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疾病的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振良 韩小云 +1 位作者 陈坤 赵海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24例乳腺疾患病例影像学几种检查方法的对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乳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该组病例均摄有乳腺X线轴(上下位)、斜位片。11例做了乳腺B超检查,2例作了MR检... 目的:通过对24例乳腺疾患病例影像学几种检查方法的对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乳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该组病例均摄有乳腺X线轴(上下位)、斜位片。11例做了乳腺B超检查,2例作了MR检查。结果:24例中,依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6例(其中2例可疑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增生6例,纤维瘤9例,疑积乳囊肿1例,致密性乳腺2例;B超诊断乳腺癌3例,乳腺肿瘤(性质待定)2例,纤维腺瘤11例,增生伴导管扩张2例,其余为增生。结论:在乳腺的多种影像诊断方法中,乳腺钼靶X线摄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致密性乳腺的检查,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超声应作为首选,MRI多用于评价恶性病灶的范围和数目,是目前乳腺疾患诊断工作中的重要释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影像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诊断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晋琼 闫慧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对诊断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超声分别测量6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40例正常女性的膀胱颈移动距离和膀胱尿道后角,比较2组受试对象的测量结果。结果: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对诊断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超声分别测量6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40例正常女性的膀胱颈移动距离和膀胱尿道后角,比较2组受试对象的测量结果。结果: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组的膀胱颈移动度为(15.2±3.8)mm,正常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8.8±2.4)mm;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组的静息期膀胱尿道后角为132°±18°,压力期膀胱尿道后角为158°±22°;正常对照组静息期膀胱尿道后角为112°±16°,压力期膀胱尿道后角为116°±19°,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过长及膀胱尿道后角明显增大,可作为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膀胱颈移动度 膀胱尿道后角 压力性尿失禁 中老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肺癌的X线诊断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振良 赵海峰 张利华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68-369,共2页
目的:通过14例不典型肺癌的胸片分析,探讨肺癌的各种X线征象,以提高平片对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经X线胸片一时难以确诊或拟诊肺癌患者,后经穿刺活检、痰细胞学检查、增强CT扫描等多种手段最后确诊为肺癌的14... 目的:通过14例不典型肺癌的胸片分析,探讨肺癌的各种X线征象,以提高平片对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经X线胸片一时难以确诊或拟诊肺癌患者,后经穿刺活检、痰细胞学检查、增强CT扫描等多种手段最后确诊为肺癌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片示有明确肿块者3例,占本组病例的21.4%,呈炎性浸润或渗出样病变者6例,占本组病例的42.9%,类似肺结核表现者2例,占本组病例的14.3%,其它为胸腔积液1例,肺脓肿1例,无明显异常者1例;结论:不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对一时不易或难以确定诊断者需综合临床资料,即时做其它相关检查并随访观察,以免延误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不典型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晶晶 郭磊 李聚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肺动脉造影表现,并依据CT检测的肺栓塞类型不同,... 目的:探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肺动脉造影表现,并依据CT检测的肺栓塞类型不同,将患者划分为周围型肺栓塞组(35例)和中央型肺栓塞及栓塞多支广泛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 60%、右心功能不全检出率,并在研究期间调查和统计已检出患者休克、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CT肺动脉造影征象可以分为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两种。中央型肺栓塞及栓塞多支广泛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60%、右心功能不全检出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栓塞患者,且检出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中央型患者休克和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不仅可以确诊患者疾病,同时还能有效评估其疾病危险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 肺血栓栓塞症 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低张扫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晓宾 张立刚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MRI低张扫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MRI低张扫描与MRI常规扫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中的表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MRI常规扫描6例,1例未见显示,5例虽显示但伪影较多,... 目的:探讨MRI低张扫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MRI低张扫描与MRI常规扫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中的表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MRI常规扫描6例,1例未见显示,5例虽显示但伪影较多,十二指肠充盈差,显示PAD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不清晰,MRI低张扫描5例,5例均清晰显示了PAD,显示率为100%。结论:MRI低张扫描能抑制胃肠蠕动伪影,提高解剖结构显示,提高病变定位、定性准确率,较MRI常规扫描更能清晰显示PAD的部位、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一个比较敏感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低张扫描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子宫肌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三维成像在腰椎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祖琦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对腰椎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腰椎患者采用MSCT亚毫米容积扫描,通过工作站对图像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69例;外伤后骨折12例;椎体及小关节增生、硬化,椎间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对腰椎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腰椎患者采用MSCT亚毫米容积扫描,通过工作站对图像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69例;外伤后骨折12例;椎体及小关节增生、硬化,椎间孔变窄,骨桥形成25例;椎体滑脱伴椎弓崩裂、腰5横突肥大9例;骨转移2例。结论:通过MSCT亚毫米容积扫描后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对腰椎痛变的显示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较普通平片和常规螺旋CT应用价值广泛、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腰椎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骨质疏松症的初步实验研究
