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肺重度间质性肺病合并左肺鳞癌1例
1
作者 李柳倩 夏啰啰 +3 位作者 肖云华 杨航 黄学全 齐小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5-186,共2页
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炎症和纤维化损害肺组织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1]。间质性肺病患者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肺癌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2]。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病治疗难度大,肺癌行外科手术治疗可能诱发... 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炎症和纤维化损害肺组织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1]。间质性肺病患者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肺癌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2]。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病治疗难度大,肺癌行外科手术治疗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3]。除外科手术外,化疗也是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铂剂联合紫杉醇已被证实为疗效较好的化疗方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间质性肺病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治复发性多软骨炎一例报告
2
作者 王静 陈文婷 +3 位作者 郑磊 冉杰 毛青 刘慧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病例,分享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了解,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本病主要累及鼻、耳等软骨结构和富含蛋白多糖的组织,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通常基于寻找临床证据和排除鉴别。然而,对于本例的中...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病例,分享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了解,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本病主要累及鼻、耳等软骨结构和富含蛋白多糖的组织,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通常基于寻找临床证据和排除鉴别。然而,对于本例的中年女性患者,我们按发热待查的诊疗思路,应用PET/CT结合多学科会诊意见早期定位RP诊断。结果经激素加甲氨蝶呤的联合方案治疗,症状得以控制,病情好转出院,后期随访1年余仍未复发。结论本病例报告强调了PET/CT诊断和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性。此外,早期发现和控制感染等并发症,为后期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联合方案可有效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软骨炎 复发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伴复杂性全血细胞减少1例
3
作者 雷小添 冷蔚玲 +2 位作者 隆敏 谢来平 陈刘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9-1094,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治疗中所用抗甲亢药物可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全血细胞减少罕见。粒细胞缺乏或全血细胞减少合并甲亢危象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甲巯咪唑导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治疗中所用抗甲亢药物可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全血细胞减少罕见。粒细胞缺乏或全血细胞减少合并甲亢危象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甲巯咪唑导致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继发甲亢危象、全血细胞减少,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抗体异常的甲亢患者。通过完善检查检验鉴别病因,及时给予抗感染、促粒细胞生成、复方碘溶液控制甲状腺功能等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对于甲亢合并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早发现和鉴别全血细胞减少的可能病因,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CT引导下胰腺病变穿刺活检
4
作者 邓良余 黄学全 +1 位作者 肖云华 何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1-784,共4页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用于CT引导下胰腺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04例单发胰腺病变患者,其中49例接受MSCT-MPR技术辅助引导穿刺活检(MPR组)、55例接受单纯MSCT引导穿刺活检(...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用于CT引导下胰腺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04例单发胰腺病变患者,其中49例接受MSCT-MPR技术辅助引导穿刺活检(MPR组)、55例接受单纯MSCT引导穿刺活检(非MPR组),记录穿刺成功率、活检时长、调整穿刺针次数、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相关并发症;根据手术病理或随访(≥12个月)结果计算活检病理诊断的敏感度。结果 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为100%。MPR组活检用时(15.96±4.73)min,与非MPR组[(16.22±5.7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P=0.803)。MPR组调整穿刺针次数[(6.53±1.24) vs.(8.15±1.90),t=-5.201,P<0.001]及DLP[(946.02±143.54)m Gy·cm vs.(1 095.53±338.50)m Gy·cm,t=-2.988,P=0.004]均低于非MPR组。活检过程中MPR组1例、非MPR组5例少量出血,均未特殊处理而自行改善。MPR组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敏感度为95.56%(43/45),非MPR组为92.16%(47/51)。结论 MSCT-MPR技术用于CT引导下胰腺病变穿刺活检有利于提高穿刺准确性、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穿刺术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道春 何闯 +3 位作者 李良山 李廷源 黄学全 刘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及准确性,对比分析16G半自动针切割活检和18G全自动针切割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155例胰腺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穿刺针的不同分为半自动针组(n=102)与全自动针...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及准确性,对比分析16G半自动针切割活检和18G全自动针切割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155例胰腺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穿刺针的不同分为半自动针组(n=102)与全自动针组(n=53)。半自动针组使用16G半自动切割活检针进行取材;全自动针组使用18G全自动切割活检针进行取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病理诊断结果及活检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半自动针组为98.04%,全自动针组为98.1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半自动针组为14.71%,全自动针组为15.09%,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病理诊断准确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入路包括经脏器、经间隙(胃肠间隙、血管间隙、脾胃间隙、肾周间隙)或椎体,充分运用经脏器、经间隙、经椎体、钝性分离、盐水拓宽路径等方法实施穿刺。结论:CT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病变16G半自动针和18G全自动针切割活检诊断准确性相当,合理入路及穿刺方法的使用,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可控,临床上可根据胰腺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占位 经皮 CT引导 穿刺活检 切割活检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国凤 张晔 +10 位作者 何芸 谢来平 尹娜 齐小梅 程一帆 张婷 刘军兰 田浩 崔翔 齐晓伟 任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994-999,共6页
