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阜南县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
1
作者 桑民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1期42-43,共2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是分子量为13.32kD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种非碱性糖基蛋白,体内有核细胞均能产生,产生速度恒定,特别是其血浓度不受炎症、肌肉量、发热的影响。Cys C为低分子蛋白,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是分子量为13.32kD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种非碱性糖基蛋白,体内有核细胞均能产生,产生速度恒定,特别是其血浓度不受炎症、肌肉量、发热的影响。Cys C为低分子蛋白,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由近端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代谢,被临床作为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敏感指标而受到重视。本调查旨在观察安徽阜南县人群血清CysC浓度是否受性别、年龄的影响,并旨在探寻本地人群血清Cys C相应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范围 血清 性别 阜南县 室内质控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性因子联合微生物检验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诊断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子嘉 陈诚 李新科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824-38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联合微生物检验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诊断和预后情况。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22例(其中A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B组脓毒症患者72例),另外同时期收集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设为对照组,对3...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联合微生物检验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诊断和预后情况。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22例(其中A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B组脓毒症患者72例),另外同时期收集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设为对照组,对3组受检者均进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对其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PCT、CRP、IL-6)与B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B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清PCT、CRP、IL-6)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脓毒症患者病原菌共计2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共计191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占12.63%,革兰阳性菌株共计94株,占32.98%,真菌5株,占比1.75%;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47%,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替加环素肺克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患者的关注,及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递增,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之递增,临床诊疗时需高度关注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综合分析其预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脓毒症 血清炎性因子 检验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代璐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室收治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88例患者均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抗凝血生化检验,使用自动生化仪对其血液标本... 目的:探讨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室收治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88例患者均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抗凝血生化检验,使用自动生化仪对其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急诊室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结果:抗凝血生化检验结束后得知,患者血液中的尿素氮、葡萄糖、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前清蛋白、淀粉酶、葡萄糖、肌酐、肌酸激酶、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检验结果不受肝素锂抗凝血浆的影响,加入肝素锂抗凝血浆的血液标本与未加入肝素锂抗凝血浆的血液标本,其上述各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钠、钾的检验结果受肝素锂抗凝血浆的影响,加入肝素锂抗凝血浆的血液标本与未加入肝素锂抗凝血浆的血液标本,其上述3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可将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患者血液中尿素氮、葡萄糖、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前清蛋白、淀粉酶、葡萄糖、肌酐、肌酸激酶、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各生化指标的抗凝血生化检验中,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 凝血 肝素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及意义
4
作者 吴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90-90,共1页
分析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探讨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2016年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的1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HCV 的阳性检出... 分析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探讨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2016年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的1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HCV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113/150),HCV-cAg 的阳性检出率为62%(93/150),HCV-RNA 的阳性检出率为58%(87/150),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检验抗-HCV、HCV-cAg 以及HCV-RNA,能够有效提升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早予以施治,其临床检验意义得以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丙型肝炎病毒 检测项目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马小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80-80,共1页
主要研究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426例接受临床尿液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13例,在尿液常规检验管理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 主要研究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426例接受临床尿液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13例,在尿液常规检验管理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213例,不接受管理干预,评价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我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工作质量,保证尿液常规检查结果能达到预期,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查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6
作者 程子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0期00204-00204,共1页
观察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观察组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的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抗体变... 观察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观察组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的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抗体变异指数(37.35±0.74)、前列腺抗原变异指数(37.35±0.74)、甲状腺功能(37.35±0.74)、癌胚抗原(37.35±0.74)、检验结果准确率96.2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以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 准确性 变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
