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张标 卢家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731-731,共1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其中...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以及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成效.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明显少,而且再入院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可在今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心血管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2
作者 卢昊阳 卢家忠 +7 位作者 韩明锋 吕新才 张标 戎成振 贾蕾蕾 潘强强 马蕾蕾 赵韧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5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55例患者治疗用药情况,并对2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单中心发病率13.5%,其中高...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5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55例患者治疗用药情况,并对2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单中心发病率13.5%,其中高血压患者较多(95.2%),老年COVID-19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38.5%),住院期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76%,在肺炎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规心血管病药物应用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危重型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且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发现1例血压下降,经过扩容升压治疗后改善。未合并心血管疾病134例,在肺炎治疗过程中发现有2例血压升高。结论治疗COVID-19要注意潜在引起的不良反应,普通型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常规用药和治疗基本安全有效,对于危重症患者炎症风暴与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可能存在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疾病 药物疗法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强强 卢家忠 +5 位作者 吕新才 冉辉 张标 戎成振 张金刚 王洪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172例,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1例和未复发组121例。于术前常规予以心电图、经胸和食管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和相关生化指标,均行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用二元logistic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复发组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容积指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高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峰值填充流速、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未复发组(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AF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升高(OR=1.160,95%CI:1.006~1.337)、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降低(OR=0.740,95%CI:0.583~0.940)、左心耳射血分数降低(OR=0.608,95%CI:0.422~0.877)、B型钠尿肽升高(OR=1.017,95%CI:1.004~1.030)和NLR升高(OR=10.116,95%CI:1.316~77.755)是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以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NL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持续性AF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0.833~0.932)。结论持续性AF患者心脏影像学参数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及血清标志物B型钠尿肽、NLR与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相关列线图模型对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列线图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光抑素C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涛 韦德宇 +3 位作者 王立新 王自元 丁永兴 方秋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端脑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与光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变化,分析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8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心力衰竭组104例,另一组为对...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端脑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与光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变化,分析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8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心力衰竭组10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04例,入院后24 h内,留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中NT-pro BNP与Cys C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NT-pro BNP水平为(4 025.69±2 616.82)ng·L-1,对照组患者为(223.69±152.88)ng·L-1,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Cys C水平为(1.89±2.03)mg·L-1,对照组患者为(0.73±0.36)mg·L-1,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NT-pro BNP与Cys C Spearman相关系数r=0.952(P<0.001)。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 BNP与Cys C明显升高,且Cys C与NT-pro BNP呈正相关,Cys C的水平可能成为反映心力衰竭及轻微肾功能损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光抑素C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新才 张标 +2 位作者 戎成振 赵德轩 卢家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氨氯地平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氨氯...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氨氯地平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2例,在氨氯地平组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内皮素(ET)及血脂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氨氯地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143.57±3.14)mmHg比(131.73±3.42)mmHg]、舒张压[(82.17±3.26)mmHg比(76.51±3.27)mmHg]、CRP[(7.32±0.71)mg/L比(5.57±0.76)mg/L]、IL-6[(133.42±27.31)ng/L比(123.73±22.81)ng/L]、ET[(50.74±4.96)pg/L比(45.71±5.78)pg/L]、总胆固醇[(5.32±0.66)mmol/L比(4.12±0.52)mmol/L]、甘油三酯[(1.56±0.42)mmol/L比(1.21±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0.48)mmol/L比(2.43±0.43)mmol/L]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41±0.12)mmol/L比(1.55±0.17)mmol/L]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氨氯地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77.4%比91.9%)显著升高,P=0.02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钙通道阻滞药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6
作者 潘登月 卢家忠 +1 位作者 潘强强 戎成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50-245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和血浆内皮素-1(ET-1)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UAP,能清除氧化自由基,减少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UAP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银杏蜜环口服液 氧化应激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永兴 郭志祥 +1 位作者 韦小未 韦德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水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LVEF和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LVESV、LVEDV、IVST、血清NT-proBNP、TGF-β、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LVEF、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V、IVST、血清NT-proBNP、TGF-β、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塑,临床疗效优于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螺内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涛 韩玉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100例。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成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P〈0.01),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桡动脉组PCI成功率94%,与股动脉组(9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轻,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脉介入诊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经皮 冠脉介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吕新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5-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ACS患者86例,根据心电图U波倒置与否分为U波倒置组和U波非倒置组;比较2组各冠状动脉病变指标差异。结果:38例患者存在... 目的:分析并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ACS患者86例,根据心电图U波倒置与否分为U波倒置组和U波非倒置组;比较2组各冠状动脉病变指标差异。结果:38例患者存在U波倒置,48例患者无U波倒置。U波非倒置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波倒置组(P<0.01),而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U波倒置组(P<0.01)。U波倒置组与U波非倒置组比较,E/A比值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减小(P<0.01)。U波倒置组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中度与重度狭窄,U波非倒置组主要表现为无明显病变与轻度狭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冠状动脉病变表面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波倒置组的左主干与左前降支两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U波非倒置组(P<0.01和P<0.05),而2组的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两支的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单支、双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波倒置深度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冠状动脉病变表面形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U波倒置情况能够有效反映出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电图 U波倒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家忠 戎成振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阿昔单抗组、依替巴肽组及替罗非班组,每组100例。