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政教育融入军医大学皮肤性病学教学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游弋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04-306,共3页
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学员德才兼备优良品行,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该文结合皮肤性病学科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学科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应重点以引导学生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 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学员德才兼备优良品行,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该文结合皮肤性病学科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学科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应重点以引导学生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并探索设计科学的融合教育提纲,真正发挥思政教育在皮肤性病学科教学中强根固基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与炎症性皮肤病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琴 宋志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T_(RM))是一种新发现的记忆T细胞亚群。在皮肤感染(如HSV、白色念珠菌、利什曼原虫感染)及皮肤肿瘤性疾病(如黑素瘤和鳞状细胞癌)中,皮肤T_(RM)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在部分自身炎性皮肤病中皮...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T_(RM))是一种新发现的记忆T细胞亚群。在皮肤感染(如HSV、白色念珠菌、利什曼原虫感染)及皮肤肿瘤性疾病(如黑素瘤和鳞状细胞癌)中,皮肤T_(RM)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在部分自身炎性皮肤病中皮肤T_(RM)细胞起致病作用。本文对皮肤T_(RM)细胞与炎症性皮肤病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是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固定性药疹、斑秃和额部纤维性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 银屑病 白癜风 特应性皮炎 固定性药疹 斑秃 额部纤维性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组织病理制片流程的具体操作和质量控制
3
作者 顾洪芝 钟白玉 +1 位作者 翟志芳 张恋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0-31,35,共3页
皮肤组织病理在皮肤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皮肤病理技术室通过对皮肤组织病理切片的质量管理以提高皮肤组织病理... 皮肤组织病理在皮肤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皮肤病理技术室通过对皮肤组织病理切片的质量管理以提高皮肤组织病理诊断水平,从而减少了皮肤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差错,提高了皮肤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 皮肤 质量控制 诊断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美容护理对寻常性痤疮患者愈后外观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孔敏敏 王鑫 何晚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究皮肤美容护理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及皮肤外观的影响。方法:将医院皮肤科8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美容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 目的:探究皮肤美容护理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及皮肤外观的影响。方法:将医院皮肤科8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美容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皮肤外观;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痤疮瘢痕及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满意度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美容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稳定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皮肤美容护理 心理应激 生活质量 皮肤外观 焦虑 抑郁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转移癌62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恋 翟志芳 +2 位作者 顾洪芝 王鑫 王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803-806,共4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62例皮肤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示62例患者中,男34例(54.8%),女28例(45.2%),发病平均年龄为(59.2±12.5)岁(41~89岁)。患者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个月。45例患者仅有一个... 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62例皮肤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示62例患者中,男34例(54.8%),女28例(45.2%),发病平均年龄为(59.2±12.5)岁(41~89岁)。患者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个月。45例患者仅有一个转移灶,17例有两个或以上转移灶。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18例),头部(14例),四肢(12例)。皮损表现多为结节、包块(49例),其次红斑(9例)、丘疹(4例)。原发肿瘤中最多的为转移性腺癌56例(90.3%),其次为转移性鳞癌4例(6.5%),另2例为小细胞癌。男性以肺癌最常见,女性以乳腺癌最多见。62例病例中1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首诊误诊率为30.6%。皮肤转移癌临床上容易误诊,应提高对皮肤转移癌的警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转移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麻风患者临床及皮肤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敏 吴亚光 +3 位作者 王娟 翟志芳 杨希川 游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2期73-77,共5页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51例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7例;35例首诊考虑麻风,16例误诊。皮损主要位于面颈部、躯干、四肢,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性斑片、斑块,其中伴眉毛脱落(21例)、尺神经粗大(1例)、感觉异常(13...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51例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7例;35例首诊考虑麻风,16例误诊。皮损主要位于面颈部、躯干、四肢,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性斑片、斑块,其中伴眉毛脱落(21例)、尺神经粗大(1例)、感觉异常(13例)、畸形(1例),皮疹处瘙痒(2例)。临床分型:结核样型(TT)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2例、中间界线类(BB)2例、界线类偏瘤型(BL)10例、瘤型(LL)34例、未定类麻风(I)1例。I型麻风反应5例(9.8%)、II型麻风反应12例(23.52%)。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33例(64.70%)、有无浸润带30例(58.82%),病变累及真皮全层8例(15.60%);抗酸染色(Wade-Fite染色)阳性率49例(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临床特点 皮肤病理 抗酸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门诊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名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门诊为主的研究皮损形态的学科,病种繁多,皮损形态各异,传统门诊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难以做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该文提出了“个体化”门诊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带教方式。以...