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IR-61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斌林 王亚伟 +2 位作者 祥蔚 缪洪明 史春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七甲川花菁类荧光小分子IR-61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或IR-61...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七甲川花菁类荧光小分子IR-61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或IR-61,治疗18周后,取肝脏组织切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肝脏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 A carboxylase-1,ACC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61可降低高脂诱导的小鼠肝脏TG含量增加,抑制SREBP-1c、ACC1过度表达;同时增加肝脏PPARα、CPT1的表达(P<0.05);IR-61可明显改善小鼠肝脏的脂肪沉积。结论 IR-61通过抑制高脂诱导的脂肪合成代谢过度增强,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甘油三酯沉积,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61 非酒精性脂肪肝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饥饿促进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并激活AKT维持前列腺癌细胞存活
2
作者 孙梁博 贺梦 +3 位作者 刘冬 何凤田 连继勤 杨明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84-2290,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饥饿后介导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向细胞质转位的分子机制及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增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在含葡萄糖的正常1... 目的探讨葡萄糖饥饿后介导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向细胞质转位的分子机制及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增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在含葡萄糖的正常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正常组),在不含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构建葡萄糖饥饿模型(饥饿组)。2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联合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处理(TSA/NAM组)、AKT抑制剂BEZ235处理、si-NC转染和si-hnRNPA2B1转染。采用细胞质和细胞核蛋白分离技术、免疫沉淀联合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nRNPA2B1乙酰化(acetylation,Ac)水平、AKT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质和细胞核中hnRNPA2B1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在葡萄糖饥饿处理3~5 h后,PC3细胞hnRNPA2B1蛋白乙酰化降低(P<0.01),其细胞质转位增加(P<0.01),AKT磷酸化增强促进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饥饿组比较,使用TSA/NAM、BEZ235和转染si-hnRNPA2B1处理后hnRNPA2B1乙酰化水平明显上调(P<0.01),能够抑制葡萄糖饥饿介导的hnRNPA2B1细胞质转位、抑制AKT磷酸化,同时导致葡萄糖饥饿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葡萄糖饥饿环境通过诱导Ac-hnRNPA2B1-AKT信号通路激活,从而维持PC3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饥饿 前列腺癌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乙酰化 AKT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结构域蛋白21通过下调自噬相关蛋白4B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涛 陈岺曦 +3 位作者 孙梁博 闫小晶 连继勤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5-822,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21,TRIM21)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的样本数据分析TRIM2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CC细胞系中TRIM21表达情况,在H...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21,TRIM21)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的样本数据分析TRIM2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CC细胞系中TRIM21表达情况,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TRIM21,并在SMMC7721细胞中敲低TRIM21;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和敲低TRIM21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IM21对自噬相关蛋白4B(autophagy related 4B,ATG4B)水平的影响;分别在HepG2细胞中下调ATG4B表达和在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ATG4B,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TRIM2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组织显著下调(n=49,P<0.05);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TRIM21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抑制细胞增殖(P<0.01),在SMMC7721细胞中下调TRIM21的表达能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P<0.05)、促进细胞增殖(P<0.05)。过表达或敲低TRIM21对HCC细胞凋亡影响不明显;TRIM21在HCC细胞中可以抑制ATG4B的表达;而在HCC细胞中过表达或下调ATG4B也可以发挥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P<0.05),ATG4B影响HCC细胞增殖的机制主要是改变细胞周期进程。结论 TRIM21在HCC中可通过下调ATG4B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构域蛋白21 细胞增殖 自噬相关蛋白4B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缺失促进免疫抑制和结直肠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 被引量:5
4
