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学思想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运用——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隽 李亚军 +1 位作者 张雪玲 董正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5期650-653,共4页
中国传统哲学的仁学思想闪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字里行间,贯穿在历代名医大家的辨证施治中。仁学思想的仁者爱亲、仁者爱人、仁者爱物、忠恕之道等内涵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医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 中国传统哲学的仁学思想闪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字里行间,贯穿在历代名医大家的辨证施治中。仁学思想的仁者爱亲、仁者爱人、仁者爱物、忠恕之道等内涵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医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国传统哲学的仁学思想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中,不断提高医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仁学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不同信号通路治疗慢性便秘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宏福 黄水兰 +4 位作者 尚用冉 朱建珺 安明伟 崔亚萍 甘会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慢性便秘是以排便费力、频次减少、粪便干硬且持续超过6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主要通过调控5-羟... 慢性便秘是以排便费力、频次减少、粪便干硬且持续超过6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主要通过调控5-羟色胺(5-H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慢性便秘的治疗作用。然而目前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慢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实验研究,缺少临床研究佐证。未来可以从上述通路入手设计相关临床试验,为新药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伟 杨志林 周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4-0028,共5页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如不加以诊治,最终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生命及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西医对肝硬化的治疗仅有病因及对症治疗,逆转肝硬化使其好转仍束手无策。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如不加以诊治,最终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生命及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西医对肝硬化的治疗仅有病因及对症治疗,逆转肝硬化使其好转仍束手无策。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其中以健脾疏肝最常见。故笔者从肝郁脾虚病机角度归纳总结近些年古今文献对肝硬化的认识,对肝郁脾虚型肝硬化的中医药古今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肝硬化 肝郁脾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胃癌葡萄糖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坤 曹洋 +2 位作者 宁子昕 杨晓玉 申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胃癌细胞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编程,转变为以有氧糖酵解为主的代谢模式以获得更多的能量。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靶向调节胃癌有氧糖酵解,进而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为更好地...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胃癌细胞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编程,转变为以有氧糖酵解为主的代谢模式以获得更多的能量。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靶向调节胃癌有氧糖酵解,进而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为更好地梳理中医药对胃癌有氧糖酵解的影响,本文就中医药对胃癌有氧糖酵解代谢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15个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可影响胃癌有氧糖酵解,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α、C-Myc和非编码RNA干预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最终发挥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有氧糖酵解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原发性肌少症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5
作者 李文雄 钟源 +3 位作者 李智斌 王枫 张快强 杨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80-83,共4页
肌少症易使老年人因肌无力、跌倒、失能导致病残或病死,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肌少症方式有限,中医学基于“痿证”“虚劳”角度辨证论治肌少症,临床疗效良好。肌少症病机多为老年人气血亏虚,肌肉不得濡... 肌少症易使老年人因肌无力、跌倒、失能导致病残或病死,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肌少症方式有限,中医学基于“痿证”“虚劳”角度辨证论治肌少症,临床疗效良好。肌少症病机多为老年人气血亏虚,肌肉不得濡养,出现筋肉痿软无力,因此,本文基于“气血理论”阐述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医学提出未病先防,倡导老年人应饮食有节、导引以行气血,重视人体气血的培补,气血充盛,则五脏生理功能通畅,肌肉不易出现萎缩。同时,在肌少症发生后,应既病防变,通过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针灸、推拿、导引功法等调和气血,恢复五脏气血平衡,改善肌少症肌肉质量和机体平衡功能,防止肌少症的发展。提示老年人可通过调和气血以达到防治肌少症的目的,即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肌少症 痿证 虚劳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郗萌 董盛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229-1232,共4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伴有血尿、蛋白尿、腰痛、水肿、乏力、口干、口苦等症状,青中年男性多发,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之一,更是我国慢性肾衰竭(CRF)等病发生的高危诱因。目前,CGN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伴有血尿、蛋白尿、腰痛、水肿、乏力、口干、口苦等症状,青中年男性多发,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之一,更是我国慢性肾衰竭(CRF)等病发生的高危诱因。目前,CGN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也只能缓解,后续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依据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使治疗CGN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旨在对近十年来CGN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为CGN的防治予以新的可能性和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治疗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外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开俊 杨志宏 +1 位作者 周悦 康钰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探析帕金森病抑郁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提供参考。