针对现有指标的局限性,为更好地评价温拌沥青结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选取不同掺量的Sasobit温拌剂和Evotherm 3G温拌剂,并将其掺入70#基质沥青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 针对现有指标的局限性,为更好地评价温拌沥青结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选取不同掺量的Sasobit温拌剂和Evotherm 3G温拌剂,并将其掺入70#基质沥青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gical,DSR)试验得到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δ)参数,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车辙因子(G*/sinδ)、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指标和临界温度(TG*/sinδ)、改进型临界温度(T_(G*/(sinδ)^(9)))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在低温弯曲流变(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试验中,得到蠕变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建立k指标(蠕变劲度模量与蠕变速率之比),引入蠕变柔量(J(t))指标对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G*/sinδ,采用G*(/sinδ)^(9)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而T_(G*/(sinδ)^(9))适合SBS温拌沥青高温性能评价,对于70#基质沥青而言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k指标可以区分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差异,而J(t)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温拌沥青低温蠕变性能。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高低温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得出权重最大的指标为T_(G*/(sinδ)^(9))和J(t),在评估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指标时建议采用T_(G*/(sinδ)^(9))指标,在评估温拌沥青低温性能时采用J(t)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温拌剂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中AC层的裂缝扩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盛 刘朝晖 李宇峙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共9页
针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对AC层的受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AC层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AC层荷载型和温度型裂缝的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研究了裂缝扩展时期、裂缝长度... 针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对AC层的受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AC层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AC层荷载型和温度型裂缝的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研究了裂缝扩展时期、裂缝长度、结构层厚度、模量等因素对AC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C层裂缝的扩展时期对扩展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增加AC层的厚度对裂缝扩展尤其是对AC层底面裂缝的扩展能起到很好的延缓作用;CRC层厚度对AC层裂缝扩展的影响很小或基本没有影响;随着AC层模量的增加,AC层温度裂缝的扩展强度线性增加,荷载裂缝的扩展强度变化不大;其他结构层的厚度和模量对AC层裂缝的扩展强度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沥青路面 连续配筋混凝土 应力强度因子 裂缝扩展
原文传递
基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芳 付宏渊 邵腊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69-1875,共7页
为了分析环境温度变化时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损伤特性,拟定3种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充分考虑广西河池地区各月温度变化以及土基回弹模量的季节性变化,运用ABAQUS软件对2种层间结合状态的4种路面结构方案的温度场、应变响应... 为了分析环境温度变化时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损伤特性,拟定3种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充分考虑广西河池地区各月温度变化以及土基回弹模量的季节性变化,运用ABAQUS软件对2种层间结合状态的4种路面结构方案的温度场、应变响应和疲劳损伤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试验路面温度传感器、应变片的监测结果和疲劳损伤模拟模型计算沥青层的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月份温度下,沥青路面应变响应差异大,随着气温升高,层底弯拉应变增大;各季节疲劳损伤存在明显差异,高温季节产生的疲劳损伤所占比例较大;以水稳碎石为底基层,级配碎石为基层及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作下面层的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方案B,温度敏感性最小,疲劳损伤最小。研究结果可为选择良好的混合式基层路面结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混合式基层 温度 疲劳损伤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求解及低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优 刘朝晖 李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1-144,149,共5页
针对玻璃态转变温度Tg难以实测及现有计算方法原理不清晰、参数标准差偏大的问题,利用水平移位因子lg(αT),根据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简称WLF方程)推导了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求解公式:任选2个参考温度T1、T2进行移位因子计算,通过线... 针对玻璃态转变温度Tg难以实测及现有计算方法原理不清晰、参数标准差偏大的问题,利用水平移位因子lg(αT),根据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简称WLF方程)推导了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求解公式:任选2个参考温度T1、T2进行移位因子计算,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各自参数C1、C2、C1′、C2′;将2个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相减,推算出Tg求解公式。利用该方法计算了3种基质沥青和2种SBS改性沥青材料的Tg,并使用对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低温弯曲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原理清晰、过程简单,可以准确地计算玻璃态转变温度Tg,有效评价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材料 玻璃态转变温度 WLF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载模式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志刚 李岩 +1 位作者 俞文生 平高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76,共14页