作者 袁静 缪洪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究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GLL)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调节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colorectal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es,CRC-PM)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巨噬细胞M... 目的探究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GLL)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调节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colorectal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es,CRC-PM)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巨噬细胞MGLL特异性敲除(conditional knockout,cKO)小鼠,并进一步构建CRC-PM模型,最后结合细胞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在小鼠结直肠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中的效应和机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小鼠,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MGLL小鼠的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腹腔肿瘤重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T细胞占比显著减少(P<0.01)而M2型巨噬细胞占比显著增加(P<0.05),并且RNA-seq结果显示MGLL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的TRLs、PD-1/PDL-1以及HIF-1等信号通路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在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缺失促使TAMs向M2型极化,进而抑制基于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腹腔种植转移。其机制可能与TRLs、PD-1/PDL-1以及HIF-1等信号通路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GLL 结直肠癌 腹腔种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通过激活miR-148a-3p/Mcl-1通路促进SH-SY5Y细胞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旭芳 闫小晶 +1 位作者 谢鹏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神经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用不同剂量VPA处理,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水平变化,定量PCR分析Mcl-1 mRNA与mi...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神经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用不同剂量VPA处理,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水平变化,定量PCR分析Mcl-1 mRNA与miR-148a-3p水平变化,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cl-1启动子活性变化。用miR-148a-3p抑制剂联合VPA处理细胞,观察miR-184a-3p在VPA下调Mcl-1表达中的作用及对VPA促SH-SY5Y细胞凋亡效果的影响。结果VPA可促进SH-SY5Y细胞凋亡,并抑制SH-SY5Y细胞中Mcl-1的蛋白和mRNA水平(P<0.05)。VPA处理不影响SH-SY5Y细胞中Mcl-1的启动子活性(P>0.05)。VPA可显著增强SH-SY5Y细胞中miR-148a-3p的表达(P<0.05),使用miR-148a-3p抑制剂可减轻VPA对Mcl-1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减弱VPA的促细胞凋亡效果。结论VPA可能通过激活miR-148a-3p/Mcl-1信号通路促进SH-SY5Y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SH-SY5Y细胞 MCL-1 miR-148a-3p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mGluR5的表达及mGluR5在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亭 刘阳珷玥 +3 位作者 赵力 杨腾 戴双双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47-2052,共6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炎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mGluR5全身敲除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中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炎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mGluR5全身敲除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中性粒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及realtime-PCR检测mGluR5激动剂和拮抗剂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LPS处理后原代小鼠中性粒细胞mGluR5蛋白及其相应下游分子表达变化情况,并用特异性拮抗剂观察能否阻断LPS诱导的生物学效应。结果特异性mGluR5的激动剂CHPG明显促进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并且可以被mGluR5拮抗剂MPEP抑制,mGluR5基因敲除的中性粒细胞与野生型相比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LPS处理后的中性粒细胞mGluR5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伴随着ERK、AKT及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用特异性AKT抑制剂(LY294002)及P65抑制剂(JSH23)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mGluR5的表达及炎症反应(P〈0.05)。结论LPS可通过AKT及P65通路诱导中性粒细胞mGluR5的表达,mGluR5的激活可以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拮抗mGluR5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脂多糖 中性粒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在神经细胞中下调Bcl-2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PA处理SH-SY5Y细胞,定量PCR检测Bcl-2 mRNA与miR-34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水平变化,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2启动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在神经细胞中下调Bcl-2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PA处理SH-SY5Y细胞,定量PCR检测Bcl-2 mRNA与miR-34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水平变化,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2启动子活性变化,联合转录抑制剂处理细胞,分析Bcl-2 mRNA稳定性变化,联合miR-34a模拟物及抑制剂处理细胞,进一步分析miR-34a在VPA下调Bcl-2表达中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PA可浓度依赖性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的mRNA与蛋白水平(P<0.05)。VPA暴露不改变Bcl-2的启动子活性(P>0.05),但显著降低了其mRNA的稳定性(P<0.05)。同时,VPA可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的表达(P<0.05),联合使用miR-34a的抑制剂可逆转VPA对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且单独的miR-34a模拟物也可以下调细胞中Bcl-2的表达。VPA暴露还可引起SH-SY5Y细胞的凋亡增加(P<0.05)。结论 VPA可通过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水平而抑制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SH-SY5Y细胞 BCL-2 MIR-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iR-101-3p/EZH2通路增敏索拉非尼抗肝癌HepG2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越婷 肖翰希 +5 位作者 孙梁博 李涛 陈岺曦 闫小晶 何凤田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195-2201,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miR-101-3p/EZH2通路在增敏索拉非尼抗肝癌HepG2细胞中的意义。