方法: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建库至2022年12月运用中药复方...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探析帕金森病抑郁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提供参考。方法: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建库至2022年12月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文献,进行证候、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组方规律及新方等分析。结果:共纳入81篇文献、103首方剂,涉及药物131味;经分析可得出肝肾亏虚证、肝郁气滞证为最常见证型;药物多归肝经,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多属甘味居多;药物多归补虚药类,使用频次位居前五的药依次为白芍、柴胡、甘草、川芎、茯苓、当归;最常用的药对为白芍-柴胡;并获得新的核心药物组合12组,新方5个。结论:帕金森病抑郁主要病位在肝,病属本虚标实,用药以补虚药为主;治疗上补泻兼施,注重调补肝脾肾三脏,以补益精血、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要治法,并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提供新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帕金森病 抑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结直肠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华 王捷虹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81-1889,共9页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条通路的异常改变,其主要有巨大细胞癌症母细胞/β-连接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条通路的异常改变,其主要有巨大细胞癌症母细胞/β-连接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K/STAT)、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i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多项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相关通路来有效治疗结直肠癌。中药可通过调控不同通路上的信号分子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其机制大致分为促使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促进或抑制细胞自噬、影响细胞生长周期、阻断细胞迁移及侵袭、阻碍细胞新生和血管生成以及增强细胞耐药性。现将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所涉及通路与药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研究提供方向,也进一步分析现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完善研究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药 中药复方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楚鸿 刘筱茂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家庭和谐。如何有效治疗是临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西医治疗该疾病起效较快,但仅限于疏通局部管腔,无法完全去除病因,而中医多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采用中药内调、外治及内外...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家庭和谐。如何有效治疗是临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西医治疗该疾病起效较快,但仅限于疏通局部管腔,无法完全去除病因,而中医多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采用中药内调、外治及内外合治等多种方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基于近几年的文献研究,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欢 罗卫 +4 位作者 马思田 赵晓平 范小璇 王凯 杨永锋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整理医案中脑胶质瘤的治疗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包含的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医医家治疗脑胶质瘤的医案为数据源,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特点。结果:共纳入脑... 目的:分析整理医案中脑胶质瘤的治疗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包含的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医医家治疗脑胶质瘤的医案为数据源,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特点。结果:共纳入脑胶质瘤医案36篇55例,药物233味,出现频次≥10次的药物有36种,功效归类在前5味的为补虚、清热、化痰、活血、熄风。由25对二项关联及17组三项关联得出9味核心药物:半夏、全蝎、黄芪、天南星、石菖蒲、茯苓、川芎、蜈蚣、僵蚕。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物聚类组。结论:脑胶质瘤的治疗药物以辛温、归肝脾经者为多,组方思路以扶助正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平肝熄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中医药 医案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亚 吕文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9期129-132,137,共5页
目的 分析近40年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198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相关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分析软件对检索... 目的 分析近40年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198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相关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分析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469篇核心期刊文献,1997年以前属初起阶段,1998—2004年发文量开始快速增长,2005—2007年稍有回落,2008—2012年发文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2015年有所回落,2016—2017年发文量短暂回升,2018—2021年较前略有下降。发文量≥9篇的核心作者有95名,主要有刘平、刘成海、刘成、徐列明、吕志平等。主要的研究机构是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其中广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频次排名前3位的关键词为大鼠、造血干细胞和肝硬化。关键词聚类可以分为3类:机制、实验和临床研究。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实验研究。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实现了跨区域、跨机构间合作,未来研究热点将聚焦于中药单体及氧化应激、抗氧化、代谢组学等作用机制,以更好地推动肝纤维化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瑞 常占杰 +5 位作者 吴杰 张海博 闫曙光 魏海梁 关茜 李京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139-2147,2154,共10页