目的探讨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诊断为SHPT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甲状旁腺彩超... 目的探讨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诊断为SHPT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甲状旁腺彩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的检出率、敏感性和检查效能,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SHPT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共检出增生/瘤变的甲状旁腺571枚,彩超检出率为94.05%,敏感性为79.33%;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率为96.32%,敏感性为87.33%;彩超联合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共发现甲状旁腺558枚,检出率为97.72%,敏感性为89.33%。彩超检查与2种方法联合检查相比,两者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7)。彩超和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的检验效能存在显著差异(P=0.008)。结论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应用于SHPT术前甲状旁腺定位的检验效能明显高于彩超,2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现增生的甲状旁腺,提高术前定位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彩超 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 术前定位 异位甲状旁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检查中医务人员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情况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冉紫蕴 刘晓玲 谌磊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4期1881-1883,188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检查中医务人员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12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施行本研究核医学辐...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检查中医务人员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12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施行本研究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方案,比较2017年及2018年工作场所射线剂量及个人辐射剂量水平;同时于2017年底及2018年底对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防护知识评分,并调查所有医务人员2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及健康检查报告。结果 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储存室、分装室、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扫描室等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略低于2017年各场所检测射线剂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及年集体有效量(0.31 mSv/n,1.38人·Sv)明显高于2018年(0.25 m Sv/n,1.04人·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12名医务人员核医学防护知识测试平均得分(62.53±12.83)低于2018年平均得分(78.92±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务人员年度健康检查报告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结果显示,均无与放射工作相关的禁忌症。结论本研究辐射防护干预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PET/CT检查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降低医务人员个人辐射剂量,提高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知识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检查 医务人员 核医学 防护
原文传递
SPECT/CT融合显像鉴别甲状腺癌患者义眼异常摄取131Ⅰ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来平 黄定德 +2 位作者 郑磊 厉红民 齐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4-795,共2页
患者男,71岁,2013年11月曾因甲状腺癌接受“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病理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3,TNM分期为T3N1aM0,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风险分层为中危... 患者男,71岁,2013年11月曾因甲状腺癌接受“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病理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3,TNM分期为T3N1aM0,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风险分层为中危。术后予严格忌碘1个月,停服优甲乐3周后复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53.82μIU/ml,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34.78 ng/ml,TgAb 6.24%,行首次131 I消融治疗(131 I 3700 MBq)。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全身成像颈部甲状腺床区域见明显131 I浓聚,左眼部轻度放射性摄取(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人造 碘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方法处理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齐小梅 苏小君 +4 位作者 梁燕 任林 齐晓伟 王明浩 杨英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外科方法处理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均接受改良根治术,符合ⅡA~ⅢA期(T2K-3N0-1M0),根据所住院的区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以外科方法处理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均接受改良根治术,符合ⅡA~ⅢA期(T2K-3N0-1M0),根据所住院的区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接受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加压包扎,肩部制动,常规糖尿病饮食指导并控制血糖。