阿昔... 目的:观察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阿昔单抗组、依替巴肽组及替罗非班组,每组100例。阿昔单抗组采用大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联合PCI治疗,依替巴肽组采用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依替巴肽联合PCI治疗,替罗非班组采用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3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心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依替巴肽组、阿昔单抗组,发作频率低于依替巴肽组、阿昔单抗组,且依替巴肽组2项指标又低于阿昔单抗组(P均<0.05)。治疗后替罗非班组ST段抬高、ST段压低、缺血损伤导联数、血小板膜颗粒蛋白(GMP-140)、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聚焦率(PAR)、血清sCD40L、hs-CRP、MMP-2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依替巴肽组和阿昔单抗组,且依替巴肽组各项指标又低于阿昔单抗。治疗后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依替巴肽组和阿昔单抗组,且依替巴肽组高于阿昔单抗组(P均<0.05)。结论: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PCI可显著改善ACS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稳心颗粒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卢昊阳 戎成振 +5 位作者 肖慧 薛阳诚 代曼玉 贾卓然 陈刚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稳心颗粒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尼...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稳心颗粒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组、稳心颗粒组和联合组各40例。比较四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心功能指标[包括术后24 h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围术期(7 d)MACE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尼可地尔组、稳心颗粒组和联合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47.5%、30.0%、30.0%和22.5%,其中联合组术后围术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P<0.05)。联合组无复流/慢复流发生率和cTn I峰值低于对照组和稳心颗粒组(P<0.05),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cTFC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和尼可地尔组(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稳心颗粒能减轻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有效降低STEMI患者PCI术后围术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稳心颗粒 STEMI PCI MACE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梁勤 黄敏 +2 位作者 宋彩玲 张丽娜 许双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均行PCI,对照组患者PCI术后进行12周的有氧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有氧运动基础上联合抗阻运动训练,训练周期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高于本组训练前(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最大运动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训练前(均P<0.05),最大心率、收缩压、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abolic equivalent,METpeak)、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氧脉搏(oxygen pulse,O2pulse)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训练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后LVEF、最大心率、收缩压、METpeak、AT、VO2max、O2pluse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最大运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T-proBNP对心肌梗死发病部位及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家忠 戎成振 +1 位作者 吕新才 张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血浆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病部位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健康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浆NT... 目的探究血浆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病部位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健康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梗死部分及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依次为下壁梗死(39.58%),血浆NT-proBNP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下壁梗死、前间壁梗死、前侧壁梗死及前壁梗死,梗死面积由小到大分别为下壁梗死、前间壁梗死、前侧壁梗死及前壁梗死;出院后1、12个月心肌梗死再发、心力衰竭和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未发生患者(P<0.05)。结论前壁梗死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最高,且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心肌梗死面积越大,生存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心肌梗死 发病部位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强强 卢家忠 +5 位作者 张标 吕新才 潘登月 戎成政 赵德轩 侯秀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PCI,对照组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内皮功能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7.62%、85.71%,均高于对照组的78.57%、59.5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增大,且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并可改善患者手术后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通心络胶囊 心电图 内皮功能 血流变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心理特质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媛媛 祖大玲 +1 位作者 高伟 黄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451-1456,1461,共7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正念心理特质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12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慢性病病... 目的:了解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正念心理特质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12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正念心理特质、健康素养、服药依从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正念心理特质总分为(96.76±10.64)分,健康素养总分为(87.55±9.47)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为(6.24±0.72)分。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正念心理特质总分和4个维度与健康素养总分和3个维度间均呈正相关性(P<0.01~P<0.05);正念心理特质总分和4个维度与服药依从性总分间均呈正相关性(P<0.01);健康素养总分和4个维度与服药依从性总分间均呈现正相关性(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正念心理特质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间具有部分中介效果,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38%。结论: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正念心理特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与健康素养和正念心理特质均存在密切正相关性,正念心理特质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具有35.38%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心理特质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健康素养 服药依从性 相关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贾蕾蕾 卢家忠 李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Ghrelin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对80例持续性AF病人和80例窦性心律不齐病人的血清Ghrelin水平进行检测,且测定所有病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超声心动图。AF病人进行8周的常规治疗后再...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Ghrelin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对80例持续性AF病人和80例窦性心律不齐病人的血清Ghrelin水平进行检测,且测定所有病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超声心动图。AF病人进行8周的常规治疗后再重新测定所有指标。结果:AF组血清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窦性心律失常组(P <0. 01); AF组病人血清Ghrelin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 698,P <0. 05)。治疗后,AF组病人的血清Ghrelin水平和LVEF显著升高,而LAD降低(P <0. 05)。结论:AF组病人血清Ghrelin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定期检查Ghrelin水平有助于诊断AF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GHRELIN 窦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新 刘涛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100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成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相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P<0.01),桡动脉穿刺组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值<0.01)。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4.8%,与股动脉组(9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小,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原文传递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金刚 潘强强 茅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737-174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阜阳市肿瘤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阜阳市肿瘤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0.8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水平。运用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CO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显著降低,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和HC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HO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增强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家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ACS伴复杂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ACS伴复杂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WHOQOL-100)评分,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S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复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