8
作者 舒海丽 李双芳 +2 位作者 张燕中 张俊杰 牛金亮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206-1208,I0002,共4页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OP)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和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DEXA反映的是骨的面积密度,不能准确分析骨松质和骨皮质对骨强...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OP)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和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DEXA反映的是骨的面积密度,不能准确分析骨松质和骨皮质对骨强度和骨代谢的不同影响。QCT敏感性高,准确性好,是目前唯一能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增强磁共振成像 实验研究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超微 面积密度 DEX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晓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评估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56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行活检获取病理资料,随后行新辅助化疗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别给予磁共振动态成像及彩...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评估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56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行活检获取病理资料,随后行新辅助化疗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别给予磁共振动态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疗效评估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磁共振动态成像检查法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疗效缓解率(55.36%)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51.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成像的Kappa值为0.904,一致性良好,彩色多普勒超声的Kappa值为0.513,一致性一般。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与病理检测的一致性良好,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10
作者 舒海丽 张燕中 +2 位作者 李双芳 崔江波 李亚妮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ne,MRI)对于Ⅰ期、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和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检查及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比较。结果:MRI诊断共有4例与...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ne,MRI)对于Ⅰ期、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和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检查及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比较。结果:MRI诊断共有4例与手术病理分期不符,正确率为86.21%(25/29),MRI对于区分Ⅰ期的总准确率为82.61%(19/23),MRI提示病变累及宫颈6例,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MRI对术前判断Ⅰ期、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侵犯肌层的程度及准确分期方面具有很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法小肠造影临床应用探讨
11
作者 张燕中 张栋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临床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中12例X线表现异常,38例表现正常。结论: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 目的:探讨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临床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中12例X线表现异常,38例表现正常。结论: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小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小肠造影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赵祖琦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筛检冠心病患者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脉内支架术后评价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18例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的薄层数据采集和心脏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以及二维和三维图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筛检冠心病患者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脉内支架术后评价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18例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的薄层数据采集和心脏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以及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图像,并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4例正常,8例左冠狭窄,2例单纯右冠起始部狭窄,1例右冠开口起始于左冠主干且发育细小,3例经DSA内支架术后随访复查均未见再狭窄。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筛检冠心病(包括无症状者)患者及行DSA冠脉内支架术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筛检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体会
13
作者 万艳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67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267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平均住院36d,其中好转249例,不稳...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67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267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平均住院36d,其中好转249例,不稳定13例,死亡5例。结论:患者以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对肾外伤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聚财 李慧 张立岗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在肾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肾脏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后处理资料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肾脏外伤患者,均有CT平扫、增强及后处理,首次CT平扫肾撕裂(断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在肾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肾脏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后处理资料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肾脏外伤患者,均有CT平扫、增强及后处理,首次CT平扫肾撕裂(断裂)伴肾周血肿6例;肾包膜下血肿6例;单纯肾周血肿4例;单纯性肾挫裂伤10例;可疑肾损伤2例;4例未见明显异常。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后发现32例肾外伤患者均表现出肾外伤的可靠征象,其中肾撕裂(断裂)伴肾周血肿6例;肾包膜下血肿8例,其中1例为平扫可疑病例,表现为肾脏轮廓增大,1例平扫未见异常;单纯性肾周血肿5例,其中1例为平扫可疑病例,表现为肾脏轮廓模糊;单纯性肾挫裂伤13例。通过后处理,肾外伤显示更为直观,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以及后处理检查对肾脏外伤的综合分析、正确诊断,尤其是在集合系统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肾脏外伤 增强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脓肿诊治1例
