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宫颈癌术后VMAT与IMRT的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放疗剂量血清DCLK1 miR-15b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陈晶美 宋鹏慧 +2 位作者 王威威 郭明芳 孟亚超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效果及对放疗剂量、血清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微小RNA-15b(miR-15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早期...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效果及对放疗剂量、血清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微小RNA-15b(miR-15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CC)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n=65)、IMRT组(n=65),开展前瞻性研究。VMAT组采用VMAT治疗,IMRT组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计划实施效率、靶区放疗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血清DCLK1、miR-15b水平、肠道及阴道微生态、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VMAT组机器跳数少于IMRT组,治疗时间短于IMRT组(P<0.05);两组HI、CI、Dmean、Dmin、D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直肠Dmean、右股骨头Dmean、左股骨头Dmean、小肠Dmax、膀胱Dmean、骨盆Dmean均小于IMRT组(P<0.05);放疗后两组间血清DCLK1、miR-1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VMAT组肠道菌群丰富度、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阴道菌群多样性评分、阴道菌群密集度评分均高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肠炎、消化道反应、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IMRT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靶区放疗剂量参数与IMRT相当,但能减少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降低对周围器官受照剂量,改善肠道及阴道微生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 双皮质素样激酶1 阴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关雨 陈建兵 宋鹏慧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4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4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时和放疗1个月后血清SCC-Ag、MMP-2和MMP-9水平。随访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毒副反应和总有效率(ORR)。结果全组患者均评估疗效,获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63例,疾病稳定(SD)57例,疾病进展(PD)12例,ORR为53.38%(79/148)。110例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中27例为3级;39例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其中14例为3级或以上。放疗前有效(CR+PR)组血清SCC-Ag水平略低于无效(SD+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放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SCC-Ag、MMP-2、MMP-9水平都有所降低(P<0.05),但是有效组降低更显著(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前SCC-Ag水平是OS、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放疗后SCC-Ag水平和MMP-9水平为OS的独立预测因素。放疗前SCC-Ag水平<7.60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前SCC-Ag水平≥7.60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SCC-Ag水平<1.40μg/L的患者中位PFS较放疗前SCC-Ag水平≥1.40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MMP-2水平<23.81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后MMP-2水平≥23.81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MMP-9水平<74.70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后MMP-9水平≥74.70μg/L的患者长。结论血清SCC-Ag、MMP-2、MMP-9水平对肺癌患者放疗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放疗前SCC-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鳞状细胞癌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用电气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建华 梁琦 +2 位作者 袁小燕 杨国珍 武建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电气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的实现。方法:针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电气故障,结合工作实例,提出了几种诊断及维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用方法。结果:利用这些方法可快速解决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电气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的实现。方法:针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电气故障,结合工作实例,提出了几种诊断及维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用方法。结果:利用这些方法可快速解决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电气故障。结论:实践证明利用这些方法维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切实有效,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故障 诊断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故障定位专家系统模型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华 梁琦 +2 位作者 袁小燕 杨国珍 武建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2348-2350,2388,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故障定位专家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法:医用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故障诊断难度大,不确定性高,故需深入的分析总结基于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主要故障类型的故障机理。文章同时剖析了系统故...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故障定位专家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法:医用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故障诊断难度大,不确定性高,故需深入的分析总结基于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注入器系统主要故障类型的故障机理。文章同时剖析了系统故障诊断机制的内容及特点。结果:针对直线加速器注入器故障诊断的特殊性提出了故障逆向推理机制,对推理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执行故障逆向推理机制的具体步骤,为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利用故障树分析技术对直线加速器注入器故障定位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注入器 故障定位 故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管系统故障定位与安装调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华 梁琦 +3 位作者 任常斌 袁小燕 杨国珍 武建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120-3123,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管故障定位及安装调试方法的实现,使加速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15213-94《医用电子直线器性能及试验方法》的要求。