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3 位作者 金强 谢晓黎 刘扬青 欧平贵 《中国南方果树》 1996年第3期43-44,共2页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金强,谢晓黎,刘扬青,欧平贵(四川省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苹果树的耐涝性,取决于苹果砧木[1、2],选择耐涝性强的苹果砧木,对于发展苹果...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金强,谢晓黎,刘扬青,欧平贵(四川省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苹果树的耐涝性,取决于苹果砧木[1、2],选择耐涝性强的苹果砧木,对于发展苹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苹果砧木资源的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砧木 耐涝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生态脆弱区现状及治理建议
2
作者 白平 康英 +1 位作者 王莎 何翔 《大科技》 2013年第22期287-287,共1页
阿坝州沙化及干旱河谷对生态环境恶化及环境危害,一直以来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树种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生物治理。
关键词 沙化 干旱河谷 治理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宗兴 刘千里 +4 位作者 黄泉 汪明 王俊华 段琼 黄晓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10,共10页
经过连续14a的辐射松(PinusradiataD.Don)引种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 5m×2.0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2)抚育压青6a的辐射松幼树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 02倍,地径... 经过连续14a的辐射松(PinusradiataD.Don)引种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 5m×2.0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2)抚育压青6a的辐射松幼树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 02倍,地径生长量为对照的2 19倍;每株幼树施20g(N)+100g(P)施肥量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65 7cm~120.2cm,地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 74cm~3 83cm;1/3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生长量提高295 7cm,地径生长量提高3 0cm,1/4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提高198 1cm、地径生长量提高2 54cm;(3)辐射松1a中有2次高生长高峰期、3次径生长高峰期,高、径速生期在4~6龄年出现,幼林的根系、枝干、叶的生物量在5a生时也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松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引种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成刚 黄强 +5 位作者 邓铭瑞 沈贤宇 刘丽娟 张林 李伟 潘开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 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花椒经济收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镇椒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间作辣椒Capsicum annuum(M1)、花椒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M2)、花椒间作玉米Zea mays(M3)、花椒间作杂草(M4)及花椒间空地(M5)等5种模式的能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5种间作模式的投能结构相对简单,投能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需特别调整人力投能分配的比例。②该区氮磷输入较多,但钾素整体处于亏缺状态,故应适时适当补充钾素,以保持较好的耕地土壤肥力。③间作高杆和对氮磷钾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在今后间作过程中尽量避免。④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价值流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排序为M4(0.701)>M1(0.536)>M3(0.387)>M2(0.347)>M5(0.215)。以上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椒农间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M1模式为较优模式,但仍需注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椒农间作 能流 物质流 价值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林研究概述 被引量:6
5
作者 蔡小虎 马吉才 +3 位作者 吴雪仙 谢大军 何建社 张利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7-31,共5页
风景林作为特种用途林的一个亚林种,是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景林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等的分析,探讨了风景林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建设景色优美、健康稳定的风景林和生态旅游发展具... 风景林作为特种用途林的一个亚林种,是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景林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等的分析,探讨了风景林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建设景色优美、健康稳定的风景林和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生态旅游 美景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带辐射松整地造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宗兴 刘千里 +4 位作者 黄泉 汪明 王俊华 段琼 黄晓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11-16,共6页
经过连续3年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对辐射松(Pinus radiata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地带采用水平沟、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2.4~7.8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1.0~7.6个百分点,高生长量提高7.8 cm^28.4 cm... 经过连续3年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对辐射松(Pinus radiata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地带采用水平沟、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2.4~7.8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1.0~7.6个百分点,高生长量提高7.8 cm^28.4 cm,地径生长量提高0.28 cm^0.84 cm。