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 d应用外科方法及早干预处理局部积液腔;比较2组患者术后5 d引流液量、拔管时间、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最佳时间、是否因皮下积液再次手术引流。结果通过外科方法处理的干预组患者术后5 d引流液量、拔管时间、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最佳时间、再次手术引流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外科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通过引流管通道注入术后创面腔隙内,使手术后的局部创面产生良性的无菌性炎症,可促进术后创面快速愈合,同时缩短拔管时间,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最佳时间得以保证,减轻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尿病 外科方法 皮下积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肺炎性假瘤显影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来平 黄定德 +1 位作者 郑磊 陈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33-1434,共2页
患者女,42岁,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示右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接受4次131I治疗,间隔4~6个月。第1次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示颈部甲状腺少许131I浓聚,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131I异常浓聚灶;SPECT/CT示局部结节、斑片样密度增高;考虑甲... 患者女,42岁,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示右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接受4次131I治疗,间隔4~6个月。第1次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示颈部甲状腺少许131I浓聚,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131I异常浓聚灶;SPECT/CT示局部结节、斑片样密度增高;考虑甲状腺术后少许残留,甲状腺癌肺转移。4次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均>100μIU/ml)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分别为33.01、8.14、7.52及2.37ng/ml,Tg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浆细胞肉芽肿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群 叶茂亭 +1 位作者 冉紫蕴 蒙庆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心脏并发症,将其分为心脏并发症组和无心脏并发症组...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心脏并发症,将其分为心脏并发症组和无心脏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306例患者中共67例于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1.9%,发生时间:术后7 d内35例(52.2%),术后8~14 d 22例(32.8%),术后15~30 d 10例(14.9%),并发症类型:心律失常39例,心肌缺血19例,心肌梗死7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各时间段内的心脏并发症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并发症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心脏并发症组(P<0.05),有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级、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无心脏并发症组(均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心脏并发症组(P<0.05),术中出血量、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高于无心脏并发症组(均P<0.05),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占比显著低于无心脏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麻醉方式、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9%,年龄越大、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越高,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降低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并发症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冉紫蕴 齐小梅 +3 位作者 周莲 李丽华 董姝媛 李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评价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收集关于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 目的评价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收集关于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同时对Meta分析结果进行GRADE分级。结果一共纳入7篇文献,试验组507例,对照组4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抗菌药组能降低起搏器植入患者囊袋感染发生率,OR=0.31,95%CI(0.18,0.55),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等级为中等。结论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冲洗囊袋能降低囊袋感染发生率,同时GRADE证据等级为中等,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抗菌药 囊袋冲洗 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后甲状旁腺移植区假阳性摄取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嵩 谢来平 +1 位作者 黄定德 厉红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9-1120,共2页
患者女,44岁,体检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左叶2.5 mm×2.6 mm×1.8 mm、右叶14.7 mm×13.2 mm×12.7 mm低回声结节(图1A、1B),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4~... 患者女,44岁,体检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左叶2.5 mm×2.6 mm×1.8 mm、右叶14.7 mm×13.2 mm×12.7 mm低回声结节(图1A、1B),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4~5级;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3日后行甲状腺右叶结节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2周后颈部增强CT提示甲状腺右叶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左叶未见明显异常。行全麻下双侧甲状腺叶切除+中央区右侧淋巴结清扫术+右下甲状腺旁腺右三角肌移植术。术后病理:甲状腺左叶组织内见1枚质稍硬的灰白色实性结节,右叶组织切面下见1枚紧邻被膜边界欠清的质硬结节及1枚质软灰白色实性结节,右中央区呈灰褐色;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泡状、巢状排列,可见立方细胞及柱状细胞,核重叠,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及磨玻璃样核(图1C)。病理诊断:(甲状腺左叶)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中央区右侧)2枚转移性淋巴结,第8版TNM分期为T1bN1aM0Ⅰ期,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术后1个月复查,促甲状腺激素0.22μIU/ml,甲状腺球蛋白0.19 ng/ml。于术后2个半月开始低碘准备4周并停甲状腺素片,3周后复查促甲状腺激素16.21μIU/ml、甲状腺球蛋白0.60 ng/ml。于术后3个半月行^(131)Ⅰ(5550 MBq)消融治疗,次日^(131)Ⅰ全身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示甲状腺床区域明显^(131)Ⅰ摄取,右三角肌局限性轻度^(131)Ⅰ摄取(图1D、1E),因患者无右肩部疼痛等症状及相关阳性体征,综合考虑所见为甲状旁腺移植区,即甲状旁腺移植区^(131)Ⅰ假阳性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旁腺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管理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病房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娥 鲍竹青 +3 位作者 黄学全 黄定德 夏啰啰 齐小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726-729,共4页