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门诊为主的研究皮损形态的学科,病种繁多,皮损形态各异,传统门诊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难以做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该文提出了“个体化”门诊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带教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感受及反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临床思维及独立诊疗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素质,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皮肤性病学 门诊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相关的皮肤损害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敏 游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74-381,共8页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由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产生单克隆蛋白的一组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如心脏、肝肾脏、神经、皮肤改变等,且均属于少见类型疾病,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以及预后。而皮肤受累表现因缺...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由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产生单克隆蛋白的一组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如心脏、肝肾脏、神经、皮肤改变等,且均属于少见类型疾病,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以及预后。而皮肤受累表现因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本文就该病的皮肤表现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线索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M蛋白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7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敏 黄慧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6期777-778,共2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0至2020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597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0至2020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597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253例,女344例,男女之比为0.73∶1,其中基底细胞癌344例(57.6%)、鳞状细胞癌164例(27.4%)、光线性角化病42例(7%)、鲍温病29例(4.8%)、其他类恶性肿瘤18例(3%)。临床上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化脓性肉芽肿、角化棘皮瘤、血管瘤、病毒疣、色素痣等。结论面部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对于面部诊断不清的肿物,应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应提高临床医生对头面部肿瘤的警惕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飞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6期793-794,共2页
血液系统疾病的皮肤表现常见而复杂,且常常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其中认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更为重要。本文就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的发生规律、皮损特征及诊断流程做一简述。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皮肤表现 血液系统疾病 疾病诊断 发生规律 诊断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皮肤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奇权 郝飞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6期797-798,共2页
神经皮肤病(neurocutaneous diseases)广义上包括所有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皮肤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感染、遗传、炎症、肿瘤、创伤等不同病因背景的类别。本文将对这一大类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疾病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神经系统 皮肤病 疾病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一例
12
作者 郑峥妮 翟志芳 +2 位作者 张恋 颜安明 宋志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第6期377-378,共2页
29岁男性患者,全身泛发性灰黑色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29年.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泛发性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其间散在分布色素减退斑.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乳头可见团块状均质淡红染物质,部分上方有裂隙,真皮浅层少量炎性细胞浸... 29岁男性患者,全身泛发性灰黑色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29年.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泛发性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其间散在分布色素减退斑.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乳头可见团块状均质淡红染物质,部分上方有裂隙,真皮浅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噬色素细胞.结晶紫染色及刚果红染色均阳性.诊断: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病 色素异常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镜联合共聚焦显微镜检查鼻部皮肤钙质沉着症伴异物肉芽肿1例
13
作者 周小芳 邓向芬 +2 位作者 翟志芳 张恋 黄慧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3期269-269,27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右侧鼻部丘疹2年余”就诊。患者于2019年起发现右侧鼻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以重视及诊疗。2021年8月23日因鼻部皮疹处瘙痒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诊断“右鼻部皮脂腺囊肿”,未处理,患...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右侧鼻部丘疹2年余”就诊。患者于2019年起发现右侧鼻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以重视及诊疗。2021年8月23日因鼻部皮疹处瘙痒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诊断“右鼻部皮脂腺囊肿”,未处理,患者自行挤出少许白色砂粒样物质,皮疹无明显消退,隧当日就诊于我科。既往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右侧鼻部可见一绿豆大小红斑,其上可见一粟粒大小红色斑丘疹,境界清楚,无压痛(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斑丘疹 皮脂腺囊肿 疾病病史 皮肤镜 鼻部 异物肉芽肿 全身淋巴结 耳鼻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管理模式对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术后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勤 翟志芳 黄慧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管理模式对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管理模式对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干预情况及患者术后手术效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AS、SDS、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术后满意度9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减少负性情绪,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延伸服务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镜在黑甲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周小芳 翟志芳 +1 位作者 邓向芬 黄慧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黑甲是黑色素或者含铁血黄素在甲板内沉积,呈线状或者纵向排列,可累及部分或全部甲板。黑甲病因复杂,主要分为黑素细胞源性及非黑素细胞源性。其中,来源于黑素细胞源性的甲黑素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但由于甲的解剖部位特殊性... 黑甲是黑色素或者含铁血黄素在甲板内沉积,呈线状或者纵向排列,可累及部分或全部甲板。黑甲病因复杂,主要分为黑素细胞源性及非黑素细胞源性。其中,来源于黑素细胞源性的甲黑素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但由于甲的解剖部位特殊性和甲黑素瘤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导致诊断延误。近年来,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在黑甲的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就黑甲的分类及其相应皮肤镜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黑甲 甲黑素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驻地官兵皮肤病及生活质量调查