(2)水平沟整地比短册状、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含水量全年分别提高1.29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旱季分别提高1.36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雨季分别提高1.16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含水量全年提高0.80个百分点,旱季提高0.01个百分点,雨季提高1.7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松 干旱地带 整地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带侧柏幼林地绿肥种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宗兴 周永丽 +4 位作者 干少雄 黄泉 徐惠 汪明 杨昌旭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经过连续4a在干旱地带抗逆性树种侧柏幼林地上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 经过连续4a在干旱地带抗逆性树种侧柏幼林地上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 mg·kg-1~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 mg·kg-1~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抗逆性树种侧柏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侧柏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带 侧柏幼林 绿肥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保水措施研究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建社 王志明 +5 位作者 毛丽菲 杨华 任君芳 康英 黄泉 张利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91-93,共3页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地处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属于暧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2.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 mm且分布不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5倍,降水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调,且在地域和季节分配上很不均匀...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地处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属于暧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2.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 mm且分布不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5倍,降水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调,且在地域和季节分配上很不均匀,水分严重亏缺,降水不均和伏旱、春旱严重是该区造林难度高的主要原因。为恢复和重建该区良好生态环境,干旱河谷区造林走节水、保水抗旱之路,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植被恢复 保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不同生态区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吕秀兰 刘杨青 +2 位作者 周永清 龚荣高 汪志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不同生态区 果实经济性状 品质分析 欧洲甜樱桃 经济效益 生态条件 健康发展 四川省 阿坝州 汉源县 雅安市 桃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生态条件对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秀兰 刘杨青 +1 位作者 周永清 龚荣高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2,共2页
通过对红灯、佳红、红蜜、那翁4个甜樱桃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有显著差异,红灯果实的综合经济性状最优,其次是佳红。品质成分糖、酸、蛋白质、氨基酸、维... 通过对红灯、佳红、红蜜、那翁4个甜樱桃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有显著差异,红灯果实的综合经济性状最优,其次是佳红。品质成分糖、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基因控制。生态条件对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有一定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果重、纵径、横径、果柄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含糖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含酸量降低。而果形、色泽,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品种 生态条件 经济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种球消毒安全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迎东 白一光 +4 位作者 胡新颖 王伟东 冯秀丽 李雪艳 任君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西伯利亚、索邦、木门三个切花百合主栽品种为试材,通过试验温水消毒温度、处理时间、杀虫剂种类及浓度四种因素三水平组合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研究各因素的作用效应并筛选出百合种球消毒安全配方。结果表明:温度、时间、药剂、... 以西伯利亚、索邦、木门三个切花百合主栽品种为试材,通过试验温水消毒温度、处理时间、杀虫剂种类及浓度四种因素三水平组合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研究各因素的作用效应并筛选出百合种球消毒安全配方。结果表明:温度、时间、药剂、浓度四因素对3个品种健康株率均有显著影响,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温度、时间、杀虫剂种类是影响百合球消毒安全的主要因素。处理1、2、3、4、5、6、7、8、10、12、13对3个品种均未造成伤害,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种球 消毒 安全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辐射松考察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宗兴 李荣伟 +4 位作者 郭亨孝 周明晦 肖育贵 余良海 刘千里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对澳大利亚辐射松的现场考察参观、学习培训、学术交流与讨论,对澳大利亚在辐射松种源选择、苗木快繁培育、丰产栽培、集约经营、遗传改良、病虫害防治、木材采伐、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叙述,了解到澳大利亚的辐射松人工林发展思... 通过对澳大利亚辐射松的现场考察参观、学习培训、学术交流与讨论,对澳大利亚在辐射松种源选择、苗木快繁培育、丰产栽培、集约经营、遗传改良、病虫害防治、木材采伐、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叙述,了解到澳大利亚的辐射松人工林发展思路和趋势,经营和管理水平,经营理念、技术与方法等,对四川省大规模引种栽培辐射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松 澳大利亚 考察报告 苗木快繁培育 丰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砧木对欧洲甜樱桃生长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仁道 刘扬青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80-82,共3页
ZY - 1砧木嫁接拉宾斯、斯坦勒、先锋、雷尼尔、龙冠、大紫和红灯 ,植株生长势降低 ,试花挂果期提早。二年生试花 ,三年生开花株率和结果株率分别达到 5 2 %~ 10 0 %和 4 1%~ 95 % ;四年生开花株率和结果株率均达到 10 0 % ,最高单株... ZY - 1砧木嫁接拉宾斯、斯坦勒、先锋、雷尼尔、龙冠、大紫和红灯 ,植株生长势降低 ,试花挂果期提早。二年生试花 ,三年生开花株率和结果株率分别达到 5 2 %~ 10 0 %和 4 1%~ 95 % ;四年生开花株率和结果株率均达到 10 0 % ,最高单株产量和平均单株产量达到 1.87~ 5 .0 6kg和 0 .31~ 1.36kg。而以中国樱桃作砧木的红灯三年生才开始开花 ,四年生开花株率、结果株率、最高单株产量和平均单株产量仅分别为 6 5 %、5 1%、0 .2 5kg和 0 .0 2kg ,仅为以ZY - 1作砧木的红灯的 6 5 .0 0 %、5 1.0 0 %、13.37%和 6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 矮化砧木 欧洲甜樱桃 生长势 结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甜樱桃早结栽培技术总结