分析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病房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总结运用体会。将2020年8月—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例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纳入此次前瞻性对照研究... 分析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病房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总结运用体会。将2020年8月—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例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纳入此次前瞻性对照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DCA组(n=35)、常规管理组(n=35),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保肛术,并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125)I粒子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知晓率、管理满意度,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变化。两组^(125)I粒子植入后均未见出血、感染、粒子移位、放射性膀胱炎等并发症发生。^(125)I粒子植入术后7 d,PDCA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14%,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管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DCA组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食欲、精神状态、睡眠、家庭理解、同事理解、对疾病认识、对治疗态度、日常生活、面部表情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DCA组术后1个月上述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两组术后1个月疼痛、不良反应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DCA组术后1个月上述评分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围术期病房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管理满意度,改善其近期生存质量、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病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不同位点的辐射剂量检测与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啰啰 廖兴亚 +3 位作者 李夕然 何闯 黄学全 齐小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患者不同数量^(125)I粒子植入术后24 h的辐射剂量及安全距离,为医护与陪护人员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125)I粒子植入的胸腹部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植入^(125)I粒子的数量,采用三分法将患者分为少量组、中量组、...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患者不同数量^(125)I粒子植入术后24 h的辐射剂量及安全距离,为医护与陪护人员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125)I粒子植入的胸腹部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植入^(125)I粒子的数量,采用三分法将患者分为少量组、中量组、大量组。采用γ射线辐射仪分别测量手术侧和对侧0 m、1.0 m、1.5 m、2.0 m距离的辐射剂量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手术侧与对侧测量中,粒子植入数量分组的组间效应显著(P<0.001),测量距离的主效应显著(P<0.001),且分组与测量距离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01)。手术侧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也显著大于对侧(P<0.001),且与分组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01)。2.0 m以上的辐射剂量达到国家标准公众限值(2.50μSv/h),1.0 m以上的辐射剂量达到国家标准职业限值(25.00μSv/h)。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后,距离越远防护效果越好,一般人员在离患者2.0 m以上、医护人员在离患者1.0 m以上可无需额外防护,且在患者对侧活动可进一步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肿瘤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诱导肝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洁 肖云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3期3957-3960,396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辐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3B)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Illumina PE150平台对^(125)I放射性粒子辐照和未经辐照的Hep3B细胞进行lncRNA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lncRNA表达量、差异lncRNA、GO功能...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辐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3B)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Illumina PE150平台对^(125)I放射性粒子辐照和未经辐照的Hep3B细胞进行lncRNA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lncRNA表达量、差异lncRNA、GO功能富集等生物信息分析;选取表达差异显著的lncRNAs,设计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验证测序结果。结果实验中得到9206个差异lncRNAs转录本,其中上调4556个,下调4650个;6个表达差异较大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显示测序结果可靠;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差异lncRNAs转录本的靶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自噬体形成、DNA损伤等方面,主要参与细胞增殖的调控。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诱导肝癌Hep3B细胞lncRNA表达谱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探索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分子机制、寻找放疗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长链非编码RNA ^(125)I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常规磁共振影像预测胶质瘤复发部位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李倩 胡晓飞 +1 位作者 时雨 王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6,共8页