目的探讨不同荷载模式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水损害机理,改进和完善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方法.方法基于沥青混合料的渗透试验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了碗形分布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各力学... 目的探讨不同荷载模式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水损害机理,改进和完善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方法.方法基于沥青混合料的渗透试验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了碗形分布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各力学场量的变化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在均布荷载和碗型荷载两载模式下,饱水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各力学场量的时程变化特性相类似,均随着车轮动荷载的作用过程表现出波动性和滞后性,孔隙水压力对体积应力和应变影响较大.与均布荷载下计算结果相比,碗形分布荷载作用时上面层内最大正孔隙水压力高0.18倍,下面层底部最大水平拉应力和最大水平拉应变分别高0.14倍和0.15倍,中面层底部最大竖向压应力和基层底部最大竖向拉应力分别高0.23倍和0.03倍,路表最大竖向位移高0.07倍,面层内最大剪应力高0.05倍.结论在碗形分布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更容易产生水损害.采用接近于实际车轮荷载的碗形分布荷载模式来开展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荷载模式 动力响应 流固耦合效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细观结构变化及与声波波速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韦秉旭 龚树 +2 位作者 刘斌 刘雄 欧阳运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7,106,共6页
采用CT技术和TH204型非金属超声波仪测试,探讨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细观结构及其平均纵波波速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定义基于CT数的损伤变量,据此建立了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的细观结构变化与平均纵波波速变化之间的关系... 采用CT技术和TH204型非金属超声波仪测试,探讨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细观结构及其平均纵波波速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定义基于CT数的损伤变量,据此建立了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的细观结构变化与平均纵波波速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1-4次干湿循环对膨胀土细观结构变化影响较大,内部微裂隙发育明显,第7-8次干湿循环对细观结构影响甚微;膨胀土的平均纵波波速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非线性衰减,并最终趋于稳定;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损伤变量逐渐增加,其细观结构损伤演化是一种非线性累积过程;膨胀土平均纵波波速与基于CT数的损伤变量具有良好的指数衰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T技术 膨胀土 干湿循环 细观结构 平均纵波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改性及其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亮 刘誉贵 牟元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6-941,共6页
本文基于提高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目的,对橡胶进行磺化-脲化改性。采用水接触角、红外光谱、粘接强度、抗压抗冲击强度等微观宏观测试技术考查了橡胶改性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氧化-脲化改性后,在橡胶... 本文基于提高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目的,对橡胶进行磺化-脲化改性。采用水接触角、红外光谱、粘接强度、抗压抗冲击强度等微观宏观测试技术考查了橡胶改性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氧化-脲化改性后,在橡胶表面引入了大量羰基、酰胺基等极性亲水性基团,使橡胶表面的浸润类型由憎水性质变为了亲水性质,大大增加了橡胶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使橡胶与水泥浆体的粘接强度提高了33.4%。橡胶改性对减缓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有确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在橡胶水泥混凝土中比在水泥砂浆中更突出。橡胶掺量为细集料的30%或以下时,氧化-脲化改性的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0 MPa以上,可以满足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改性 橡胶混凝土 粘接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期望速度的交通流中观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守峰 刘改红 刘喜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9,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期望速度对速度—密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引入期望速度建立了新的博弈表和相应的交通流中观模型,利用VBA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于一个期望速度类情况,分析了期望速度相同时不同的道路条件对应的速度—... 本文旨在研究期望速度对速度—密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引入期望速度建立了新的博弈表和相应的交通流中观模型,利用VBA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于一个期望速度类情况,分析了期望速度相同时不同的道路条件对应的速度—密度曲线,以及相同道路条件下,不同期望速度对应的速度—密度曲线.对于多个期望速度类的情况,研究了多个期望速度的变异系数对车流平均速度的影响,以及慢车比例对车流平均速度的影响.得出结论,驾驶员的期望速度差异是影响车流平均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密度较小时,交通流处于个体流模式,此时交通流平均速度主要由期望速度差异决定;当密度较大时,交通流处于集体流模式,此时交通流平均速度主要由密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中观模型 博弈表 期望速度 离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填石路堤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周志刚 佘满汉 俞文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4期671-674,共4页
