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协调—建构”的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焕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596-1598,共3页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以粪便质地改变[1],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国内调查数据显示,成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4%~6%,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加,60岁以...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以粪便质地改变[1],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国内调查数据显示,成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4%~6%,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加,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高达22%[2,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压力增加以及社会因素等的综合影响,成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功能性便秘不仅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与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以及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增加患者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身心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 心理干预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 心血管意外事件 认知 盆底 家庭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彪 柴小琴 +1 位作者 冯文哲 石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并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用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和对照组(60例,口服氨酚待因片)。比较两...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并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用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和对照组(60例,口服氨酚待因片)。比较两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术后创缘水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治疗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水肿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3周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第3、5天,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方能明显缓解混合痔患者的疼痛,改善术后水肿及排便情况,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 混合痔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文哲 石鹏 +1 位作者 雷彪 柴小琴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为了观察生物补片对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在肛瘘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二科收治的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 为了观察生物补片对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在肛瘘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二科收治的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分别对2组患者术后第1、3、7、14天的疼痛及创面分泌物情况,以及术后第3、7、14天创面愈合百分比情况进行比较,并记录2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治愈率和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试验组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的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第7、14天,试验组的创面愈合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果表明,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术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有效地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补片 低位单纯性肛瘘 瘘道内口填塞
原文传递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雷彪 冯文哲 +2 位作者 石鹏 牛魁 柴小琴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681-1683,1687,共4页
目的 观察白头翁汤加减方口服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60例诊断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湿热内蕴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 目的 观察白头翁汤加减方口服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60例诊断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湿热内蕴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口服,1 g/次,3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白头翁汤加减方口服,3次/d,1天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以及结肠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Mayo指数评分。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及次症症状积分、TNF-α、hs-CRP、IL-8、结肠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Mayo 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对比,试验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5,P<0.05)。结论 白头翁汤加减方口服,能够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组织形态以及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汤 柳氮磺胺吡啶 症状评分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焕利 李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核心评定量表(QLQ-C3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出院6个月时的健康行为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时的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入组时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时的SD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入组时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时CD-RISC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入组时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时QLQ-C30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入组时健康行为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健康行为优良率高于入组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用于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可改善其负性心理,增加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心理情绪障碍 生活质量 行为转变理论 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