目的通过术前常规MRI影像征象预测手术切除后胶质瘤复发部位(象限),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在术前规划更准确的手术切除范围。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两个中心经病理确诊的123例术后复发胶质瘤患者病例,均具有完整的术前及术后复... 目的通过术前常规MRI影像征象预测手术切除后胶质瘤复发部位(象限),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在术前规划更准确的手术切除范围。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两个中心经病理确诊的123例术后复发胶质瘤患者病例,均具有完整的术前及术后复发MRI影像资料。两位放射影像科医师将术前、术后胶质瘤以其中心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将肿瘤划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评估术前四个象限MRI影像征象以及术后该象限是否复发,并对两位放射影像科医师进行评分者间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IRR)分析;选取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isually Accessible Rembrandt Images,VASAIR)特征集中18个MRI表现作为预测指标变量。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作为分类器来建立预测模型,使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来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其中训练集∶验证集=3∶1;选择有意义的变量建立列线图,并使用一致性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结果123例患者分别划分为四个象限后,共492个象限,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未复发象限129个和复发象限240个)和验证集(未复发象限43个和复发象限80个),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强化程度(P=0.03)、未强化径线(P<0.01)、深部脑白质侵犯(P=0.02)、未强化区跨中线情况(P=0.04)、室管膜侵犯(P<0.01)、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P=0.02)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2(P<0.05)、Kappa值为0.38,验证集数据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3(P<0.05)、Kappa值为0.56。结论VASAIR特征集中的强化程度、未强化径线、深部脑白质侵犯、未强化区跨中线情况、室管膜侵犯、T1WI/FLAIR能够在术前预测胶质瘤复发及复发部位(象限),这对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订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复发 象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13C-尿素呼气试验运行管理实践
18
作者 齐小梅 夏啰啰 +2 位作者 苏娥 谢来平 黄定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252-1254,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潜伏期也具有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的特性。如何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地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难题。13C-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方法,该检查过程特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潜伏期也具有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的特性。如何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地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难题。13C-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方法,该检查过程特殊、受检患者数量多,若防护不当极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本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指南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从疫情排查制度、环境管理、人员管理、废物处理、防护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13C-尿素呼气试验运行管理实践,做到疫情的科学防控与医疗业务的顺利开展,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诊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13C-尿素呼气试验 实践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间甲氧肾上腺素类放免分析试剂盒的初步鉴定
19
作者 贺嵩 张庚宽 +7 位作者 周棱 曾玲 朱智慧 祝蓉 叶茂 李欣 兰竹 黄定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甲氧肾上腺类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性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离49位门诊患者的血浆,应用自行研制的RIA试剂盒及LC-MS/MS法分别检测血浆中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的含量,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甲氧肾上腺类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性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离49位门诊患者的血浆,应用自行研制的RIA试剂盒及LC-MS/MS法分别检测血浆中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的含量,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分析RIA试剂盒的精密度、回收率及灵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MN及NMN结果均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0. 98,一致性分别为100%及86%;MNs放免试剂盒的批内及批间差异均小于15%,MN的回收率为89%~103%,NMN的回收率为97%~119%。MN的检出限为4.3 pg/mL,NMN的检出限为19. 8 pg/mL。结论自行研制的血浆MNs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LC-MS/MS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有望代替LC-MS/MS作为PPGL定性诊断的常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肾上腺素类 嗜铬细胞瘤 放射免疫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中发生动脉空气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廖兰香 王宁华 +5 位作者 陈美玲 夏啰啰 刘丽 黄学全 齐小梅 杨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好发于长期吸烟、长期接触污染空气或存在家族遗传病史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好发于长期吸烟、长期接触污染空气或存在家族遗传病史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学引导下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植入到实体肿瘤中或者肿瘤周围,在低剂量核素持续内照射作用下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2],^(125)I粒子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放射性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 空气栓塞 放射粒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