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合并抑郁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应用患者健康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筛查糖尿病伴抑郁状态(DM-D)患者29例,选取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单纯糖尿病(DM...目的探讨合并抑郁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应用患者健康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筛查糖尿病伴抑郁状态(DM-D)患者29例,选取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25例。受试者均接受MRI扫描,应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 ALFF)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自发性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结果相对于DM组,DM-D组在右小脑后叶2区,右颞叶上、下角回,右额叶上、下回,右边缘叶前扣带回,右顶叶缘上回,左顶叶中央后回,左楔前叶,左角回等脑区f ALFF值减低[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在左壳核、左枕叶距状回、右枕中回、右顶叶中央后回f ALFF值增高(P<0.05,GRF校正)。相关性分析显示DM-D组降低的角回及前扣带回与PHQ-9自评量表评分成负相关。结论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且这些改变的脑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二甲双胍组35例,艾塞那肽组33例。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目的比较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二甲双胍组35例,艾塞那肽组33例。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波动指标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Hb A1c、血糖波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1.88±0.57)mmol/L,艾塞那肽组(1.58±0.21)mmol/L,相比二甲双胍组,艾塞那肽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体重指数艾塞那肽组治疗前体重(25.14±2.21)kg/m2,治疗后(23.16±1.46)kg/m2,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具有同等的疗效,艾塞那肽在降低三酰甘油及体重方面更为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合并抑郁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应用患者健康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筛查糖尿病伴抑郁状态(DM-D)患者29例,选取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25例。受试者均接受MRI扫描,应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 ALFF)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自发性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结果相对于DM组,DM-D组在右小脑后叶2区,右颞叶上、下角回,右额叶上、下回,右边缘叶前扣带回,右顶叶缘上回,左顶叶中央后回,左楔前叶,左角回等脑区f ALFF值减低[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在左壳核、左枕叶距状回、右枕中回、右顶叶中央后回f ALFF值增高(P<0.05,GRF校正)。相关性分析显示DM-D组降低的角回及前扣带回与PHQ-9自评量表评分成负相关。结论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且这些改变的脑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文摘目的比较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二甲双胍组35例,艾塞那肽组33例。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波动指标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Hb A1c、血糖波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1.88±0.57)mmol/L,艾塞那肽组(1.58±0.21)mmol/L,相比二甲双胍组,艾塞那肽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体重指数艾塞那肽组治疗前体重(25.14±2.21)kg/m2,治疗后(23.16±1.46)kg/m2,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具有同等的疗效,艾塞那肽在降低三酰甘油及体重方面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