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成对照组(DMSO)和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处理24 h后,定量PCR检测miR-101-3p表达水平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结合的靶基因... 目的探讨激活miR-101-3p/EZH2通路在增敏索拉非尼抗肝癌HepG2细胞中的意义。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成对照组(DMSO)和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处理24 h后,定量PCR检测miR-101-3p表达水平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结合的靶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01-3p后Western blot和定量PCR检测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protein,EZH2)表达水平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1-3p和EZH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索拉非尼处理对EZH2表达水平的影响;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miR-101-3p或添加EZH2抑制剂EPZ-6438后联合索拉非尼处理,CCK-8检测对HepG2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索拉非尼处理后HepG2细胞中miR-101-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01-3p可在HepG2细胞中下调EZH2的表达(P<0.05);miR-101-3p与EZH2 mRNA 3'-UTR存在直接结合(P<0.05);索拉非尼处理后HepG2细胞中EZH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101-3p或EZH2抑制剂EPZ-6438均可增加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杀伤的敏感性(P<0.05)。结论激活miR-101-3p/EZH2通路可增敏索拉非尼的抗肝癌细胞HepG2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索拉非尼 耐药 肝癌 EZ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4443/TIMP2信号通路增强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翰希 张越婷 +5 位作者 孙梁博 李涛 陈岺曦 闫小晶 何凤田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miR-4443/TIMP2信号通路后肝癌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与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索拉非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后,RT-qPCR检测miR-4443的变化;脂质体法将miR-4443模拟物与miR-4... 目的探讨下调miR-4443/TIMP2信号通路后肝癌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与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索拉非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后,RT-qPCR检测miR-4443的变化;脂质体法将miR-4443模拟物与miR-4443抑制剂转染HepG2细胞,通过CCK-8检测转染miR-4443模拟物或抑制剂后联用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miR-4443的下游靶基因,索拉非尼处理24 h后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游靶基因TIMP2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转染miR-4443模拟物、抑制剂后,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IMP2 mRNA以及蛋白含量的变化;在HepG2细胞中通过脂质体法转染TIMP2 siRNA,Western blot检测TIMP2蛋白含量;CCK-8检测敲低TIMP2后联用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处理组HepG2细胞中miR-4443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转染miR-4443模拟物可显著降低索拉非尼对细胞活性的抑制(P<0.05),而转染其抑制剂则可显著增强索拉非尼的这一作用(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miR-4443结合的下游靶基因为TIMP2;索拉非尼处理后HepG2细胞中TIMP2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HepG2细胞中转染miR-4443的模拟物或抑制剂则可使TIMP2的mRNA表达量相应下降或上升,转染模拟物后TIM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表明miR-4443与TIMP2间存在调控关系;用TIMP2 siRNA降低TIMP2表达后,可显著增强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活性的抑制效果(P<0.05)。结论下调miR-4443/TIMP2信号通路可以增强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HEPG2细胞 miR-4443 TIMP2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乙酸盐激活ROS-JNK通路增强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梁博 姚洁 +4 位作者 李涛 陈岺曦 闫小晶 何凤田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27-1634,共8页
目的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与索拉非尼(sorafenib)联合使用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抑制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ep3B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DCA处理组(5 mmol/L)、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和联合组(5 mmol/L DCA联合10μ... 目的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与索拉非尼(sorafenib)联合使用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抑制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ep3B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DCA处理组(5 mmol/L)、索拉非尼处理组(10μmol/L)和联合组(5 mmol/L DCA联合10μmol/L索拉非尼)4个组,处理24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和p-JNK的水平;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ROS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抗氧化剂和阻断JNK通路后的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DCA和索拉非尼联合处理24 h能够显著改变细胞形态,杀伤细胞。