7
作者 程子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0期00032-00032,共1页
观察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活动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检验。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对100例样本进行微... 观察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活动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检验。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对100例样本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检验结果阳性率的对比情况。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后,大便、呼吸道及血液标本的阳性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结论:临床应根据标本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微生物检验质量,以使检验结果的阳性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毓安 李珍大 +1 位作者 朱夫俊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协同筛选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噻肟...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协同筛选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2%、83%、78%和64%),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6%、16%、12%和9%)。产ESBLs菌株占71.43%,产MBL菌株占80.95%,同时产ESBL和MBL的菌株占57.14%。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中有多种机制参与,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金属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吴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5期00045-00045,共1页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 年4 月~2015 年6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的170 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56 例、高血压组64 例以及...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 年4 月~2015 年6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的170 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56 例、高血压组64 例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 例,分析U-mAlb 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受检人员的U-mAlb 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受检人员的U-mAlb 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够准确判断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发展情况以及肾脏损伤程度,当出现U-mAlb 检测值的异常升高情况,应及早进行治疗。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临床检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CEA、HA联合检测HBV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金萍 高勇 李团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22-225,230,共5页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透明质酸酶(HA)联合检测HB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透明质酸酶(HA)联合检测HB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临床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包含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抗-HBc)]、CEA、HA以及HBV DNA检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HBV DNA、CEA、HA的检测结果,比较血清标志物对HBV DNA的检测阳性率,分析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CEA、HA联合检测HBV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患者54例(58.70%),阴性38例(41.30%)。大三阳组患者HBV DNA阳性31/33例(93.94%),小三阳组患者HBV DNA阳性15/31例(48.39%),其他类型组患者HBV DNA阳性3/28例(10.71%)。92例患者CEA水平4.20(3.20,5.30)ng/mL;HA水平分别为112.00(98.00,126.00)ng/mL。HBV DNA阳性组患者CEA、HA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组中,HBsAg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结果显示,患者的HBV DNA定量与CEA、HBsAg、HA指标成正相关关系(P<0.05)。ROC分析显示: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CEA、HA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AUC=0.985(P<0.05),诊断敏感度为97.76%。结论 HBV 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CEA、HA联合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起到互补作用,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A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水平变化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闫丙军 杨利梅 刘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比值(hs-CRP/P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比值(hs-CRP/P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且随访至2022年6月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非MACE组(n=63)与MACE组(n=35),同期选取49名健康体检者设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7、8.146、28.429、16.997,P<0.05)。MACE组入院时、出院时的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与非,MAC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入院时=0.121、0.890、0.019、1.25,t出院时=0.128、0.584、0.166、0.581,P均>0.05);MACE组出院30 d的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5、6.611、14.042、3.933,P<0.05)。血清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高水平组出院1个月后的心力衰竭、脑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MACE发生率均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水平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T-proBNP、sd-LDL、GDF-15、hs-CRP/P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动态检测其水平有利于为及时发现MAC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生长分化因子15 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肺结核诊断及规范治疗中检测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夫俊 张威 +2 位作者 高勇 马小兰 张玉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3期388-391,396,共5页
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肺结核诊断及规范治疗中检测价值。方法分析阜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痰培养、比例法体外药敏... 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肺结核诊断及规范治疗中检测价值。方法分析阜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痰培养、比例法体外药敏试验、GeneXpert MTB/RIF技术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式的检验结果;比较GeneXpert MTB/RIF技术与传统药敏检测利福平耐药的差异。结果痰培养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40.63%(39/96)显著高于痰涂片检测阳性率20.83%(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3,P<0.05);Gene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39.58%(38/96)显著高于痰涂片检测阳性率20.83%(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4,P<0.05)。将痰培养结果、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作为金标准,Gene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分别为72.22%、80.00%,特异度分别为81.67%、96.77%。结论GeneXpert MTB/RIF技术检测肺结核及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好,能够作为患者诊治的科学依据,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 肺结核 痰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耐药 检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伴眼部绿色瘤一例