分析了填石路堤的危害,提出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填石路堤,利用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在交通荷载和填料自重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对填石路堤的加筋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研究铺土工合成材料与不铺土工合成材料时填石路堤中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 分析了填石路堤的危害,提出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填石路堤,利用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在交通荷载和填料自重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对填石路堤的加筋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研究铺土工合成材料与不铺土工合成材料时填石路堤中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填石路堤、隔离粗细填料时受力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填石路堤 有限元分析 加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紫外线辐射观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志刚 廖伟 +2 位作者 杨志峰 周小勇 张鹏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第4期6-9,共4页
为了研究室内外紫外线辐射对道路沥青、土工格栅等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长沙地区2016-2017年全年紫外线辐射强度的观测和统计分析,总结了长沙地区紫外线强度和累积紫外线辐射量随时段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对日累积紫外线辐射量... 为了研究室内外紫外线辐射对道路沥青、土工格栅等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长沙地区2016-2017年全年紫外线辐射强度的观测和统计分析,总结了长沙地区紫外线强度和累积紫外线辐射量随时段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对日累积紫外线辐射量和年累积辐射量进行预测,建立了晴天、多云和阴雨三种天气状况时的日累积紫外线辐射量与最高气温的回归关系,得到了多云和阴雨天气对晴天累积紫外线辐射量的影响的折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地区 紫外线 辐射强度 辐射量 天气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FEM的沥青加铺层材料的裂缝扩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璞 佘满汉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1-206,共6页
为了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下的断裂和裂缝发展,采用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相同情况下的裂缝扩展室内试验。结果表明XFEM的... 为了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下的断裂和裂缝发展,采用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相同情况下的裂缝扩展室内试验。结果表明XFEM的数值模拟分析所得数据与室内的试验所得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最后对实际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加铺的裂缝发展与荷载作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加铺 扩展有限元法(XFEM) 数值模拟分析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纤维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志刚 李振威 +2 位作者 陶正文 杨鹏杰 陈功鸿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开裂问题,在混合料中掺入适量胶粉及聚乙烯醇(PVA)纤维,开展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性能和扫描电镜试验(SEM);分别掺入橡胶粉、改性胶粉、PVA纤维、不同水泥剂量的胶粉纤维,对比其对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发...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开裂问题,在混合料中掺入适量胶粉及聚乙烯醇(PVA)纤维,开展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性能和扫描电镜试验(SEM);分别掺入橡胶粉、改性胶粉、PVA纤维、不同水泥剂量的胶粉纤维,对比其对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发现掺入材料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具有明显影响。掺入胶粉、改性胶粉后会降低混合料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提升抗干缩性能;掺入纤维能增强混合料强度、模量和抗干缩性能;加入不同水泥剂量的胶粉纤维对混合料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提升效果明显,但降低了抗干缩性能;宏观力学指标试验和SEM试验结果显示出改性胶粉纤维与水泥基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可以提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改性胶粉 PVA纤维 宏观力学试验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
15
作者 甘有为 李闯民 +1 位作者 邓覃浩 甘新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为改善废轮胎热解炭黑(PCB)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利用废弃鸡羽毛(WCF)的羊毛状纤维有益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提升的特点,制备了AC-13 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首先通过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分析了PCB与WCF的微观形貌... 为改善废轮胎热解炭黑(PCB)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利用废弃鸡羽毛(WCF)的羊毛状纤维有益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提升的特点,制备了AC-13 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首先通过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分析了PCB与WCF的微观形貌与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然后基于响应曲面法(RSM)设计了PCB掺量、WCF掺量以及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AC-13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影响的试验方案。最后通过方差分析(ANOVA)方法研究了3个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的影响,并建立了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CB的粒径分布集中在197~358 nm,表面灰分会降低PCB与沥青的相容性;WCF羽轴两侧的羽片呈扇状分布,主要化学元素为碳、氮、氧、硫。由优化模型获得的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最佳优化参数为,PCB掺量0.52%,WCF掺量0.36%以及油石比5.5%;对应预测值为空隙率3.85%,马歇尔稳定度11.79 kN以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84.56%;基于最优参数配合比制备的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验证试验结果为空隙率3.69%,马歇尔稳定度11.6 kN以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84.9%,且都在95%置信区间内,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优化设计的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的预测值和试验验证值均满足中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试验设计与优化 响应曲面法 PCB/WCF改性沥青混合料 性能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考虑格栅水力特性的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昱 常锦 郭剑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43,共7页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凸”型分布,忽略格栅的水力特性会低估格栅所受轴力、高估边坡稳定性。