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大为 徐惠 +1 位作者 郭恩覃 张明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1-63,共3页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脂肪移植手术自1893年完成第1例以来,脂肪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作用,始终为各国学者关注。脂肪移植后变化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将有关文...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脂肪移植手术自1893年完成第1例以来,脂肪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作用,始终为各国学者关注。脂肪移植后变化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自体脂肪移植的形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自体移植 移植体 脂肪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邢新 郝岚 宋建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应用内窥镜技术观察、诊断体内组织病变,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本世纪80年代Dubois(1983)、Mouret(1987)等应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开创了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疾病的先河。应用内窥... 应用内窥镜技术观察、诊断体内组织病变,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本世纪80年代Dubois(1983)、Mouret(1987)等应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开创了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疾病的先河。应用内窥镜技术进行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内窥镜技术 颜面部 乳房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整形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钟雪英 张伟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在整形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在整形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分别采用PBL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及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教学效果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PBL模式应用于整形外科实习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促进带教质量和护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整形外科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整形外科的历史和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共2页
我国整形外科是西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整形外科命名的科室最早出现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形外科真正得到了发展。1963年,我国首例临床断肢再植成功(陈中伟),1973 年我国第一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报道(杨东岳)以及... 我国整形外科是西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整形外科命名的科室最早出现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形外科真正得到了发展。1963年,我国首例临床断肢再植成功(陈中伟),1973 年我国第一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报道(杨东岳)以及国内外有关整形外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播,推动了我国整形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加强整形外科基础研究和提高复合再造手术效果是整形外科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历史 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形外科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4
5
作者 邢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6-889,共4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整形外科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整形外科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同时对军队整形外科近5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 目的综述国内外整形外科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整形外科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同时对军队整形外科近5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近5年来,整形外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在战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得到重视和认可;我军整形外科在慢性创面修复、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及海水浸泡伤的损伤机制和防治方法、战创伤面部畸形救治新技术、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论未来我军整形外科的发展应以战创伤组织缺损和畸形的修复与重建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组织工程、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干细胞治疗、异常瘢痕形成机制等科研工作,以解决严重面部毁损伤、广泛性胸腹壁全层缺损、慢性溃疡以及异常瘢痕等临床治疗难题,同时应注重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战创伤的早期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整形 军事医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临床应用综述
6
作者 王大为 徐惠 +1 位作者 郭恩覃 张明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9-260,共2页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临床应用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1893年,由Neuber完成了第一例临床上脂肪移植手术,并在德国第23届外科学大会上作了报告。他使用大量、充足的小块脂肪移植体来填充软组织缺陷,取得了...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临床应用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1893年,由Neuber完成了第一例临床上脂肪移植手术,并在德国第23届外科学大会上作了报告。他使用大量、充足的小块脂肪移植体来填充软组织缺陷,取得了极好的美容效果。但使用大的脂肪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与整形外科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常越 徐纪 杨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03-506,共4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治疗疾病或替代损伤器官为主的生物医学负担仍然继续加重。仅在美国,每年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就超过1.5万亿美元,但其中的患者仍有70%死亡,每年有超过10万余人等待器官移植[1],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生物材料缺乏和不足。利...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治疗疾病或替代损伤器官为主的生物医学负担仍然继续加重。仅在美国,每年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就超过1.5万亿美元,但其中的患者仍有70%死亡,每年有超过10万余人等待器官移植[1],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生物材料缺乏和不足。利用组织工程材料修复和重建正常组织的缺损和畸形一直以来都是整形外科工作者感兴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材料 整形外科 慢性疾病 生物医学 损伤器官 医疗费用 器官移植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和脐整形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查选平 邢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256-259,共4页
关键词 脐整形术 解剖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袋整形与眶下、颧部提紧术在中面部整形中的作用
9
作者 姜育智 邢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眼袋整形 中面部整形 眶下、颧部提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疤痕整形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10
作者 孙丽 陈秀云 《护理学报》 1994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报道182例颈部疤痕病人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处理,阐述未影响和影响伤口愈合的并发症的观察处理。讨论并发症对护理工作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认为病员术后局部疼痛程度,是判断创面有否瘀血等并发症的依据。
关键词 颈部疤痕 术后并发症 观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后的管理实践
11
作者 李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687-688,共2页
目的交流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后的管理实践体会。方法对比我院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前后工作量变化,介绍管理工作要点。结果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后就诊病人和门诊手术量显著增加,通过加强消毒灭菌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医护人员的防护... 目的交流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后的管理实践体会。方法对比我院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前后工作量变化,介绍管理工作要点。结果整形美容中心扩建后就诊病人和门诊手术量显著增加,通过加强消毒灭菌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医护人员的防护和隔离,同时提供人性化服务,提高了医疗效率,有效地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管理,是优质服务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 门诊手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内陷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詹璐 庄纬 胡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1-658,共8页