13
作者 刘剑 赵怀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绿色瘤是一种能形成肿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着色性干皮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常伴发皮肤癌,伴发绿色瘤者临床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 绿色瘤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皮肤癌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遗传性疾病 伴发 早幼粒细胞 眼部 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风湿性多肌痛疾病活动度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艳 赵飞 +1 位作者 袁慧 徐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风湿性多肌痛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9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风湿性多肌痛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90例初诊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oid,PMR)患者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作为治疗组(PMR组);选取同时期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结果计算NLR、MLR、PL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NLR、MLR、PLR与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CRP)、PMR活动度评分(PMR activity score,PMR-AS)之间的关系。结果:(1)PMR组NLR、MLR、P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后PMR低度疾病活动组及高度疾病活动组患者NLR、MLR、PLR水平高于PMR疾病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PMR患者的NLR、MLR、PLR与PMR疾病活动度指数(PMR-AS)呈正相关(r=0.603,r=0.214,r=0.379)。(4)NLR、PLR、MLR判定PMR疾病活动性的ACU:0.932,0.929,0.906,以约登指数为最大切入点,当NLR水平的cut off值为4.735,NLR诊断PMR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7%,当cut off值为173.19,PLR诊断PMR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3%,MLR的cut off值为0.348,MLR诊断PMR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7%。结论:PMR患者的NLR、MLR、PLR水平升高,且与PMR疾病活动度相关,可以作为判断PMR疾病活动度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15
作者 杨泽民 王文辉 +3 位作者 冷建刚 刘虎 田常营 赵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8期2288-2290,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热、止咳祛痰、保持...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热、止咳祛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支持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正常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肺部固定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TNF-α、IL-1、IL-6、CR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TNF-α、IL-1、IL-6、CR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能有效提高儿童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杨闯 马雪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究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296例接受腹壁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6例)和未感染组(260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目的探究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296例接受腹壁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6例)和未感染组(260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腹壁疝手术患者296例,其中发生术后感染患者36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2.16%(36/296)。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饮酒、吸烟、手术时长、肠坏死、腹壁疝病史、腹部手术史,术后1 d白蛋白、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切口感染、糖尿病、肠坏死、二次手术、术后1 d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3.224)、伤口感染(OR=3.517)、糖尿病(OR=3.187)、肠坏死(OR=4.046)、二次手术(OR=3.543)、术后1 d CRP(OR=3.701)、白细胞计数(OR=4.061)是发生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伤口感染、糖尿病、肠坏死、二次手术、术后1 d CRP、白细胞计数是腹壁疝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其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腹壁疝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IL-6、hs-CRP、MMP-9联合检测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后评价中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刘立 陈诚 +2 位作者 李新科 刘凯 屠昌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后评价中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阜南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76例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后评价中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阜南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76例患者,术前、术后24、48 h分别检测患者的IL-6、hs-CRP、MMP-9水平。随访6个月后,综合患者术后是否复发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分组,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1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48 h的IL-6、hs-CRP、MMP-9变化水平,分析腹股沟疝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IL-6、hs-CRP、MMP-9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术后24、48 h血清IL-6、hs-CRP、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OR=1.480,95%CI 1.131~1.936)、hs-CRP(OR=1.619,95%CI 1.079~1.429)、MMP-9(OR=2.723,95%CI 1.465~3.523)水平均是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血清IL-6、hs-CRP、MMP-9联合检测的AUC值(0.871)明显高于IL-6(0.732)、hs-CRP(0.749)、MMP-9(0.789),其评估腹股沟疝预后不良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7.88%、81.82%,均为最高。结论血清IL-6、hs-CRP、MMP-9联合检测评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后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腹股沟 预后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DNA检测的结果分析
18
作者 高泽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248-248,共1页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NBV M)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情况。方法:选取的患者一共是50例乙型肝炎患者,对于NBV M、HBV-DNA分别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发光学做两对半进行检测。记录好NBV M检测结果,划分...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NBV M)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情况。方法:选取的患者一共是50例乙型肝炎患者,对于NBV M、HBV-DNA分别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发光学做两对半进行检测。记录好NBV M检测结果,划分成五个小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结果:HBV-DNA阳性中,HBsAg的阳性率跟HBV-DNA阴性标本内的HBsAg阳性率相比较显著更高些,p<0.05。与HBV-DNA相关性较高的就是HBsAg、HBeAg。结论:HBV-DNA检测明显的关联于HBV M,对于乙肝患者采取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检出率更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血清标志物 病毒DNA 检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