柔性支护结构可有效提高边坡抵抗降雨入渗的能力,维持膨胀土体抗剪强度,同时也能限制边坡变形和位移增长,是一种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膨胀土边坡 边坡稳定性 格栅水力特性 柔性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常锦 郭剑雄 +2 位作者 张海娜 赵世龙 张红日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为探究土工格栅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机理,基于广西百色地区的气候数据资料,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实际大气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温度、渗流变化及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土体温度变化随着深度的增... 为探究土工格栅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机理,基于广西百色地区的气候数据资料,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实际大气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温度、渗流变化及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土体温度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浅层温度变化最显著,最后逐渐趋于平缓。温度场的影响范围远大于渗流场,温度的改变很难对碎石层后部土体造成影响,深部土体温度在降雨-蒸发循环下仍保持稳定,土体中基质吸力、边坡安全系数与天气条件之间变化规律一致。柔性支护结构的存在能有效阻挡雨水渗入膨胀土边坡,保持膨胀土边坡含水率的长期稳定,有效阻隔蒸发蒸腾作用对膨胀土边坡的影响,维持了膨胀土体较高的抗剪强度,起到防渗保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降雨 蒸发 膨胀土边坡 柔性支护 渗流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填筑公路路堤的物理处治技术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和平 章高峰 +2 位作者 郑健龙 赵鹏程 贺迎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1-500,共10页
化学改良是以往膨胀土地区筑路研究和倡导(尤其是国外)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因工艺复杂、施工设备要求高、不经济而无法推广。我国西部膨胀土地区筑路往往采取弃土换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同样导致工程投资大为增加... 化学改良是以往膨胀土地区筑路研究和倡导(尤其是国外)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因工艺复杂、施工设备要求高、不经济而无法推广。我国西部膨胀土地区筑路往往采取弃土换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同样导致工程投资大为增加。为此,在实施交通部西部膨胀土项目研究中,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为主要依托开展试验,同时总结在不同地区用不同类型和胀缩等级的膨胀土成功修筑多段路堤实体工程的经验,首次提出膨胀土填筑路堤的物理处治技术。通过实体工程现场跟踪监测、室内大型模型试验以及评价膨胀土路用性能的改进试验,对经物理处治后路堤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强度以及总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论证了这一新技术的合理、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膨胀土路堤物理处治的技术要领及方法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路堤 化学改良 物理处治 室内模型试验 现场跟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粉煤灰活性掺合料设计及水化特性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英力 陈瑜 +2 位作者 王迪 马保国 张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针对电厂两大工业废渣——烟气脱硫石膏及粉煤灰,通过试验研发用于混凝土的活性复合矿物掺合料。以适当比例复合后的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掺入到水泥砂浆中,通过活性激发措施,以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以及强度发展规律等作为控... 针对电厂两大工业废渣——烟气脱硫石膏及粉煤灰,通过试验研发用于混凝土的活性复合矿物掺合料。以适当比例复合后的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掺入到水泥砂浆中,通过活性激发措施,以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以及强度发展规律等作为控制指标探索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的最优配比,同时通过微细观结构的SEM观测评价脱硫石膏-粉煤灰活性矿物掺合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及粉煤灰以1:2的比例复合等量取代水泥30%掺入水泥砂浆中,可获得较为优异的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而后期强度能赶上甚至超过基准水泥胶砂;SEM表明由于脱硫石膏及其它外加组分的活性激发效应,粉煤灰的活性得到有效激发,早期有明显的钙矾石生成。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的研发可大量消纳燃煤电厂的工业废渣,且在水泥基材料体系中具有优异的水化及低成本特性,具有显著的"绿色"效应,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粉煤灰 掺合料 活性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改性沥青及老化特征微观尺度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何亮 马育 +2 位作者 凌天清 马涛 黄晓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093-21098,共6页
为了在微观尺度下分析橡胶改性沥青及老化特征,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首先分析了两种橡胶改性沥青制作前后橡胶颗粒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实验建立了两种橡胶改性沥青的分子量分布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对应关系,最后... 为了在微观尺度下分析橡胶改性沥青及老化特征,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首先分析了两种橡胶改性沥青制作前后橡胶颗粒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实验建立了两种橡胶改性沥青的分子量分布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对应关系,最后综合宏观技术指标与红外光谱半定量分析研究了两种橡胶改性沥青的老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粒径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其原有颗粒核心;普通橡胶沥青具有最高的大分子LMS的比例,这与其最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相对应;普通橡胶沥青的TFOT短期老化中存在着强烈的胶粉持续溶胀作用,但在PAV长期老化中主要发生氧化老化作用,而脱硫橡胶沥青的TFOT短期老化和PAV长期老化均以沥青的氧化老化为主;普通橡胶沥青比脱硫橡胶沥青更加耐受TFOT短期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改性沥青 老化特性 凝胶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