14
作者 刘仁道 刘扬青 范理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欧洲甜樱桃 早结栽培技术 矮化砧木 整形 摘心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桤木幼林生物量与养分元素的积累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淇 赵海 +5 位作者 蔡小虎 王丽 王宇 闵安民 任君芳 李红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通过对林龄1-4年的桤木幼树生物量调查、器官中养分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Zn的含量测定及积累量的分析,探讨桤木不同林龄植株的生物量和器官中养分元素分布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桤木平均木生物量及器官叶、枝、干、根的生... 通过对林龄1-4年的桤木幼树生物量调查、器官中养分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Zn的含量测定及积累量的分析,探讨桤木不同林龄植株的生物量和器官中养分元素分布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桤木平均木生物量及器官叶、枝、干、根的生物量与年龄呈正相关,生物量增长速率随林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器官生物量构成中,仅干的生物量占单株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桤木器官中养分元素含量N>Ca>K>Mg>P>Fe>Zn;N、P、K元素在叶中含量较高,Ca、Mg、Fe元素在根中含量较高。养分元素N、P、K、Ca、Mg、Zn积累量在干中最高,Fe元素积累量在根中最高。桤木林龄1-4年当年养分元素(N、P、K、Ca、Mg)年净积累量分别为17.07 g/株、40.79 g/株、95.82 g/株和106.71 g/株,微量元素(Fe、Zn)当年净积累量分别为335.04 mg/株、577.26 mg/株、1 267 mg/株和1 525.27 m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不同林龄 养分元素的需求量 生物量 养分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治山工程技术初探
16
作者 白平 康英 +2 位作者 孙雪骄 骆劲涛 钟毅 《广东科技》 2014年第24期202-202,199,共2页
日本实施山地灾害的治理已有100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山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科学的治山工程技术。通过治山可以减小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的频率,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介绍了日本治山工程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为开展此类山地... 日本实施山地灾害的治理已有100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山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科学的治山工程技术。通过治山可以减小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的频率,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介绍了日本治山工程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为开展此类山地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治山工程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杏幼林地绿肥种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宗兴 慕长龙 +4 位作者 刘福云 周荣乾 黄泉 汪明 杨昌旭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95-398,共4页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杏幼林地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0.39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1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杏幼林地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0.39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1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0.55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4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cm含水量增加0.30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3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10-0.46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93-1.04 g·kg-1,有效氮增加5.9-19.3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26-2.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68-1.00 mg·100 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山杏树高、径生长有显著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山杏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2.1和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山杏 幼林地 绿肥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岷江干旱河谷区岷江柏人工林碳氮储量随林龄的动态 被引量:21
18
作者 罗达 冯秋红 +4 位作者 史作民 李东胜 杨昌旭 刘千里 何建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9-1105,共7页
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区不同林龄岷江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岷江柏不同器官的碳含量相对稳定,氮含量则与器官类型密切相关,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均随着人工林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岷江柏人工林植被层、土壤层以及... 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区不同林龄岷江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岷江柏不同器官的碳含量相对稳定,氮含量则与器官类型密切相关,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均随着人工林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岷江柏人工林植被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随着林龄的增长总体呈增加趋势.13、11、8、6和4年生岷江柏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90.90、165.91、144.57、119.44和113.49 t·hm-2,总氮储量分别为19.09、17.97、13.82、13.42和12.26 t·hm-2.岷江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大部分储存于0~60 cm土层,分别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92.8%和98.8%,且主要集中于0~20 cm土层,5个林龄平均碳氮储量分别为74.13和7.40 t·hm-2,分别占其平均土壤总碳氮储量(0~60 cm)的54.4%和48.9%.植被层有机碳和氮储量的分配不同,碳储量在乔木层(3.7%)的分配高于林下植被层(3.5%),而氮储量在乔木层(0.5%)的分配低于林下植被层(0.7%).不同林龄岷江柏人工林碳氮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明显,且在此年龄段内,岷江柏人工林生态系统能够持续积累有机碳和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储量 林龄动态 岷江柏人工林 干旱河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