目的分析国内64年来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及热点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1959年1月-2023年2月期间关于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相关学术论文。采用VOS viewer 1.6... 目的分析国内64年来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及热点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1959年1月-2023年2月期间关于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相关学术论文。采用VOS viewer 1.6.18软件制作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突现图、关键词时间线图。结果64年来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了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为代表的核心研究团队。关键词分析显示国内在HE的诊断、病因病机、治疗手段、具体用药、疗效5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结论近年来国内关于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热度上升,形成了两个较大且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主要内容为疾病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发病机制、方药、治疗方式、疗效标准;该领域本阶段热点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辨证论治、病机,热点前沿为数据挖掘、肠-肝轴、利福昔明、新清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中医药 研究现状 VOS viewer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小管病变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娜 雷根平 +1 位作者 王婷 董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21-2326,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包括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内的首要病因,更是糖尿病患者早发死亡...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包括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内的首要病因,更是糖尿病患者早发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肾小管病(Diabetic tubulopathy,DT)作为DKD的重要启动点,对于DKD的早期预防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中医药通过积极防治DT可有效延缓DKD病程进展,达到早预防、早治疗、预后好的效果。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及通路,对DKD患者受损的肾小管起到改善和保护的作用,进而减轻肾脏损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本文就近年来DKD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及中医药基于肾小管病变对DKD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小管病 肾小管损伤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陈氏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临床研究
14
作者 盛凌黎 曹子怡 +3 位作者 郭小平 李文诗 孙家乐 王琳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陈氏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72例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加味陈氏糖肾方治... 目的:观察加味陈氏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72例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加味陈氏糖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血脂、尿蛋白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综合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脂水平与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尿α1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C、LDL-C均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P<0.05)。结论:加味陈氏糖肾方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脏病G3-4A1-3期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尿蛋白水平,稳定患者肾功能,调节血糖水平和脂代谢紊乱,进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脂代谢紊乱 加味陈氏糖肾方 肾功能 尿蛋白 中医症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系统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建福 张慧 +4 位作者 王豆 李涛 杨一帆 陈灼 闫咏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6-2661,共6页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体液介质,广泛分布在外周和中枢。现代研究发现,5-HT在偏头痛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5-HT受体治疗的药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临床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一线用药,其受体种类及亚型繁多,其中5-HT_(1)、5-...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体液介质,广泛分布在外周和中枢。现代研究发现,5-HT在偏头痛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5-HT受体治疗的药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临床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一线用药,其受体种类及亚型繁多,其中5-HT_(1)、5-HT_(2)、5-HT_(3)、5-HT_(7)这4个受体被发现参与中枢对疼痛的调节过程,当5-HT_(1A/B/D/F)受体被启动后,对偏头痛可以起到缓解作用,而5-HT_(2B)、5-HT_(3)、5-HT_(7)受体启动后则对偏头痛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靶向5-HT系统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剂及中成药、针灸等中医药疗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血清5-HT、CGRP水平、大脑中5-HT受体的表达等途径干预偏头痛,明确中医药靶向5-HT系统治疗偏头痛的科学有效性,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合理用药以及未来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5-羟色胺(5-HT)系统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知识图谱应用现状分析及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戎菲 佟旭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54-2460,共7页