乳头内陷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可由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3级。乳头内陷除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外,还容易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国内外学者为矫治乳头内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其主要... 乳头内陷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可由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3级。乳头内陷除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外,还容易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国内外学者为矫治乳头内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乳头内陷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以及不同术者的手术习惯,虽然经报道的乳头内陷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手术方式可以矫正所有类型的乳头内陷。本文总结概括了国内外乳头内陷外科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真皮瓣法、牵引法和微创及内镜下纤维组织松解法3类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主要优缺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矫正 外科手术 真皮瓣 牵引术 纤维组织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分析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大为 张明利 钱国正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年第4期184-186,共3页
将数字图像分析、模拟技术应用于隆鼻术及烧伤后口唇畸形的整复中,通过测量分析,在术前模拟出术后的面部图像,并输出手术数据,在医生及患者认可后,指导手术进行,否则,继续图像的修改,在手术允许的范围内,直到医、患双方认可。... 将数字图像分析、模拟技术应用于隆鼻术及烧伤后口唇畸形的整复中,通过测量分析,在术前模拟出术后的面部图像,并输出手术数据,在医生及患者认可后,指导手术进行,否则,继续图像的修改,在手术允许的范围内,直到医、患双方认可。力求美容手术精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畸形 修复术 数字图像
全文增补中
鼻整形中的数字图像测量及其可靠性检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大为 钱国正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在建立鼻整形数字图像专家系统中,首先要建立精确、可靠的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使得数字图像中间接测得的多项数据和直接从人面上测得的数据具有同样的可靠性。对由计算机、摄像机及头固定架等组成的测量系统,随机选取10个人,在头面部分... 在建立鼻整形数字图像专家系统中,首先要建立精确、可靠的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使得数字图像中间接测得的多项数据和直接从人面上测得的数据具有同样的可靠性。对由计算机、摄像机及头固定架等组成的测量系统,随机选取10个人,在头面部分别用手工和测量系统测量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人体测量学 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在整形门诊手术室新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杨玉坤 刘昕楠 +3 位作者 周洁松 徐亚萍 曹燕 徐蓉蓉 《护理学》 2022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在整形门诊手术室专科护理能力培训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采集传统护理培训和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对整形门诊手术室新进护士护理能力的培训效能数据,分析影响两种模式培训效能的原因,并进行统... 目的:分析比较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在整形门诊手术室专科护理能力培训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采集传统护理培训和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对整形门诊手术室新进护士护理能力的培训效能数据,分析影响两种模式培训效能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在综合考核成绩方面,岗位资质培训模式的专科护理技能考核明显优于传统培训组,在医生满意度方面,岗位资质培训组明显高于传统培训组。结论:岗位资质培训模式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教育方面优于传统带教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资质 护理培训 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李萍 许洁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大小由2.0cm×1.9cm至5.0cm×4.5cm。结杲: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1~40个月,面部形态满意;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隐藏于鼻唇沟皱褶内而不显;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岛状皮瓣 皮下组织蒂 皮肤 面部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塞硬化联合激素注射治疗K-M综合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欧阳天祥 邢新 +3 位作者 李军辉 郝岚 刘军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677,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7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随访 1~ 2年 ,瘤体逐渐消退 ,疗效稳定。结论 :栓塞硬化可闭塞血管瘤的异常通道 ,减少血管瘤对血小板的过滤捕获作用 ,使激素局部作用持久 ,促使血管瘤从增殖转化为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注射治疗 K-M综合征 栓塞治疗 硬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斯明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倪灿荣 杨志勇 张敬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也减少但总面积明显扩大,并可见许多晚期凋亡细胞;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4~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内皮细胞数量、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的相对变化主导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凋亡有关。微血管的变化则可能与血管发生和血管塑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演变过程 形态观察 微血管数量 血管瘤组织 内皮细胞增殖 细胞数量 微血管面积 HE染色 病理特点 细胞总数 系统分析 图像分析 凋亡细胞 脂肪组织 相对变化 血管塑形 血管发生 各阶段 出生后 5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修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邢新 薛春雨 +2 位作者 李军辉 张敬德 李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介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即刻修复经验。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在遵循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局部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后致鼻缺损428例。其中男273例,女155例;年... 目的介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即刻修复经验。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在遵循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局部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后致鼻缺损428例。其中男273例,女155例;年龄12~78岁,中位年龄52岁。基底细胞癌146例,鳞状细胞癌83例,表皮囊肿54例,色素痣145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期0~期,病程1周~3个月。鼻尖51例,鼻翼102例,鼻背138例,鼻侧壁137例;其中跨鼻亚单位缺损83例。肿瘤切除后致鼻缺损0.6cm×0.6cm~3.0cm×4.0cm。皮瓣来源于额鼻皮瓣58例,双叶皮瓣67例,改良菱形皮瓣152例,鼻唇沟皮瓣118例,额正中皮瓣33例。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患者创面期愈合423例;3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2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创面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创面期愈合。术后385例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较好,修复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恶性肿瘤无复发。结论遵循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局部皮瓣能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后中等以上创面,且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达到较好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皮肤肿瘤 继发创面 局部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5
20
作者 薛春雨 邢新 +2 位作者 李军辉 李蠡 张敬德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在修复面部较大范围或特殊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将2个或2个以上的局部皮瓣联合分区修复创面,修复皮瓣的... 目的介绍应用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在修复面部较大范围或特殊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将2个或2个以上的局部皮瓣联合分区修复创面,修复皮瓣的面积为1.5cm×2.0cm~4.0cm×5.0cm,并将切口线沿面部分区的自然轮廓线(如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肤皱纹处设计,使切口隐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87例患者获随访1~48个月,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较匹配,切口瘢痕平软而且较隐蔽。肿瘤患者无复发。面部的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其形态及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或特殊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是在遵循面部分区原则及保持面部固有形态结构特征的美学基础上,能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容效果的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皮肤缺损 局部皮瓣 较大范围 联合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