16
作者 郭俊恺 李永平 游弋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了解在新疆地区就诊的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皮肤病调查问卷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调查表,对在新疆陆军第948医院就诊的部队官兵皮肤病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就诊者以青年男性为主,... 目的了解在新疆地区就诊的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皮肤病调查问卷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调查表,对在新疆陆军第948医院就诊的部队官兵皮肤病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就诊者以青年男性为主,平均病程13.8个月。108例有效问卷中皮肤病占前4位的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疣、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对生活质量影响前4位的皮肤病为冻疮、疥疮、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此次调查问卷各类皮肤病DLQI总体平均分为(6.42±3.92)分,对生活质量有中度影响,自觉症状组的DLQI评分高于无自觉症状组的DLQI评分(P<0.05)。结论在新疆地区就诊的部队官兵皮肤病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中度影响,自觉症状组的DLQI评分高于无自觉症状组,提示若能有效缓解官兵的自觉症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军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性病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初探
17
作者 翟志芳 宋志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S02期160-161,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措施。皮肤性病学专业病种繁杂,专业性强,住培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课程思政、研究生教学与住培教学有机融合,并注重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措施。皮肤性病学专业病种繁杂,专业性强,住培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课程思政、研究生教学与住培教学有机融合,并注重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创新案例教学,对推动皮肤性病学专业住培教学发展,提高住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陈雪琴 李垚莹 +2 位作者 肖艳 宋志强 葛兰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观察强脉冲光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强脉冲光、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患者共141例,其中强脉冲光治疗组77例,强脉... 目的探讨观察强脉冲光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强脉冲光、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患者共141例,其中强脉冲光治疗组77例,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组64例。间隔4周治疗1次,总治疗3次。治疗3次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医生红斑评估量表(CEAS)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94%,显著高于强脉冲光治疗组的44.16%(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的红斑程度显著改善,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组患者CEAS评分为(1.78±1.133)分,显著低于强脉冲光治疗组CEAS评分(2.18±1.180)分(t=2.045,P=0.043)。强脉冲光联合30%甘醇酸治疗组满意度81.25%高于强脉冲光治疗组满意度71.4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后红斑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红斑程度,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甘醇酸 痤疮后红斑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玥 杨小军 +7 位作者 熊亚 梅俊 张遂峰 陈代兴 周陪陪 冯银琼 余欣 宋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35-3241,共7页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在胃恶性肿瘤患者短期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空肠营养管置入+十全大补汤加味+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7例)、对照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8例)。分别于第...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在胃恶性肿瘤患者短期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空肠营养管置入+十全大补汤加味+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7例)、对照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8例)。分别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复查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同时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评分。结果血红蛋白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蛋白治疗组分别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蛋白分别在治疗前、第4周末、第8周末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白蛋白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KPS评分在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4周末与第8周末,第4周末与第12周末,第8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第4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能有效纠正患者低白蛋白及贫血状态,并能改善KPS及营养风险评分,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肿瘤 十全大补汤 空肠营养管 气血两虚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颗粒细胞瘤10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璐 翟志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1-886,共6页
目的分析皮肤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对文献进行回顾复习,提高皮肤科医生对颗粒细胞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期间确诊的10例皮肤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皮肤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对文献进行回顾复习,提高皮肤科医生对颗粒细胞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期间确诊的10例皮肤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0例皮肤颗粒细胞瘤患者皮损均为单发质硬的结节,多无自觉症状,直径均<2 cm,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头颈部及躯干多见。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由大量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胞浆内大量红色颗粒状物。10例患者肿瘤细胞S100、CD68均呈强阳性(10/10),9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1例瘤细胞部分阳性,8例增殖指数Ki67阳性细胞均低于2%,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为阴性。10例患者手术切除后随访至少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多为良性,临床多表现为单发质硬的结节,多无自觉症状,其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