为了解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提供依据,本文对知识图谱概念、构建方法进行了概述,综合近10年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对其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并分析常见图谱绘制工具的主要功能和特... 为了解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提供依据,本文对知识图谱概念、构建方法进行了概述,综合近10年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对其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并分析常见图谱绘制工具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发现一方面,在科学问题上,中医药大型知识图谱、中医药临床研究等专题的知识图谱应用需求较大,但构建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和策略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形成。基于上述认识和课题组对痴呆痰瘀互结证的研究,尝试基于内容分析法及Neo4j图形数据库构建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中医药 构建工具 综述 Neo4j 痴呆 痰瘀互结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脏腑功能与结构论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不同
17
作者 黄一钦 尹秀平 +3 位作者 高艳 王义国 周宇航 张启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①中医学脾藏运化功能定位于消化系统功能,中医学脾藏统血功能定位于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中医脾藏主肌肉功能定位于躯体运动系统功能;②解剖学脾脏的储血、调节血量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肝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造血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免疫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脏腑功能、异常症状作为探讨中、西医学同名脏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五藏客观化研究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 脾脏 功能定位 功能性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浩 张海博 +4 位作者 魏海梁 闫曙光 李京涛 纪泛扑 常占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216-220,I002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SARS-CoV-2通过劫持免疫系统,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网络失衡,促炎因子过度释放、累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SARS-CoV-2通过劫持免疫系统,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网络失衡,促炎因子过度释放、累积,爆发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CS),对组织、器官造成免疫损伤。COVID-19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后,炎症反应减轻,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改善,危重症转化率降低。文章就COVID-19中细胞因子风暴的致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细胞因子风暴,对COVID-19患者的治疗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细胞因子风暴 免疫损伤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标准研究现状分析及对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宗星煜 李慧珍 +18 位作者 王晶亚 王丁熠 郭旸 徐潇 龚照元 梁宁 刘斌 张海力 覃锦 王晰 宋填 杨一玖 李安 焦丽雯 李晓玲 陈雅馨 王巍力 王燕平 史楠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国内团体标准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分析中医药领域团体标准研究进展,为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展提出建议。方法以“团体标准”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并纳入团体标准研究型文献,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检索已发布的团体标准,采用文... 目的探讨国内团体标准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分析中医药领域团体标准研究进展,为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展提出建议。方法以“团体标准”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并纳入团体标准研究型文献,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检索已发布的团体标准,采用文献计量学、描述性统计、可视化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团体标准研究文献和团体标准的数量、经济活动领域、机构分布情况,基于关键词归纳分析研究热点。筛选中医药领域团体标准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中医药团体标准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525篇,其中,中医药领域团体标准专研文献5篇(1.0%)。近年团体标准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布文献机构主要是协会、企业及社会团体;团体标准发布数量与团体标准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呈正相关;文献研究热点为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制定、解读与应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研究。文献所属经济活动领域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为主。结论团体标准理论研究与标准制定呈现相互促进的态势,研究热点与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紧密相连。中医药团体标准作为团体标准领域的组成部分,应针对性地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中医药团体标准应用及产业化研究,推动领域标准体系的建立及标准质量的研究,推进中医药团体标准推广与实施工作,综合促进中医药团体标准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发展 文献计量学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玲 袁捷 +4 位作者 刘冬玲 韩祖成 骆凡 王莹 陈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146-150,共5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5年5月—2020年5月运用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相关文献,以“眩晕”或“头晕”且“中医”或“中医药”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筛选处方构建数据库,分析处方中药物和...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5年5月—2020年5月运用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相关文献,以“眩晕”或“头晕”且“中医”或“中医药”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筛选处方构建数据库,分析处方中药物和药对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等。结果最终纳入处方234首,涉及235味中药,分析得出高频次药物有白术、茯苓、天麻、川芎、当归等;应用较多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等;在药性方面,四气以温、寒为主,五味以甘、辛为主,而归经以肝、脾经用药为主;高频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天麻”“茯苓、天麻”等;药物间的关联规则中,“陈皮->白术”的关联性最强;并挖掘出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通过挖掘及分析得出治疗眩晕以理气活血、燥湿化痰、平抑肝阳、补益气血、滋阴补肾为主,符合中医标本兼治原则,其核心组合与新处方可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眩晕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