方法: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将驻波加速管常见故障构建故障树,可分为五类:电子...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管故障定位及安装调试方法的实现,使加速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15213-94《医用电子直线器性能及试验方法》的要求。方法: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将驻波加速管常见故障构建故障树,可分为五类:电子枪故障,微波输入窗故障,钛泵外围故障,偏转盒及电子输出窗和加速管真空度联锁(WGVACUUM)故障。经过剖析这五种故障定位方法的机制和特点,结合工作实例,发现一些故障最终需要更换驻波加速管来解决。这就需要提出安装调试驻波加速管的工艺流程。结果:利用这些方法可快速解决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管的常见电气故障,同时利用安装调试驻波加速管的工艺流程,可快速有效地更换加速管。结论:实践证明利用这些方法维修和安装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管切实有效,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故障定位 安装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PID算法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华 郭嘉泰 +4 位作者 袁小燕 荆彦峰 牛晓东 杨国珍 樊云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784-278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改进神经网络PID算法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控系统的实现。方法:针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度控制难题,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路PID控制算法,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该控制器能够实现较好控... 目的:探讨基于改进神经网络PID算法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控系统的实现。方法:针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度控制难题,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路PID控制算法,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该控制器能够实现较好控制效果。结论:利用共轭梯度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路PID控制算法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温控系统 共轭梯度算法(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误差反传(BP)神经网络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DWI联合双源CT扫描及血清GP73、AFP-L3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强 陈建斌 王育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3期2554-2558,共5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双源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DSCT)扫描及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0例...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双源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DSCT)扫描及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0例小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MRI-DWI与DSCT检查。比较两组DSCT指标[肝组织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量(HAP)],MRI-DWI指标[b值分别为50、400、800 s/mm^(2)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同时检测其血清GP73、AFP-L3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DSCT、ADC值及GP73、AFP-L3诊断小肝癌的价值,分析MRI-DWI联合DSCT及GP73、AFP-L3诊断小肝癌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肝组织血流量、MTT、HAP分别为(201.23±81.65)mL/(min·100 g)、(10.03±3.06)s、(45.81±3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4.56±68.32)mL/(min·100 g)、(8.03±2.56)s、(28.95±1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值为400、8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1.45±0.42)、(1.22±0.41)mm^(2)/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68)、(2.41±0.59)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GP73、AFP-L3水平分别为[(65.46±15.45)、(65.45±21.32)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56±15.89)、(16.29±10.5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DSCT指标与ADC值及GP73、AFP-L3均能用于小肝癌的诊断中,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6,诊断价值较好(P<0.05)。经一致性分析证实,MRI-DWI联合DSCT参数及GP73、AFP-L3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93.85%、敏感度93.75%、特异度94.00%、阳性预测值96.15%、阴性预测值90.38%、Kappa值=0.871。结论MRI-DWI与DSCT及GP73、AFP-L3均可用于诊断小肝癌,但联合应用敏感度更高,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客观性、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双源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异质体 小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8
作者 宋鹏慧 武建军 +1 位作者 汪关雨 陈建兵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37-243,共7页
目的评估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简称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52.2±3.2)岁。采用随机... 目的评估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简称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52.2±3.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顺铂化疗同步放疗)和观察组30例(TP方案同步放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指标的水平。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86.67%对63.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P=0.03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鳞状细胞癌抗原[(2.18±0.68)μg/L对(4.06±1.12)μg/L]和糖类抗原125[(22.24±5.93)U/ml对(26.28±6.71)U/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8、2.471,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泌尿系统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1.071,均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水平均降低[(522.47±45.93)ng/L对(325.41±32.54)ng/L、(516.28±45.84)ng/L对(378.18±33.59)ng/L],半胱氨酸蛋白酶8水平升高[(96.48±9.33)ng/L对(219.49±33.88)ng/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75、13.310、19.172,均P<0.001)。结论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能够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