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组显著增强对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P<0.05),明显增加Hep3B细胞中PARP的剪切与JNK的磷酸化水平,胞内ROS水平也明显升高;联合使用抗氧化剂NAC可显著抑制DCA和索拉非尼处理导致的JNK磷酸化水平升高和对Hep3B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结论 DCA和索拉非尼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ROS-JN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酸盐 索拉非尼 肝癌 细胞增殖 ROS-JN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棉酚通过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增强表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文斌 孙梁博 +6 位作者 杜烨湘 肖云华 黎伯胜 闫小晶 吴亚冉 连继勤 何凤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表柔比星处理组、对照质粒+联合用药组、过表达XIAP+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剪切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Cle-PARP]水平、XIAP水平及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低浓度的左旋棉酚(5μmol/L)单独处理对HCC细胞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而将左旋棉酚与表柔比星联合使用后可显著增强表柔比星对HCC细胞的杀伤(P<0.05)、促进HCC细胞的凋亡及对剪切型PARP的诱导,同时还能抑制表柔比星诱导的XIAP上调及eIF4E磷酸化。此外,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及升高剪切型PARP的能力能被沉默XIAP所增强,而被过表达XIAP所抑制。结论左旋棉酚可增强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XIAP上调和eIF4E磷酸化有关,提示左旋棉酚可作为表柔比星治疗HCC的潜在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左旋棉酚 肝细胞癌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FT1依赖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娜 张大鹏 +1 位作者 缪洪明 代荣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648-2655,共8页
目的研究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对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MC-38体内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275例CRC样本和349例正常组织样本中FDFT1的表达量,... 目的研究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对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MC-38体内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275例CRC样本和349例正常组织样本中FDFT1的表达量,通过数据库分析人CRC中FDFT1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构建FDFT1沉默的CRC细胞系MC-38,得到稳定低表达FDFT1的MC-38细胞系(sh-FDFT1组)和空载对照细胞系(sh-NC组),Western blot、RT-qPCR验证敲低效果。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敲低FDFT1对MC-38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C57BL/6小鼠、重度免疫缺陷NCG小鼠构建CRC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利用C57BL/6小鼠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14 d后观察沉默FDFT1对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CRC组织中FDFT1的表达较正常组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C病人FDFT1高表达。沉默FDFT1对MC-38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均没有明显影响;在C57BL/6小鼠CRC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均发现沉默FDFT1后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NCG小鼠腹腔种植转移模型显示沉默FDFT1后肿瘤生长没有差异(P>0.05)。结论 FDFT1在体内促进CRC细胞生长依赖于肿瘤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结肠癌 免疫微环境 MC-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娜 时荣臣 +1 位作者 代荣阳 缪洪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5-341,共7页
胆固醇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脂质分子,参与细胞的膜性结构形成、胆汁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等,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重编程。除了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 胆固醇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脂质分子,参与细胞的膜性结构形成、胆汁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等,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重编程。除了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胆固醇代谢重编程还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抗瘤活性。本文回顾了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抑制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及其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中胆固醇代谢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呈现复杂性、多样性。肿瘤微环境中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在调控免疫细胞活性方面的异同以及具体调控的机制仍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靶向干预免疫细胞的胆固醇代谢途径,有望成为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代谢 肿瘤 免疫调控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重编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昆 时荣臣 缪洪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实质肿瘤中最常见的间质细胞类型之一,且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有着紧密联系,并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TAMs内的代谢发生了重编程,并且参与调控其自身的极化以及相应的功能表...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实质肿瘤中最常见的间质细胞类型之一,且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有着紧密联系,并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TAMs内的代谢发生了重编程,并且参与调控其自身的极化以及相应的功能表型。本文详细论述了TAMs中包括三酰甘油、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胆固醇和磷脂在内的脂质代谢重编程以及它们对肿瘤进展的调控。然而,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间质细胞的代谢极具异质性。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之间脂代谢重编程的异同点以及重编程如何调控细胞活性的机制值得深入探索。同时,综合考虑肿瘤不同的组织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精准靶向干预TAMs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TAMs向M1样巨噬细胞极化,将成为代谢调节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免疫抑制 脂质代谢重编程 肿瘤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