15
作者 王瑞杰 张巍 +1 位作者 弓晓丽 郑晓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36-939,共4页
椎管内硬脊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是一种局限于硬脑膜和椎体骨膜之间的硬膜外腔的脊柱局部化脓性感染。SEA通常被认为是皮肤穿透血流的浅表感染,从而发生血源性播散。据报道,不到8%的患者表... 椎管内硬脊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是一种局限于硬脑膜和椎体骨膜之间的硬膜外腔的脊柱局部化脓性感染。SEA通常被认为是皮肤穿透血流的浅表感染,从而发生血源性播散。据报道,不到8%的患者表现为典型的背痛、发热和神经功能缺损三联征[1],没有明显发热的患者可能会掩盖炎症引起的疼痛,因此延误治疗。隐匿发作可能会延误治疗,加剧神经系统受累程度,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相比之下,慢性肾脏病合并SEA的报道在临床工作中尚未受到太多关注。本文介绍了1例联合SEA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于外科行椎管内脓肿切开引流术,椎管扩大减压术,术后转入肾内科予以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后,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尿毒症 感染 椎管内硬膜外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诊断肺内肿块良恶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宏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CTA)诊断肺内肿块良恶性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近期收治的272例肺内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肺癌组又分为中央型肺癌组和周围型肺癌...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CTA)诊断肺内肿块良恶性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近期收治的272例肺内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肺癌组又分为中央型肺癌组和周围型肺癌组,良性病变组又分为结核球组、炎性假瘤组、血管瘤组及错构瘤组。对这些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CTA进行检查,然后比较上述几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经检查发现,肺癌组患者供血动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肺癌组患者和周围型肺癌组患者肺动脉期的CT增强值和主动脉期的CT增强值均明显大于结核组患者、炎性假瘤组患者及错构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CTA可有效诊断肺内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血管成像(CTA) 肺内肿块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U与CT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17
作者 郑立中 张栋 +1 位作者 崔江波 李亚妮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静脉肾盂造影(IVU)与CT尿路造影(CT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3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尿路梗阻患者进行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34例患者均行IVU检查,其中13例患者同时行... 目的:通过静脉肾盂造影(IVU)与CT尿路造影(CT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3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尿路梗阻患者进行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34例患者均行IVU检查,其中13例患者同时行CTU检查。结果:IVU和CTU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7.1%(16/34)、92.3%(12/13);13例输尿管结石病例中IVU检查诊断准确率53.8%,CTU检查准确率100%,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病例中IVU检查准确率66.7%,2例行CTU检查准确率50.0%;9例输尿管肿瘤病例中IVU检查准确率33.3%,4例行CTU检查准确率100%;6例外源性压迫或侵犯病例中IVU检查准确率33.3%,2例行CTU检查准确率100%。结论:IVU相比较CTU而言,仅在先天性异常等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而CTU在诊断腔内、腔壁、腔外病变及其周围组织情况等尿路梗阻性疾病方面准确率明显优于IVU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梗阻性疾病 静脉肾盂造影(IVU) CT尿路造影(CT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瘤的CT诊断(附32例分析)
18
作者 赵红云 李正中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CT 诊断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探讨
19
作者 安娜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 798例,在检查中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检查。结果:出现造影剂外渗11例,... 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 798例,在检查中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检查。结果:出现造影剂外渗11例,注射药物时出现喉部不适及全身热感症状者846例,出现皮肤瘙痒、恶心者79例,出现过敏性荨麻疹、胸闷气短、心跳加速者9例,在皮试时出现重度过敏反应者1例,未行检查,其余1 797例患者顺利完成了螺旋CT增强扫描。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检查安全顺利地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影像学检查技术综合运用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双芳 舒海丽 +1 位作者 张燕中 赵海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0期80-81,共2页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技术综合运用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X.CR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R平片检查可疑骨折18例,可疑阳性率为41.8%(18/4...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技术综合运用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X.CR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R平片检查可疑骨折18例,可疑阳性率为41.8%(18/43),CT检查27例,阳性23例,阳性率达85.2%(23/27),34例行MRI检查,31例阳性,阳性率为91.1%(31/34),并可见周围附件结构的挫裂伤,CT、MRI共检出阳性患者37例,阳性率为86%(37/43)。结论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以及对骨折的正确治疗、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影像学检查 预后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